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1879 > 第四十四章 开始训政

穿越1879 第四十四章 开始训政

作者:狼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7:14 来源:笔趣阁

果然如吴佩孚预料的那样,明治天皇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曹锟下榻的中国驻日司令部,寻求支持,希望能保住自己的皇位。曹锟和吴佩孚在日本利用南北朝的“两个天皇”,搞乱了日本人的思想,又一把火烧毁了靖国神社,日本人民陷入了一片混乱,很多人无所适从,切腹自杀,以幸德秋水、安部矶雄、片山等人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者更是泛滥成灾,跑到了北海道闹革命,李经述暗电曹锟对幸德秋水、安部矶雄、片山等革命分子大力协助。

暂时除去了日本人这一心头大患,李经述在国内的威望空前,国内的军工业在过去洋务运动三十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段祺瑞的坦克军团在日本战场上的出色表现,让李经述意识到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他下了总统令,将中国的军械局升格为国防工业部,直接受总统管辖,研发中国的万吨级的军舰、新型坦克和飞艇。和俄国联手对付日本时,李经述得到了情报,俄军的战斗力其实不强,他于是开始考虑何时发动对俄战争,夺回被俄国占领的近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

转眼到了1898年,那天阳光明晃晃的,总统府里的老槐树绿荫蔽日。午后,李经述有点困了,照例坐在总统办公室的黑皮躺椅上,眯着眼睛午睡,他有午睡的习惯,一般没重大的事情,他的秘书都不会打扰。

李经述刚眯上眼,他的秘书席慕兰敲门进来,温婉一笑,道:“大令,内阁总理盛宣怀来访,说有重要的事情求见。”

李经述睁开眼睛,有点疲惫,道:“这盛宣怀当了内阁总理,还是像以前一样行事谨慎呀,我早告诉过他,经济上的事情我不过问,他这次说什么重大的事了吗?”

席慕兰说:“没有,盛宣怀总理说要亲自跟你说,估计事情很重大。”

李经述点点头,道:“请他进来吧。”

席慕兰带着盛宣怀进了总统办公室,就退出了,李经述客气地请盛宣怀上座:“盛总理,你现在日理万机,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盛宣怀笑着说:“我每次来。除了汇报经济工作,就是给大总统添麻烦。”

李经述道:“我们就不用客套了,有什么事你就直接说吧。过去的天朝中国,就是一个积土飞扬、凋零残破的破庙,虽然紫禁城里倒是有几间琉璃屋瓦的金色大殿。但国家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乞丐。现在国家经济一片欣欣向荣,你在东北三省和内蒙的垦殖区就解决了三百万人的就业问题,真是了不起呀。我听铁路总长詹天佑说,南满铁路的报告显示,东北每年的大豆产量达到200万吨,今年创纪录达到了600万吨。”

盛宣怀说,“那我还是照例先汇报这半年的经济工作。托大总统的洪福。这两年从国外引进的良种,改良后效果不错,田地的产量比以前翻了一翻,中国今年的粮食产量已经达到了4000万吨。基本上解决了民众的温饱问题。贵州、四川、新疆和中部各省的棉花也喜获丰收。这也有詹天佑的功劳呀,铁路一通,各种贸易就好说了。如果大总统在凉爽的九月乘新修成的京汉铁路从你的家乡河南出发,经过天津、山海关、沈阳这长达1600英里的铁路到哈尔滨,你可以看到沿线一望无际的红高粱,经常连绵二三百英里不中断。”

李经述点点头,道:“我有时间一定去看看。红高粱好呀,高粱杆不仅可以饲养牛马,在冬天还可以烧秸秆取暖做饭。‘粮食足,天下安’。这下我就放心了。原来我到过河南灾区,亲眼看到很多农民饿死,很揪心呀。中国农民是世界上最勤劳、最淳朴的百姓,他们吃不饱饭,家人被饿死,肯定是*,而不是天灾。农村的土地改革,还要加快步子,步子迈得大一些。如果工业经济的形势好,国债可以多发一些,早日把大地主的土地赎买过来,分给贫农。”

盛宣怀点点头,说:“农业是工业的基础,政府已经在努力推动土改了,中国的失地农民其实并不多,80%的农民都是自耕农,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土地。现在一些国营企业的股份,也开始卖给地主,再过几年,就可以完成农村土地改革。按照大总统的指示,政府购买的土地都已经包产到户。”

这时80%的中国农民都是自耕农,这跟李经述的想象不一样,李经述原本觉得晚清时期的中国农村应该到处是大土豪,农民处处受地主劣绅压迫才对,他大吃一惊,问盛宣怀:“你确定农村的农民八成都是自耕农?”

