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1879 > 第231章 中国的胜利

穿越1879 第231章 中国的胜利

作者:狼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7:14 来源:笔趣阁

根据李经述和段祺瑞等高级将领商定的兵力部署,海军中将萨镇冰指挥中国南海舰队转向西北,佯装开往曼谷,声称“中华帝国要切断印度与英国之间的运输线”。

6月7日上午,英军侦察舰发现了中国南海舰队,英军海军少将华莱士判断中国的舰队将先在暹罗登陆,命令英国的陆军做好迎战准备。但是,6月7日中午12时,中国的南海舰队突然转向,分兵数路,驶往马来西亚东海岸北部的哥打巴鲁、泰国西南部港口的北大年和泰国南部的宋卡。

6月8日凌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南路运载的5千多名陆军,在4艘驱逐舰交叉火力的掩护下,在马来西亚哥打巴鲁登陆。两个小时后,中国的军队登陆,击溃了哥打巴鲁的守军,控制了第一个滩头堡。天亮之后,中国的航空兵对马来半岛尚未被其地面部队占领的新加坡航空基地进行多次空袭,大英帝国的航空热气球损失殆尽,死伤无数。

此时中华帝国士兵战斗力大大提升,因为按照帝国的军规,平时不作战也要进行高强度的训练来保持或者提升士兵身体素质和危机意识,“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李经述的这一句指示,成了中国的军队座右铭,所有的军官和士兵们都懂得:只有在军事上变得更加熟练才能减少伤亡和增强胜率。

收到中国的南海舰队转向登陆的消息后,英国海军华莱士少将大怒,立即率领新太平洋舰队冒险出航追击,“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等主力舰都出动了。

“很好,我们加速前行,让英国人尝尝‘死光炮’的厉害。给各舰发报,这一战,各舰全力开火,务必打出中国人的威风,全歼英国人的战舰!”中华帝国海军副司令邓世昌上将命令中国的舰队前往拦截。

不久,中英双方就开始了一场海上大战。英国的新太平洋舰队,由战列舰组成的战列线,在海面上高速穿行,始终想要缩短双方的交战距离,以便能够提高命率。但是,拥有“死光炮”的中国舰队,却却不给他们这个机会,始终将双方的距离控制在20公里的范围外。在这个距离上,死光电磁炮能够发挥很好的攻击力。同时,英国海军的巨炮命率又极低,这对于中国的舰对非常有利。

上午11点20分,中华帝国“科学”号战列舰的一发电磁炮弹,准确命中了英国海军的旗舰“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炮弹命的地方是“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的左舷部,爆炸的地方,刚好在水线以上三米的位置。炮弹击穿了“威尔士亲王号”的侧面装甲之后,将里面的两个舱室炸毁。如果弹着点能够往下移两米的话,“威尔士亲王号”就废了。

而且幸运的是,中华帝国的“死光电磁炮”刚研发出来,威力还有待提高。“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的舰桥内,大爆炸后,“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发生了剧烈摇晃,英国海军华莱士少将摔倒了,帽子都掉在了甲板上,显得有些狼狈。从地上爬起来后,他不顾自己的帽子,连忙问副官本杰明上校道:“战舰的情况怎么样了?中国人的战舰怎么回事?射程这么远?”

副官本杰明下去查看了战损,回来后脸色非常难看,汇报道:“我们的战舰没有致命的损伤。但是,现在的战局,对我们非常的不利!‘反击’号战列舰被击沉,‘苏格兰号’巡洋舰战列舰遭到重创。我们恐怕坚持不了多久了!”

英国海军因为有战列舰被击沉,有战列舰被重创,士气低迷,一片愁云惨淡。而反观中国的海军,士气高涨。战斗从早上一直进行到傍晚,所有人都坚守岗位,连饭都吃不上一口,又累又饿,但大家都在咬着牙,只为了获得最后的胜利。

“轰!轰!轰!”海风呼啸而过,海面上,中国的战舰发射的炮弹一直在天空穿梭,英国战舰处于绝对的劣势,英国海军华莱士少将只能祈求上帝保佑了。但是,上帝似乎没有忘记这里是亚洲,应该是中国人的地盘!

