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1879 > 第十二章 招安大刀会

穿越1879 第十二章 招安大刀会

作者:狼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7:14 来源:笔趣阁

听梁启超说李提摩太被拳匪抓了,李经述心急如焚,马山找来护卫李提摩太安全的王士珍,厉声问道:“你怎么没派亲兵保护好李牧师?要是他出了事,那洋人如何看我们?朝廷会如何看我们?只怕会惹出外交纠纷,到时候山东新政就没办法开展了!”

满头大汗的王士珍从练兵校场赶来府衙,李经述已收到大刀会首领朱红灯派人送来的“绑票”,主要内容是一份“拿洋教、保江山”的宣传单: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惹怒天。

男无伦,女行奸,龙王怒,不降雨。

劝教民,猛回头,不信神,祭祖先。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在信的末尾,大刀会首领朱红灯要求李经述以官府的名义,追认他的哥哥为义士,并解除对山东拳民的禁令,三天之内没有答复,就撕票。

李经述对大刀会和朱红灯的印象不坏,知道他们并非一般的拳匪恶人,可以收为己用,于是让送信人回去转告朱红灯,对山东拳民的禁令已上报到朝廷,解除尚需时日,他将亲赴二龙山跟朱红灯谈判,在此之前,李牧师如果少了一根头发,他必定带炮兵轰平二龙山,一个大刀会的成员都不留!

王士珍气喘吁吁跑来见了李经述,连声认错:“今日有一批克虏伯火炮运到济南,李牧师说去去就回,卑职忙于军务,便没有亲自陪同,罪该万死。”

李经述说:“事已至此,你去找段祺瑞,让他带重炮封锁二龙山的各个路口。”

王士珍领命而去。不一会,谭嗣同、大刀王五、山东布政使张人俊等人听说了李提摩太被绑票的事,也匆匆赶来巡抚衙门议事。

李经述问张人俊:“你是否了解朱红灯这个人?”

张人俊回答说:“下官听说过此人,他自幼拜师习拳。是一位拳首,曾在大李庄设场。朱红灯还经常在乡间行医卖药,人缘还不错。可能是洋人经常免费给灾民发西药。惹怒了他。”

“行医卖药之人,有悬壶济世的心,看来还真不是一般的拳匪!”李经述问张人俊:“张人俊可还有家人?”

张人俊说:“有一位年过八十的老母,住在大李庄。”

李经述点点头,道:“这事就好办了。你赶紧派人去把朱老太太用八抬大轿请到府衙来。”

大刀王五听李经述说要进二龙山跟朱红灯谈判,说:“巡抚大人,万万不可,我前些年押送镖车,曾路过二龙山,此山为一孤山,山高路险,只有一条羊肠小道。易守难攻,如果大队官兵开过去,很容易暴露目标,这样李牧师就危险了。”

李经述说:“李牧师还困在二龙山,本官原本也没打算派大队人马过去。”

谭嗣同一听,道:“那大人的安危怎么办?山上可是有一百多个悍匪,我们不能让大人去冒这个险,还是我上山去跟他们谈吧。”

李经述摇摇头,说:“朱红灯明显是冲着本府的禁拳令来的。这事估计得本官亲自去才摆得平,即便龙潭虎穴,也只好去闯一闯了。”

大刀王五这时站出来,说:“巡抚大人,和草莽土匪打交道,王五比较有经验,就让我跟着你上山吧。”

李经述一听,说:“这样甚好。我们带着朱红灯的老母上山,还真得有劳王五兄弟护送。”

李经述三人正准备出发时,王士珍已经赶回来了,呈上一幅地图,道:“卑职已将二龙山的各处险要绘成地图。请大人过目。段祺瑞已带八门重炮围住了二龙山,只要大人一下山。我们马上踏平二龙山。”

李经述道:“你们等本官的命令,不可轻举妄动!”

王士珍道:“卑职遵命!”

