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异能古董商 > 第五十五章顺子的下落

异能古董商 第五十五章顺子的下落

作者:元宝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2:11 来源:笔趣阁

说:“现在关键是要把顺子给找出来,要是能尽快的上的两个人,我还能为他在法官面前求一求情,否则,哼哼。”

看到乔迁非常的不爽,郭涛也不敢说什么。不过,乔迁显然不愿意和他在这里蘑菇时间,很快的就说:“我来问你,这顺子平时都喜欢去什么地方,都有什么朋友经常来往,这一点你可熟悉。”

郭涛一看有戏,马上精神振奋地说:“这个我知道,那小王八蛋除了打麻将,就是泡歌厅,看现在的时候,他应该是在什么地方打麻将呢。”对于自己这个不争气的外甥女婿,郭涛还是非常的了解的,甚至有几次,顺子还打着为儿子交学费的旗号,向郭涛借钱,当然,这些钱到后来是一分钱都没有还。全让顺子打麻将了。郭涛对此是深恶痛绝。

乔迁也不和他多罗嗦,招呼胡班长,然后找到了当地的派出所。真正熟悉这里的人员构成的,那还是派出所的同志,在派出所的同志的配合下,乔迁一行人一起去顺子有可能出没的地方寻找。找了半天,顺子就象是人间蒸发了一样,连他的人影都没有找见。眼看天色要黑了,乔迁不得不给王老爷子打个电话,让他向自己的老爸老妈解释一下。自己今天怕是不能回去了。

有的时候,找人未必一定靠警察,就象是警察来了。打麻将地,作台的,只要脑子没有坏掉,哪一个不是老早就跑的远远的,所以,乔迁找人的出发点就是错的,能找到顺子才叫奇怪。后来,乔迁在郭涛的帮助下。总算是找到了一个小玩闹。

那小玩闹之所以敢在郭涛面前露面,还是因为郭涛和他父亲是老相识。否则,就是这个也老早的跑地没有影了。这小子也不客气,向郭涛讨了一个烟,一边抽一边问:“郭叔,你这搞的那么大的阵仗做什么。这严打不是刚刚过去吗?是不是发生了什么大案子。”

郭涛看了乔迁一眼,然后严肃地说:“你小子,不该知道的就不要问,知道的多了对你没有好处。我来问你,你这两天见过顺子没有。”

小玩闹似乎对郭涛的香烟很满意,搓了搓手指头,那意思是要郭涛将烟拿过来。象香港电影里地线人那样给警察要线人费,小玩闹还没有那个胆量,毕竟说不准什么时候自己就会撞到郭涛的手里,到那个时候。那可真是自绝与人民了。不过,要盒烟来抽抽。那是没有问题的。小玩闹就是在没有事情的时候,都会向郭涛讨发烟来抽。不过。那个时候,最高档的就是大前门。这一次嘛,有点例外。

极品云烟啊,那是郭涛拿所长的宝贝,本来是打算招待胡班长他们的。这样的高档香烟在小玩闹的眼里当然是稀罕玩意。

这极品云烟就是郭涛也是难得吸上一次啊,他那个心疼啊,就别提了。但是,看到小玩闹摆名了车马。你不给我就不说,再看一看乔迁乎有点不耐烦了。郭涛这才将手里的云烟一下塞给了小玩闹。然后就说:“你小子,这么大点就学人家抽烟,回头让你老子好好地修理你。“其实郭涛也知道自己不过是在发泄一下,要是小玩闹的老子打人有用地话,这家伙也不会出来混了。

那小玩闹也知道适可而止,而且,就是仗着自己知道顺子的下落,这才吃定了郭涛。因为小玩闹发现,郭涛虽然亲自来找自己,但是,他地眼国总是看着乔迁。似乎总是有征求意见的样子。虽然小玩闹年纪不大,但是出来混的时间却不短了,一眼就能看出来,乔迁等人来历不凡。收下了烟,小玩闹说:“顺子哥昨天上午我还见他来着,和山西洪桐的大青头他们在一起。他们几个坐车离开以后,我就不知道他们做什么去了。郭叔,没有什么事情我就先走了。”虽然和郭涛认识,但是,和警察在一器起,让小玩闹总是感觉别扭,尤其是看到乔迁身手的几个人,更是让小玩闹生出来不安的感觉,还是早点离开的好。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知道情况的人,乔迁当然不会轻易地就那么让他走了。拿出来画像,乔迁又问:“你看一看这两个人,昨天那几个和顺子他们在一起的人里有没有他们啊。”

