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篡清 > 第六十四章 天公无语对枯棋(中)

篡清 第六十四章 天公无语对枯棋(中)

作者:天使奥斯卡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2:12 来源:笔趣阁

公元一**四年九月下旬,一直僵持的中日甲午战事,似乎终于到了分出胜负的时候。

清军辽南大营被摧垮,而日本征清第三军在荣成湾上陆顺利,已经拿下荣成县城,兵锋逼近威海卫,即将展开围攻。清廷辛苦筹集的两支重兵,都或不能战,或已经危若累卵。局势之危殆,似乎已经是不可挽回!

辽阳。

在大清辽南诸军缓慢集结于田庄台一线之后,辽阳就作为后勤粮台之一使用。辽南诸军七万,光是人吃的粮食,马吃的草料就是天文数字,士兵的军饷可以欠着,可是不能不吃东西。还好这些粮食都可以就地征发,辽中平原本来就是一个大粮仓。前奉天将军增琪虽然在军事布署上没少给宋庆、依克唐阿他们捣乱----这也是赌气,堂堂奉天将军,居然连一个钦差的头衔都没拿到!可是在朝前线转运粮食还是不遗余力的。七万大军没吃的,垮下来,还是他的地头遭殃。

辽阳一地,这些日子都是人喊马嘶,几万民夫征集起来,还有几百辆大车,几千辆手推的太平车,几千的骡马骆驼…………整日价人来人往,流水般的没有停歇的时候儿。九月十七日一战,炮声隐隐远震辽阳,到了晚上,先有到前线送粮的民夫溃了下来,纷纷传言田庄台一带,七万人给小鬼子打哗啦了,不知道死了多少!

一开始当地驻守的一些队子,还有负责转运粮饷的官吏还强自镇定,不过也有不少人也已经望风先逃。等到第二天,大队大队的败兵涌了过来----田庄台一败,清军四下逃散,有的退往辽西走廊锦州一带,有的可就朝辽中跑了。这些家伙比朝辽西跑的还要不堪。退到辽西,背后就是山海关,就是北京城,朝廷肯定还要逼他们打仗挡着鬼子地兵锋。朝辽阳这一带跑,辽中腹地大得很。他们练营又没有守土的责任,鬼子一来可以撒着欢的继续逃,谁还能挡着!

这些败兵以淮军总兵赵怀业为首,不少营头混杂在一处。他们这一溃下来,地方守官,粮台官员这下知道真的大事不好,谁也不知道鬼子会不会追到辽阳过来!这些守土有责的官吏,旗营拔腿就是一溜烟。辽阳一地。乱纷纷地都是溃兵,地方可就遭了大殃。民夫给强拖着随军转运军火,骡马被强抢,甚至还有破门而入地方百姓家中抢夺掳掠的事情发生。不少屯粮的地方更升腾起烟火,一片兵慌马乱的景象。

这种乱象,一直持续到当日下午,一支穿着西洋式军装。打着苍龙旗帜的铁流开入辽阳城。这支无头无尾的大军,在队伍前面飘扬的除了苍龙军旗,更有四个大字,徐一凡到!

遭逢兵灾的辽阳百姓,顿时口口相传,是海东徐大帅地队伍,是禁卫军回援国内了!当地汉民如望云霓,当地旗民却是心态复杂,他们既也盼望着有人来坐镇,稳住这一片乱象。但是对这个以汉人身份出任奉天将军的人物,也有些不托底儿。汉人当了奉天将军,咱们旗人的月银旗地,可还有没有了哇?

这支大军和大家见惯的清军是截然不同的气象,士兵光头没有辫子,结实而整齐,队列严整,只是滚滚向前。军官年轻而剽悍,骑在马上,下巴都快扬到了天上。精悍得刺得人眼睛疼。这支军队更从上到下,都有一种百战归来,而且是百战百胜才打造出来的骄傲昂扬的气概。队伍开进过来,卷起地是满天的烟尘。带来的也是满天的杀气腾腾!

随着禁卫军的开进辽阳,一道命令传下来。参谋本部军法处会同派出官兵。顿时就收拢了已经有点不可收拾的乱局。雪亮的刺刀下,一队队溃兵被集中起来。送到了辽阳城内文庙外的广场集中,不管官兵,不听招呼的就枪托招呼。有些营混子还想强项,都被拖出就地正法。禁卫军的老兵,刺刀下面多少都穿倒了几条性命,有朝鲜人,有日本人,现在再加上这些兵痞。不光光是对士兵,就连溃兵地军官,凡是公然抢掠的,为非作歹的,焚烧仓库的,全部拖出来,打掉帽子就一刀剁下去,不少人头高高挂起,熟悉的人认得出来,从副将参将,到游击都司,全都在那里示众!

捧着红色大令的骑兵往来穿梭,大声传达着军法处的一个个命令。

“就地正法!”

“就地正法!”

