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篡清 > 第四卷 不一样的甲午 第八十七章 出发·祭奠(第四卷完)

上海,招商局轮船码头。

一般的在长江往来上下水,或者干脆出海的客人,都在招商局栈房内等候上下船。新式洋务衙门办的局子,这招呼人上下船的做派也不一样,是洋电铃嗡嗡嗡的叫。每一次响动,第一次乘坐这火轮船的客人,都能挤着一大堆好奇的看着。纷纷议论这洋玩意儿就是邪,电气一通,这声音居然能这样怪,这样大。

但是今天,这招呼人上船的电铃都响了好几次了,放人上船的栅门还没有打开。乘客们也早就没有了围观电铃的兴趣,挤成一团,议论纷纷,不知道为啥还不开船。不过在这个年月,也没有后世乘客们误了飞机,悍然围观航空公司工作人员的举动。招商局可是衙门!单单竖在栅口的两根红黑交错水火棍,就让大多数人不敢吱声了。

等得久了,自然就有小道消息流传。

“…………咱们今儿搭的这船,可有一了不起人物在船上!现在大家伙儿,都在等这位爷呢!”

“哪位爷这么大架子?招商局可是红衙门,道台老爷上船,都不见得有大餐间伺候,这位爷可是生生让火轮船等着他!”

“卖关子也够了,这位爷到底是谁?勿来事格,爽气说了,四两黄酒一盘蟹,都算是兄弟我的!”

“海东徐帅知道吧!这位爷是当年海东徐帅出山之前。三顾茅庐请到地军师!京城上书名动天下,大清时报的主笔,谭嗣同谭老爷!这次再入京门,是准备展布他的班班大才去的!”

“当年谭老爷不是被赶出京门的么?现在怎么又求回去了?”

“老哥,当时什么情况,现下又是什么年月?这场和东洋萝卜头的战事,海东徐帅打成什么样子,朝廷又打成什么样子?现在朝廷是要借才啊…………谭老爷如此大才,朝廷已经说要至少给个部,那就是侍郎起码。白身而一跃成为中枢大员,这异数更超过海东徐帅两年五钦差在身…………”

“当年海东徐帅,谭老爷,还有京门大侠王五三人结义兄弟,一个头磕在地上。真是大清的桃园三结义,现在海东徐帅已经要坐镇南方了,谭老爷又如此大用,王大侠志在江湖。收拾草野当中的窦尔敦,真真是扶保大清啊!”

“扶保大清?哼哼哼…………这次有传言,谭老爷和海东徐帅是割袍断义,从此兄弟天各一方,你走阳关道,我走独木桥…………”

“割袍断义?不能吧!到底是怎么个一回事儿?”

“你再问,我也不说,不能说,不敢说。反正大家瞧着吧…………”

外面人头涌涌,在招商局上海码头的公廨里头。也是长衫士子。济济一堂。这些人都挤在中庭,大声谈笑。南洋公学的老师学子,住租界地下台清流,混上海小报的那些笔杆子,都衣冠楚楚的站在这儿。招商局的工友忙着端茶倒水,已经是团团转足不点地了,这些长衫的爷们儿还嫌茶凉人慢,不时高声的呵斥几句。

众人交谈内容,也总离不开谭嗣同。不过论起这些人身份,是够不着进到里间和谭嗣同茶叙送别的。不过能在这儿站站,也算是沾了点清流之气。恍然就是可以指点江山的在野遗贤,谈论愈久,一个个声气儿就越发地大了,指使起招商局的工友就越发的颐指气使。气得工友一个个都在无人处朝着茶水里面吐唾沫。

“***,伺候半天,一个小钱边子都瞧不着。还以为个个都是中堂大臣呢。这些穷酸,进了堂子龟公王八都不给好脸!”

议论纷纷当中。就看见一青衫书生走了出来,似乎要招呼什么人。大家伙儿嗡的一声就围了上去:“林公!复生兄在内,到底还在等什么?我辈都在等着给复生兄壮行,班生此去,何异登仙?”