小玩闹地记性还算不错,看了一会说:“有他们两个,我听说是顺子哥的朋友。这年纪大一点的出手还挺阔绰。当时顺子哥他们和大青头混的好象是很熟的样子,这两个人也和顺子哥一样。坐车离开。”

乔迁示意小玩闹可以离开了,那家伙看了一眼郭涛没,郭涛狠狠地说:“怎么着小子,还要我请你吃饭啊,大晚上的,别总在大街上溜达,早点回家去吧。”那小玩闹却也识相,一溜烟的离开了。

乔迁想了想说:“山西洪桐,大青头,这三个人上山西做什么啊。”这个时候乔迁彻底的糊涂了。能用子母魅来害人,不用说那要花不少的钱,单单看子母魅里用来做母魅的两个玉蝉,就不是一般的货色。虽然母魅可以用劣质玉石代替,但是效果会差上许多。

既然用了仅次无羊脂白玉的玉石,想来请那老道士出手的顾主,一定是个有钱的人了,要不也买不起那高档的玉石啊。但是,这个时候可是关键的时候啊。那老道士不在京城等候消息,却跑到洪桐去。这里面有什么玄机,乔迁一时间也搞不明白。

既然想不明白,乔迁也就懒得去想了。他对郭涛说:“我们几个连夜去洪桐,京城的事情你好要注意点,看一个顺子是不是藏在京城的什,有什么情况的话,你给洪桐公安局打电话好了。I

方面赶赴洪桐,另外让过饶继续在秀水街一带查找顺动向。而且,在临行之前,乔迁还特意的给秦打了电话,让个区的警察帮忙一起寻找顺子。

洪桐,说一千,道一万。还是那句老话。若问家乡在何处,山西洪桐大槐树。这句话的始作俑者,是元朝的残暴统治和元末明初的连年征战,后来,朱大麻子大笔一挥,山西人多的人家,都搬几口吧。于是,在山西洪桐广济寺。就开始了历史上第一次官方大移民,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前无古人,影响深远。所以洪桐寻根,就成了一个文化现象了。

乔迁等人当然不是老寻根的。乔家到底是不是从洪桐迁移到乔家堡的,那个谁也没有准。反正乔家堡的老人都说是。

来到公安局,对于从京城里来的空降兵,市公安局的领导还是相当的重视的,而且,市局的局长杜生产还是曾经是秦手下的一名士兵,既然有了这一层关系,乔迁在这里当然是畅通无阻了。杜局长本来还是要开一个讨论会的,但是,乔迁一听,开会,好嘛,开个会至少要半天时间,那不是耽搁功夫吗?乔迁当下否定了这个提议,然后说:“开会就没有必要了。我们来主要的任务就是找一个叫大青头的人。这一次来,时间件紧,任务重,客气话我就不多说了,还是抓紧找人吧。”

杜局长以是老公安了。知道办案子时间不等人,于是利落地说:“好,既然是自然,我就派刑警队地李队长去。那个叫大青头的地痞无赖坐牢的时候,还是李队长亲自抓的,所以,李队长对这个人还是很熟悉的。”

杜局长派人去找李队长,来人汇报。乔迁觉得自己赶的真巧,这个时候李队长不在,因为昨天晚上了蹲点监视一伙盗墓团伙。今天早上将他们一网给打净了。这个时候,李队长已经回家休息去了。二十分钟后才能赶回来。