徐一凡的禁卫军一入辽阳,就开始乱世用重典,不仅杂乱的溃军给镇慑得服服帖帖,就连受惠的辽阳百姓,转运物资粮饷地民夫,都给吓得大气儿不敢喘一

溃军的几个统带,以总兵赵怀业为首,缩在旗营临时大帐,登上箭楼望远,就看见黄色的兵队轰轰的卷入城中,还有那副杀气腾腾的模样,当然也少不了看到队伍前后飘扬地那张牙舞爪地苍龙旗帜,这支军队绝不是现阶段大清自己能养训出来的!

赵怀业回首长叹:“禁卫军回来啦,这当年地二百五不光光成了奉天将军,还成了杀人魔王!一路杀回来,这条路是血铺成的!小鬼子碰到了对手,咱们的日子也不好过!”

底下还有一个副将营官充硬汉:“咱们的兵,他怎么就动手乱杀?还有王法没有?咱们归他节制,营务可是咱们自己整肃!”

赵怀业指着那支仍然在整齐卷进的队伍:“你能和他讲道理?赶紧准备跪接大帅吧!他一杀回来,辽东就是一场腥风血雨!以前我还不信,今日瞧见,才不能不服气。这是魔星下凡哪!大家收拾收拾,准备请罪吧!”

一进辽阳就扮了黑脸的徐一凡,并没有将自己大帐设在城内。而是设在了太子河边努尔哈赤当年筑起的充作宫室的新城之内。

这座宫室,当年就是建州女真初得辽阳时的宫禁,后来女真迁都沈阳,又进而入关定鼎天下。这处新城,仍然被后来官府小心保存,作为满清所谓龙兴之地的宝地。辽阳本来就是小城,到了光绪年间,也不过是县的规模。这座简陋地新城宫室。却一直由奉天将军派人洒扫保养,无人敢住。

而徐一凡一到,就大张旗鼓的开了进来,顿时充作自己的帅帐。

这个时候,他的戈什哈们正在忙忙碌碌的打扫,参谋本部也进驻大堂,见习参谋正在挂地图,拼地图。还没拼完,就有人在上面标注各部最新位置了。后勤部门统计地辽阳存粮存物数字也流水一般的报了上来,从各处搜集的战场情报也在汇总。这些工作都压在楚万里身上,平时笑嘻嘻抄着个肩膀到处乱晃的楚万里,这个时候也忙得不可开交,手批文件耳朵听情况嘴里还要不是发布命令。也难为他居然料理得开来,一项项井井有条的布置下去。禁卫军进入辽阳之后。就要展开正面,做临战状态,要根据最新情况调整部队态势,做进一步作战的准备。种种桩桩,都不是轻易的事情,需要极强的综合能力和判断能力。楚万里平时懒散,这个时候可就显出本事来了。

而徐一凡则是好奇地看了一圈这个简陋的宫室,暗自撇嘴觉得努尔哈赤当初品位实在够呛。然后就晃到参谋本部那里,坐在椅子上面抱着一杯茶左顾右盼,听着楚万里在那里发号施令。

“存粮数字统计出来没有?赶快报上来!有了数字。才能确定辽阳能支撑多大部队作战!”

“从败兵那里得到的日军动向,马上标图!复写之后,立即发下!”

“沿着东西向展开!我不管你们怎么调遣部队,也不管部队多疲劳,必须有一个加强的支队占领太子河南岸的大砾子岭!怎么编组?你脑子坏啦,参谋本部还管你们娶媳妇儿?这当然是云纵的事情,我只提要求,一个加强的支队!”

徐一凡正坏笑地看着楚万里那难得的七窍生烟的模样儿,就听见外面一声通传:“大人,南阳镇总兵赵怀业。狼山镇副将刘如虎,桂林镇副将黄继业带到!”

一声通传,让满室忙碌的参谋们都停下了手里的动作,想瞧瞧这些逃将的样子。徐一凡练兵在外,除了数字有限的北洋学兵。其他军官团多是白手起家拉扯出来的。以南洋学官出生为主。吃了当兵的这碗饭,说是对母**队什么样子不好奇那是假话。徐一凡如此人物。楚万里李云纵也是一时瑜亮,在朝鲜的时候,都对母**队,母国人物高看一眼。但是和盛军他们接触,发现也不过如此。回国之后,国内军队比起盛军还要不如!

有了对比才有结论,这么大一个国家,只有禁卫军是第一强军,只有徐大人才能在这一片糜烂当中力挽狂澜!

徐一凡脸上轻松地笑意已经不见了踪影,放下茶杯缓缓的站了起来。他冷冷道:“我见这些厌物做什么?提他们过来,就是砍了他们的脑袋!传令下去,从赵怀业以下,溃兵当中都司以上军官,全部就地正法!为辽南诸军戒!要是这些人朝锦州退,在锦州碰见,我还能绕他们一命,朝辽中退,行径又如此不堪,不杀了他们,难以服国人!旅顺之战,这个赵怀业也是守城的七总兵之一吧,擅自脱逃,不砍他脑袋,也对不起咱们那三营弟兄!”

