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逍遥侯 > 第1340章 捧杀之

逍遥侯 第1340章 捧杀之

作者:大司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2:10 来源:笔趣阁

王春望上书之后,多少有些忐忑不安。毕竟,私下里说李中易是铜臭子,与公然在奏章里骂他做的铜臭之事,完全是两种不同的胆量和概念。

说句大实话,王春望一直等着缇骑上门抓人,所以,他早早的就准备好了棺木。

王家的家仆也大多被遣散了,王春望只留下两名死活不的肯离开他的忠仆,一人负责洒扫卫生,一人负责浆洗做饭。

翰林学士院的侍讲学士,其人数一直没有定额,俸禄不高也不低,每月固定可拿100贯文,一年下来顶多也就1400贯文罢了。

另外,王春望在学士院里边的人缘并不好,平日里少有同僚和他来往。

上书的事,王春望也没有和任何人交流过,翰林学士院里的同僚们就没人知道,他居然干下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距离上书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五日,以李中易批阅奏章的速度,肯定已经看过那份奏折了。

然而,王春望左等右等,始终没见缇骑司的人来捉他。等待惩罚的日子实在是难熬,王春望最近老是失眠,整晚整晚的睡不着觉。

李中易不可能忘记王春望的那份奏折,只不过,他并不打算出手严惩这个头脑不清醒的傻X!

杀王春望,对于李中易而言,甚至比杀死一只小蚂蚁,还要容易许多倍。

只是,李中易哪怕心里窝着火,他也知道,此时此刻并非消气的好时机。

就在李中易委决不下之时,恰好赵雪娘进来送奏章,李中易便把奏章递到她的手上,让她说说看法。

赵雪娘仔细的看过了奏章之后,皱紧秀眉,慢腾腾的说:“杀之不祥,放纵又不妥,不如捧杀之?”

李中易脑子里灵光一闪,既然擅长演戏的唐太宗,在表面上重用了魏征,他何不暂时压住火气,也重用王春望呢?

说句心里话,当面被人辱骂的感觉,对李中易来说,简直是糟糕透顶。

只是,让李中易完全没有料到的是,赵雪娘居然提出了捧杀的妙招,这实在是意外之喜啊!

“嗯,在这里住得还习惯么?”李中易望着身段异常之妖娆的赵雪娘,心弦猛的被扣动。

赵雪娘低下头,含羞带怯的说:“吃住都很好,臣妾很满意。”

“那就好,那就好,这份奏章,你就代朕批答。”李中易指着案上的王春望的奏章,命赵雪娘代为作答。

赵雪娘来内书房的时间很短,她并不知道,李中易从来没有让人替他批阅过奏章。

“禀皇上,礼部可有堂官出缺?”赵雪娘提笔在手,却满是踌躇的问李中易。

李中易的眼眸微微一闪,礼部还真缺了个员外郎,便笑着把空缺的职位说了。

赵雪娘想定之后,写了一大段感人肺腑的话,末了,笔锋一转,在奏章上批了一句话:迁转礼部员外郎。

李中易看过之后,很满意赵雪娘文采,便夸赞道:“字好,人美。”

自从,脸部的伤疤被李中易治愈之后,赵雪娘的心里就一直有李中易的身影。

所谓女想男,隔层纱,赵雪娘并没有马上离开的羞怯姿态,提醒了李中易: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花落空折枝!

赵雪娘进内室之后,很久没有出来,坐在外室写节略的韩湘兰,一猜必中,肯定有猫腻。

然而,韩湘兰已经是育有一女的妇人,孔黛瑶却是货真价实的黄花大闺女。

当有些奇怪的动静从内室传出后,孔黛瑶没觉得有啥不妥,依然淡定的提笔写节略,而韩湘兰的俏面却早已通红泛紫。

有事记室干,没事耍记室!

李中易收拾了赵家的嫡女之后,杀赵老二之心,也就越来越淡了。总不能,刚刚耍了赵家的亲闺女,就杀了她的亲哥哥吧?

李中易的登基大典即将举行,礼部正是主要办差的衙门,赵雪娘提议把王春望调去礼部,其中隐含着很大的用人哲学。

谁都知道,做的越多,错的越多!