商机啊,一个商人,时刻不望扑捉商机。随时的将自己听到的信息利益最大话,这才成成为一个纯粹地上人,一个优秀的商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商人。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他在上大学的时候,本来是要拿到毕业证再开公司的,但是,当他总是同到周围地人抱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太麻烦的时候,于是,他捕捉到了这个商机。看到了个人计算机的广大市场,他毅然的放弃学业。开发出来了奠定了后来计算机革命的微软操作系统。在合适的机会。做合适的事情。在加上那么一点点的运气,发财。就是那么简单。不过,怎么样发现机会,怎么样利用机会,就成了一般商人和优秀商人的区别了。

很显然,在这一点上,乔迁做地是相当的出色。当他听到抓到了盗墓者地时候,眼里立刻放出了金子一般的光芒。立刻打听起来了相关地事情了。而一直跟在众人后面的高班长他们两个人互相看了一眼,一副果然如此的样子。

这一次盗墓者盗窃的是一个清代人的墓地。盗窃的文物居然是一箱子书。好在那墓地防水措施做的比较好,而且。又是在一个小土山上,所以乔迁打开箱子观察,里面的书看起来还还是保存地相当的完整地。并无腐烂的迹象。

乔迁摸了摸上面的的五层油纸。然后,揭开第一层说:“看到没有,这腐蚀的最厉害的一层,就是白蜡,这是防水经常用的一种东西。保护书籍字画不能用红蜡,否则,一旦红蜡进入里面,就会污染里面的纸张。白蜡就没有这个缺点了。”大家看了一眼,那第一层油纸和第二层油纸之间确实有一层黑呼呼的东西,场面买是腐烂的灰尘杂质等东西。乔迁不说,谁也不会将它联系到白蜡上去。这玩意,简直就象是几十年的老房子掀掉以后地基里的那种东西一般模样。不过,也正是这一层东西,将地下的水分给阻挡了大半。而第二层白纸和之间的东西,就是灰白色的粉末了。这些粉末给大家的第一念头就是草木灰。就连办理这个案子的民警都这么看。

乔迁捏了一下,然后肯定地说:“这不是草木灰,草木灰比这要粗糙的多,要是你能把盗墓者给找来,他就会告诉你正确的答案。”

在好奇心的趋势下,还真的有人将那两名盗墓者给找来了。看到是两个盗墓者,乔迁就知道这两个人不是一般的菜鸟。起码来说,他们有盗墓的基本常识。盗墓要是一个人去的话,极容易遇到未知的危险。两个人去的话,一个进去盗墓,腰上系上一个绳子,将绳

子的另外一端系个铃铛。让在外面一个望风兼任救生员的人拿着,万一的在墓地下面的盗墓者发生缺氧,或者其他意外。只要是里面的人摇摇铃铛。外面的人就快点向外拉绳子。这样做可以大大降低盗墓的风险,所以,盗墓最少要两个人。

杜局长问那两个盗贼,第二层里面包裹的那些灰白色的东西是不是草木灰。两个盗贼互相看了一眼,其中一个胆子比较大的说:“可能是吧,其实,我们两个也是不太了解,只是听说这个古墓的主人是清朝的一个师爷,肯定有好东西,所以,我们才、、、。”

没有等这个胆子大的盗贼讲完,乔迁火冒三丈,过来就是一阵的拳打脚踢的。不过。好在乔迁知道分寸,没有用里,否则,这个盗贼根本就不够乔迁打的。而且乔迁一边打,一边口中喊念念有词地说:“我让你不知道、、、盗墓,、、你不知道盗墓做什么啊、、、丢人、、、给你长长记性、、、以后打听清楚了再出手。”让乔迁这一闹,把大家都搞的莫名

其实乔迁不反对盗墓,但是,他平生最恨的就是没有质量,一知半解的盗墓贼。这样的盗墓贼,你说他们不知道行情吧,但是他多少能够知道一点,你说他知道吧,但是他又是走的野路子,不会知道的很详细。就是那种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那一类人。对盗墓不了解的人,根本不会找到好的古墓下手,对古墓了解的人,他会小心的盗墓争取不给古墓造曾成太大的损失。但是最危险的就是对古墓一知道半解的人,这样的人有时候还真能找到有价值的古墓,当然,他们盗墓,那是地毯式的盗墓。就象鬼子进村一般,实行的是三光政策,因为这一类的盗墓者找到一座有价值的古墓不容易,所以,有时候他们甚至连死人口里的玉蝉都要拿走。经过这样的掠夺,基本上可以肯定,这座古墓以后将不会有任何的考古价值。当然,象孙殿英那样,一点水准都没有的,直接用炸药炸的不在这一行列。