他一句话下来,就至少是一百多脑袋落地。徐一凡对自己僚属随和,有时候还很没正经。没想到回国之后,却变了另外一个人!

所有人都给震住,传令兵匆匆出门。赵怀业他们连徐一凡的面都没见着,居然就这样掉了脑袋!门外响起几声惨叫怒骂的声音,估计是给赵怀业他们上绑的时候终于觉着不对,放声大骂了起来。

“徐一凡,我是朝廷命官,是二品大员!你敢杀人?你敢杀人?”

“…………操你徐家十八辈血祖宗!咱们也跟鬼子干过!就算变了鬼,也日日夜夜缠着你不放!”

“你今天砍我们脑袋。明天朝廷砍你的脑袋!”

徐一凡恍若不觉,听着那些怒骂惨叫越去越远。却转头朝楚万里笑道:“怎么样,担子够重吧?鬼子已经冲过了田庄台,你觉着,他们主力是向南还是向北。咱们这一仗怎么打?”

一路磨练下来,再经历这次甲午大战淬火。徐一凡自己都不觉得,他这谈笑杀人,然后又笑得温和,已经有点不动声色的帝王心术在里面。周遭参谋,不自觉的都有点屏住了呼吸。楚万里眼中波光一闪,也笑道:“鬼子准定对北面咱们展开主力防御,咱们到辽阳。瞒不了人…………过他们只摆出一个向西南方向压迫地姿势就够了。田庄台失守,主力崩溃,鬼子在东北的战果已经足够大,形成对辽西的压迫威胁就足够了……打仗嘛,从来都是政治的延续,不能不说,鬼子已经得到他们想要的所有东西了…………”

“战争是政治地延续啊…………”徐一凡拍拍脑袋。

他终究是迟了一步。历史还是大体地按照原有轨迹在转动。这个时候只怕日军已经在山东上陆了吧?两路重兵威逼京师,而整个大清,现在只有他一支可战之兵,从哪里看都没有回天之力了…………如果打掉了征清第二军呢?是不是能给那个朝廷长口气,让他们不那么快求和?

他的目光投向楚万里,楚万里这么精明地人物,哪里还不知道徐一凡的心思,当下就耸耸肩膀:“咱们回师,战略企图就是能赶在日军击破田庄台一线的时候稳住辽南局势。再试图反攻,但是现在终究迟了一步…………虽然我们现在有主动进击的力量。但是,要打掉征清第二军…………咱们兵力不够。”

“兵力不够,我给你凑!”徐一凡一字字的道。

楚万里眼中精光一闪:“大人,你要去锦州?”

徐一凡笑笑,神色里面满是说不出地嘲讽。他打量了一圈周围破败的宫室房屋,似乎就在嘲笑当初这里的主人努尔哈赤。怎么着,你的子孙败你的家当水准,不比当年的崇祯帝差吧?唯一不同的是,当年地明室,一直和你们打到了山穷水尽。内忧外患到了土崩瓦解,才最后人心丧尽,不可挽回。那时,真是天命不在明了。可是你的子孙,再还能战的时候儿。打的就是投降的主意!

他也懒得去费力猜北京城当政诸公的心思。历史就摆在那儿。指望多了他一个徐一凡还能让这些人换个脑子考虑问题,那是白费。当年日军打崩了辽南和山东的清军主力之后。清廷选择就是议和投降。现在大致上也差不多。虽然他徐一凡已经拼了老命,累吐血的往回赶!

但是他现在打的主意就是,哪怕历史仍大致的按照原来轨道转动,他仍然要努力地把这气运给扳回来一些!

篡清本来就是逆天行事,他白手起家,要硬生生的改变历史走向,非行险逆天不足以成事。更何况,他早就在心里许下了要给这段历史一个不同样的结尾!

改了这甲午气运,也许就是让历史在这一个紧要关头,缓慢而沉重的变幻方向的开始吧?

走到这里了,反正也退缩不得。清廷降得,我徐一凡降不得!就让你们这些满朝兖兖诸公看看,让那个老女人和豆芽菜皇上看看,让天下百姓看看,我徐一凡,是不是有这个资格,来问此鼎轻重!

这天命,最终还是要归结到有担当,有大格局人的肩头。

徐一凡想那么多,也没指望别人理解。而且就算他身处其中,自以为自己已经考虑得周全,却也没想到,在这甲午战事最后的时候儿,北京城乃至整个天下,会因为他的举动,起那样大的波折!

他真正搅动天下,后世认定,就是从这太子河畔努尔哈赤当年营建的宫室开始。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在这个时候。徐一凡也只是笑着回答了一句:“废话,不去锦州,哪里还有兵?我是奉天将军,又是辽南军务钦差总办,去帮你收拾破烂去。将鬼子招得主力向西南,你按着禁卫军,给老子往小鬼子腰上招呼!”

