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1879 > 第238章 东方强国

穿越1879 第238章 东方强国

作者:狼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0:37 来源:笔趣阁

通过报纸和无线广播,世界人民很快就知道了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俄国帝制终结的消息,这个消息让英国和法国政府也很高兴。因为英国和法国从一开始就想把这次大战描述成民主与独裁之间的斗争,与俄国结盟使得这一说法站不住脚,现在,沙俄明显将结束迎来民主的曙光。俄国很多人也欢呼这是一件伟大的事情,秘密警察被抓起来了,武器也被没收,他们成了新社会里最让人不耻的人,人们以为接下来新政权将打倒一切旧的、邪恶的、讨厌的东西,俄国人民就会迎来新的黎明。

各国领导人只有李经述敏锐地预料到,虽然沙皇的朝廷已经亡了,但俄国还在,还出现了两个政府,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临时政府,还有工人和士兵为主的苏维埃政府,这个政府还将由布尔什维克领导。同盟国和协约国的局势马上要发生改变,现在是中国考虑全面介入世界大战的时候了。

当时国内一些将领对李经述的判断还有疑虑,段祺瑞在中国的军事高级会议上当面问李经述道:“克伦斯基的临时政府是民主政府,我们当年已经把俄国布尔什维克的罪恶本质都揭露了,俄国人民怎么还会选择布尔什维克呢?他们的目标难道是建立乌托邦吗?”

李经述严肃回答说:“我看克伦斯基的临时政府肯定干不过斯大林的政权。民主的弱点,就在于组织涣散,不能统一意见,难以迅速展开行动。而布尔什维克的组织和宣传,那不是一般的厉害。他们这次以面包、和平、土地为口号目标,很得俄国的民心啊,沙俄现在大多数人是文盲,贫穷和疾苦让人民变得麻木不仁,这时谁能给他们画一张大饼,他们就会跟谁。他们才没有足够的理性去分析谁在说真话,谁在说假话。所以,这时民主肯定斗不过独裁,就像英雄总是斗不过流氓,比如刘邦和项羽争天下,最后赢的是刘邦!因为流氓没有底线,什么事情都会干。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袁世凯表示同意李经述的观点,说:“大总统说得对,现在克伦斯基的临时政府表达了对协约国的忠诚,保证继续作战。工人和士兵组织的苏维埃委员会起初也不愿和斯大林同流合污,他们也想同克伦斯基领导的政权合作,但不久他们向布尔什维克影响下的左翼靠拢,布尔什维克要求结束战争和废除私有财产,平分土地。德国谋求同俄国单独媾和,以便在西线集中所有军队。现在他们开始支持布尔什维克。我相信不久俄国就会出现布尔什维克的政府。”

李经述说:“现在苏维埃是个松散的联合体,没有自己统一的政治思想和目标,注定成不了大事。布尔什维克虽然是少数派,但他们力量的源泉是得到武装赤卫队支持的苏维埃。我也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有些谎言,重复了一千遍就是真理’,布尔什维克的理论,符合人好斗的天性,如果你能直接抢资本家的东西,还会自己辛辛苦苦去劳动挣钱吗?像俄国那样穷苦大众和文盲占了百分之九十的落后国家,睡地主家的老婆,分资本家的财产,这是具有现实诱惑性的,这会激发他们人性中所有的恶,这种诱惑不是我们之前揭露契卡的理性宣传能阻止的!我们中华帝国的目标,就是要用武力重新消灭斯大林,并借机领导新世界!”

于是,李经述很快签发了大总统令,下令中华帝国的军队对中亚发动总攻。在中亚,最早被中华帝国的军队拿下的,是阿克莫拉市,它当时是俄国的一座军事要塞,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它的铁路枢纽,将中亚、哈萨克斯坦南部及东南部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北部连接起来。

攻击阿克莫拉市的火车站,打头阵的就是张宗昌统领的白俄军队,他共收编了高尔察克的白俄溃军5000余人,步枪3000余枝,另有三十来挺机枪、十门野炮、弹药及若干通讯器材。其中,他训练的**骑兵旅最强悍,有700余人,全部为清一色的哥萨克人,作风剽悍,战斗勇猛,其旅长为白俄军上校彼得戈布斯基。

