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1879 > 第八章 坑日本人

穿越1879 第八章 坑日本人

作者:狼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0:37 来源:笔趣阁

在琉球战场,刘铭传和李经述痛击日本人。李经述估计,西乡从道在琉球惨败,日本人肯定会恼羞成怒,和大清国开战。这样一来,大清国正好可以名正言顺趁日本没强大,把它灭了,改置成中国的行省,永绝后患。

但没想到日本鬼子狡猾狡猾滴,想和1874年在台湾那样,打不过就通过外交来找中国要赔款。日本政府说服了英国和美国驻日公使支持,派森有礼为特使,以被击沉的“无畏”号是英**舰为由,到北京的总理衙门“狐假虎威”,索赔100万两白银。

恭亲王一看日本人来势汹汹,毫不犹豫把这烫手山芋扔给了李鸿章,李鸿章知道李经述懂得外交和日语,便让他陪同刘铭传去和森有礼的代表团谈判。

正如李鸿章所说,世界上做什么事都有规矩,也就是规则。当时的国际外交,有万国公法、日内瓦公约等国际规则,如果傻兮兮不懂,即便你很强大,不守规矩,与全世界为敌,直接把外国的外交人员抓起来严刑拷打,难免会被认为是野蛮国家,会被全世界揍得鼻青脸肿,晚清在这方面吃亏太多了,圆明园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被烧的!对此,李经述心知肚明。这一次,李经述决定好好和森有礼这货讲讲“理”,以国际法服日本人!

森有礼当然也不是等闲之辈,此人秃头,1847年出生于鹿儿岛,十八岁到英国伦敦大学留学,在华盛顿呆过三年,当驻美大使。中国的第一批留美幼童1872年才派出,森有礼这样的外交人才,在当时的大清国,没有敌手,可惜他碰到了李经述。李经述见森有礼前,温习了有关国际公法的书,换了一件崭新的灰色长袍,就和刘铭传去保定的直隶总督府,等森有礼来较量。

森有礼带着一马车资料来了,还带了一个翻译,叫郑永宁,日本驻中国公使,他说起来是华裔日本人,先祖是明朝遗臣郑芝龙,郑芝龙有个巨著名的儿子,叫郑成功!

森有礼很狡猾,除了翻译,还邀请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国等五国驻华公使或参赞旁听,目的就是想用国际法给中国施压。那天,森有礼脑门光亮,穿着黑色燕尾服,带着同样西装革履的郑永宁,跑来保定总督府兴师问罪。

谈判是在一个长桌上举行,森有礼、郑永宁与刘铭传、李经述对面而坐,其他国家的外交人员围观,两个书记员做笔录。森有礼一坐下就发动了猛烈的攻势:“日本占领琉球,关大清国什么事?”

李经述不紧不慢地说:“琉球自古为中国藩属,国王都是我大清皇帝封的,你说关不关我们的事?”

郑永宁咳嗽了两声,暗示森有礼,可以在中国和琉球缔结的条约漏洞上做文章。森有礼心领神会,拿出一份中国和琉球的约书,得意笑道:“中国不管琉球内政,和琉球的条约上,没有明确注明琉球是中国的附属国。”

李经述一听,认真问道:“没有写明吗?”

郑永宁笑道:“我们研究了三天,类似的条款真没有。”

李经述哈哈大笑,说:“那好办,下次再去琉球,我们找他们补上,琉球人一定很乐意。”

森有礼哭笑不得,说:“原本大清国说琉球属番外之地,为何现在又要插手琉球之事?”

李经述拿出一封信,给各国外交人员展示:“诸位请看,这是琉球国王尚泰给大清国皇帝的血书,上面的文字,全部是汉字,充分说明了琉球,是我大清的藩属国,里面的内容,字字是血,控诉了日本人如何不讲人权,虐待琉球的王室和岛民。”

森有礼一听李经述还懂人权,彻底闷了,语无伦次:“中国击沉了英**舰‘无畏’号,理应赔白银100万两。”

李经述依然很淡定,心想买一艘“无畏”号估计也就六十万两白银,日本人还真敢狮子大开口,于是问道:“请问‘无畏’号当时挂的日本旗还是英国旗?”

森有礼说:“日本旗,但这军舰属于英国,日本是租来用的。”李经述一笑,反问:“这么说来,如果各国租界上出了事,是不是也要中国负责?在座的诸位公使怎么看?”

到1875年,英国、美国和法国等都在上海、天津等地设立了多块租界,按日本人的逻辑,租界上的事还得中国人说了算,他们当然不干了,纷纷谴责森有礼强词夺理。

谈了两个时辰,森有礼一点便宜都没占到,心里防线彻底崩溃了,起身一拍桌子,不谈了:“吾国民好战,到时候一旦开战,中国自食恶果。”

刘铭传一听,一拳头把三寸厚的木桌砸出一个窟窿,骂道:“他娘的,我等的就是这句话!你小日本三万兵,我大清四万万人,一人一口唾沫就淹死你们!”

