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1879 > 第二十六章 中国的拿破仑

穿越1879 第二十六章 中国的拿破仑

作者:狼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0:37 来源:笔趣阁

 袁世凯来到总统府时,见到谭嗣同从李经述的办公室出来,赶忙拉住他问道:“壮飞老弟,大总统有何训示?”

谭嗣同便如实相告,对袁世凯说:“总统的意思,是让你先停职反省。。し0。我来彻查袁克定的事情。”

袁世凯有点不相信,道:“现在正是政府换届的时期,大总统当以国事为重,为何现在纠结于犬子的事?”

原来,当时李经述的第三个大总统任期就快结束。尽管中华帝国的《宪法》中没有明文规定中华帝国的大总统只能连任三届,但泰西国家的传统,总统任期一般是两届,特殊时期才连任三届,比如战争时期。那年春天北京的政治氛围就有点不同寻常。当时多数保守派觉得李经述应该再连任大总统,他们的支持势力,是淮军旧部和儒家乡绅,还有席家代表的工商界。而参议长容闳为首的海外维新派,对李经述再继续担任大总统没有表态,他们中很多是国外留学回来的人才,觉得这有悖民主的精神。而袁世凯、段祺瑞等北洋派,是李经述连任要争取的对象。

袁世凯觉得此时,李经述无论如何也不会动自己,他不太相信谭嗣同的话,想要亲自去见李经述。

谭嗣同拦住了袁世凯,说:“流放的书生,皇帝是不会召见的。总统要我转告袁大人,说项城一向识大体,能理解他的决定。”

袁世凯听了这话,仔细一思量,便明白了李经述的意思,他现在连任大总统,北洋系固然要争取,但最需要的,还是民心。袁世凯想到这,便不再执意去见李经述,对谭嗣同说:“麻烦壮飞老弟转告总统,俺袁世凯无论什么时候都支持他的决定。只是吾儿克定现已经落下终身残疾,俺希望他能留在身边尽孝。”

谭嗣同说:“我一定把你的原话带到。”

袁世凯向谭嗣同鞠躬说:“老弟,袁某感激不尽。”

对于中华帝国总统的连任,李经述确实有考虑,此事难两全。他也想学美利坚的开国总统华盛顿,退居幕后。但根据当时中华帝国《宪法》的规定,总统是国家海陆军三军总司令,放眼国内,中国的政治改革还未完成,还没有谁能统领各派的势力。如果他继续连任中华帝国的总统,确实是有悖民主的精神。那天,听完谭嗣同的报告,李经述一个人坐在总统府的办公室,眯着眼睛,正在思考这个问题。

这时,门开了,容雪走了进来,拿出一本当年她送给李经述的书,讲的是拿破仑“雾月政变”那年的事。

李经述笑着对容雪说:“时间可真快,一晃三十多年就过去了。”

容雪点点头,说:“我知道你最近在为总统任期的事心烦,你先看看这本书吧。”

李经述翻开书,里面的内容实际上他是熟悉的:雾月18日,拿破仑已经率领军队赶回了巴黎……雾月19日清晨,拿破仑命令在巴黎和圣克鲁之间部署军队,他把法国国会的五百议员从巴黎迁到便于自己控制的圣克鲁。因为两院中虽然有不少拿破仑的支持者,但五百名议员中,还有很多雅各宾党人。拿破仑当天自己也乘一辆敞篷马车,由骑兵队保护着,从巴黎到了圣克鲁。这时五百议员的代表中间有许多人由惊奇转为愤怒。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这样突然地把他们的会议从巴黎转到圣克鲁,他们更不能容忍这样军队包围了他们的会场,他们大骂拿破仑是个阴谋家、强盗、罪犯和独裁者。下午四时,拿破仑试图走进议会里,跟那些愤怒的议员们沟通。

在几个掷弹兵的陪伴下前往五百人院大厅,在可怕的沉寂中,拿破仑发表了一篇演说,他说:“诸位代表公民们,现在你们所处的环境实在是不平常的。昨天我安静地在巴黎过日子,你们委托我执行把两院迁至圣克鲁的命令。我立即召集我的同伴,飞奔前来帮助你们。今天,一个诽谤接着一个诽谤向我袭来。有人说我是恺撒,有人说我是克伦威尔,有人说我企图建立军政府。假令我的目标是设立军政府,为什么我还要支持国民代表制呢?共和国现在没有政府,五百人院四分五裂。我的权力是由元老院授予的,现在要元老院安排,请你们快下命令,我在此地等候去执行。我不是阴谋家,你们知道我,难道我对国家的忠诚还没有得到证实吗?难道我不是一个甚至连强大的反法联盟都无法征服、使暴徒都发抖的人吗?”