所以,这些盗墓者被称为文明掠夺者。在国际上,盗墓者有三个级别。第三级别的就是初学者,这些盗墓者被称为文明的探求者,他们就象是一个学生一样在探求古墓的信息。第二个级别就是文明的掠夺者,历史上制造了火烧圆明园的八国联军就是这一行列的佼佼者。第一个级别的,就应该是古董的狩猎者了。为什么叫狩猎者,因为狩猎者知道不能竭泽而渔。知道在有效地盗墓的同时,给当地人留下一点有用的东西。十取**,是狩猎者的第一规则。

所以,乔迁听到那胆子大的盗贼说不知道的时候,就显得特别的生气。而这样盗贼挨打,那确实是冤枉了一点。大家虽然不知道乔迁为什么发那么大的火,但是没有人愿意去拉他。小孩子嘛,打完就削气了。

乔迁打完以后,接着说:“这些东西是是骨灰。当然,不会是人地骨灰了。古代的人对死人还是相当的看中的。这些灰应该是羊的骨灰。羊的骨烧成灰地话才能那么细腻。更能有效的阻拦湿气对箱子里面的书籍的侵蚀。古代有三羊开泰一说,所以,有的人也相信羊骨在阴间也是很受欢迎的东西。”至于为什么没有人用牛骨和马骨。阴间的两为大捕快就是牛头和马面,用他们的子孙的骨头。至少在古代有这样胆量的人还真是不多见。所以,在古代用牛马等祭天地比比皆是,因为天比牛头马面要大嘛。玉皇大帝是牛头马面的顶头上司,自然享受得这般祭拜。但是,用牛马等动物祭奠人地话,真没有见过。

乔迁撕开一个大口子,大家在地二层里果然看到有些骨灰是结块了的。显然是地下地潮湿气体已经入侵到第二层了。

这地三层里面,还是一层白蜡,但是这一层的白蜡干净了许多。就是第二层的草木灰都没有入侵到第三层来。第四层里里面是一层羊的骨灰。乔迁就这样抽丝剥茧。第五层里面除了一个用桐油沁泡过的枣木的箱子,就没有别的东西了。目的当然是为了保证箱子里面地图书的安全。看里面地书籍。乔迁心里凉了半截,感情这半天算是百忙活了。

因为里面的书籍就是明朝迁移百姓的卷宗。虽然未必全面,但是,也是难得的研究明朝那段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了。话,乔迁厚着脸皮,可能将它要过来,但是,这些资料,他是想都不用想了。因为这些东西,对洪桐来说就是文化的象征。

箱子里面还有一封信。乔迁打开信,看了看落款。知道这信就是盗贼口中的师爷刘文龙写的。乔迁看信件,尤其是看古代的手札,都喜欢先从结尾处看起,因为这样可以在第一时间就知道,写信的人是什么人。

这个刘文龙在信里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称自己是康熙初年的第一批的举人。导师给敖拜的事情给连累了。所以,就不能入朝为官,于是回到老家洪桐,潜心收集研究关于明朝洪桐大迁移的真实情况,箱子里的书籍,大半的就是明朝珍贵的资料。少部分是他自己的研究心得,后来,本来想著述立说的,但是,康熙同学在这个时候又搞起来了文字狱,让刘文龙吓了个半死,天下士子,被杀的不知道有多少,因此下大狱的更是多如牛毛了。刘文龙在心里写道[尝闻孔明先生,不求闻达,自觉无治世之良才。不求先帝三顾、、、。]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刘文龙老先生干脆就把自己的研究写成书,自己带到棺材里去了。

