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1879 > 第八十五章 嗜血的契卡

穿越1879 第八十五章 嗜血的契卡

作者:狼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7:14 来源:笔趣阁

cpa300_4(); 1907年冬天,北京也下起了百年一遇的大雪,天气非常冷,李经述下令在京城建立了统一的供暖中心,还免费给居民发放了一百斤煤炭取暖。(◥◣看最◢◤新章节请上^^看お閣wWw.kаΝSΗuge.СoM)那天,他正在看有关灾情的报告,秘书送来了张作霖的密电:莫斯科起义成功了!

原来,这些年乌里扬诺夫从中国获取了大批军火的支持,而且沙皇因为在远东的失败,元气大伤,也没脸见人,躲到圣彼得堡的冬宫里去了,这次布尔什维克同其他政党配合,建立了“解放联盟”,在莫斯科的起义竟然获得了成功,经过不太激烈的战斗,“解放联盟”成功解放了莫斯科!

夺取莫斯科政权后,乌里扬诺夫立即召开立宪会议,提出“一切权力归立宪会议”,想实现民主选举,这也是解放同盟成员都想做的事。结果,占当时俄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商人、还有部分贵族,普遍支持立宪民主党,结果立宪民主党在立宪会议选举中,以明显的优势击败布尔什维克胜出。眼看革命果实就要丧失,乌里扬诺夫大怒,马上召开了布尔什维克的高层会议。在会议上,乌里扬诺夫挥舞着拳头,高喊:“‘一切权力归立宪会议’是反革命的口号,我们布尔什维克人,依靠民意,但也不能忘记步枪!”

乌里扬诺夫宣布,立即解散立宪会议,引起了孟什维克、立宪民主党等党派的激烈反对,莫斯科又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在这关键时刻,乌里扬诺夫决定立即成立契卡,保卫他们的胜利果实。契卡,全称是全俄肃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员会,任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红色屠夫捷尔任斯基为主席。乌里扬诺夫对布尔什维克们说:“国家是暴力的机器,权力不是建立在法律或选举之上,而是直接建立在全体居民中某一特殊阶层的武装力量上的权力。契卡,就是这种权力的代表。”

乌里扬诺夫授予契卡不加审判就可以抓人枪毙人民的权力,专门在莫斯科建立了多所监狱。所以捷尔任斯基有恃无恐,公开对记者宣称:“在革命时代,契卡的恐怖是绝对必要的。对敌人鲜血的渴求是必须的!我们的目标,是与布尔什维克的敌人作斗争,建立新的生活秩序。我们判案很快,在大多数情况下,在逮捕罪犯与作出判决之间只需一天,在几乎所有的案件中,当罪犯面对证据时就坦白认罪了。还能有什么争辩比罪犯自己的坦白更有份量?”

1907年,莫斯科的大雪持续数日。雪花一片一片从灰暗的天空里,像萤火虫一样轻盈飞落大地,无声地覆盖森林,覆盖田野,覆盖河流和村庄。站在山上放眼望去,整个莫斯科城全是白茫茫的一片。因为下雪,道路上有一些冰霜。天黑以后,路边的房屋和村庄,偶尔可见几点灯光,融入雪天夜色里,房屋显得更加矮小,像方形的狗窝。

快到午饭的时间,朱可夫戴着毛皮高帽,穿着一件浅绿色的军大衣,感到脑袋和身体发热,他穿了一双黑色长筒的橡胶靴子,在莫斯科大学校园里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外走着,前面的路高低不平。不过朱可夫的心情不错,布尔什维克控制了莫斯科之后,他被柯伦泰指派为莫斯科大学共青团团委书记,以前因为他的父亲是鞋匠而瞧不起他的同学和老师,都尊称他为“朱可夫同志”。

朱可夫同志去校外的一家面包店见奥莉娅,奥莉娅在电话中说,“有重要的事要谈”。两人约好了中午在那里见面。他们两人现在坠入了爱河。朱可夫想起那天在小树林里,和奥莉娅荡秋千的情景,那是一个做工粗糙的原始秋千,在铁丝绳上吊了一块普通的木板。

奥莉娅那天没有人扶,就坐到了木板上,开怀大笑,朝着朱可夫喊:“你别笑,过来帮个忙吧,用力摇一下。”