楚万里摸摸下巴,大步就走到才张挂起来地地图前面,底下参谋看着他的眼神,嗡地一声就聚了过来。

在辽南大营崩溃消息传来。参谋本部对大军奔赴辽阳之后,有两个想定。禁卫军盘踞辽中,有了补给基地。粮秣都有着落。并且有进退余地。只要保住从安州到辽中的补给线,一两个月的战事还是能支撑地。

要是日军主力戒备辽中方向,就集中主力向南稳扎稳打,将他们压回辽南金州地峡一带,做反攻旅顺准备。这个想定是求稳,禁卫军进退皆有所本。但是日军兵力不薄,又有海上接应。这个法子旷日持久,三两个月之内别想反攻旅顺。慢慢拉锯吧。徐一凡所谋求地回军之后,震惊天下地政治效果难以达到。

要是日军能主力继续向西南,压迫退入辽西走廊地残破清军,那是最为理想的态势。以辽中为出发基地,禁卫军可以一下打在日军腰肋上面。席卷整个征清第二军。击破日军两个军,还怕不震惊天下?鬼子野战主力,也算是全交代在徐一凡手里了。天下人都能看出来鬼子再战已经无力,这甲午就能生生的扳成平局!

不过既然是最为理想的态势,也就是最为不可期待的态势。楚万里就认为根本不能指望鬼子那么傻。禁卫军多大战斗力。朝鲜战事就能看出来,现在突然回师辽中,鬼子要不把主力对向他们才奇怪了。还是第一案最有把握,朝着南面和鬼子打主力交手战,慢慢推吧。

可是那个朝廷,有没有这点勇气,能坚持下来?在徐一凡这个大清异类和鬼子交手拉锯,会有多少掣肘?这都是说不准的事情。

禁卫军毕竟还是来迟了一步!辽南大营已经惨败!

楚万里只是略略扫了一眼地图,用力的在地图上面拍了一下:“大人,如果能集中一支兵力。反攻辽南,迫使鬼子征清第二军将主力转向西面,就能给辽中我军主力一线可趁之机!”

他猛地转头,看着徐一凡,却又笑了起来:“大人。真要赌那么大?您赶赴辽南。能收拾起那么一支败军?多少大清名将重臣在那里…………咱们得罪人还不够?就算收拾起来,这些兵能不能用?可都是败兵啊…………还有。大人,您没想过,就算您辛苦赶过去,那个朝廷会给你这个时间?打到这个地步,那个朝廷,还能坚持多久?一纸议和的诏书过来,咱们人也得罪了,事儿也不过如此,还能怎么样?人生几十年,有必要这么费劲儿?”

徐一凡也笑笑:“人生几十年,没必要那么费劲儿…………那你干嘛跟着我下南洋平朝鲜,一路跌跌爬爬的过来?朝廷不可恃,惟我方寸之间可恃。朝廷降得,老子降不得!”

说禁卫军全军如此大张旗鼓,如此辛苦的赶到。辽南大营还是崩溃,国内战局糜烂。大家士气不低沉下来是假的。那些年轻参谋们虽然还在忙忙碌碌,但是都神色郁郁,笑脸都少了。朝廷是什么腰把子,大家都明白。此时此境,归国途中,好像一直游手好闲的徐一凡一声令下,百多脑袋落地。再一句朝廷降得,老子降不得。顿时仿佛谁在他们腰背上面扶了一把,一个个脑袋都昂了起来!

至于徐一凡如何去收拾那些败兵,如何能利用这些战斗力薄弱的败兵吸引日军主力向西南,仿佛都成了微不足道地事情。他们不就是这么一路跟着徐一凡走过来的?

楚万里静静的看着徐一凡,突然一笑。立正行了一个军礼,从来站不标准的军姿这个时候也严整了起来:“大人,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您在前面走吧,咱们跟着就是………我留在这里整理队伍,掩护转运物资上来,等您从辽西走廊反击过来,禁卫军必然以雷霆之势,出击日军侧背!”

田庄台。

战场左近。全是清军尸首,大队大队的清军俘虏有气无力的在日军押送下走下战场。

大山岩大将正在一群幕僚的簇拥下,志满意得的走上了当初宋庆坐镇的那个山头,这座山头,已经是一片焦黑。坑坑洼洼地都是被炮弹打出来地弹坑。清军日军尸首横七竖八的纠缠在一起。在这里曾经打了一场田庄台之战中最激烈的交手战。宋庆的亲营在这里做后卫战。掩护他们大帅退下战场。山头下面地小树林,已经给双方火力扫荡得光秃秃的只剩下不多的几根外七扭八的树干,在树干上面,挂着的都是人头。当初宋庆亲营在这里,不知道砍了多少逃将的脑袋!

大山岩高一脚低一脚地在满地尸堆上面走着,一个清军军官靠着一块巨石而坐,早已死去多时。他左手腰刀右手六轮手枪,周围地上散乱的都是弹壳。四五个日军尸体围着他。那军官瞪眼张嘴,似乎犹在大呼。大山岩一直走到他地身边,垂顾一阵,弯腰想掰下他手中的手枪,却怎么也取不下来。

“这是勇士,安排厚葬了吧。”他直起身子来淡淡吩咐。正在收拾战场的杂役---不少都是清军俘虏。顿时也过来抬这具尸体。不少人还低低地发出议论。

“这不是宋军门地侄子么?”