在一片步枪声、火炮声和坦克的轰鸣声中,这些替中华帝国卖命的哥萨克骑兵挥舞着弯弯的锋利战刀,冲进阿克莫拉火车站。火车站的少量布尔什维克驻军,抵抗了不到一个小时,大部分被杀,另外的人不得不弃械投降。很快,张宗昌的白俄军队就占领了阿克莫拉。张宗昌不仅对白俄士兵感兴趣,而且对胸******沉的白俄女人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一口气从阿克莫拉流亡的白俄女人中挑选了五个年轻漂亮的少女,组建成了白俄少女舞团,供他个人享用,这让张宗昌自己觉得特别有面子。他一米八五的大个,每天都很享受,有点体力不支。此时的张宗昌春风得意,还写出了“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之类的豪言壮诗。

高尔察克在得知中国的军队进入中亚地区的消息后,便立刻把这一消息传达给了英国、法国派驻俄国的特使,英国政府尽管已经得知了中华帝国的军队入侵中亚,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示,更别说军事干预。在他们看来,中国人仅仅只是想趁俄国内战的机会,像当年收复外东北和远东一样,占领中亚。他们觉得,中亚已经是中国开拓疆土的极限。哪怕是高尔察克,他也不相信中国人居然会有那么大的胃口,吞下整个西伯利亚。各国政府也想借助中国的军队,尽快搞定该死的布尔什维克。当他们发现中国人居然连西伯利亚也不打算放过时,已经太晚了,徐世昌第一集团军的先头一万五千中国的军队,距离车里雅宾斯克已经不远,这里只有布尔什维克一个团的兵力而已。

就在布尔什维克军到城外修筑临时阵地时,一阵山呼海啸般的炮弹飞来,巨大的轰炸声,震得他们胆子都破了,中国炮兵部队的重炮密集的炮击开始了!坦克也轰隆隆辗压过去,这些布尔什维克军本来大多就是农民,流氓和无赖,没有上过战场,很快就放弃阵地,手脚并用逃跑了。城市内的士兵和警察,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抵抗,最后,一些布尔什维克头目带着家眷和抢来的金银珠宝,登上前往叶卡捷琳堡的火车逃跑了,车里雅宾斯克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也落入了中国的军队的手中。

徐世昌的第一集团军、冯国璋的第二集团军在俄国的军事行动捷报频频,这些捷报很快便通过无线电传回国内,每天听到前线传回来的好消息,李经述自然是高兴异常,命令徐世昌用最快的速度占领叶卡捷琳堡,封锁整个乌拉尔山脉,同时电令曹锟的第三集团军从外蒙古出发,用最快的速度抵达里海沿岸,在那里构筑一条足够长的封锁线,确保中国在中亚的占领,并迅速从远东进行了一次移民,一百万东北人民外迁,对中亚形成事实上的统治,自愿外迁的中国人,获得大量的土地、森林和矿产资源,工厂获得政府的税收减免。

接到李经述的命令,徐世昌的先头部队还选择了迅速西进,沿着已经被布尔什维克破坏的铁路线朝着叶卡捷琳堡的方向开进,沿途经过的许多村镇在少许抵抗的情况下被收复,很快,叶卡捷琳堡也被装备精良的中华帝国的军队包围!

冯国璋麾下的第二集团军横扫整个哈萨克斯坦,沿途数十座城镇几乎在没有遭到任何抵抗的情况下便被攻陷。和西伯利亚不同,中亚的气候和地理条件要优越得多,同时中亚的地形多为平原,是俄国的几个大粮仓之一。