出来的人是在谭嗣同初主笔大清时报,就一路仰慕追随他的林旭了。他今年不过二十岁,就被这些家伙叫做林公,一时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大家伙儿一凑,人人嘴里那鸦片烟味道凑在一起,更差点将人熏一个跟头。林锐双手连摆,也不知道该怎么应付这些家伙。

也难怪这些家伙热衷,实在是朝廷给的异数太大了。一封电报过来,上海道,上海关道两处,以下级见上司之礼来恭请谭嗣同。光绪亲笔的电谕,满满都是求才若渴之意。风声随即而来,这个年余前才被递解出北京的谭嗣同,就要以礼部侍郎衔而入军机学习行走。更有传言,要以谭嗣同主持对日抚局!

徐一凡地官儿已经是升得惊天动地了,但是谭嗣同比他还夸张。徐一凡再升,也是在外任打转,而谭嗣同就从一白身,一跃而入大清帝国地中枢!

大家在上海,有出项没进项,这个时候还不赶紧巴结这位新贵?谭嗣同得到皇帝赏识,又是威震华夏的海东徐帅的义兄,将来如何,谁敢限量?这个时候不巴结,什么时候巴结?

看着围过来的人群一双双放光的眼睛,林旭苦笑,比了一个噤声的手势,他毕竟年轻,架不住这堆爷的左搓右揉,终于开口:“复生兄在给海东徐帅写信,并不是敢怠慢诸君,信一写完,复生兄就就道了,各位来送,足感盛情。”

听到谭嗣同在给徐一凡写信,不开眼的还在善颂善祷这哥俩交情好。对当下局面知道点的都赶紧让开了些。徐一凡和朝廷不是一条道,这稍微有点脑子地都明白。谭嗣同以此等身份,朝廷一召就起,他如果留在两江,徐一凡还能亏待了他?这等混水,一边是威震华夷地大帅,一边是朝廷。夹在中间一个不好就是粉身碎骨。不少有点地位的还微微后悔,他们还要在两江左近讨生活的,这么大张旗鼓的来送谭嗣同,万一那位二百五大帅记了仇了怎么办?

毕竟谭嗣同此去,是打了这位大帅的脸!

外面热闹。里头却是安静。

上海道和上海关道算是送行的地主,这个时候都在低头喝茶,一句多话不说。他们就是一传话的,夹在这当间儿也算为难了。那大帅指顾间就要开府两江,上海就在他地马足之下,特别对于官衔全称是分巡苏松常太等地兵备道地上海道台来说,徐一凡是他顶真地上司。这个场合,说什么都是错。干脆就当木头人。

室内坐着七八个人,都是谭嗣同地至交,多是他要带到北京去,引见给光绪的人才。大家静静坐着,不时交换着眼神。谭嗣同却伏在案头,一身白色长衫,奋笔疾书。

整个内厅,只听见笔尖掠过宣纸沙沙的低响。不知道过了多久,谭嗣同终于写完,满意的搁笔。拍拍手:“来人!”

在门外伺候的随从默不作声的过来。谭嗣同将那信交给他:“拿到电报局发了,发到辽南锦州,徐一凡徐大帅亲拆,快去快回吧。”

随从正准备要去,座中杨锐站了起来,他也是谭嗣同在上海这段时间的至交。看起来四十出头地年级,他在张之洞幕府当中混过,官场经验,在座诸人当中最深。他看着谭嗣同:“复生兄,何必非要去一封信?不声不响。走了也就完了。和徐帅,将来不是没有往来,何苦如此呢?”

谭嗣同一笑还没有说话,坐在角落一人已经冷笑道:“行大事者,正名为先。顾交情,不在这个上头!钝叔兄,两江幕府也是大有为之地。兄大可留下。”

此人一口广东口音。又尖又快,细看其人。却其貌不扬,肤色黝黑,满脸的刚愎神色。

杨锐瞧他一眼,怒道:“康南海,我最瞧不得你这个!就你是圣人,我们是小人?复生兄与海东徐帅义托兄弟,又不是仇敌!复生兄北上,我是最先赞同追随,轮不到你说话!”