拿破仑不连贯的讲话不断地被议员们愤怒的叫喊声所打断,无法再讲下去,迎接他的是愤怒的、不可遏制的喊声:“打倒强盗!打倒暴君!宣布他不受法律保护!立即宣布他不受法律保护!”

一群议员代表向拿破仑涌来,若干只手臂向他伸过来,有人拉住拿破仑的衣领,有人想扼住拿破仑的咽喉,有人用手枪、匕首威胁他,拿破仑一下呆住了,他那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善于鼓动士兵的艺术在此时丝毫帮不上他的忙。个子矮小、身体瘦削的拿破仑几乎被愤怒的代表们打个半死。直到勒费弗尔将军和一些掷弹兵推开议员,把拿破仑救出了大厅。

拿破仑在经历大厅里可怕的一幕清醒过来,又恢复了他固有的坚毅和果断,用公开的暴力,毫不踌躇地解散五百人院。雾月21日晚,拿破仑迁入卢森堡宫,欧洲已被他踩在脚下。可以说,拿破仑当年正是靠着军队和强权才开创了法兰西帝国傲视欧洲的辉煌。

拿破仑不单单是称霸整个欧洲的独裁者,他还在已征服的国家颁布民主且革命性的宪法。李经述和容雪对拿破仑的故事都很熟悉,也欣赏拿破仑的为人。李经述看完了书,叹了一口气,对容雪说:“当中国的拿破仑还是中国的华盛顿,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做中国的华盛顿,以中国人现在的民主素养,即便我有心,恐怕中国也没有合适的政治环境。”

容雪点点头,面色坚定,说:“时间之快,正如时代之慢,你要像拿破仑一样,开创中国在亚洲乃至世界称雄的大时代,有时候必须用几十年不民主的时间来发展经济,积累实力。”

李经述点点头,说:“是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也许中国要实现真正的民主和自由,要等到尚民他们那一代人。你先回去吧,我再冷静思考一下。”

半个时辰之后,秘书推门来报,说总统府的内史监内史长杨度求见。内史监以总统府原来的秘书厅班底组成,掌大总统切身政务机要。设内史长一人,由杨度充任内史长,由参政逐日编述关于中外大势、治国故事及其他政治、经济情况,供总统批阅。

杨度刚过而立之年,学贯中西,当时在国内有点名气。他和司法总长梁启超是好友,师从衡阳东洲、船山书院一代名儒王闿运,杨度在王门学了三年,醉心于王氏帝王之术,这对他以后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曾与友人说:“余诚不足为帝王师,然有王者起,必来取法,道或然与?”

杨度一向支持李经述连任,见了面,跟他禀告了袁世凯最近在国会的活动,说:“我最近听到一些议员们的闲言闲语,说大总统这十五年来,对西方的东西太推崇,对中国儒家的东西否定太多,中外还是有别的,望您三思,继续连任大总统,中国才能稳定富强。”

李经述回答杨度说:“皙子,连你这个学贯中西的聪明人也想不明白吗?中外之别真的那么重要么?电灯是好的,它是泰西人发明的,现在读书人看书,是点着油灯还是点着蜡烛?洋枪洋炮是好的,它们是泰西人发明的,难道我们现在能不用吗?潜艇也好,飞机也好,都是泰西人发明的,我们都要用。所以说。甭管西方的、东方的,甭管中国的、外国的,只要这东西是好的,自今日起。它就是我中国的。”

杨度说:“大总统说得对。我也觉得可以理解。但是现在还有很多遗老遗少。想不明白呀。满清覆灭时,不少人为了丢失头上的辫子而痛哭流涕。正所谓圣人也说‘身体毛发。受之父母,岂忍轻弃?’”