占领了中亚,中国迅速移民一百万,根据中华帝国政府的公告,凡是自愿搬到这些地区的中国农民,都可以得到至少十亩的土地,和外东北一样。而且,一些有能力的农场主,可以“跑马圈地”。而且李经述让一部分中国的军人组建警备部队,负责铁路的安全,稳固在中亚的统治。当叶卡捷琳堡的市政府上空飘起代表着中华帝国的国旗时,也就意味着中国在西伯利亚的“军事行动”取得重大胜利。因为叶卡捷琳堡的地理位置非常特别,处于连接俄罗斯欧亚两部分的西伯利亚之路上,在18世纪曾是冶金工业中心。19世纪上半叶,冶金业带动了叶卡捷琳堡的迅速发展,当时叶卡捷琳堡成为乌拉尔经济、财政中心、文化中心,也是通向彼尔姆、图们、车里雅宾斯克铁路的重要枢纽。

中华帝国的军队动用两千门各种口径的火炮,足足五天的时间,才把这城市给攻下来。炮火把城市变成废墟,五万多中国士兵发起冲锋,声势铺天盖地。布尔什维克也不怕死地想突围,冲出了战壕,但中国的军队无数道火舌齐齐射出,将冲在最前面的布尔什维克士兵一片又一片的收割。

前线的布尔什维克军人,有一些虽然不畏死,发起了一遍又一遍的反攻,然而那些死神般的中国机枪手,却丝毫没有要手软的意思,只是一遍又一遍的收割,像收割麦子一样。布尔什维克很难能从中国的军队的围剿中拼杀出一条生路来。有时候爱拼不一定会赢,有可能面对的,只是毫无希望的死亡!当布尔什维克不得不选择退兵的时候,战场的上已经趴满了俄国人尸体,许多只野狗,在硝烟四起的空地上游荡!

随着中国的军队攻下叶卡捷琳堡,中国整个军事计划,也就是通过占领乌拉尔山脉进而将俄国的欧洲部分与西伯利亚分隔开这一步,算完成了,接下来便是清剿西伯利亚境内所有的布尔什维克的势力,这难度不大,就跟剿匪差不多。

当时,北京、广州、上海、天津、哈尔滨,这些国内的国际化大都市,几乎都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那些原本就很热闹的街头,挤满了上街庆祝的人群,人们挥舞着国旗,大声唱起了国歌。尤其是东北地区的人们,很是激动,再也不怕受老毛子的欺负了,许多老人更是热泪盈眶,在晚清,东北人可是受够了俄国老毛子的欺凌,现在,终于轮到中国人狠狠揍俄国老毛子了!这也意味着中国彻底变成了一个东方强国,甚至成了亚欧大陆的霸主强国。

随着中华帝国的军队大规模侵入中亚和西伯利亚,英国、法国政府明白了李经述的胃口和野心,对中国的军队提高了警惕。毕竟这次李经述动手的并不只是远东,而是几乎相当于一个大洲面积的西伯利亚和中亚两大版图。若真的让工业快速发展的中华帝国吞并下这两块地方,那么在算上中国原有的领土,中国将会超过历史上的蒙古帝国和曾经的俄罗斯帝国,成为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帝国!

对此,《纽约时报》再次呼吁美国政府干涉,认为“若是让霸道的中华帝国这么一个庞然大物在吞下这两块地方,那么,只要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中国将会彻底变成一个前所未有的东方强国,任何国家都难以和中国争锋!”

对于如此霸道的中国,英国尤其不满,中华帝国的军队不仅占领了整个东南亚,在整个印度次大陆也咬掉了一大块,还想吞并西伯利亚和中亚,野心之大,骇人听闻。但是,英国的军队这时也在欧洲战场被德军消耗得差不多了,彻底的把一整代青年人全都扔在了欧洲的堑壕里,连海外殖民地的军团都调回了欧洲战场,不可能派军队和中国开战。于是,便让驻华大使朱尔典对中国外交部交涉,提出严正抗议。

李经述喊出来的口号是“对付布尔什维克”,这在欧洲和美国的舆论,是有市场的,即便是态度最为激进的资产阶级政客,也认为应该先解决了布尔什维克的威胁,而后在解决中国占领中亚和西伯利亚的问题,各国议会对中国的意见不统一,也只是让外交部门再强烈抗议一下。李经述这时有强硬的底气,对欧美各国外交人员的抗议一笑了之,还发表声明说:“中国只是担心布尔什维克在这些地方蔓延,就顺便接管了这些地方而已。中华帝国的军队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世界和平和全人类的幸福!”(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