说话的人是康有为,广东南海人。论起功名,算是个秋风钝秀才。学问在广东一带,却是有些名声。胜在口气大,敢出狂言。当年谭嗣同被逐出京师,他在广东就已经去信订交。谭嗣同主笔上海,他也带着学生过来追随。一颗心是极热切的。在上海也很做了几篇文章,特别是新学伪劲考,更是耸动一时,人人侧目。杨锐对他的评价就是好出狂言者,必有热衷之心,也无有不败事者。谭嗣同却笑着做他们之间的解人,说国事如此,不危言耸听不足以破此闷局,康南海也是心切国事。

谭嗣同此次北上,他是鼓动最热的。更请谭嗣同表明态度,自立旗帜,引一时之潮流。徐一凡不过是一杀伐之才,革故鼎新,还是要靠他们读书人!名不正,则事不立。如果不表明一个立场态度,别人还以为你是徐一凡派到京城的代表,如何能让朝廷取信,如何能让士子归心,如何能做一番大事业出来?

看杨锐动了意气,康有为也挑起眉毛要开口。谭嗣同笑着拦在他们中间:“都是同道中人,有什么好争论的?”

他拍拍手,挥手让那随从拿信出去发:“传清兄,和我没什么的。他毕竟还是朝廷地大帅,大家都是想着这个国家好。我信传清兄,此次去信,也不过是告诉他我此去将不计成败利钝,将胸中所学,全部都倾出来。国事如此,再不可闹什么意气,朝廷就算刻薄了传清兄一点,也不过当初奸臣当道,现在圣君正位,还有什么看不开地?我请传清兄京门一晤,放开怀抱,朝廷必然不会忌他的。如果他不去…………也没什么,兄弟两个,各走各的路吧。我相信自己走的,是条正路。现在国家,再也乱不得了!”

“说得好!”康有为激动地站了起来:“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全在我辈身上!徐一凡,一鹰犬耳,又如何有此才具?能用者则用,不能用者,复生兄正该早早划清和他立场!到时候保他一个富贵,也算是全兄弟之义了!”

谭嗣同默默听完,一振衣袖:“去休去休!此去多难,然则读圣人书,所为何事?此身不过臭皮囊。丢开便罢!”

几个书生一起站起,脸上满满都是悲壮神色,大步的就走了出去。

走在最前面的,正是白衣胜雪的谭嗣同。

上海道和上海关道也都起身长揖恭送,抬头对望一眼,却都是苦笑。

公元一**四年十月二十二日,谭嗣同应召而起,鼓舟北上。的黄金山炮台上,已经垒起了一处衣冠冢,虽然不过土石堆叠,但自有一种肃然之气。此衣冠冢,正为招魂设祭。木头的神座之上,密密麻麻地都是白木牌位。白幡数十,夹道而立。海风吹过,幡动绦扬,更显哀凄。

邓世昌,丁汝昌。刘步蟾。林泰曾,林永升,黄建勋,林履中,杨用霖,左宝贵,周展阶…………层列其上,俯视着脚下苍黑澎湃,永无休止的渤海波涛。俯视着不远处的金州,俯视着几千日本残兵败将。俯视着他们为之战斗,为之身殉的家国江山!

