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异能古董商 > 第八章红楼手稿

异能古董商 第八章红楼手稿

作者:元宝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2:11 来源:笔趣阁

周末放学以后,乔迁刚要去古玩市场上去淘换点玩意。每周一次的集会。能有不少的好玩意。尤其是考古用的一些工具。一般的时候可不好买。乔迁可不想错过这个大好的机会。要是能找到一两本善本书一类的古籍,那就是顶顶幸运了。捡漏,不要抱怨自己的运气不好,难是你下的功夫不够,要整天的去寻找机会,那才有漏可拣。而现在乔迁有了外星人加罗给的异能,辨别古董真假,那是一摸一个准。基本上要是宝贝的话,是瞒不过他的。

为什么要一摸一个准呢,那是因为初级天眼术有是弊病,那就是要对某一物品鉴定的时候,一定要把它抓到手里。否则就不灵光了。这3让乔迁郁闷了很久啊,要不是加罗那厮已经跑到深蓝去了,乔迁一定会抓住他狠抽一顿,至于能不能干过外星人,嘿嘿,中国功夫可不是吃素的。不过貌似,乔迁打不过这个曾经是项羽的加罗吧。郁闷啊

虽然鉴定术不过初级,在古董店里,人家老板是不会让乔迁拿着价值不菲的古董仔细看的。熟归熟,生意是生意。和熟人不熟人的无关。你一个小孩,就是在铜钱生意上赚了一笔,但是还不够买人家唐伯虎的一副侍女图呢。尽管乔迁心里已经认定这唐伯虎的侍女图是赝品了。但是老板还是很客气的将他请了出去。

但是,在潘家园的地摊市场上,那可是拿着东西随便看。价钱随便侃。乔迁对这一套门路已经架熟就轻,深得其中三味了。当然市场里的精品不多,想捡漏的人不少,但是真正能淘换到好东西的却是万中无一。曾经,在市场上有一个家产过十万的个体户,发誓要淘换到一件国宝,但是,半年以后,个体户的国宝没有淘换到,自己已经倾家荡产了,所以在古董这一行,讲究的是细水长流,想以此为生计,一夜暴福,拣一个大漏。嘿嘿,那就能着破产吧。真正的内行,都是懂得以物养物,就是说,自己一边做普通的古董生意,一边看准了机会捡漏。这个,才是真正的正道。

乔迁就是一个以物养物的人,今天他正要离开的时候,却被石阳一把拉住:“乔迁,明天借我作业抄一下。”虽然石阳的声音比较小,但是还是被有心的人给听到了。身为班长,卫兰卫大小姐还是十分的认真负责地:“石阳,你又要抄作业是不是。小心我告诉老师去。”

石阳打躬作揖,象个活宝一样哀求说:“卫大小姐,老佛爷。你就行行好。放我一马。黄世仁今天布置的作业太多了,你还要我们这些杨白劳怎么活。”

卫兰伸出纤细的兰花指,指着石阳的头说:“不准给老师取外号听到没有”班主任黄老师其实是个很慈祥的中年人。就是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下手之狠,令所有他教过的学生终生难忘。

看到乞求不灵光,石阳立刻改变对敌策略。笑的象是下乡收租的师爷一样奸猾:“兰兰,我可听说最近小猴票的价格看涨。怎么想不想要,我在市场上认识人,给你淘换两张怎么样。”石阳的老爸的工商局的一把手,倒卖邮票的人能不给石阳这个大公子面子吗?所以石阳去买邮票,最多就是要个成本价。卫兰总是称他为纨绔子弟。

想想最近小猴票确实是比较火,自己手里也实在是没有这邮票,哼了一声算是同意了石阳的贿赂。石阳见此机会,哪肯放过,拉起乔迁就往外跑,生怕卫兰反悔。

在路上,石阳得意的讲:“怎么样,再强大的班长,也抵御不了我的糖衣炮弹的攻击。乔迁,咱们这里我看过了,根本没有小猴票,去别邮市看看去吧。”石阳是要去分钟寺,据说,那里的邮票种类多,就是红花普票都有不少。这个红花邮票虽然不怎么出名,但是他的兄弟,那可是大大的有名,中国的红花加盖当一元珍品邮票,世界上到现在为止,也就这个有那么一张,绝世孤品,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其价值,就象英国博物馆里的那个一版240枚未撕开的黑便士一样。

乔迁本来是打算去潘家园市场上看看有好玩意没有,要是真有好东西,明天去早就被别人淘换去了。古董这玩意,尤其是讲究先下手为强,后下手俩今年汤都喝不上。

但是架不住石阳的生拉硬拽,还是被拉上了去分钟寺的公交汽车。

第一次发行的生肖猴票,被人称为猴王,或者是小猴票。由于设计精美,有纪念意义,加上市场有意的抄做。猴票渐渐的火了起来。看到石阳小心翼翼的将猴票放进集邮册里。乔迁说:“这玩意,我家有一版新票。你拿它当宝贝一样。”

石阳撇了撇嘴说:“我知道,可乔阿姨是属猴的,那是你爸爸买的礼物,你有胆量撕开吗?就这两张,要是没有熟人,你都别想买到品相那么好的。得,到时候给卫大小姐一张,心疼啊。”

