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异能古董商 > 第六百一十三章定金

异能古董商 第六百一十三章定金

作者:元宝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2:11 来源:笔趣阁

因此就是张百顺一口把这个事情答应了下来,张二宝在这个中间也没有什么可说了。说了这两句话,就已经是张二宝冒了非常大的风险。

张百顺可能还是并不是非常满意这个价格,但是又是无可奈何,因此就没有和张二宝计较这么许多。

当下张百顺说:”算了,城里的那些古董商贩我也是见到过不少的,他们那些人都是奸猾的很,还就这个乔老板看上去算是一个实在人。八千就八千吧。那就请乔老板看一看这些书籍怎么样。”

张百顺讲到这里当下把那些瓷器都给打开。里面存放的书籍居然都是手稿。是清朝的时候文人手手相传的那种手抄稿件。

在古代,一卷书都是非常珍贵的东西,借书在当时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像是在现在,写一本书要一两年,复印一遍十几分钟就能够完成了。

要是《四库全书》用电脑来完成的话,那绝对用不了二十多年,一万多个人写了二十多年才写了两部。

在古代甚至有专们抄写书籍的官员,好像是翰林院编修什么的管制,虽然这个翰林院的编修在官方来解释不是抄书的,但是实际上就是官方的写手而已。

要是用电脑的话,估计一千个人两三年就能够整理出来,校对排版,《四库全书》到现在也不过是用五六年就能做成,而且是想印刷多少就印刷多少。

正是因为在古代书籍抄的不少,生意,在古代书籍才显得那么珍贵,印刷的书籍嘛,那成本也是高的可以。不是一般的人能够做的到地。

李白这家伙狂放的没有边际了,但是听到皇帝召见自己,不是还写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样的诗句吗?为什么李白要这样想啊,那是一位内被皇帝召见了。他就可以天下扬名,有了名气,那些唐朝的大书商才会盗版李白的诗集一类地文章。

在古代的书籍。那是真正的盗版,一点都不带含糊地。第一个请你写东西的人可能给点润笔的银子什么的东西,但是剩下的人想用你的文章的话,够意思的可能把你地名字给署上,懒惰的家伙甚至连名字都懒得署了,直接的就盗版你的文章。在古代,基本上没有稿酬一说,当然。二版稿酬,三版稿酬什么的等等就更是不用想了。

而在古代,印刷的书籍,一般的来讲,是绝对不如同一个时代的手抄的书籍显得更见的珍贵地,就像是现在这个样子,乔迁面前地这些书籍都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东西。

但是要是印刷的话,无论是他的艺术价值,还是它的文学价值,还有从古董价格上来讲。都是这样手稿的东西比较的珍贵。看到这些东西以后,乔迁才觉得自己好像是来对了地方了。

虽然这些东西并不是《红楼梦》后四十回地手抄本,但是也是非常珍贵地历史资料的。

作为一个合格地古董商人,并不能带着有色的眼镜去看待问题,只要是有价值的古董,这个古董商人都要分外的去珍惜。

一个古董商人,首先是要为了古董。然后才是为了商人。只有这样,一个古董商人在买卖古董的时候才会问心无愧。

那些一心为了利益而钻到古董商人的队伍里的人。也不过是一个一般的商人而已,根本就算不上是一个合格的古董商人。这就是乔迁在手古董的时候的一个特点。

乔迁翻看着这些书籍说:“乾隆年间的手抄文本,算是一件老玩意了。这个东西说实在话,还不如你们村子里面的那些瓷器。”

农民看待东西,总是认为有文化的比较好一点,因此对待有文化的人总是非常的客气的。乔迁这样的把瓷器和书籍放在一起比较,勉强算是可以让人接受的,但是他现在居然说这些书籍比瓷器更差劲,这就让张百顺有点不高兴了。

张百顺说:“乔老板,这些书籍可不是传了一代人了。是我们村子里面的宝贝。你怎么说不如这些瓷器啊。”