从字里行间里可以看出来,以刘文龙的文笔,他要是将书给出版了。不但他自己少不了要去菜市口挨一刀,更连一家老小,怕都要掉脑袋了。因为刘文龙老先生分明就是借诸葛亮比喻自己,想恢复大明的江山。在清朝,刘文龙的这封信就是可以这样理解的。难怪他情愿将自己是一身学问都带到棺材里,也不愿意将这些东西给发表了。

这些都是洪桐的宝贝,以后洪桐用此大做文章,寻根搭台,经济唱戏。果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不是蜜糖的故事,蜜糖故事里的主人公,大可拿了那树枝将毒蛇从坑里挑出就,让毒蛇将狼给毒死,让狼将毒蛇给咬死,然后人再爬出来,将毒蛇的蛇皮给扒了,蛇蜕这玩意可是药材,卖到药店至少能卖几文零花。将蛇肉给吃了,然后抗着狼回家,这样连路上的干粮都有了。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情就是看着心爱的东西,在眼前,但是,偏偏就是不能属于你。就象,女友结婚了,新郎不是你一样。正如现在比较流行的话,我爱你,但是与你无关。

就是这样处境,虽然杜局长知道乔迁喜欢这些善本书,借给杜局长两个胆子。杜局长也不敢将这些洪桐的宝贝拿来做人情送给乔迁。否则,他就真的成了洪桐县的千古罪人了。

好在这个尴尬没有持续了多久,就在乔迁因此而难过的时候,李队长来了。所以乔迁又把心思给转移到了大青头的事情上来了。毕竟京城那边还有三病人等着乔迁的医治呢,乔迁不可能因为几本书就把正事给耽搁了。

李队长听了杜局长的介绍以后,马上向乔迁讲了关于大青头的事情。这个大青头,其实没有什么靠山,但是开始的家里穷,没有钱,靠的就是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的穷霸气。这家伙,十四岁的时候,母亲因为家里穷,得了胃病,慢慢恶化而死。这大青头,虽然从小是混蛋一个,甚至在十二的时候还和他老子打过一架,虽然被他老子给打断了一条腿,但是就是不认输。不过,这小子最怕的就是他母亲,对他母亲是真孝顺,那在全村都没有说的,他那一次跟他老子干架,就是因为他老子打了他母亲。汉子打老婆,在农村是一件也算比较光荣的事情。[部分农村确实如此]但是,大青头就不干了,硬是和他老子干了一架。闹的父子两个人见了面就象是仇家一样。后来,大青头的母亲去世了。在村子里那就更是没有人能管地了大青头了。农村管大青头这样五件不干干六件[注:意思是放着正经活不干。整天混日子的人。]大家都说大青头是不可能发财了,注定是要打一辈子光棍的人。这其中,更是包括了大青头的老子,所有的人都认为这小子没有救了。正象大家预料的那样,大青头在十六岁的时候,终于因为打架斗殴等事情,累计起来终于足够人民对他专政的了。被法院判了两年地徒刑,直接被安排到大西北去窑厂做改造工作去了。

所以。整个村子的人都认为,这小子一辈子算是彻底的毁了。可惜啊,大青头让所有的人都失望了。他回来,以后,召集了部下。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搞来了两万块钱。反正大家都知道不可能是从银行贷出来的就是了。大青头用这两万块,搞来了一个二手的砖机。修理了一下,硬是让大青头给鼓捣转了。这样,大青头就开始搞起来了窑厂来了。当时国家可没有那么严格地法制,对烧砖这个行业没有现在那么多的限制。所以,大青头很快的就发展了起来。不到三年的工夫,在全乡第一个盖起了两层小洋楼。又娶了一个叫如花的老婆,当然,这个如花和周星星那个兄弟如花不一样,人家姑娘是真正的如花似玉。

现在,大青头儿子也两岁多了。将大青头的老子高兴的整天抱着孙子在村子里溜达。虽然大青头和他老子干过一架。但是,老子毕竟是老子。大青头有了钱盖了楼房,也没有让他老子住平房。大家开始说大青头有本事啊。

