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逍遥侯 > 第714章 诡计

逍遥侯 第714章 诡计

作者:大司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8:49 来源:笔趣阁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qu 】

政事堂内的几个宰相,除了王溥和李谷是老政敌之外,李筠最近借口边境不安,闹着要回他的老巢。

次相魏仁浦,明明热心于首相之位,却偏偏装出一副老好人的样子,坐视王溥和李谷联起手来,对范质的猖狂进攻。

魏仁浦的心思,范质早就是洞若观火,他是想当笑到最后的那个渔翁。

道理是明摆着的,李谷和王溥就算是斗垮了范质,也必是两败俱伤的局面。李琼早在柴荣还没驾崩之前,因为南方的兵败,已经彻底的失了宠。

吴廷祚虽也是柴荣身边的老人,只可惜,此公的脾气很臭,不得符太后信重。

退一万步说,如果李谷、王溥以及范质一起出局,最终出面收拾残局的宰相,倒很有可能老成持重的魏某人。

杨炯的记性很好,曾经有好几次,面对李谷和王溥的疯狂进攻,如果没有符太后的鼎力支持,范质的首相宝座已经出现动摇的迹象。

“恩相,请恕学生直言,如果您反对派李无咎去迎回的国丈和国舅,或是态度不明,迟早会失去皇太后的信任。”杨炯和李中易之间其实并无私怨,可是,年龄比杨炯小很多的李某人,居然堂而皇之的坐上了相公之高位,这实在是令杨炯羡慕嫉妒恨。

儒门弟子的劣根性——红眼病,在杨炯的身上,彻底的展现无遗。

李中易和杨炯正面打交道的时间和次数,其实并不多,很多时候都是通过次相公事厅的堂后官去和杨炯联系。

也正因为如此,杨炯自以为,李中易这是门缝里看人,瞧不起他。

因此,杨炯逮着机会,就在范质的面前,给李中易上眼药,拐弯抹角的说坏话。

说实话,杨炯能够看得见的局面,范质没理由看不清楚。可是,和杨炯的羡慕嫉妒恨不同,范质毕竟是当朝首相,他要考虑的是,李中易如果被送去契丹国内,死在了耶律休哥的手上,他手下的那支能征惯战的铁军,会答应么?

说句不客气的话,身为文臣的杨炯如果被借刀砍了脑袋,顶多也就是有亲近的人士,吟几句酸诗颂几首悼词,以表怀念之情罢了。

可是,手头掌握着雄厚武力的李中易,若是被朝廷出卖给了契丹人,天知道羽林右卫的那些虎狼一般的骄兵悍将们,会作出何等无法无天的事来?

社会很现实,政治很残酷,有实力的李中易,和只有嘴炮的杨炯,孰轻孰重,不言而喻!

“博约,我且问你,若是命你为帅,李中易的羽林右卫,可有把握控制住?”范质没等脸色大变的杨炯答话,接着又追问他,“汝别忘了,灵州那边还有一个郭怀,府州还有一个折家,麟州的杨家又会怎么看待朝廷?”

“这个……”杨炯一时语塞,道理是明摆着的,他虽然自诩为文武双全,却从未带过兵打过仗,一切都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

“好了,博约,今儿个此地也没有外人,我就给你交个实底,翰林院还缺个知制诰。”范质已经把话说得很白了,就看杨炯是否能够理解。

翰林院内的官儿,虽然都比较清闲,可是,加了知制诰头衔的翰林官,因为经常替皇帝写诏,关系也就不同一般。

以杨炯的见识,凡是加了知制诰头衔的词臣,大多平步青云,一飞冲天,端的是一个好职位。

“多谢恩相的栽培,学生铭感五内,却无以为报,实在是惭愧之极!”杨炯也不是笨蛋,范质明显赞同他想借刀杀人的提议。

这人呐,不管是多聪明的智者,只要身在局中,很难避免心不明耳不净,杨炯也不例外。

如今,得了范质明确的提拔承诺之后,杨炯摆脱了利益的束缚,反倒思路变得清晰了。

“恩相,学生倒是担心,那耶律休哥不可能只派一个密使来开封吧?”杨炯的此问一出口,当即赢得了范质的首肯,他点了点头问杨炯,“你是说王、李那边,或是九卿之家?”

杨炯挑起大拇指,大拍马屁:“恩相明睿,学生最担心的就是王、李二贼。”

范质微微一笑,杨炯当着他的面,把李谷和王溥比作是贼,恰好戳中了他的爽点。

人非草木,范质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李谷和王溥肆无忌惮的攻击,就算是泥菩萨,也还有点土性呢,更何况他这个朝廷首相呢?

