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1879 > 第二十三章 爱情这东西

穿越1879 第二十三章 爱情这东西

作者:狼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7:14 来源:笔趣阁

李尚民到上海后,经过多方查探,终于搞清楚了是陆定雄雇凶杀人。但是,陆定雄的女友陆小柔在法庭上的表现,让人大跌眼镜。李尚民很同情陆定雄的处境,夺妻之恨在当时的社会,使得宋诗仁被认为是死有余辜,李尚民还加快收集了宋诗仁贪污*和包养情人的罪证,交给了法官,还免费为陆定雄请了上海著名律师杨景斌,希望能减轻陆定雄的罪行。

陆定雄杀人案开庭的那一天,陆小柔低着头,站在证人席上,她穿一件纯白的连衣裙,眼角湿润,面容憔悴。一连串的问题过后,陆定雄的代理律师杨景斌直视陆小柔的眼睛,问她:“你和宋诗仁之间,有感情吗?”

陆小柔想了想,回答说:“有。”

陆定雄的代理律师杨景斌大惊,他一直以为陆小柔是被潜规则了,李尚民事先也是这么跟他说的,女孩子是被潜规则的。一大串打好无罪辩护的腹稿死在肚子里,杨景斌犹豫了几秒钟,镇定地问陆小柔:“你到底是爱陆定雄,还是爱宋诗仁?请务必如实回答!”

陆小柔低下头,犹豫起来,她想起自己和陆定雄在校园广场寻找四叶草的画面,那时的阳光,温暖而明亮,蓝天白云之下,陆定雄穿白衬衣,宽大而温暖的手牵着她的小手,深情望着她的眼。陆小柔在陆定雄明亮的瞳孔里,看到了小小的自己,心跳加速。但她的脑海里,马上又浮现出宋诗仁的身影,他抚摸着自己的脸,把自己扔到柔软的大床上,进入自己颤抖的身体。

爱陆定雄,还是爱宋诗仁?这个问题,对陆小柔来说,现在太难回答。陆定雄的代理律师又重复了一遍问题,陆小柔不愿说谎,头疼起来,脑袋开始膨胀,脸上的肌肉痛苦痉挛,她双手按住自己的头,避免让自己的脑袋爆裂。

公诉方的律师站了起来,对法官说:“我反对,这个问题,跟本案无关。”

陆定雄的代理律师杨景斌说:“法官大人,这个问题,将对我今天的辩护起关键性作用。”

“肃静!”会场喧闹起来,法官敲了一下法槌,说:“反对无效,请证人诚实回答。”

“我对陆定雄,刚开始有好感,那是不是爱情?我不知道。”陆小柔抬起头,犹豫了几秒,咬着嘴唇,口齿不清地说:“后来,我心里有喜欢的人了,这个人是宋诗仁!”说完,情绪失控大哭起来。很明显,对一个女人来说,身体的记忆比感情的记忆更刻骨铭心。所谓的纯爱,在世界根本不存在!

那一刻,别说帽子,陆定雄的头发和胡子都绿了。胡子邋遢的陆定雄,环顾法庭,四周黑压压的人头,人们的嘴唇一张一合,他听不清人们在说什么。他眼前一黑,内心突然空荡荡的,因为这绝望的爱情,他生命的重量,也变得很轻。他浑身发抖,举起冰冷的手铐,拼命砸自己被剃光的头,前额和眼角鲜血直流。陆定雄的心里,也流着血。整个法庭也失控了,同情陆定雄的师生在旁听席上站了起来,情绪激动。阎锡山甚至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站起身骂陆小柔道:“你这不要脸的女人还真是无情!”

“全体肃静!”法官重重敲下法槌。

最终,陆定雄的故意杀人罪被判成立。陆定雄当庭放弃了上诉,他被高大的法警带下去时,回头望了陆小柔一眼,陆小柔没有看他。陆小柔那张熟悉又陌生的脸,对他冷若冰霜。陆定雄想起学校广场,那片洒满银色月光的四叶草地。在那他倚靠着一面断墙,吻着陆小柔半张开的唇角和火烫的耳垂。群星在他们的头顶闪着幽昧的光,黑溜溜的樱树上方天空洁白无瑕,像陆小柔白裙下柔软的肌肤和他不敢亵渎的温热身体。