数百将佐,不论是禁卫军,还是毅军地军官,都站在山下,看着徐一凡一人的小小身影,缓缓向山上走去。二十四门火炮。已经装填了没有弹头的炮弹。安静放列,等着施放。

中日已经准备和谈。战事已经结束了。朝廷地褒赏来得很快,徐一凡官位已经无可再升,只有加太子太保衔,赏一等威远伯爵。李云纵和楚万里都保升到了提督头品顶戴,赏云骑尉,所有出力官弁,都赏赐有加。

并让徐一凡尽速将旅顺金州防务交卸给依克唐阿,并移交日人俘虏,尽快南下坐镇两江。朝鲜禁卫军留守官衙及队伍如何处置,留待再议。

徐一凡也洒然无甚可眷恋处,尽速办理移交防务事宜,联络船只,准备南下。走之前,他唯一关心地事情,就是为甲午战事殉国将士招魂设祭。

“为什么只是大帅一个人上去?”一个毅军副将偷偷的问身边同僚。

那同僚明显是读了一点书地,也压低了声音回答:“封天禅地,什么时候看过身后跟一大堆人的?你想跟上去?”

那副将头摇得跟波浪鼓似地:“我是什么个玩意儿…………咱们毅军,死了这么一大堆人,还得回热河。依克唐阿都掌奉天了…………记着这些战死弟兄的,也就大帅一人而已!看吧,看他们还能闹出什么笑话!”

海风劲厉,吹得徐一凡军服下摆高高扬起,他脸颊已经被吹得冰冷。走到山上,到处犹有战火的痕迹,衣冠冢旁还有一个焦黑的大坑,那是周展阶最后一爆,玉石皆焚的地方。

我真的来过了?我真的打赢了?舞动的白幡下,徐一凡竟然觉得有点恍惚。头顶层云低垂,直逼山顶,天地间,似乎就只有他一人而已。

牌位森然而列,象无数双眼睛,威严的看着他。看着他曾经走过的路,看着他将要走地道路。

回首四顾,苍山大海,尽在望中。

徐一凡走到牌位前面,一个个地看了过去,最后停在了邓世昌的牌位前面。如果在他的征途当中,谁对他帮助最大,也就邓世昌一人而已矣。当初在南洋,要不是邓世昌不顾前程性命,断然开炮,绝不会有他的今天。

“正卿兄,我做到啦,没让你白死。”

徐一凡嘴角浮现出一丝浅浅的笑容,低声对那牌位道。

“可是这路,也不过才走了一半。下面的路,却不知道是不是你乐意瞧着的了…………反正,我问心无愧。和你,我说实话。我要将此煌煌大清,取而代之!我要将盖在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身上的腐臭裹尸布,彻底的扯开!我们这样一个伟大的民族,这样一个光辉灿烂地文明,不该承受这未来数十年的屈辱折磨!我战胜了未来几十年我们最为凶狠的民族大敌,这条路,我也必将走到底!我知道,你……还有你们,就在天上看着!”

“也许我会失去很多东西,丢掉许多朋友,还得干许多很龌龊的事情。我***就是一个废柴小白领,不合时宜,喜欢美女,喜欢偷懒,喜欢犯坏。可是你们在我那个时空,在现在我经历的这个时空,已经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死了两次,我如何又能在你们的面前,再停下脚步?”

“此次一别,再回来地时候,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儿了。等到了我也该鞠躬下台,点灯拔蜡地时候儿,咱们再见吧。到那个时候,我再告诉你,本来这个历史该是什么样的,我们所付出地牺牲,到底改变了什么!”

“正卿正卿,魂兮归来,看看如此河山,看看我们打赢了这场甲午!”

徐一凡肃然立正行礼,泪落如雨。

在他脚下,是绵延万里的河山。所有人的目光,都仰望着他小小的身影。二十四门火炮轰然而响,直震入人的心底。

在徐一凡的头顶,层云卷动,似乎有无数英魂在翻腾,在咆哮。已经停了的大雪纷纷而下,在海风狂卷下呼啸飞舞。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一直保持着立正姿势的宋庆白发飘扬,终于艰难的吐出了一句话。

徐一凡的甲午,谢幕了。

第四卷完。

终于将第四卷写完了,真不容易。

敬请期待第五卷《鼎之轻重》,奥斯卡虽然更新有点那个,但是会努力写出最好的情节奉献给读者诸君的。

为了奥斯卡将第四卷完成,拜请各位奉上月票。

我会尽自己最大可能努力更新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