山东的二龙山,在鲁西南。当年大旱,到了四月还不见一片绿叶,光秃秃的山头,白色坚硬的石头耸立,远看像白化病人的皮肤。

朱红灯的性情很孝顺,听说李经述就三人上山,还带着自己的老母亲上山谈判,十分诧异,没想到李经述这大官竟然有如此胆量,便和大刀会的二当家刘士端一商量,答应放他们上山,但不许带一兵一卒。

李经述和大刀王五走了五六里山路,到了山顶。大刀王五打扮成一个不起眼的家仆,穿一身黑色短袖马褂,背着朱家的老太太健步如飞。三人走到二龙山的老巢,朱红灯刚上山不久,那里也就是几间临时搭建的草木屋。

李经述看了一下眼前的山东大汉,他正是头裹着红巾的朱红灯,四十出头的年纪,满脸大胡子,身材高大,胳膊很粗,一看就是练过武的人。不过这山东大汉见到亲娘,也忍不住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哭道:“孩儿不孝,让你受委屈了,官府有没有为难你吧?”

李经述示意大刀王五放下朱老太太,带到朱红灯的面前。

朱红灯的母亲脸颊滴下几行浊泪,她老眼昏花,眼睛不好使了,走到儿子面前,上前扶起朱红灯,不停摸着儿子的脸道:“儿呀,为娘没有受委屈。我从大李庄,是坐八抬大轿去的巡抚府衙,为娘活到这个岁数,还是头一遭坐八抬大轿呢!上山的路上,也是巡抚大人安排下人背我上来的。”

朱红灯本来就是农民,不敢仇视官府,以前见过最大的官,也就是当地的知县,现在看到一省巡抚竟然正义凛然站在自己的面前,又没有为难自己的老娘,内心对李经述多了几分感激和敬畏。

李经述这时正色道:“朱红灯,本巡抚早闻你性情至孝,但人心都是肉长的,用你八十岁的老母亲做人质那种下三滥的手段,本官是不会用的,你有什么冤屈,尽可以到巡抚衙门找我,何必上山当土匪呢?你就自甘堕落,跟岳迷功、段二瞎子之流为伍?”

岳迷功、段二瞎子,是当时鲁西南地区臭名远扬的土匪头子,啸聚草泽,劫掠富户,劫富而不济贫,民间大受滋扰,匪名顶风臭千里,山东百姓恨之入骨。朱红灯还是不屑与之为伍的的,道:“我们两兄弟都是忠肝义胆,为老百姓除灭洋人,官府却处处与我们为难,这冤屈到你的巡抚府衙能伸?”

李经述回答道:“禁拳是朝廷的旨意,本官现在不可能一下子废除。不过本官看过你们的揭帖,你们说‘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惹怒天’,如果把洋人全部赶走,老天就能下雨的话,本官早就这么做了。你说的‘不信神,祭祖先’,倒是对的,中国人谁都不能数典忘祖!但信教乃是民众个人之选择,官府无权干涉,各国都是如此。另外,本官也绝不会袒护洋教,今天九月庚子,孔圣人诞辰,本官还将和本地千位乡绅一起,去曲阜孔庙祭拜。我中华文明,乃讲究包容,一定能同化外来之文明。”

朱红灯哪里懂得宗教自由的大道理,不过他听李经述说要去曲阜孔庙祭孔,又对他多了几分好感,说:“大人英明!大人既然将我老母带上山来,我朱红灯也不是忘恩负义的小人,可以放一人回去。你看那洋鬼子和他的女儿,你选一位带走吧!”

李经述心中犹豫不决,到底选谁呢?把李提摩太放在山上,万一出了问题,不仅自己失去了一位好朋友,还可能造成国际纠纷,但把他的女儿放在山上,也太不安全,便道:“本官可以把你哥哥封为义士,你们下山之后,本官可以既往不咎,你把两人都放了!”

朱红灯说:“不行,那样我没办法给兄弟们交待!”

李经述说:“不如这样,你把两人都放了,本官留在山上做人质,这样兴许朝廷不日会答应你们开拳的诉求!”

朱红灯正犹豫不决,从二龙山的草厅外跌跌撞撞跑来一个小喽啰,道:“不好了,大当家的,那洋人和小姐被人救走了!”

原来,李经述故意在拖延时间,和朱红灯讲了一大堆他未必懂的大道理。

大刀王五把朱红灯的母亲背上山后,就嚷嚷着要去茅房,两个看着他的小喽啰很快就被单手卡住了脖子,说出了关押李提摩太和席慕青的地方:后院的马厩改造成了一间特殊牢房。

大刀王五打晕了他们,夺了一把刀子直奔后院的马厩。当时正值中饭时间,五六个头裹红布的小喽啰将刀放在地上,正喝酒吃饭,他们哪里知道,一位武林高手近了。

只见一道黑影一闪而入,此人正是杀气腾腾的大刀王五!