陆定雄不知道,为什么相爱的缘分,以及年少时的笑脸,会在时间的流逝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后来,在看守所,陆定雄对阎锡山说:“对爱情这种有毒的东西,你要存有戒心。”

听到这句话,阎锡山仰起头,抑制住自己眼眶里的热泪,他发现无数的尘埃在空气里飞舞。

陆定雄的案子,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报纸上关于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讨论激烈,很多人呼吁大总统李经述要法外开恩,放了陆定雄这位“寒门大学生”。李尚民那天在家,也跟父亲李经述说起这事,他他穿着白色衬衣,黑色西装,站得笔直,他对父亲是很崇敬的,不敢撒谎,轻声说:“父亲大人,很多人觉得我们这个社会不够平等。”

李经述问道:“为什么?在你们年轻人眼里,什么样的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

李尚民摸了摸后脑勺,回答说:“无论贵贱,人人平等。不论出身,要得到就应该努力付出。像我现在这样安逸的生活,我没有付出什么,我只是有幸生在总统的家庭而已。这就不公平。还有那些富二代,他们生下来就能过上有钱的生活。他们也没有付出什么努力。”

李经述笑着说:“你们这些年轻人,还真是喜欢平等呀,平等不等于平均。你今天的享受,是你老子我当年浴血奋战得到的。那些富二代的安逸生活,也是当年他们的父母筚路蓝缕、艰苦努力得到的。为了家庭,为了自己的孩子而努力工作,这是社会前进的动力,哪是什么不公平呢?人人都一样的社会,那些研究发明飞机的人,和社会上卖茶叶蛋的一样的社会,就是你们认为的公平和正义?你知道为什么布尔什维克最终会导致了一幕幕人间悲剧?人们想象的公平正义,实际上在现实中,就扭曲了。你们年轻人对国家的热情,我很赞赏,但是激情不能代替理性,尤其是我们这样一个大国!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

李尚民一时语塞,不知道说什么好。

李经述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说:“尚民,你要知道,在现实的社会,每个人关于公平正义的想法是不一样的,那些偷窃的、抢劫的、甚至杀人的,很多都认为是社会不公正而造成了他们的不幸。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那怎么办呢?”

李尚民问道:“父亲,那你认为什么样的社会才公平正义呢?”

李经述说:“对于公平正义,社会上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又都认为自己是对的,‘我的人生顺利,世界就是公平正义的,我的人生不顺,那世界就是肮脏的’,那剩下的公平正义,就只有法律了!所以我希望你们年轻人去追求法律的公正,而不是什么抽象的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才会有公平正义的社会!虽然法治的进程很慢,但是只有法治中国,才能真正实现公平和正义!这是接下来我要做的事,也希望你将来能接着做下去。”

李尚民问道:“那怎么样保证人们付出的和得到的公平正义呢?”

李经述说:“搞市场经济吧。大家都是自由的,这样,如果你觉得卖茶叶蛋不公平,你可以选择去做科学家,只要你有那个能力。法治的市场经济,这就是我们国家未来的改革方向!”

李尚民说:“我懂了,父亲。”

李经述叹了一口气,自责地说:“很久没抽出时间跟你谈心,这是我的失误。谈起爱情啊,没有谁的爱情是容易的啊,比如你的姑姑,她嫁给张佩纶,当初我们家多数人都反对。说起你姑姑,对了,下个星期,你抽空去趟南京看看她吧,张佩纶死后,她还是不愿意到京城来,你去看看她们一家过得怎么样。”

李尚民的姑姑,就是李菊藕,她1888年下嫁张佩纶。此时的张佩纶已年过四旬,且系三婚。张佩纶迎娶李菊藕时,李鸿章在南京购置了一套宅子作为嫁妆送给张佩纶,让长女风光出嫁。

张佩纶1903年正月七日病死于南京,终年56岁。此时,李菊藕才三十七岁,她还是坚持在南京生活。

一个月后,李尚民到了南京,位于南京白下路273号有一幢两层的老楼,红色砖墙掩映在绿树中显得格外神秘。这幢楼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主体为砖砌,门窗周围配以红色的砖块,色彩搭配很协调。楼梯为木质结构,外面刷上红色的油漆。二楼有一圈木质回廊,回廊边缘有木质栏杆。