“将军,海军大臣丘吉尔阁下来电,询问现在的战局!”不久,副官本杰明上校拿来一份电报对英国海军华莱士说道。很显然,丘吉尔一直在关注着亚洲的战局,战斗已经进行了好几个小时,他都已经等不急了。

“回电,现在战局对英国皇家海军不利。但我们会为大英帝国拼死一战!”英国海军少将华莱士面无表情地说。

华莱士的这句话,很快就变成了现实!在中国“定远”号战列舰的一次齐射中,一枚炮弹又命中了英国“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的左舷水线附近。在水线下方二米处,炸开了一个三米多长的口子,汹涌的海水,顿时涌入战列舰里,战列舰上的英国士兵立刻进行了抢救。他们用钢板企图将破开的口子堵住,同时用抽水机将涌入战舰的海水抽出,不过,他们的努力没有用了。半个小时后,进入到“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的海水已经已经蔓延到了四个舱室,整个战列舰向左倾斜了35度,动力急速下降。紧接着,“共和号”战列舰抓住这个机会,用一枚电磁炮弹将“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击侧翻,“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缓缓沉入海平面以下。

英国海军华莱士少将一脸失望,眼神落寞,举枪自杀。

那个傍晚,夕阳如血,落日的余晖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仿佛预示着日不落帝国的陨落。海面上那些漂浮着的正在燃烧的英国战舰残骸,以及海面上漂浮着英国皇家海军的尸体和英国国旗,无一不在诉说着大英帝国的陨落。这一战过后,英国在东南亚的海军主力基本不复存在了,意味着英国海军在亚洲彻底失败。

随后,中华帝国的精锐部队主力在战舰火力支援下,从宋卡、北大年等地登陆,而后向马来半岛西南穿插,然后沿西海岸向南推进,而牵制分队从哥达巴鲁登陆。而后,从马来半岛东海岸南下,中国的军队在轻型坦克和空军的支援下隆隆南下。

6月11日早上,由英军特瓦尔西将军指挥的印度第十二师首先和中国的先锋部队交火,尽管印度军队在数量有三比一的优势,但此时英国有战斗经验的士兵早被调往了欧洲战场,这些部队大多是新兵,训练很差,装备处于略势,这样一支军队与中华帝国训练有素的军队对抗,结果可想而知。

英军遭到中国的军队猛烈射击,中国陆军的机关枪和坦克炮的钢管都通红的。接近上午10时,能见度已达二三十米的距离,中国发现英军阵地主力位置,于是在先头分队的射击掩护下,用坦克开始冲击。中国的军队西路部队很快占领了槟榔屿,消除了英联邦军队从印度、缅甸方向对马来半岛守军进行支援的可能性。西路主力沿西海岸急速南下。东路部队三天攻占关丹,然后向柔佛州前进,西路部队于6月13日攻进马来亚首府吉隆坡,然后继续前进。

失败的阴影,像瘟疫一样在英军中蔓延,而且撤退很快就变得无法控制,越来越多的英国装备落在中国的军队手中。中国空军可以在英国的阵地上投炸弹,坦克可以充分压辗,而中华帝国重炮部队震耳欲聋的炮声,更让这些新上战场的英军斗志全无。

中国步兵旅乘着运输坦克紧追赶撤退的英军和印度阿三,数以百计的车轮汇成嘈杂一片,溃退的英军和印度军队惊恐万分。马来半岛大部分地区很快已失守。英军指挥官卡尔莱特司令下令英军向新加坡作最后的撤退,他还下令炸毁了连接新加坡与柔佛州的一千余米长的海峡堤坝,新加坡成了一座真正的岛屿,英国人寄希望于章宜海军基地港口密密麻麻的大炮守得住新加坡。

但是,英国人忘了,新加坡的防御是针对海上进攻的,岸炮只有极少数可以作大角度旋转,所以对付后面的登陆毫无用处。

6月16日,中国的军队炮兵和航空兵对新加坡岛上的火炮阵地设施进行了猛烈轰炸。随后,近卫师团在新加坡东北角的开阔地带佯装登陆。

6月18日夜。中国的军队主力乘军舰在长堤以西灌木和沼泽地登陆,守在这里的是疲惫不堪且疏于防范的澳大利亚军。

中国的军队登陆后,着手建立并巩固登陆场,随后近卫师团也向西转移并在登陆场登陆。袁世凯指挥3个精锐师团并肩向南推进,先后占领了提马高地、因保丁水库等要地,并对新加坡城区造成三面包围之势,同时加紧空袭。