“谁?你是谁?”为首的喽啰放下筷子,喊道,他这个问题是多余的,话还没问完,脑袋就被人一刀砍下,像个球一样在地上滚出五六米远,身体在原地轰然掉地。其他几位喽啰见状,正要去捡地上的刀,可还没看清黑衣人的面目,身体像被踢中的沙包,飞撞到土墙上,把一面新墙撞出两个大窟窿,接着,大刀王五如一只刚出牢笼的猛虎,一脚踢在半米厚的土墙上,马厩半边墙壁坍塌。

大刀王五救出了其中的李提摩太和席幕青,一群拳民闻讯赶来,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大刀王五深吸了一口气,示意李提摩太和席慕青他们躲到自己的身后。他狮吼一声,报出了自己的名号:“大刀王五!”

“早听说大刀王五出刀快如闪电,但我们人多,还有神助,铁布衫护体,怕什么?一起上。”二龙山上牛高马大的三当家朱武赶来,带刀扑了上去。

大刀王五站定,纹丝不动,就在朱武快到眼前时,一挥手中大刀,只见白光一闪,三当家朱武瞬间倒地,胸口中刀,肠子都露出半截,鲜血流了一地。接着,大刀王五腾空而起,飞起两脚,朝两个奔上前来的喽啰腰间踢去,速度之快,无人能躲。

又一伙人冲杀过来,大刀王五抹了抹嘴角的血迹,握紧刀子,本来就孤傲冷峻的眼神,显得格外犀利,他横刀冲向人群,如狼入羊群,转眼间,一片哭爹喊亲娘声,前面的小喽啰惊恐地朝后面逃窜,撞倒了同伴就手脚并用,从他们身上爬过去逃命。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大刀王五力战群敌,只觉得眼前的空气,全都是红的。经过一场恶战,大刀王五杀出一条血路,带着李提摩太和他收养的女儿下山去了,这是李经述交给他的任务!

朱红灯八十岁的老母,是一位目不识丁的农村老太太,听说洋人已被救,担心儿子的性命,两腿发软,扑通一声跪倒在李经述的面前,抱住他的大腿,声泪俱下求情:“巡抚大人,我儿一时糊涂,吃了猪油蒙了心,求大人饶他一命。我的大儿子已身亡,如果小儿子再有什么三长两短,老身这把老骨头,就无人送终了。”

李经述扶起老太太,说:“老夫人莫急,本官这倒有一条明路,就看你儿子走不走了。”

朱红灯看白发苍苍的老母为自己求情,于心不忍,不觉脸上也留下两行清泪,一听李经述说还有明路,赶紧“哐当”扔了手中的刀子,跪在他母亲的身旁,说:“大人恩德,小人没齿难忘。不知有何明路,还请大人明示。”

李经述道:“本官看汝等皆系乡民练习技艺,本意也在保家卫国,与岳迷功、段二瞎子之匪不同。本巡抚将在济南以及各府成立警察局,你们大刀会可以协助警察局维持地方治安。”

朱红灯问,“警察局是什么?”

李经述心想,这时跟朱红灯解释什么叫警察无异于对牛弹琴,便说:“类似于捕快,但专门负责维持地方治安和处理民众的小纠纷。”

朱红灯本来就没有落草为寇的想法,加上有了用武之地,便和大刀会的二当家刘士端等人商议,最后同意接受李经述的招安。

为了表示诚意,朱红灯拍着胸脯说:“我将先带领大刀会的兄弟。去取岳迷功、段二瞎子的人头来见大人。”

李经述道:“这些匪盗来无踪去无影,还真令地方官府头疼。有你们帮助甚好,我会派五百官兵协助你们剿匪。”

于是,一场人质危机就这样被有勇有谋的李经述化解了。朱红灯等人护送李经述下山,到了路口,王士珍、段祺瑞、席慕兰等人早在路口迎候了,席慕兰见到李经述,像一位小女孩,众目睽睽之下,扑到他的怀里哭着说:“相公,急死我了,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李经述对席慕兰笑道:“娘子,你就对我这么没信心?”

此后一个月,大刀会果然积极协助官府剿匪。朱红灯竟然活捉了岳迷功,剿灭了段二瞎子等匪众,山东境内,匪乱一时大治,李经述新官上任第一把火成功点燃了,大有燎原之势!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