“博约,你有何妙计,尽管道来。”范质自从听说耶律休哥派人来搞阴谋诡计,心里就再也无法淡定了。

尽管范质装得和没事人一样,可是,他始终有个隐忧:如果李谷或是王溥出面,建议用李中易换回符家的国丈和国舅,符太后究竟会作出什么样的决定,这完全是个未知数。

在商言商,在庙堂之上,就必须谈政治或是军事实力!

符太后能够掌握朝政的最高决策权,除了她是柴荣的贵妃之外,还是小皇帝的亲姨母,更重要的是,大名府符家乃是河北地区最大的军阀。

虽然说嫁出去的小娘子,如同泼出去的水,可问题是,如果符家当家的男人都死了,符太后失去了娘家人的鼎力支持,很可能就此失去了掌握朝局的基础。

别人也许不太清楚,身为首相的范质却是个门儿清,朝中的局面看似四平八稳,实际上,这有赖于韩通、赵匡胤以及李中易这三巨头之间的实力平衡。

众所周知,朝廷直属的禁军,已经一分为四,这已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韩通掌握着侍卫亲军司的近十万兵马,算是明面上兵力最多,势力最强悍的军头。

赵匡胤的手里捏着殿前司的近七万兵马,实力方面比韩通,略微逊色一筹。

最令范质琢磨不透的是,充其量仅有两万来人的李中易,居然是整个大周朝在对外战争中,获胜次数最多,军功最显赫的一个特殊存在。

范质曾经暗中派人调查过李中易,他惊讶的发现,自从河池军兴以来,李无咎竟然未曾一败,可谓是常胜将军。

目前的局面的是,韩通和赵匡胤严重不和,另外,韩通和李中易的关系也异常冷淡,两人之间几乎没有多少私交。

有趣的是,赵匡胤倒是对李中易一直很热情,李中易明面上显得交情不错,私下里其实两家走得并不近。

据线报,以前经常去探望赵家内眷的李府宠妾唐蜀衣,已经有段日子没有过去登门了。

别人可能不清楚,范质却看得明明白白,李中易和赵匡胤都是统军在外的大将,他们之间的私交即便再好,也要在这个节骨眼避避嫌。

虽然被范质当场否决了借刀杀人的阴谋,杨炯却因为得了范质的重用许诺,心态也跟着平和了许多,他仔细的琢磨了一番,拱着手说:“耶律休哥既然派来的是密使,恩相,咱们完全可以装糊涂。”

“哦,此话怎讲?”范质就喜欢杨炯这种提得起放得下,脑子异常灵活的机灵劲儿,听了杨炯的开场白,这位范首相立时来了兴趣。

“恩相,耶律休哥虽然是个蛮夷,倒也精通我国之内情。如果,契丹人公然派国使来提出如此无礼的要求,皇太后即使千肯万愿,也不敢冒天下之大韪,下诏出卖为国家出生入死的名将。”在书房之中,又没有外人的情况下,杨炯在范质的面前,很是放得开。

在范质的摆手示意下,杨炯坐到了锦凳之上,侃侃而谈:“契丹人的狡猾之处,就在于暗中派人来联络朝中的重臣,希望因为内讧,而把李无咎送入虎口。”

范质听了杨炯的分析之后,略微一想,还真是那么回事,非常符合大周朝廷的权力现状。

很多无知的小民都传言说,契丹鞑子都是喜欢吃人肉的不开化的蛮夷,咳,谁信了这种鬼话,谁才是愚蠢的傻蛋。

“恩相,如果李中易被出卖给了契丹人,那么,朝中原本基本达成平衡的武将势力,很可能因此而被彻底打破。”杨炯眯起两眼,沉吟了片刻,叹道,“学生方才也险些因为嫉妒,而铸下大错。”

范质频频点头,果然是孺子可教也,他没有看错杨炯的为人!

敢作敢为,并且敢于当着恩主的面承认嫉妒的红眼病,单凭这一点,杨炯就足以获得范质的信任。

“既然契丹人想玩阴的,咱们不如以静制动,等李谷或是王溥二贼,忍不住心热的时候,再这么着……”杨炯起身凑到范质的身前,小声嘀咕了好一阵子。

范质听罢杨炯的计谋,以他那极为深厚的城府,依然忍不住拍案叫绝,“好,好,好,博约不愧是吾之张子房,此策甚妙。”

杨炯获得了恩主的赞赏,心情越发不错,他笑眯眯的说:恩相,到那个时候,咱们完全可以坐山观虎斗,还没得罪了太后娘娘和符家。”

“言之有理!”范质频频点头,杨炯确实有值得重用的资本,此人若是将一些坏毛病都改好了,将来不失为继承衣钵的最佳人选!

ps:8000字已更,还有至少7000字的更新,今天有点时间,争取完成15000的爆发,求几张月票的鼓励!(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