“副将衔头,就要记升总兵了。好汉子!”

“比咱们强,打死了也就完了,落在他们手里,天知道会遭什么罪过!”

“有几个宋副将这样的官儿,没人带着咱们打呀!”

大山岩听得懂中文,不过淡淡一笑。几个卫兵挥枪托就要砸,也被大山岩阻止了。他转头向南,正是渤海方向,海水无休止地拍击着海岸,滩涂上面。尸首被海水拍成了线状,随着波涛一起一伏。

东亚大势,就在掌中。此功成于他大山岩。

清国京畿左近,最后可战之兵七万被他摧破,直隶平原已经敞开。日本有没有力量进逼直隶那是另外一回事,关键在于,清国人已经拿不出力量来抵抗了!

禁卫军进迫辽阳地军报他早就知道了。在他看来,也无力回天。只要向北防御,利用辽南的丘陵地带设立防线,挡住他们的进迫就可以了。两万多兵力的征清第二军。集中主力防御,还挡不住一万多兵力的禁卫军么?只要征清第二军摆在辽西走廊的门口,做出进迫京畿的态势,清国朝廷,也只有求和了。

一个建立在已经丧失绝对的统治力量。只能靠着权力平衡操控基础上的政权。是最怕人家将他们最后一条内裤也扒下来。所谓大清,根本承担不起北京城丢掉的任何一点可能。这已经不是咸丰年间了。那时清国还有一点余威可贾。现在若丢掉北京城,整个大清,只有分崩离析地可能!

(多说几句:历史也是如此,1900年前后,慈禧和昏聩的满洲权贵做最后一搏,居然脑子坏掉向十一国宣战。试图利用义和团对洋鬼子来打胜一两仗,恢复中央威权。可以继续操控地方,结果北京城丢掉,慈禧光绪逃西安。最后一条裤衩扒掉,满清所谓中枢威权**裸的坦荡在风中。如果说庚子以前,满清中枢还想垂死挣扎有点作为,什么洋务强兵水师的,还有点老大帝国的样子。庚子之后,就彻底不要脸了。地方也管不动,对洋人也是彻底躺倒挨锤。后来那些年,慈禧是等死,满清也是在等死,只有一些不知死活的所谓贵胄还在扑腾,可是谁又当他们是一回事儿了?就这样情况满清还挨了十一年,只能说革命党人本事太次了一点儿。辛亥一声枪响的由头实在有些哭笑不得,因为各地为保路起事,四川尤甚,都围了成都了。武昌不得不调兵取镇压,武昌空虚,几百人就变了天。为什么要保路呢?盛宣怀要卖铁路筹钱。为什么要筹钱?盛宣怀想张之洞那个大学士的位置。张之洞的条件是他在湖北办工厂欠的几百万亏空要盛宣怀填补,盛宣怀不想掏自己腰包儿。就张罗着卖路拿回扣填亏空。真是一个官场变动地小蝴蝶扇翅膀,就把满清扇垮了,也可见当时大清虚弱到了什么地步。这么个满清,中山先生还要辛辛苦苦十次革命…………不加以评论了。---奥斯卡注)

在海的那一头,伊藤阁下策划的山东攻略。也想必顺利吧?

这帝国气运,就在掌中啊…………什么时候,就会等到清廷求和地照会?十天?二十天?征清第二军,不会连徐一凡二十天都抵挡不了吧…………一层层的防守就是。

大山岩没有半点要和徐一凡死磕,挽回陆军荣誉,为山县等人报仇地意思。战争开始,就是为了结束。大家连这个都不懂,枉为都是明治时代地英雄了。

他看着海天之交。出神半晌,转头过来。那些清军俘虏已经将那战死副将用担架朝下抬了。那副将尸身在担架上犹自不倒,踞坐姿势,虎虎而有生气。

大山岩漫不经心的微微朝那副将尸身点头,转头就教训他那些欢喜得已经按捺不住地幕僚们:“清国人还是有勇敢的…………可是,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而战。所以单个人的勇敢,整个军队却脆弱。帝国维新变法数十年。对国民施以教育,更有这么多明治诸贤加以追随,才能有此为陛下,为民族,为国家而奋力厮杀之无敌虎贲。清国人呢?他们有什么?甚至连一个追随的英雄都没有!”

他轻叹一声:“民气军心之发扬,先天无非是形成风潮。有英雄人物引领气运变化,让万众追随。拿破仑是也,我明治诸贤是也。后天无非是施以教育,读书了,明理了。才知道国家是什么,民族是什么…………可叹这个掌握东亚命运三千年的国家,值此末世,连一个值得追随,唤起民气的英雄人物都没有!现在东亚气运已经在帝国手中,诸君,努力啊,不要让这气运在我们手中丧失掉!”