盛宣怀说,“中国农民往往勤劳俭朴,经过几代人的积蓄,往往会从祖上继承一些土地。得了钱,往往也喜欢买田地。在江苏、湖北等地,自耕农甚至占到了90%以上。”

李经述点点头,看来“实践出真知”,自己这个总统,还应该多到实地去调研。

李经述问盛宣怀,“看起来农业没多大问题了。现在中国的工业怎么样?”

盛宣怀说:“中国的茶叶、丝绸、地毯、瓷器和漆器的产量都位居世界第一了,大量出口到美国、英国等国家。现在中国的矿业资源,也被国内外找矿专家认为是资源丰富,在世界上位列前矛,北满的金矿、热河的银矿、云南的铜矿、湖北的铁矿、湖南的锑矿、福建的磁铁矿藏量都很惊人。大总统的二舅子席家辉已经成立了中国矿业开发公司,购买国外公司的开矿设备和技术,开发这些矿产。”

李经述道:“这些矿产都是国家的宝贵资源,你要把我一个底线,就是国家和民营公司合作,一定要控股51%以上。国营公司的收入,要大部分上缴国库,用来开办学校,大力发展中国的教育。老百姓看病,以后最好由国家花钱。”

盛宣怀点点头,说:“这我明白。”

李经述说:“除了找我谈经济工作,你还有什么急事吗?”

盛宣怀道:“确实有事。现在各省主要还是军人当政,现在实行了两三年。虽然刚开始,军人服从命令,有利于中央政府的政令畅通,各地抓经济也很积极,但是一些问题也出现了。很多军人看到商人们富了之后,眼红了,利用自己的职权,大肆贪污受贿,还有的将军,自己做生意。这现象在云南尤其严重,云南省省长张勋独资或投资经营的当铺、银行、钱庄、金店、铜矿、商店等企业有70多家,他家的佣人不下百余,花匠、木匠、厨子、丫鬟、仆人等分门别类,一应俱全。有人估计,张勋的动产、不动产加起来达五六千万银元之多。而且,现在有些军官骄傲自满,凌驾于法律之上,各地警察很难到军营里抓人。”

李经述点点头,道:“我听说过这个张勋,他的辫子还没剪呢,思想保守得很。我早就想处理他了,只是碍于他跟了我大哥徐世昌多年,是他的心腹,前阵子又忙于和日本人打仗,就耽误了。你放心,我将他革职查办。”

盛宣怀道:“这是体制上的问题,光处理张勋一个人,恐怕无济于事。老话说得好,‘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之’,望大总统从长计议,可以效仿宋太祖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杯酒释‘政权’,让军人们交出政权。”

李经述点点头,说:“这事急不得,也没那么简单,搞不好会激起兵变!你先回去吧,我会想办法解决军政不分的问题。”

盛宣怀说:“我也知道各地的将领,都是大总统从北洋军官学校带出来的。而且一旦解除了他们的政权,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思想,让他们向大总统和国家保持忠心,那也容易生乱。但长痛不如短痛,还望大总统深思熟虑。”

李经述点点头,说:“这事要有耐心,慎重去办。现在俄国人还对东北和外蒙虎视眈眈,如果此时军心不稳,共和国则危矣。”

盛宣怀点点头,道:“我等大总统的好消息!”