不说大青头有本事也不行啊。人家现在旗下有三个窑厂。近四百口人跟着大青头混饭吃。而且,大青头还是乡里的纳税大户,平时到乡里,和乡长书记也是平起平坐的。至于村长,见了大青头更是不敢大声说话了。

讲到大青头在村子里地霸气十足的样子,李队长都是一肚子地气:“这家伙,简直就是社会上的不安定地因素。我听说,现在他手下至少有三十个混混。随身带的都是管制刀具。听说还有猎枪。我现在都有立刻把他给抓起来的心思。”

你抓就抓啊,谁不让你抓了。乔迁听到这里。就知道大青头果然不是一个好鸟,连警察都对他深恶痛绝。可见比之常放金六之流的人。大请头做人是比较失败的了,至少,在警察方面,大青头做人实在不是一般的失败。这样是相当的危险的。

“象这样地人,该抓就抓啊,反正他去大西北又不是第一次了,正好抓住他,再让他去第二次。这一次让他十年八年的不能回来。不就解决了乡亲们地一个心腹大患了吗?反正现在大西北正在开发。正是急着用人的时候。”乔迁想到这里就这样说了出来。

听到乔迁的话,李队长沉没了一头说:“都没有外人,这点事情,你还是有什么说什么了。”就凭秦这个老上级的关系,乔迁怎么都不算是一个外人。

听到了局长都这样说了,李队长这个时候才水:“是这样的,由于现在大青头是纳税大户。不但在他们乡里有名气,在我们洪桐县都是排的上字号的民营企业家,现在要是办他的对,会影响大家的积极性,对改革开放有所不利啊。所以,市里也没有下定这个决心。而大青头这个家伙,好象被抓了一次防范的意识比较强,根本就不给我们留下什么把柄。”

然后,李队长又向乔迁他们解释了大青头的企业模式。这个大青头,虽然是一个地痞无赖,至少在警察的眼里,他都应该算是专政的对象了。但是,大青头在他们庄子上,怎么都算是一个大善人了。他的窑厂里面,养活着全村绝大部分的剩余劳动力。而且,这一部分人,在窑厂里还是做的最轻松的工作,却是拿的最多的钱,至于拉砖,出砖等事情,那就是靠大青头从外面找来的人了。

所以,大青头在他们庄子里的威信那是相当的高的。大青头的一句话,甚至比村长的一句话还要管用。而且,大请头并不象是有的人那样,有两个钱了,就骚包的厉害,整天欺男霸女,不做好事情,他在家有个那么漂亮的老婆,也就没有了那么多的花花心思了。而且,就连村

祠堂,都是大青头花钱翻盖的。所以,想抓大青头I=个罪名啊。

象这个的一个私营企业家,在十里八乡的又是一个正派的形象。虽然大青头曾经犯过错误。但是,我们国家一向都是在提倡,有错就改,改了就是好同志,至少,现在从表面上来说,公安不能抓住大青头的任何的把柄。

使人家聚众了,窑厂要是没有劳动力,显然不可能开动机器。至于说人家带了刀子,农村没有警察,怎么都要允许农民兄弟拿起武器自己保护自己啊,就算将那些人的管制刀具给收起来,在农村,镰刀,斧头等工具,一样可以在关键的时候变成凶器的。要是让农村不能有镰刀斧头等东西,估计没有人敢下这个命令。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不是收缴一两把刀能解决问题的。

要说大青头那里有猎枪。警察确实是可以去收缴。但是,警察开车去了,还没有等到地方,大请头的手下随便的将猎枪扔到草丛里,警察同志象找出来,估计不是一两个星期能找到的事情。在农村,想藏一点东西,那简直是太容易不过的事情了。更何况,大青头在自己的庄子上人缘还是不错的,至少在这一点上没有多少人会主动的帮助警察去对付大青头。

这这一点上,就是李队长也无可奈何。要是不开警车去。估计警察到了大青头连炮仗都能藏到老鼠洞里去了,警察更是一点线索都不会有。这两年里,李队长带人去大青头地窑厂不是一次两次了,每一次都是一点收获都没有。