阳光下,奥莉娅显得特别清秀,一头浅黄色的长发,梳得整齐,细长的眉毛,鼻子和嘴小巧,两只明亮的大眼睛,充满了天真的孩子气,脸上的小酒窝很迷人。朱可夫摘下帽子,摸了摸着后脑勺,也朝她会心一笑。心想这真是个可爱的小姑娘。他走上前。把秋千拉得老高,然后放手,奥莉娅兴奋地喊叫起来。这时一阵猛烈的风吹来。秋千的铁丝线缠在了一起,差一点撞在了柱子上,朱可夫赶忙跑上前,把秋千拉住。奥莉娅的身子往后仰,帽子掉在地上。朱可夫看着奥莉娅的笑脸,忍不住吻了过去。奥莉娅没有闪躲,而是闭上了眼睛。那一刻,朱可夫觉得时间仿佛停止了一样,林中一片安静,世界一片安静。奥莉娅水汪汪的大眼睛里放出奇异的光芒,朱可夫嗅着她头发和皮肤的沁馨,没有任何束缚的身体,像要自由地飞向天空。那一刻。世界仿佛只有他们俩人沉重的呼吸声,什么革命呀,理想呀,人生的意义之类,全都不重要。

朱可夫那天去见奥莉娅,还带了一幅简单裱过的素描,他到大学后专门学过画画,素描是他自己画的,画上一位女孩,扎一对马尾,嘴角微向上翘起,小酒窝里充满了少女特有的天真,细长的脖子上有一条链子,链子挂着一个小十字架,垂在胸前,她的怀里,抱着一只白色的卷毛狗,那狗穿着小花袄,耷耸着脑袋,无精打采,但两只乌黑发亮的黑眼珠,惹人怜爱,这是朱可夫心目中的理想女孩奥莉娅。

拐过两条街,朱可夫到了面包店,店子里弥漫着一股麦子的香味,可惜顾客不多。奥莉娅早到了,坐在一个角落里,面前是一张桌子。奥莉娅那天穿着一件灰色牛角扣大衣,细长的脖子上围着一条花色丝巾,眼角有一些泪痕,浑身发抖。

朱可夫心里隐隐感到有点不对劲,走了过去,问:“奥莉娅,上午你给我打电话的时候,很慌张,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奥莉娅见到朱可夫,抽泣着说,“我的父母,他们被逮捕了。在沙皇时期,他们都没有被抓走,可是昨天有一帮强盗,闯进我的家里,把他们抓走了。“

朱可夫说:“强盗?别急。慢慢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奥莉娅说:“那帮强盗说是契卡的人。我的父亲,因为跟朋友聊天时,说契卡不经审判就杀人,不符合法律。我的母亲,罪名是工厂主的女儿。我现在不知道怎么办好。你知道他们关在哪里吗?”

朱可夫摇摇头,说:“我也听说了,契卡的人在莫斯科全城四处抓人。我回去打听一下。”

奥莉娅说:“你赶紧帮我去监狱里看一下,看他们是否还活着?我听说一般的犯人第二天就枪毙了。”

朱可夫点点头,说:“我马上回去问问。“

朱可夫回到学校后,打听到奥莉娅的父母被关押在莫斯科第四十一监狱,便找组织部开了一封介绍信,前往监狱探视。监狱的入口,是一扇铁丝网门,高耸的门扉,上方绕着好多圈带刺的铁丝网。四周是高高的围墙,每隔几米,就有一个瞭望塔楼,比围墙高出半截。塔楼里有契卡的卫兵站岗。

监狱附近的白桦树笔直挺立,光秃秃的,风一吹,地面上的黄叶和灰尘在半空飞舞。看大门的哨兵穿着崭新的制服,肩上挎着长枪,两眼充满血丝和对阶级敌人的警惕。朱可夫刚一走近,哨兵便伸手拦住他。朱可夫从包里拿出介绍信。

接待朱可夫的,是一位腰身粗像水桶的胖大叔,他以前是一家饭店的厨师,所以脸上的肉很厚,下巴是圆的,几乎看不到眼睛。那家伙看了朱可夫的介绍信,眼睛射出尖刻不屑的目光,好像他是刚刑满释放的劳改犯。跟着他通过密封的走廊,转过几道铁门,朱可夫才到内层监舍的大门。

那是一个绿色的大牢笼,朝里面望去,里面的监舍像是学生宿舍,上下的床铺,被子叠得整整齐齐,像豆腐块。监舍看上去阴暗、潮湿、霉臭。每座牢房关了几十个人,只有很小的玻璃窗。走廊上面是石灰白墙,下面被油漆刷成了绿色,底部是红漆已经脱落了一半,露出里面的石灰。

肥胖的男狱警点了一支烟,很自豪地向朱可夫炫耀,监狱里的犯人,睡觉不许关灯,吃饭出操上厕所都要报告,见到他们面墙站好,出去沿着墙壁慢慢移动,所以底部的红漆,基本上是被犯人的裤子蹭掉的。

朱可夫说:“那这里的人,岂不是没有做人的尊严?”