一个月后,李经述召集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曹锟等陆军大将开会,商量结束军政,进入训政时期的事情。为了让气氛融洽,李经述将他们请到了天津的故宅,在酒桌上谈。

酒过三巡,李经述说:“共和国实行军政已经时间不短了,军人当政,终究不是世界主流,是应该进入训政的阶段了,接下来各省督抚将不再担任各省省长或省主席,各位意下如何?我已经任命席家铭为复兴会秘书长,重点宣扬四民主义,即民族**,民族商业,民生为本,民主政治。而且训政阶段,民族**,民族商业,民生为本为根本,民主政治等到宪政阶段再说。我们都是多年老友,不讲封建‘君臣’那一套,有话直说,畅所欲言。”

说完,李经述把盛宣怀跟自己的谈话转述了一遍,扫视众人。徐世昌是个很会做官的人,此时是东三省主席,他很会琢磨李经述的心思,听李经述的意思,不是跟他们商量,而是直接决定了,便迎合道:“大总统深谋远虑,军人当政,与世界民主的大潮流不符。如果大总统决意要开始训政,我徐某人第一个带头支持,辞去东三省主席。而且四民主义,如果循序渐进,听起来可行。”

徐世昌在几人中和李经述的关系最密切,威望最高,冯国璋、王士珍、曹锟听他这么一讲,也纷纷表态支持训政。段祺瑞忧心忡忡地说:“军人不当政,总要找点事做,不然容易生乱。”

李经述道:“那当然,接下来,中国的军队要远征古巴了。听说那里最近发生了排华事件,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我们要出兵保护侨民。我听说美国因为刚参加了对日的联军,耽搁了时间,国会还在讨论对不对西班牙用兵的问题。另外,我们还要对沙俄用兵,夺回属于中国的国土。西班牙和俄国都是欧洲强国,如果能打赢这两场对外战争,我们中国就有足够的底气废除此前和欧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古巴,被誉为“加勒比海的明珠”,1492年,哥伦布首航美洲时发现了美丽的古巴岛,宣布为西班牙的殖民地。虽然1588年8月,西班牙和英国在英吉利海峡进行了一场举世瞩目的大海战,“无敌舰队”被英国海军重创,损失百艘以上的大战舰,超过一万四千名海军死亡,从此国势鼎盛的西班牙停滞不前,美洲各殖民地后来纷纷**,但直到十九世纪末,西班牙仍保有美洲的古巴、波多黎各等殖民地。富庶的古巴,单凭全球无双的蔗糖业和烟草业,带给西班牙的收益,就超过了所有前美洲殖民地的总和,美国曾经两次向西班牙提出买下古巴,价码开到1。3亿美元,但遭到西班牙的坚决拒绝。

李经述想从西班牙手中夺取古巴的殖民地,一方面是想搭上殖民战争的“末班车”,为国内经济发展取得急需的资金,另一方面,是因为古巴存在着大量的苦难的华工,在种植园和矿山劳动,他们都是在十九世纪中期就被贩卖到美洲的中国劳工,被当地人侮辱称之为“猪仔”,一度达到十二万人,李经述对这段历史很熟悉,作为中国的大总统,他没办法弃之不管,加上参议院议长容闳曾亲自到美洲收集过华工被虐待的证据,建议他出兵保护侨民,他早就坚定了出兵美洲的决心,而且1898年,古巴爆发了人民的武装暴动,西班牙政府血腥镇压。军队疯狂屠杀当地居民,其中很多是华人!

为了取得英国的支持防止美国干涉,李经述还找英国的英格兰银行借了一亿美元作为对西班牙作战的经费。李经述对此有自己的考虑,打仗是要烧钱的,历史上,中国就吃过不借钱的大亏。比如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国赔款的2。3亿两白银在交付日本时,直接被英格兰银行“扣除53%的英国战争借款”,也就是说,日本有近1。2亿两白银向英国的战争借款,所以英国对日本才那么大力支持!李经述心想,等占领古巴后,就把古巴卖了,至少可以卖到两三亿美元,还可以趁战争跟新中国的军备,提高战斗力。而且,对西班牙作战还标志着中国会更多地参与世界事务,一箭多雕。

找洋行借钱也要发动战争,很多人对李经述的行为不理解,有些报纸甚至言辞激烈,造谣说李经述穷兵黩武,跟英国人借钱,可能秘密签订了什么“卖国”条约,李经述对此十分恼怒,他还是用老办法对付这些胡说八道的无知记者:下放到农村的牛棚里体验生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