窑厂里的外地人?就在李队长讲述大青头这个混混无赖是如何将自己伪装成一个慈善家的时候。乔迁突然想到了这个问题。那就是乔迁在后来的报纸上曾经看到过的一些新闻。而且,这些新闻和山西有关,更和窑厂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于是,乔迁就问:“李队长,你有没有注意到。那些外地民工是不是都是合法的。”

李队长愣了一下,似乎乔迁讲过的事情他从来都没有想过一般。然后李队长才说:“啊,当然,每一次地严打,大青头都是我重点的照顾的对象,所以。他们那里的民工我一个都没有放过。而且,我查了不止一遍。他们没有一个是在桃犯,否则,就凭这一点。我就能把大青头给弄进来喝茶。”说着,李队长流露出来了对自己工作的强大的自信。

乔迁拍了一下自己地脑袋,理解性的错误啊。然后乔迁又问:“不是这样的。我是想问你。那些民工,他们是不是都是自己愿意在窑厂工作的,出窑可也算是一个很苦的力气活啊。没有几个人会愿意长期的干下去。”在窑厂最吃苦的工作就是出窑了,几千度的温度,虽然冷却了几天。但是,就算是这样。窑内的温度有时候还是可以让人的头发卷曲起来地。拿板砖拍人,虽然是爽的不得了。但是将土烧成砖。然后再拉出来,那绝对是一个力气活啊。其中地出窑工,更是比种庄稼还辛苦。

李队长先是去当兵,从部队上退下来以后,就来到了公安局了。一直干到现在。对于窑厂这样的地方,他虽然去过几次,但是,他从是本着去揪大青头地小辫子的目的去的。重点看是是有没有恶人犯罪。至于乔迁问的。窑厂的出窑工是不是愿意在窑厂工作。这一点,可是李队长从来没有想到过的事情。所以他顿了一下,主动承认说:“这一点确实是我们的工作疏忽。我们只是检查了他们之中有没有在逃地人员,却没有想到,他们愿意不愿意的问题。”

杜局长看到手下爱将吃了鳖了,连忙打圆场说:“咱们县里地刑侦工作大部分都是李队长负责的,担子是重了一点。有这样的疏漏,也是人之常情。李队长可是有五年没有在家过一个年了。年年是我们这里的先进工作者。”

可是,杜局长越是这样说,李队长心里就越不是个滋味。他这两年虽然是担子重了,而且,是有五年没有回家过年了,但是,这几次没有回家过年,哪一次不是和大青头有关系啊,哪一次不是和为了查大青头一个措手不及啊。但是这大请头也真是狡猾,李队长已经在新年期间扑了五次空了。搞的现在刑警队里几个年轻的小伙子都有意见了。李队长是老夫老妻了。但是那几个年轻的后生,哪一个不是新婚燕尔啊。这样折腾,难怪人家对象有意见啊。

李队长整了整衣服说:“局长,你放心,我这就去安排人,这一次一定要抓住这个突破口,将大青头这一伙人缉拿归案,否则,我这个刑警队长是实在没有脸继续当下去了。”大青头的问题,开始的时候可以说是刑警队不重视,但是后来就是重视了,也没有拿大青头怎么样啊,关键就是大青头太能伪装自己了。把自己藏在人民之中,让广大的劳动人民为自己做后盾。确实能蒙蔽大部分的人啊。

乔迁看到李队长对那大青头如此的愤恨,恨不得立刻就把人家拉出去给枪毙了。精神可佳。但是他还是笑了笑说:“李队长,你先别忙着抓人,那大青头在那里有三个窑厂一时半会又跑不了,你何必那么着急啊。先听我把话给说完。”

杜局长明白手下这员干将的火暴脾气,但是,现在人家乔迁是空降到这里来的啊,自然不是小事情了。虽然乔迁也没有同他讲是什么事情,但是,杜局长知道,越是保密的事情,越是不能打听。所以就让李听乔迁怎么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