李经述讽刺地说:“是呀,没有了辫子,斩他们脑袋的人提着他们的头颅多不方便啊。我很早就跟教育总长严复说了。有一个国民的陋习一定要改变,那就是多年以来的大国教育养成的习惯——只要不是中国的,就是蛮夷的,就是需要反对的。现在睁眼看世界的人比以前多了很多嘛。”

杨度说:“这个我当然明白。今天我来见大总统,只是想提醒总统提防袁世凯。听说他最近经常去见刘铭传。因为上海万国红会的案子,廉政局抓了刘铭传的大儿子刘盛蛟。如果他们联起手来,北洋系恐怕会生变数。”

袁世凯去见刘铭传,要是放在以前,李经述是不在意的。毕竟刘铭传是李鸿章一手提拔的,是支持自己的,但现在这个敏感时期,刘铭传是淮军元老,袁世凯一向善于笼络人心,李经述不得不有一些顾虑,他点点头,想了想,对杨度说:“皙子,当初我真是没有看错你,你回去吧,你说的事,我记下了。”

会见完杨度,李经述决定去拜访一下刘铭传,毕竟不能凭杨度的一面之词,就认定刘铭传暗中勾结袁世凯。

谭嗣同听说李经述要去见刘铭传,劝说道:“现在是敏感时期,大总统何必亲自前往贤良寺,派人去请刘铭传来总统府不就行了。”

李经述说:“不了,最近刘铭传身体状况不佳,在贤良古寺休养,我还是亲自前往。”

谭嗣同又说:“那多带一些侍卫前去吧,就带两个侍卫不安全。”

李经述说:“有大刀王五在,你放心。更何况刘铭传的为人,我是知道的,他一向不做暗事。而且贤良寺离总统府本来就不远,没事。”

过了两柱香的时间,李经述便坐上去贤良寺的马车,马车驶入长安大街,李经述掀开玻璃窗上的帘子,望着街道两旁的商店还有来来往往的行人,感觉和几年前大不一样了,丝绸店,勾栏酒肆,西洋行,一应俱全,街道也比以前宽阔了不少,基本上没有沿街乞讨的流浪汉,北京的面貌变化很大。过了校尉胡同,到了贤良寺的山门口,寺庙的住持一贤大师赶忙出来迎接,拱手行礼道:“不知总统大驾光临,老衲有失远迎,尚望恕罪。”

李经述说:“大师言重了。我只是微服来此见一个老朋友,并没有什么公干。不必多礼。”

主持一贤赶紧伸手肃客:“善哉,善哉!敝寺还是蓬荜生辉。大总统里面请。”

在西厢的客房,刘铭传听说李经述来了,已经穿好衣服,挣扎着坐了起来。李经述给刘铭传带了他最喜欢吃的杏黄桃,说:“大哥不必拘礼,今日前来,也就是叙叙旧。”

刘铭传咳嗽了两声,说:“叙旧好。前些日子,袁世凯也经常来看我。我说我是真的老了,不想再管政事。正好大总统今日前来。请允许我解甲归田吧。你知道。我很久没回刘老圩了,很是想念。”

刘铭传的话外之音。明显是说他没有和袁世凯谈论什么政事,李经述自然明白,他一笑,说:“提起刘老圩。我倒也想去看看了。刘大哥可还记得,当年我奉家父之命,去刘老圩请你出山,我们一起远征朝鲜,把小日本打得满地找牙,那时我还年少,何等意气风发!”

刘铭传说:“是呀,一晃三十年过去。人生真是苦短,匆匆而过。不过今日贤弟揽天下之兵,肩天下之重任,不可妄自屈尊。如果要干什么,就大胆去干,刘铭传自当全力支持,死而后已。”

李经述听了这话,知道刘铭传还是真心诚意支持自己再任大总统,内心深感欣慰。那天,李经述和刘铭传促膝长谈,聊了将近几个时辰,两人把酒言欢,到了傍晚时分,李经述才回到总统府,他下定决心做中国的拿破仑!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