站台上,石阳买瓜子回来。乔迁看他一脸幸灾乐祸发模样:“你小子,惟恐天下不乱。破坏人民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老实交代,又去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去了。”石阳塞给他瓜子说了声有好戏。一溜烟的向附近一胡同跑去。

好奇心驱使下,乔迁跟了过去。走近一看才知道,是一对夫妻在拌嘴。一旁站着一个收废品的老大爷和石阳同志。几个街坊正在一旁劝解。

那妻子很是泼辣地说:“别人留东西,都是留金银珠宝给儿孙。老爷子倒好,留一堆破报纸和一箱子破书。你让街坊看看。这书是什么东西。那来做手纸都没有人要。我们去上海我姑妈家公司,你就带这些东西去吗?你嫌丢人,我还不好意思呢。”

乔迁看了一眼,确实,那书纸就是用草纸做的,很是粗糙。是来这写东西,拿到市场也没有什么价值。难怪做妻子的要发脾气。

那丈夫显然是个妻管严,自己的前程又在老婆手里。听老婆骂了半天,这才说:‘那也不能当废品卖了啊,这才能买几个钱。我们亏了。“

那妻子不依不饶的说:”我拿去问了,这报纸就是做废品的料。别人根本不收。害的老娘跑了一下午。”想想在外面还是要给丈夫留一点面子的。妻子软了先来说:“怎么去我姑妈那里,你就是经理了,上海什么东西买不了。这些你带去。我表弟他们会笑话的。”

在当时,报纸收藏,根本就没有普及开来,也就是大学教授等有限的一些人注意收藏报纸,所以,旧报纸,确实很不值钱。当然,要是解放前的一些稀有报纸,那就是另外的事情了。

结果,在前程的诱惑下,丈夫终于同意把东西买了。夫妻两人有说有笑的回去了。

那收废品的老大爷要将箱子般上三轮,比较费力气。石阳和乔迁连忙去帮忙。学习雷峰可不是说说那么简单。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上。

那老大爷很是把两人夸奖了一番。乐的石阳同志脸上跟开了一朵花一样。别说是一箱子书,就是一车书,石阳同志都能一人干完。

就在老大爷要走的时候,乔迁突然看到箱子里有一本书是宣纸做的,很是好奇,职业心理下,连忙叫住老大爷。他拿出来翻看一看。几乎把自己的舌头都咬住了。石头记第五回。翻看箱子,一共七十九本,果然没有第一回。那时因为第一回是在乔迁爷爷的收藏。乔迁自小就是看着它长大的,熟的就象自己的手指一样。

怪不得,书没有第一回,大家都感觉,买了也没有什么可惜。加上这书前面是好的宣纸。到后来就是普通的白纸了。最后几本,就象刚才那妻子说的,就是给死人用的草纸。晦气的要命。一般人看来,不把它当废品卖才奇怪。可是,这书是红楼梦啊,千古第一奇书,自古就有开谈不讲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之说。

乔迁看了一眼,书保存的很好。上面有六个印章,看来这书经过了不少主人,而且,历代主人必定很爱惜,才能让书那么完整。书一定是曹雪芹那个年代的物件,至于为什么书的用纸差别那么大。乔迁估计,这书要是曹雪芹写的话,那就是曹雪芹一生的写照。开始,他手里还是比较富裕的,就用宣纸写书,慢慢坐吃山空,就改用普通白纸了。最后几回,直接就用草纸写。可见一代文豪,最后落魄到什么地步。

仿佛在乔迁的眼前,出现了这样的一个情景。深夜,北风吹落了满地的雪白。豆黄的油灯下,一名身穿破棉袄的枯瘦的书生正在愤笔急书。一部惊天地,泣鬼神的不朽著作,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慢慢诞生了。

真迹啊,经过乔迁用天眼术的仔细鉴定,书页微微有黄色的光芒泛起,那是纸张中的分子,在多年一人接触的过程中,形成的一道特殊的光晕,道家称之为灵气,文学家称为珠光宝气。当然,这珠光宝气现在只有乔迁可以看到。

这就是曹雪芹的真迹,无价之宝。要是那气管炎的妻子哪怕是拿其中的一页书去潘家园。那就是在天京古董界,不对,是在全国古董界和文坛扔一颗原子弹啊。

就是没有天眼术,乔迁也能断定书是真的,因为第一会回的红楼手稿,就是在乔家藏书里呆着呢,那是乔迁的爷爷在文革的时候,用五十斤粮票换的啊。

乔迁压下心里的激动,然后对老人说:“大爷,你这书我要了,多少钱你说个数吧?”宝贝啊,绝对是价值连城的宝贝。对红楼的争论,由来已久。历史上也出现了不少版本的红楼手稿。但是至今都没有一个定论。红楼手稿,那是什么价值。怕是做梦都会让人笑醒。没有想到啊,跑了一趟分钟寺,居然捡了那么一个漏。

那老人看了看乔迁说:“你们学生娃要看书,去书店就是了。要这玩意做什么。这书你能认识吗?”在老人看来,上面的繁体字简直就是天书,乔迁小小年纪不可能认识。

乔迁念了书上的一段,老人才相信。最后,乔迁用一个民国时期的玉扳指,将一箱子书换了过去。那白玉扳指,虽然不是极品,倒也是一个难得的物件。老人象拣到宝一样。乐呵呵的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