老头子絮絮叨叨的大发感慨,那些青年将校哪里听得进去。一个个朝西南方向望去,目光炯炯。

“阁下。我们愿意为帝国战死疆场!趁着这个机会,奉请阁下,命令我等直捣北京!”

先是一个幕僚请愿,接着又是一个,到了最后。干脆七嘴八舌的围着这位看起来心情很好地伯爵大将了。刚才大山岩说的什么。没一个朝心里去。

底下群情激愤,大山岩却只是微笑:“展开部队。向北防御。”

“阁下,北京就在眼前,十天之内,必然可以摸到北京的城门!为什么要向北防御?清国禁卫军纵然是到了辽阳,但是千里往援,已不足为惧!请阁下下令,迅速进发!”

“阁下,禁卫军在侧背形成威胁,为重视起见,可以先击破清国禁卫军。也不过就是三个作战日的扫荡作战,七万清军已经被击破,难道还惧怕这一万清**么?扫荡清国禁卫军之后,转攻北京,和征清第三军会师北京城下!”

“阁下,请下令吧!”大山岩微笑着听了一会儿,脸上笑容却越来越僵硬。他突然大喝一声:“混蛋!难道忘记了第三第六师团的命运?难道你们真想造就出来一个清国人的英雄?这个时代,一个英雄就可以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我只有一个命令,就地展开防御!主力集中,面向辽阳,不得----再强调一次,不得出击!”

大将一发怒,事情就比较大条了。饶是那些少壮军官如何拧得满身是劲,却谁也不敢多说一句,一个个低头行礼,却免不得心里腹诽一两句,这些当初藩士出身地明治功臣,是不是都没锐气了?清国北京在望,不过只剩下一条辽西走廊,如此征清大功,却轻轻放过!

徐一凡,徐一凡又怎么了?

大山岩的好心情不知道怎么就全不见了踪影,板着一张脸就走下山头,走了几步,他突然悚然一惊。

那些少壮军官,根本不知道一场战事的发起就是为了结束。他们想着的就是武勋,就是单场战斗的胜利。要不是他们这些人的主持。这支军队不知道暴走成什么样子…………明治初年,贤士何其之多!正是这群英荟萃,才让小小日本,举国一心,走到了现在这步。

…………可是清国如此之大。这个民族传承如此之久,就真的没有能力挽狂澜地英雄人物么?

这点念头在他心中一闪而过,顿时就是一身冷汗。他的目光转动,却不是向这个老大帝国中枢北京方向看去,他也不知道为什么,目光只是缓缓转向北方辽阳方向。

那个千里回师的徐一凡,那个在朝鲜击破了他们数万大军地徐一凡,又会怎么做。大局已定,他难道还能翻过来?

日本,广岛。

在辽南喜讯传来之后,日本征清大本营就跟炸开了锅似的。大本营内分祀伊势大神宫神社,更是门庭若市,陆海军将官,政府高官纷纷前来。庆贺天助神佑。到了晚上,不轮着值班地参谋,更是在广岛出名的佐伯町青楼一条街置酒高会,欢呼庆祝大胜利。

一个个建议都提了出来,无非就是山东上陆顺利,辽南打胜,清国已无抵抗余力。可以转用兵力于直隶平原,展开会战,陷落北京!

可是伊藤博文却绝足不与会,多么盛情的邀请也不赏脸。只是一夜又一夜的守在地图前面。佝偻着腰沉默的思考着什么。只有在这个夜里。他才在自己寝室之内,招待了一位客人。

日本式的房子低矮而挤迫,一张小几上只有简单的几道日本菜,不过那道名贵的黑鳍金枪鱼刺身,还是表明了主人日本内阁总理,明治重臣地身份。

和伊藤博文对坐的,却是久未露面的日本大特务头子,曾经和徐一凡交过手斗过心机的玄洋社头山满。

两人默默布酒,都是一饮而尽。头山满神情严肃,而伊藤博文眼中隐隐却有泪光。

“头山君。这个消息,胜过十个师团!”

头山满低头行礼,在伊藤博文面前,他恭敬得就象一个小学生:“没有阁下指导,没有陆海军将士的奋战。没有天皇威灵地庇佑。如何能取得此种战局?我等朝鲜筹划惨败在前,本来已经无面目对天下人。此次又抱歉没有帮上什么忙,面对阁下,唯有抱愧。”

伊藤博文哼了一声:“陆海军懂什么?我可以明白地说一句,就是在辽南全歼了清军主力,陆海军现在马上打下威海,我也不会有半点喜色。整个帝国都不去想,其实帝国已经打不下去了!”

为了这场战事,日本已经征用了最后一吨地输送船舶,为了支撑庞大地输送补给数量,正常的商业活动,几乎停顿。

为了这场战事,日本已经花光了最后一枚铜板。动员费用,运输费用,进口物资费用,第一期在伦敦市场上市的战争国债,几乎很快耗尽,弹药储备将要见底。而第二期国债准备发行的时候,正好是朝鲜败报传来,整个市场,几乎无人问津!日元汇率,在伦敦市场也应声而落,这逼得政府在采购军用民用物资的时候不得不花更多的钱!