李中易在赵雪娘的提醒下,忽然想起了一件往事,晚清时的清流领袖之一,张佩纶,经常上奏折骂李鸿章卖国、专权、有不臣之心,骂得非常之痛快。

李鸿章恨得牙根直痒,却因慈禧太后的庇护,而无可奈何。

1882年,张佩纶署理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针对法国侵略越南和觊觎中国边疆事,他先后上奏章十数篇,主张以武力抗法。

李鸿章终于等来了千载难逢的好时机,他找人奏请朝廷,让张佩纶以三品卿衔会办福建海疆事宜,兼署船政大臣。

结果,在法国人的偷袭之下,福建水师全军覆没。张佩纶声名扫地,丢官罢职,发配去了边疆,最终居然成了李合肥的女婿。

现在,王春望其实也是张佩纶式的嘴炮官员,如果把他弄去礼部办实事,肯定会出纰漏。

到那个时候,李中易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收拾王春望了。由此可见,赵家的女儿,绝非菠大无脑的傻姑。

美美的睡了个回笼觉之后,李中易在赵雪娘的伺候下,起床更衣。

王春望的事情,暂且先放在一边,李中易的登基大典一直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

孔昆作为钦定的迎驾使,登基大典的完成情况,和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孔昆抓得很紧,几乎每天都要找来相关的官员们,询问监督执行的进度。

而且,宫里面娘娘们的正式册封大典,也需要及时的通知孔昆。

孔昆的手头,已经有了诸妃的名单,令他感到意外的是,赵雪娘被册封为雪嫔。

李中易册封别的女子为嫔,孔昆都不至于如此的诧异,偏偏赵雪娘一对亲哥哥搅活进了谋逆的大案之中,这就显得格外的耐人寻味了。

孔昆命人下札子,请大理寺卿杨廷匀来内阁见他。按照李中易定下规矩,大理寺直属于他本人管辖,和别的机构没有任何的瓜葛。

不过,在行政序列之中,大理寺依旧必须尊重内阁的崇高地位。孔昆并不是想干预具体的案情,而是想从侧面了解一下,赵老二和赵老三的情况。

按照孔昆的猜测,既然赵雪娘封了嫔,赵匡胤和赵匡义这兄弟俩,很可能会从潜邸转移去大理寺。

毕竟,李中易是个很讲究规矩的皇帝,只要有规矩在,他就极少违反。

果然,大理寺卿杨廷匀来了之后,被孔昆绕出了赵家兄弟,已经被正式移交到了大理寺的准讯。

这么一来,孔昆的心里,多少有些失衡了。赵家参与【】谋逆的行动,虽然是未遂,却绝对脱不得干系。

孔黛瑶是堂堂参相之独女,值此新君登基大典之际,竟然没获得封赏,这实在有些打脸了。

孔昆心里不舒服了,却又不好马上发作,他只得递腰牌进潜邸,要求独对的机会。

李中易对内阁的相公们,还是非常尊重的,孔昆的腰牌一递进来,他便第一时间召见了孔昆。

孔昆明明心理藏着事儿,却依旧一板一眼的汇报了筹备登基大典的各项准备情况,连半个字都没有提及孔黛瑶。

孔昆频频的看向李中易身后的赵雪娘,李中易起初没在意,时间一长,就察觉到了孔昆的异状了。

没听说孔昆有好色的毛病啊?李中易心里有些奇怪,赵雪娘又不是李七娘或是费媚娘那种祸国殃民的美人儿,孔昆频频看她,是何道理?

等孔昆走后,李中易深入一想,随即明白过了味儿。敢情,孔昆的女儿孔黛瑶,李中易至今都没碰过,更没有颁诏封赏。

咳,还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呐!

李中易明显感受到了孔昆的爱女之情,他老孔是堂堂内阁的参相,女儿孔黛瑶至今没有任何名分,说出去确实有些丢人了。

所谓女生外向的道理,李中易也还是有些认同的。所以,内书房的记室,清一色的全是他的女人。

至于孔黛瑶的问题,其实是李中易暂时没有想好罢了。毕竟,她是现任宰相之女,封赏轻了,会惹来闲话。封赏若重,很容易影响孔昆在外朝的势力消涨。

至于赵雪娘嘛,她是独一无二的赵家嫡女,赵家又是落泊的武臣勋贵,手头早就没了兵权。李中易想吃便吃,不仅没有任何顾虑,反而有一种欺负姓赵的舒适感。

吃晚饭前,李中易按照以往的惯例,又去了父亲李达和的病榻前,仔细的替他诊了脉。

怎么说呢,病情虽然稳定住了,以李中易目前的能力,也只能尽量维持了,没办法让李达和恢复如初。

涉及到心脑血管的问题,中医只能用药、针灸和推拿,实在不可能像西医那样,做心脏搭桥手术,或是放支架进去。

李达和本是名医,病的时间也不短了,儿子李中易每天来诊脉三次以上,即使瞒着真实的病情,他也猜得出来,病情必定不简单!

“珍哥儿,我若是挺不过这一关,你务必看在我的面子上……”

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李达和始终惦记着李中昊那个败家子,并一而再再而三的叮嘱李中易,要多多照顾他的亲弟弟。

兄弟手足相残,毕竟是人伦上的大悲剧!

客观的说,李中昊再不肖,终究是李中易同父异母的弟弟。不管,李中易用何种手段杀之,传出去都是屠弟的恶名。

PS:现在是143张,超过了163张月票,至少加一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