这一次,日本人灰溜溜地空手而归。打铁趁热,回到天津,李经述向李鸿章建议大清驻军琉球和朝鲜,将台湾改制成行省,保奏刘铭传当台湾巡抚,和内陆形成四角之势,这样即使不灭了日本,也会让日本寸步难行。

李鸿章上奏朝廷,翁同龢那老头却又跳出反对,说日本人两次战败,肯定不敢再打台湾的主意,恭亲王也认为现在开发台湾条件不成熟,日本这种弹丸小国,不是大清的主要对手,现在要集中军事力量对付西北的沙俄,驻军朝鲜和琉球没有必要。加上美国和英国从中周旋,为了息事宁人,总理衙门竟然派大臣崇厚单独跟日本人签署了议和协议。

李经述听说后,忧心忡忡,对李鸿章说:“这次海战失败后,日本必然会大批购买军舰,中国如果不购买军舰,将来会很危险。而且硬件不是最重要的,军舰大清国可以买,我最担心的是人才。日本五六年前就已成立海军学校和陆军士官学校,会培养出大批军事人才,中国必须要开办北洋水师学堂,同时尽快派优秀的军官到德**校学习!”

“为父尽力而为吧!”李鸿章叹了一口气,道:“崇厚只是条约签署者,这可能是恭亲王的意思。自同治皇帝死后,慈安太后很少管政事了,现在掌管军机处的恭亲王和慈禧太后的意见越来越不一致,现在清流正盛,党徒颇多,张佩纶、宝廷、陈宝琛、邓承修这些年轻人大胆敢言,号称‘御前四谏’,其实空谈误国,连李鸿藻还被起用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为父处处受到掣肘,很多事不好办了!”

李鸿章的叹息,让李经述突然意识到,即便是李鸿章这样官居一品的大员,身在腐烂落后的官僚体制,办什么事也是带着镣铐跳舞,自己要积攒力量,开公司办实业什么的,国内也很难有市场,最好是到海外去!1879年的美国,倒是一块不错的创业乐土!从百科全书中,李经述看到,美国的专利保护制度比较完善,股市也比较发达,而且这时候很多常见的东西都还没有发明,比如钨丝电灯,交流电,可口可乐等!

最重要的是,李经述有了自己的原始资本,30万两白银的军购,大清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给了百分之五回扣,也就是一万五千两白银,清朝是一个以白银为本位的国家,由于白银为流通货币,晚清时八两白银换一两黄金,金本位时代,一美元价值一克半黄金左右,而一两当时为37克,按这比值算下来,一两白银价值3美元左右,而一万五千两白银就大约相当于5万美元,这在当时算一笔巨款,美国法律规定,有十万美元资本就可以自由成立银行了!

就在这时,容闳带着容雪来和李鸿章辞行。容闳还特别感谢李经述,对李鸿章道:“这次多亏了令公子在联谊会上仗义执言,又收回了琉球,朝廷那帮清流党人才闭了嘴,终于是保住了这些留美幼童。不知道令公子可可有兴趣到美利坚哥伦比亚大学念书,下官跟那所学校的校长是老朋友了,可以写信推荐!李公子到了哥大,和小女就是校友了。”

容闳的建议犹如雪中送炭,李经述心里暗自高兴,哥伦比亚是和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齐名的世界顶级大学,地处美国纽约的曼哈顿,自己正好可以留学创业两不误,还可以和容雪一起读书,真是天上掉下的大好事!

但李鸿章貌似有点不乐意,他还是想李经述走科举功名的老路。李经述看出了李鸿章的犹疑,他极力说服李鸿章让自己学经世之学,利用这三四年时间还可以去德国、英国、法国等国进行技术考察,为订购铁甲舰船做准备,将来回国也能帮助父亲搞洋务!家里有哥哥李经方走科举大道就行。李经方当时也在现场,他也想弟弟趁早离开父亲身边,帮着说情。

世界上哪有拗得过爱子的父母呢?李鸿章也还算思想开明,看李经述执意要走,就点头答应了。临走,李鸿章还给李经述准备了五千两白银的路费,还让马格里同儿子一起去纽约。李鸿章承诺马格里回国后就让他官复原职,马格里便愉快答应同去。同去的还有照顾李经述起居生活的丫鬟秦月,护卫他安全的家任保镖唐殿卿。

1879年8月,李经述、马格里、詹天佑、唐绍仪、容雪、容闳等一行飘洋过海,乘坐“圣路易号”邮轮抵达纽约港,邮轮呼呼放出袅袅的白色蒸汽。李经述第一次踏上一百多年前的美国国土,感觉一切都是那么新鲜。这一天,纽约港天气晴朗,水面上浮动着几丝雾气,蔚蓝的天空飘荡着几朵云彩。他和容雪一起站在“圣路易号”船首的甲板上,放眼远眺,容蓉指着前方如画的美景介绍:“你瞧,那就是斯坦特岛、长岛的绿色山丘和新泽西海岸,它们在天蓝色的海水衬托下,多美呀!”

李经述点点头,微微一笑,意识到自己就要祸害美国了,自己的事业,就要从片自由的热土腾飞!这时的美国,是资本最自由的时代!尽管这时纽约港还没矗立起高大的自由女神像,李经述还是满腹豪情念出了那首后来举世闻名的诗:“让那些因为渴望呼吸到自由空气,而历经长途跋涉也已疲惫不堪,身无分文的人们,相互依偎着投入我的怀抱吧!我站在金门口,高举着自由的火炬欢迎你们!”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