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1879 > 第三十四章 台湾保卫战 2

穿越1879 第三十四章 台湾保卫战 2

作者:狼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0:37 来源:笔趣阁

在漂洋过海去台湾的军舰上,苏小芸和苏小玉以前很少出越南,很好奇外面的世界,缠着李经述给她们讲讲台湾的历史。

李经述站在甲板上,一望无际的海面上波涛起伏,他告诉她们,台湾物产丰富,盛产茶、糖、樟脑,又称“宝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秦朝称为“瀛州”,在明朝万历年间,中国才正式启用“台湾”地名,现在台湾设置了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府治设在台南。

苏小芸对李经述的博学很钦佩,望着李经述的眼睛,笑道:“李公子,你以前去过台湾吗?你的脑袋也不大,为什么能装得那么多东西呢?”

李经述想了想,自己还真没去过台湾呢,前世也没去过。在现代大城市,虽然台湾也可以自由行了,但也还需要办旅游签证什么的,手续麻烦,花费也不低,于是道:“我懂得多呢,是因为我看书多。每个人的脑细胞都差不多。”

妹妹苏小玉又问:“什么叫脑细胞?”

李经述一想,还是算了,这姐妹俩问题要是问起来,肯定没完没了,便回船舱里睡觉去了。

苏小芸和苏小玉也跟他挤在一个船舱里,寸步不离保护他的安全。每晚等李经述睡了,她们才休息,李经述很感动。

李经述率领两千新式淮军入台后,立即发现清军的布防重南轻北。因为当时的台湾,淡水、基隆、高雄都相继开港,居民已超过200万人,多数是来自福建、广东的移民,到处可见说闽南语做生意的人,他们多居住在经济发达的台南,台北当时还没有大开发,几乎是一片不毛之地。

此时,台南有台湾道刘璈置的重兵三十营,而台北方向,只有曹志忠六个营、孙开华三个营和刘铭传带来一百三十多个亲兵。

刘铭传被授福建巡抚,加兵部尚书衔,他自己没等大部队集结,就带着铭字营的一百三十多个亲兵,从福州乘着一艘木质战船抵达基隆,第二天即巡视要塞炮台,检查军事设施,并增筑炮台、护营。

李经述知道孤拔的法军主攻方向一定是台北方向的基隆和淡水,所以也率两千新式淮军赶到了基隆和刘铭传会合,加强台北防务。

刘铭传上次和李经述去朝鲜,就成了忘年交,两人以兄弟相称,刘铭传见李经述身边带着苏小芸和苏小玉这对双胞胎姐妹,取消他道:“经述老弟,你好福气呀,来台湾打仗都带着两位小美女!”

李经述知道刘铭传号称天不怕地不怕就是怕老婆,笑道:“刘大哥,你可别小看她们,她们是刘永福的义女,从小习武。你要是不怕展如大嫂吃醋,她们也可以当你的保镖。”

刘铭传连忙罢手,笑道:“你大哥我可没这福气消受。你展如大嫂要是知道了,非得让我跪搓衣板不可。”

苏小芸这时也笑道:“我常听义父说起刘将军的威名,想不到刘将军这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竟然会怕老婆!想必夫人肯定温柔贤惠,知书达理。”

“一物降一物!不过话说回来,怕老婆的男人也会有出息呀。展如真是聪明绝顶,我刘六麻子真心佩服!我本来是一山野粗人,受她教导,才捧起书呀。”刘铭传大笑。

闲聊了一会,切入台湾防务的正题,李经述问刘铭传的大军什么时候到。

刘铭传说:“大概还有半个月吧。”

李经述说:“那来不及了,法国人肯定会从基隆登陆,我们去向刘璈的营地调兵吧。”

刘铭传点点头,道:“我这两天察看了一下基隆,也觉得台北的防务需要加强。”

于是,李经述、刘铭传去台南找台湾道刘璈调兵。

刘铭传抵台后,慈禧担心淮军实力不够,又派两江总督左宗棠以钦差大臣身份抵达福州,督办福建军务。刘璈是台湾最高行政长官,湖南岳阳人,出自左宗棠部下,于是便受左宗棠节制,不服刘铭传的调遣。

刘璈颇有战功,对自己的防守战略很自信,加上当了台湾道台多年,他在当地颇有家产和势力,便说:“台湾首府一直在台南,政治和防务的重心也一向在南部,台南尚为首郡,乃士气民心所系,且粮饷、军需及各项储备均在彼府库,确关台湾根本,倘有疏失,影响非同小可,必须重兵把守。”

李经述说了半天,刘璈都嗤之以鼻,说法国人去台北那些不毛之地干什么?硬是搪塞着不给调兵。

李经述当机立断,将刘铭传叫到一边,小声商议将刘璈拿下,以贻误战机为名把他绑了,夺了他的兵权。

刘铭传看了一下台湾道府,刘璈的手下有上千人,自己带来的亲兵也就五十来人,李经述也就带了苏小芸和苏小玉,刘铭传觉得这样做有点危险,道:“我们初来乍到台湾,就夺台湾道的兵权,恐怕会遭人非议,朝廷那边也不好交代。”

李经述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孤拔的舰队估计还有十来天就到基隆了,再晚就来不及了。台湾要是有失,法军得到了补给基地,福建就危险了。”

刘铭传说:“好吧,那只有放手一搏了!”