张佩纶到了南京之后生活很低调,深藏在闹市的这座“张佩纶宅”,在南京少有人知,民间却把这栋楼叫做“小姐楼”。因为这座楼是李鸿章女儿李菊藕的闺房,张佩纶迎娶李菊藕时,李鸿章将其作为嫁妆送给张佩纶,因此得名“小姐楼”。事实上,这座楼房最早的主人是清朝康熙年间的江南提督张云翼,当时这片住宅叫做张侯府。

寓居南京后,张佩纶就与妻子李菊藕过起诗酒书画的闲适生活。后世著名的张爱玲虽然没有在这座老宅中生活,但儿时常听父母提起,她在散文集《对照记》里写道:“我祖母的婚姻要算是美满的了,在南京盖了大花园偕隐,诗酒风流。”“我姑姑对于过去就只留恋那园子。她记得一听说桃花或者杏花开了,她母亲就扶着女佣的肩膀去看。”

李尚民到南京时,还没有张爱玲,张爱玲的父亲张志沂这时已经十五岁了,他是张佩纶与李菊耦的独子,这时已经是一位偏偏少年。李菊藕在丈夫去世以后,靠嫁妆维持生活。她严守诗书世家的传统,望子成龙,督促儿子背书,背不出就打、罚跪,甚至显得孤僻怪异。张志沂一生并不如他的父亲和女儿有名,七岁丧父,性格也有点像是纨绔子弟。

李尚民代表李经述来看望他们,看了李菊藕一眼,她人虽只是中年,也可以窥见她年轻时姣好的容貌,但是明显老了。李尚民带了一些礼物给姑姑,转达了李经述的问候:“姑姑,父亲说了,你要是想回京城,随时给他打电话。”

李菊藕收下礼物后,说:“多谢二哥挂念,他那么忙,我怎么好意思为了这点小事打扰他。我们一家很好。我这一辈子,也没什么别的要求了,就志沂这孩子,还真是让我揪心。希望今后你们能对他多加照顾。而且,他尚未娶亲,我希望他能找一个门当户对的人家,早点成家立业。”

李尚民点点头,说:“姑姑放心,等志沂大学毕业了,就让他去京城找我们吧。他的亲事,我会禀告父亲的。”

李尚民回京城便将李菊藕转告李经述,李经述后来给张志沂介绍了一门亲事,对方就是张爱玲的母亲—黄逸梵。黄逸梵门庭显赫,祖父黄翼升是清末长江七省水师提督,通常称军门黄翼升。在李鸿章淮军初建、开赴上海时,黄翼升所统带的五千水师也归李鸿章节制,是他的副手。同治四年(1865年)李鸿章奉命镇压捻军,在对东捻的战斗中,黄翼升的水师驻守运河一线,阻拦了东捻的向西突围,又为清政府立下了功劳,功封男爵爵位。黄家在南京也留下了房产,在莫愁路上的朱状元巷14号,被称为军门提督府,明代本是朱状元府的一部分,黄翼升到南京任职后,将西侧厅改建为生祠,以炫耀其战功。皇帝命人查办此事时,李鸿章曾为其庇护,两家的关系挺好。

张志沂和黄逸梵年纪相当,门当户对,才貌般配。黄逸梵虽然出身豪门,但由于是小妾所生,父母又早逝,因此童年并不幸福。婚后的黄逸梵与张志沂每日都是争吵,争吵,日益升级的争吵,终至不可调和。致使黄逸梵多次出走国外,到后来一生漂泊在国外,最后终于客死国外,成为我们中国第一代“出走的娜拉”。

作为张志沂的妻子,接受了新思想的她自然无法容忍丈夫的种种陋习和无所作为,最终两人的婚姻破裂,黄逸梵本人孤苦地死在异国他乡。父母的离异,自然给女儿张爱玲留下了抹不去的阴影,以后曾多次体现在她的作品里,对她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张爱玲小时候的成长环境中,既流着浓浓的中国传统的血液,也吹着新鲜的来自西洋的风。传统和现代、守旧和改革、旧式与新式,正是在这种矛盾的共生与交织中,造就了张爱玲日后惊艳的文字与绮丽的风格。张爱玲的爱情,也是一个悲剧!这些都是后话,也正印证了爱情这东西,没那么简单。

爱情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是对是错,都不重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