不到一周时间,英军无条件投降书,这座“东方第一坚城”落入中国的军队之手。之后,中国的军队花了三天时间,拿下了文莱,并将其与近邻沙捞越和沙巴合并为一个行政区。

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大英帝国,自从新太平洋舰队被中国南海舰队彻底摧毁之后,完全丧失了在东南亚的制海权,从而面对中国海军的攻势,已经失去了抵抗的力量,这等于向英国的殖民地以及世界宣告了大英帝国已经无力再保卫自己的殖民地。

中国的军队又随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进仰光,拿下了缅甸,缅甸人民对中国的军队的到来表示欢迎。这里本来就是中国的传统势力范围。1885年,英国发兵灭缅甸,并入大英帝国所下属的印度,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份,中国清朝政府还命驻英公使曾纪泽向英国强烈抗议。1886年,英国再度赢得第三次英缅战争,中国被迫与英国签订《中英缅甸条约》,还规定中国承认英国对缅甸有支配权,但缅甸对中国仍照往例,每十年一贡。至此,中华帝国的军队横扫整个东南亚,把英国人彻底赶出了东南亚。

整个东南亚都纳入了中国的疆域管辖范围,南海成了中国的内海!整个亚洲都几乎是中国的地盘了,国内的民众热血沸腾,中国从此再无南海问题了!

“这是中国的胜利!这是人民的胜利!历史将铭记那些为国开疆拓土的英勇军人!”神州大地万众欢腾,李经述也在报纸上发表讲话说!

“英国殖民史上最沉痛的浩劫,最耻辱的投降和失败,就在东南亚。”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听说新加坡沦陷后,立即跑去唐宁街首相府找英国首相阿斯奎斯说,他强烈要求英国政府对中国宣战。

面对丘吉尔对中国宣战的建议,英国陆军大元帅基钦纳、英国外交大臣格雷等英国战争委员会委员都认为他疯了,英国这时哪有余力跟中国开战?一旦跟中国开战,英国要丢的不仅是东南亚,而且连印度、澳大利亚等地都保不住。

英国陆军大元帅基钦纳对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说:“你还是多花点心思在欧洲吧,你不是说你的海军能在一周内拿下君士坦丁堡吗?怎么到现在还遥遥无期?”

丘吉尔说:“好吧,诸位,那就等我收拾完了土耳其这只火鸡,再来对付中国人!”

开始时,无论丘吉尔还是卡登都认为,如果英法舰队冲进马尔马拉海,土耳其军的斗志就会消失,就会吓得屁滚尿流来投降,但是,直到卡登突然患病,把指挥权移交给舰队副司令约翰·德罗贝克,土耳其人在冯·桑德斯的指挥下,没有任何投降的迹象。在这一个月内,英国地中海分舰队代理司令卡登指挥的英法舰队,虽然拥有装备有十五英寸大炮的新式“伊丽莎白女王号”,却没有攻击君士坦丁堡。因为卡登认为。缺乏陆军的支持,强攻达达尼尔海峡会付出太大的代价。

而且土耳其海军很快在加利波利半岛附近水域增布9个雷区。当时,英国的军舰夜战能力不佳,到了晚上,所有战舰都要退回安全水域集中,土军就趁机重新布雷。这导致战场上出现极为滑稽的一幕:白天,英国扫雷艇刚扫出一片干净水域,到了晚上,土耳其海军又偷偷扔进去一堆“垃圾桶”,当时的水雷很像城市街边的垃圾桶。所以,英国舰队前进的过程相当缓慢。

丢失了新加坡,英国皇家海军颜面全无,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被气疯了,不断发电报催促卡登进攻达达尼尔海峡,英国海军部一天发七次电报通知英法联合舰队司令卡登,要求他率领舰队三天后必须攻入达达尼尔海峡纵深处,一周内必须拿下君士坦丁堡。这时,卡登觉得不能冒险,他称自己重病了,不能指挥舰队。丘吉尔便电令送一艘英国战舰送卡登到希腊去休养,把英法舰队指挥权交给了主战的舰队副司令德罗贝克!(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