于是,李经述让苏小芸、苏小玉将刘璈拿下,刘璈身边的四个带刀侍卫也意识到不对劲,上前阻拦,很快被苏小芸、苏小玉打倒。

绑了刘璈,他带的上百营兵这时也听到动静,全冲了进来,刘璈趁机狡辩说:“我是朝廷命官,奉左钦差之令,驻守台南,没有朝廷的旨意,万万不可随意调兵”。

刘璈的部下举起毛瑟枪,黑乎乎的枪口对准了李经述、刘铭传他们,双方剑拔弩张!

眼看局势就要逆天,刘铭传一脚踢翻了客厅的木桌子,拔出佩刀,一刀砍断了方桌的一条腿,虎目一瞪,大声呵道:“你们想干什么?造反吗?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刘六麻子现在是福建巡抚,统领台湾防务,管他什么左钦差,右钦差,胆敢违我令者,斩!”

刘六麻子的大名,二十年前就在大清军队中如雷贯耳,看他如此坚决,刘璈的亲兵赶紧把手中枪、刀子哐当哐当扔到地上。刘璈被绑着带走,还回头朝刘铭传喊:“刘六麻子,你私绑朝廷命官,左钦差不会放过你们的!”

刘铭传不管那么多,火速派亲兵接管了刘璈的全部营兵,全台震动,刘铭传的威信也一下子树立了起来。

李经述和刘铭传商量,掉了一半台南的防军去台北,另外,由他的淮军驻守台湾东北方向的基隆港口,刘铭传驻守台湾西北方向的淡水港口,也就是沪尾。而且两人一致认为,应该扬长避短,进行陆战,先让法国兵登陆,然后围而歼灭。

果然,孤拔认为,台南从同治年间就有淮军驻扎,不容易突破,于是声东击西,从台北突破。只派了两艘军舰去台南做幌子,自己带着法军主力奔袭基隆。

孤拔刚打了大胜仗,见识了张佩纶的“疑军计”,门牙都笑掉了,以为清军将领都是张佩纶,所以骄傲轻敌。孤拔的先锋官、法国海军上尉利士比率领四艘法**舰先抵达基隆港,派了一名传令官上岸,给李经述送了一份劝降书。

李经述送了利士比一只绿毛海龟,让传令官给他带回去。利士比一看这只缩头绿龟,不解其意,问身边的中国翻译马世阁:“这龟是什么意思?”

马世阁很了解中国国情,聪明绝顶,说:“恭喜上尉大人,龟即是归也。这清军将领要投降,但又不好明说,所以送一只龟。”

利士比大喜,但他觉得要先兵后礼,给清军一点颜色瞧瞧先,于是指挥法舰炮轰基隆炮台,很快把基隆老旧的炮台摧毁,让李经述见识了法军的炮火威力,然后带着二百八十名海军陆战队员,趾高气昂上岸接受清军的“降归”了。

登陆很顺畅,利士比带着二百八十名牛高马大的高卢兵基隆抢滩,基本没遇到抵抗。他命令急行军,跑步到李经述驻扎的山头收降。

那山头距离基隆港大概十里地,已经在法**舰火炮的射程之外。李经述在山头上很淡定地数着利士比带来的法军,一、二、三……靠,才二百八十人,也别浪费克虏伯炮和飞龙机枪了,直接命令埋伏在山谷里的兄弟拿天龙步枪点射开火。

这天龙步枪已经是第二代了,还真好使,弹仓内装8发枪弹,可以连续击打。三面夹击,二百八十个法军赶紧把军装的衣领高高竖起,把头缩进去。因为当时法军陆战队的军服是绿的,李经述手下的淮军一边打,一边还高喊:“缩头乌龟”,这时利士比才明白李经述送他绿毛海龟是什么意思。他命大,在法兵重火力的掩护下,一个人狼狈逃回舰上,马上把翻译马世阁扔到海里喂鲨鱼。

在基隆取得首场胜利后的李经述,并没有头脑发热,他料到孤拔肯定会亲率舰队来攻打基隆。因为当时的军舰是蒸汽船,要烧煤的,孤拔的舰队在东南沿海游弋消耗了太多的煤,必须来基隆补充,接下来基隆肯定会有一场更加惨烈的战斗。

李经述知道孤拔一心要攻占煤矿,补给战舰。以防万一,李经述先下令将基隆煤矿的机械全部拆毁、矿坑里全部灌满水,一万多吨存煤全部点燃,在基隆煤矿一片熊熊的烈火中,李经述率领新旧淮军破釜沉舟,准备迎战孤拔登陆的数千法军!

一场血雨腥风的战争,即将在基隆开始。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