肥胖的男狱警随地吐了一口浓痰,绿幽幽的,恶心。他说:“朱可夫同志,你别幼稚了!这里面关着都是反革命分子,杀人犯,强奸犯,有的还得了梅毒,各种皮肤病,讲什么尊严?我要是让谁把我刚吐在地上的东西舔干净了,他们也得抢着去。在这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反革命罪犯,用一个代号表示。”他翻阅了一下手中的花名册,奥莉娅的父亲代号是18527。

肥胖的男狱警给了朱可夫好几次暗示,希望朱可夫能拿出点什么来孝敬他,可惜等了半天,朱可夫都没有什么表示。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朱可夫终于见到18527,他坐在电话的那一头,粗布灰色囚服和裤子,已经被剃成光头,两眼深陷,只剩下眼珠间或转动。一米八的大个瘦得像一根细竹竿,仿佛风一吹就要倒似的。

朱可夫和奥莉娅的父亲见面,显得很拘促,他怎么也想不到两人会是在这种场合见面。朱可夫坐在那里,不知道开口说什么好。

奥莉娅的父亲先开口了,问道:“你是?“

朱可夫吞吞吐吐回答:“我是…奥莉娅的朋友。她让我来看你。”

奥莉娅的父亲听到奥莉娅的名字,这才两眼放光,嘴唇蠕动着问:“奥莉娅,她还好吗?“

朱可夫说:“放心,她很好。”

朱可夫出了监狱,奥莉娅已经迫不及待等待在门口。他没有说话,往前快走了几步,奥莉娅追上来问:“你见到我父母了吗?他们还好吧?”

朱可夫说:“见到了。不过,情况不太好。”他原本想撒谎,安慰一下奥莉娅,但后来还是说了实话:“你的父亲,精神可能不太好,我们得尽快将他从监狱里弄出来。”

灰色的鸟儿,掠过天空。黯淡的霞光落在两位并排行走的年轻人的脸上。奥莉娅低下头,一只小手摸着自己胸前闪着银光的十字架,抽泣地哭了,问道:“怎么办才好?”

朱可夫说:“我们可能需要一大笔钱。”

奥莉娅说:“家里值钱的东西,已经被没收了,我们去我姥爷家试试。”

朱可夫问:“你姥爷家,离这远吗?”

奥莉娅说:“不远。就在城南的彼得小教堂那边。”

朱可夫知道城南那个教堂,哥特式建筑,红墙红瓦,屋顶立着一个大大的十字架。外面有几棵高大的老槐树。那教堂在十六世纪被烧毁过,里面很破旧,只剩几幅残画,很少有人去。他问奥莉娅:“那教堂现在开放了吗?”

奥莉娅回答说:“嗯,我姥爷带头捐钱修复了。”

朱可夫对宗教了解不多,没有多说话。傍晚时分,他们到达了快靠近城郊地界,奥莉娅跑到一家商店,买了两只白色蜡烛:“我想姥姥了,她很慈祥,是个好人。我要先去看看她。”

朱可夫问:“去看你姥姥。为什么要买白蜡烛呢?”

奥莉娅低声回答说:“姥姥她去年上了天堂。”

“啊?”朱可夫一时不知道怎么安慰奥莉娅说,他摸了摸自己的头。

奥莉娅望着血色的太阳,眼光落在远方的一片青草地上。奥莉娅一边往南走,一边跟朱可夫讲起了自己的姥姥。她姥姥很爱她。奥莉娅生下来心脏就不好。小时候不上学。或者病休,奥莉娅就和姥姥住一起。姥姥是虔诚的基督徒。周末,经常带她一起去教堂做祷告。去教堂的路上,他们路过一片白桦林,只听见冷风和干枯的枝条一起沙沙震动,奥莉娅想起自己已经家破人亡,心情十分复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