徐一凡自己都不完全清楚,他在朝鲜的胜利,使得日本比起历史上更加窘迫十倍。他以为日本还有几个月好支撑,历史上的甲午好歹打了大半年,日本才耗尽国力。其实现在不过才开战两三个月,日本国库已经可以跑老鼠了。

虽然都知道大局迫得清廷不能不投降求和,但是只要清廷内部官僚作风发作,把事情再拖一两个月,日本将自己崩溃!后起小国悲哀之处,往往如此。它根本就没有一个大国的底蕴。

虽然有点酒意。这些太过于具体地话,伊藤还是不想对头山满说。这就是众人在狂欢,在高唱军歌,在大呼要决战北京的时候。伊藤却始终佝偻着腰,沉默不语的原因。胜利就在眼前,可是这胜利,却脆弱得一触就破!

直到等到了这个消息。

玄洋社在这场战事当中。被委以搜集重任。玄洋社在清经营多年,在这次战事当中,情报既准确又及时。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但是再多的军事情报,加起来平方再平方,也比不上这次的情报重要!

在日军登陆荣成湾前一夜。威海一带,却抽出了曹州总兵王连三,登州总兵章高元两部步骑十八营,撤离海防要地威海。趁夜秘密登船,既没有赴援辽南,也没有去其他地方,而是在当日凌晨在天津上陆,未经修整。就开赴北京!根据情报,据说李鸿章也有可能在此军之中!

接到这个消息,矜持如伊藤博文,也在自己私邸当中宴请头山满。那份情报,整夜他就是翻来覆去展读不休,眼中还有泪花,也不知道是喝多了还是什么。

头山满倒是有心想问个究竟。可是当着伊藤博文地面他哪里敢?本来伊藤就不怎么待见他们这些浪人,自己在陆军当中的奥援川上操六又给徐一凡打死。在伊藤博文面前,他更是大气儿都不敢多喘两口。

一晚上闷酒喝下来,他心里只是转着一个疑问。这明显是调兵回京师勤王么,说明清国人还想抵抗下去,怎么伊藤阁下就激动成这样?难道高兴的是威海抽走十八个营头,更容易打下来了?

窗外传来了那些陆军参谋宿舍里喝醉了的人地歌声,在夜色当中传得很远。伊藤一下站起,推开面向庭院地拉门,外面小心守候的下女忙不迭的跪着朝后挪动几步。又将鞋子放在他面前。伊藤博文却两脚踢开鞋子,赤着脚就跌跌撞撞的走进庭院。

“头山君,你来!”

头山赶紧跟了出来,在伊藤面前弯腰。

“清国,没有英雄!而日本有!李鸿章不是英雄,徐一凡也不是英雄!最后胜利地还是我!”

“阁下…………”

“我等着和李鸿章谈判了,就在日本,我喜欢马关这个地方,就在马关!隔着马关海峡,可以望见九州。到了秋天,马关海峡海水湛蓝,真美啊!那里地鲱鱼,也是日本美味!”

“阁下…………仗还没有打胜!”头山满终于忍不住了。不是因为其他,而是一向自负聪明的他。在伊藤面前却总是一种智商不足地感觉。难道他真地比伊藤差?

伊藤回过头来。头山满却发现他脸上已经全是泪水:“难道你还不明白么?王连三和章高元是什么人?是李鸿章的亲兵出身,对他最是忠心耿耿。不像其他北洋诸将。随着地位渐高,已经有点指挥不动。我们就要歼灭李鸿章的最后老本北洋水师,他却离开天津带着他们赶赴北京,这到底是为了什么,你还不明白么?”

“帝国终于赢得了这次赌博!”辽阳城中,不过大半天下来,已经是一片整肃之气。

城镇内外,早已恢复了平静。街上一个闲人也无,只有扛枪的禁卫军官兵巡逻走过。大队大队的民夫被编组起来,从东面出城,开始接运从朝鲜转运来的军火。禁卫军参谋本部师承普鲁士陆军,对这后勤兵站的编组也算拿手。这些民夫,除了本来征集地夫子,还有那些溃军。西门之外,整整齐齐的排着一百多具无头尸首,都是当初这些溃军都司以上军官。这些转职民夫的溃军看着那些尸首,都是脊背发凉,缩缩脖子,加倍卖力的拖车赶马。

更多的部队作为先头支队调了出去,集合之后就紧急出发,占领辽阳周围的掩护阵地。并且向前侦察前进,早日弄清当面日军动向。动员声,集合声短促的响起,接着就是这些在辽阳百姓眼中,穿着洋式号褂,大皮靴锃亮,天兵也似的队子一队队的开了出去。

从窗户偷偷向外望,虽然这些总爷瞧着让人也不敢亲近。可是瞧着也让人安心不是?没见过这么齐整的兵队。这都是才驻节辽阳地徐大帅带的兵!