乔迁哈哈一笑说:“你们不要生气,并不是说所有的书籍都是比瓷器好的,毕竟喜欢词瓷器的人占到了绝大多数了。而那些喜欢书籍的人就少的多了。

这样一来,瓷器的受众就比书籍的受众要大的多。自然而然的,瓷器的价格就比书籍要贵上一点了。你们的这些瓷器的年代和书籍的年代差不多,要是说这些书籍比瓷器更值钱,那只有两种可能,一个就是书籍上有皇帝的印章。

你们的这些书籍没有这些东西吧。要是有的话,你们的这些书籍也就早被乡里面的人够收去了,也轮不到现在让你们存放了。还有一点就是你们的书籍是名人书写的,比如和,刘墉,纪晓岚等等人士。当然,你们的这些书籍的不是这样的人写的,这一点毫无疑问。我来看看这些书籍到底是什么人写的吧。”

乔迁翻阅了一下书籍,发现这些书籍里面不少是是用毛笔注销过的。这样奇怪的现象好像也是只有清朝这个朝代比较的普遍,或者是叫文字狱这样的东西。这书还是有点来历的?

翻阅了一下上面的著作,陈星当时就明白了这些东西为什么上面的字迹是完全不同的多种风格,这些手稿不是一个人抄写的,而是由多个人抄写而成的东西。都是当时明仕的一些诗集草稿。

而这些东西在一起,只是一种可能,那就是因为一个小印章。因为在手稿的每一册封面上,都有一个小小的印章,印章上赫然就是程伟元印三个字。

说到程伟元可能一般的人不知道这家伙是什么人,但是乔迁关注了那么长时间的红楼梦,当然是知道这个家伙是什么样子的一个人了。

清朝出版家,《红楼梦》定稿的一个最为重要的人,虽然这个家伙是一个书商,但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红楼梦》全本,程伟元也是有不少的功劳的。

一般来讲《红楼梦》是曹雪芹和高鹗两个人写的,曹雪芹写了钱八十回,郁郁而终,后四十回一般都是认为是高鹗写成的。但是这里还有一点是一般的人不会注意到的。

只有红学家或者是古董商人才会有兴趣研究。那就是《红楼梦》的完成和程伟元也是密不可分的。

作为乾隆时期的一个出版家,程伟元可能不是最大的一个,但是却绝对是最为有名气的一个。他看到市面上《红楼梦》广为流传,但是都是前八十回居多。

因此他就收集了各种版本的《红楼梦》,于是就找来了高鹗这家伙两个人一合计,写吧,于是就后了后来的四十回。可以说没有程伟元,就没有后来完整的《红楼梦》。

虽然高鹗写的后四十回比钱八十回要差点,但是在当时众多的续写的结局中,高鹗这个家伙写的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因此就被大家公认为最好的结尾。至于剩下的种种结尾,现在大多已经失传不见了。要是能够找到的话,也是别有风味的。

现在乔迁最为关心的当然就是后四十回《红楼梦》的手稿在什么地方,但是他也是知道这些并不是在短时间里可以找到的。

在这个地方乔迁也没有想着能够找到那后四十回的手稿,但是能够找到程伟元这个家伙出版的一些诗集,也是不错的一件收获。

这些手稿里面的书籍最为重要的就是晋昌的《且住草堂诗稿》,剩下的人就没有什么名气了,没有名气自然价值就不高了。

乔迁说:“这些东西就是因为有了这个印章,所以才算是一件好玩意,也就是是七千多块钱的价格,要不,就算是两千这些书都没有人要。不过,看在你们是为了维修学校,我把这些东西给收下的话,给你们两万块。这也算是对你们学校的一种帮助了。”

乔迁知道两万块最后能够用到修缮学校上面的未必有一万五,但是他也只能做到这一点了。剩下的事情乔迁一个人的力量也是非常的无奈的了。

张百顺听了乔迁的话,沉思了一下说:“我看成,两万块,这样四千放到大队的账户上用作村民的其他的费用,剩下的一万六千块就可以用来修缮学校,这样的话,娃娃们以后就不用在危险的房子里面上课了。二宝,你看这个办法怎么样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