百姓们当然不会知道,才驻节辽阳半天,屁股还没坐热的苦命徐大帅。又要马不停蹄地奔辽西锦州去了。随着短促的铜哨声音,禁卫军王牌中的王牌,左协一标一营已经在文庙前的广场集合。一百多脑袋今天下午就在这里砍的,火把照耀之下,地上血迹黑沉沉地。

数百官兵。很快集合整队完毕,向队首取齐之后,肃立等待。少停一会儿,就看见在火把引路之下,徐一凡居首,李云纵和聂士成紧跟左右,杀气腾腾的就策马过来。

徐一凡立马队伍前面,跳下来扫视队伍一眼。这个营就是李星带地营。又能打又骄傲,从上到下,都是昂着头走路的,战功在那儿摆着。有的嘴巴坏的军官看什么重要任务都尽着这个营先挑,偷偷都管这个营叫小舅子营了。李星重伤之后,这个营由同样南洋学兵出身的王超统带,王超也是当初在爪哇。最早跟着李星和李璇偷偷联络徐一凡地青年之一。家里也有大橡胶园,更是独子,趁着几百万地家产。现在却晒得漆黑,又瘦又老,只有双眼亮闪闪的,挺着胸膛站在队首。

徐一凡先捶了他肩膀一下:“顶得住?”

王超咧嘴一笑:“大人放

徐一凡**一下嘴角算是笑了,转身走到队列前面。叉腰大声道:“知道我带你们去辽西做什么?”

没等人回答,他先自己摇头:“不是带你们去砍脑袋抢兵权地,也不是要你们在乱军当中保护我的…………夺权的事情,老子自己来!老子钦差在身。奉天将军的位置,谁敢动老子一根毫毛?那些带兵大将,谁又有几分胆子?用不着你们,一声号令,自然有人来收拾。反正我徐一凡的跋扈,已经天下闻名了!谁也不敢和我这个二百五硬一下!”

他脸上肌肉有点抽搐,李云纵和聂士成对望一眼,都是摇头。徐一凡从衙署临出发之前,突然一封电报传到辽阳电报局,密电地码子。指明奉天将军大帅徐一凡亲收。这里本来就有旱电报线通过,经过这里终点到沈阳,再往东面北面就没有了。禁卫军抵达辽阳,第一时间就接管了这里的电报局,几部被溃军破坏的单边机马上修理。才修好。就接到了这封电报!

徐一凡看过电报,脸色就沉了下来。沉郁得似乎随时会雷霆大作。

这封电报,是谭嗣同发过来的。总算追上了徐一凡的行踪。这个书生,又卷进了清流的那一伙,还要他为帝党卖力,勤王京师,兵谏慈禧!

先不说他离北京有多远,来不来得及赶到。就算赶到了,怎么进城,怎么兵谏,都是全无计划,只是一纸轻飘飘的电文。仿佛激发他徐一凡天良一下就万事在手中了。帝党清流行事,多荒唐如此,倒也不奇怪。谭嗣同胸怀大志,不甘寂寞,想为国效力,为自己理想效力,也是正常。他反正不理这个茬,谁还能把他怎么样?现在他只要把着禁卫军,天下没人敢正面对付他。不折不扣他就是一个军阀。

真正让他情绪沉下来的是,这帝后两党之争,眼见已经到图穷匕现的时候了!帝党以甲午战事而起,现在大局糜烂,后党随时会以战事不利逼宫,将他们昙花一现的气象打下去。不知道那个抱着一点权力就丧心病狂不肯放弃地家伙想了这个倒霉点子,看谭嗣同长电隐隐约约暗示,似乎就是他那个老师翁老头子。他难道疯了?帝党想出这招,本来就算慈禧想缓一缓,给光绪留点体面鞠躬下台回幕后,现在也只有加倍厉害的对付帝党了。慈禧的阴微狠辣,谁不清楚?

他们狗咬狗一嘴毛,死了谁徐大爷也不心疼。反正憋着篡的就是你们,谁也逃不了。可是现在还在打仗啊!帝党以主战而起,后党上台,必然就要清算帝党主持的事情。自然就是第一时间结束战事,反正什么罪过都可以朝帝党头上推。后党本来也没什么坚决抵抗的意志。后党第一时间就是议和投降!不管是从他所了解的历史,还是从他现在经历的现实,都只能得到这个结论!

你们就不能省省心,不管是帝党还是后党,想把对方掐死,等打完了这仗再说?

幸好,我从一开始,就不想和他们一条路,就只想摧垮这座旧房子!

徐一凡仰首向天半晌,突然低下头来。目光如电。

“我带着你们,是让你们做榜样的!让煌煌大清的军队看看,让整个天下看看。总有这么一群人,在不计生死,只为了这个国家在战斗!哪怕整个大清朝廷上下都视我们为异类,但是我相信,我们地牺牲奋战,绝不会没有价值!总有一群英雄,会在此末世,将风潮搅动起来!我只有一句话,我们并不是为那个朝廷战斗!而我们自己知道,我们在为什么战斗!从现在开始,战斗给天下人看吧,会有人认同我们,追随我们!”

“前进,去锦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