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1879 > 第十七章 无畏级战舰

穿越1879 第十七章 无畏级战舰

作者:狼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0:37 来源:笔趣阁

果然不出中华帝国总统李经述和海军总长刘步蟾所料,在西线战事中吃了大亏的英国人不肯善罢甘休,很快启动了皇家海军的进攻计划。XCom在土耳其宣布加入同盟国后不久,英国皇家海军和德国战舰的大海战就拉开了序幕。

亲德国的土耳其青年党重新在土耳其执政后,德国特使奥托·李曼·冯·桑德斯将军一到达土耳其的国都君士坦丁堡,就被土耳其首相恩维尔任命为土耳其的军事检察官,相当于土耳其的陆军总参谋长。作为德国政府送给土耳其的礼物,桑德斯将军把开进君士坦丁堡北边的达达尼尔海峡的两艘德国无畏级战列舰免费送给了土耳其海军,并封锁了达达尼尔海峡。这样,运输35万吨以上出口货物的俄国船队,就再也无法从黑海到地中海了。

谈到“无畏”级战列舰,估计每一位海军史爱好者都会下意识的想到一个形容词——划时代!的确,10门单一大口径305mm口径的主炮、蒸汽轮机动力、21节航速、全面重装甲防护,使当时各海军强国的上百艘各类型战列舰立马过时,无畏级战舰对各国海军的影响不亚于20世纪后期核动力航母的下水。所以德国一下子送给土耳其两艘无畏级战舰,土耳其海军的实力一下子得到了质的飞跃,马上就敢跑去欺负北极熊俄罗斯了!不过,这两艘无畏级战舰,虽然有了土耳其的名字,全体海军也穿上了土耳其制服,名以上归属土耳其,不过军舰上的士兵和军官都是德国人,继续接受来自德国的军部命令,不仅封锁了达达尼尔海峡,还悬挂着土耳其的国旗,闯入黑海,不时去俄国的费奥多西亚、敖德萨、塞瓦斯托波尔等港口耀武扬威,有时还开炮挑衅俄国人。

沙皇尼古拉二世听说是土耳其的军舰袭击了俄国的城市,怒火攻心,但苦于中俄战争以后,俄国海军几乎覆灭,还在进行海军重建工作,尼古拉二世便请求英国皇家海军出头,教训一下土耳其。俄军总司令尼古拉大公给英国政府发电报,建议英国海军到君士坦丁堡北边的达达尼尔海峡展示武力,阻止土耳其在波斯和高加索的野心。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英国有英吉利海峡的“天堑”,加上有实力世界第一的皇家海军作为后盾,英国本土不像俄国、法国那样易于受到德国领导的同盟国的攻击,一开始英国人不愿意分散兵力,扩大世界大战的战场范围,所以拒绝去主动攻击土耳其。

但是后来,因为德军首先使用了中国制造的坦克,英国远征军有三四个师的数万兵力被消灭,这种巨大人员伤亡,让英国国内的民众很震惊,反战运动蓬勃开展起来,而且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一轮反战运动的领导者,就是英国远征军司令弗伦奇爵士的姐姐夏洛特·德斯帕。

英国政府为了平息民愤,成立了一个新的战争计划机构——英国战争委员会,委员会成员有英国首相阿斯奎斯、英国陆军大元帅基钦纳、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英国财政大臣劳合·乔治。中途停战,显然是大英帝国的耻辱,英国战争委员会希望开辟新的战场,最好是能减少伤亡的战场,用胜利来挽回民众对政府的支持,打海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1909年英国和法国已经有了多艘大型战舰,包括无畏级军舰,比较容易组织建立一支世界上最强大的英法联合舰队。而且,土耳其人刚加入同盟国,有必要教训一下这个衰老的帝国,拉拢希腊等其他中立国投到协约国的怀抱。而且君士坦丁堡的防线很脆弱,达达尼尔海峡绝对是一个极好的目标。最终,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极力主张攻击土耳其。

海军大臣丘吉尔在上议院慷慨陈词:“打破达达尼尔海峡的封锁绝对是必要的。如果德国控制了达达尼尔海峡,那么我们的盟友俄国将不能将谷物从黑海运输到地中海,换回急需的现款,英国和法国也不能通过黑海将支援物资运到俄国港口,这对经济差不多已经奔溃的俄国,是致命的打击!最终必然会拖累协约国。”

丘吉尔特别支持英国皇家海军到达达尼尔海峡教训德国和土耳其人,是因为他想给英国战争委员会展示皇家海军的强大肌肉和战略地位。世界大战开始后,德国海军对苏格兰和英国沿海地区,采取打了就跑的不定期袭击战略,德国海军的目标,往往不是防卫得很好的英国的军港,而是普通的城市港口,比如德国海军在近乎平射射程内,炮击约克郡的两个港口,至少打死了五百个平民,然后他们继续去考验英国的北海防务。这种游击战,让丘吉尔的海军一直没太多表现机会,他苦恼不已。丘吉尔一直想和德国的海军来一场大会战,他给英国在东地中海的舰队代理舰队司令萨克维尔·卡登发电报,问他的舰队能否突破德国和土耳其人对达达尼尔海峡的封锁,一直进攻到君士坦丁堡。

英国东地中海舰队代理舰队司令萨克维尔·卡登早就想摘掉“代理舰队司令”中“代理”的帽子,接到电报大喜,马上回电报说:“如果给我的舰队配足够的扫雷霆,我能在三天之内拿下君士坦丁堡,而且不需要陆军支援。”

一向对英国皇家海军实力很自信的丘吉尔对萨克维尔·卡登的回复很满意,指示他尽快提交一份作战计划,批准后马上开始执行。萨克维尔·卡登说,要做的事情并不多,只需要集结在地中海的军舰,然后开始投入战斗。

不久,英国东地中海舰队代理舰队司令萨克维尔·卡登就信心十足开始了征程,率领一支强大的舰队强行驶入达达尼尔海峡入口,这支舰队包括12艘英国战列舰、4艘法国战列舰、14艘英国驱逐舰、6艘法国驱逐舰,5艘英国巡洋舰,还征用了35艘渔民的拖网渔船用于扫雷。英国皇家海军的超级明星“伊丽莎白女王号”也在其中,它是英国当时最先进的超无畏级战舰,为了应付爆发的大战赶工期建造,刚在地中海下水试航,马上就接受命令,去参加对达达尼尔海峡的海战,丘吉尔想在达达尼尔海峡和德国的舰队来一场大决战。

在当时,协约国和同盟国的海上力量都已经很强大了,都拥有数量庞大的无畏舰的舰队。

先看协约国的海军实力,英国的海军实力无疑是世界最强大的。早在1889年,英国就通过了《海军防卫法案》拨巨款强化海军,确定“两强标准”:英国海军的实力必须要强于世界第二位以及第三位的海军之总和。后来德国海军强势崛起,英国海军统帅部立足于马汉的制海权理论,制定了两种战略应对,一是对德国海军进行强攻。其次则为封锁战略,也就是通过阻碍德国的对外贸易来打击德国经济。在战争前夕,英国通过海军封锁德方来将制海权掌握在手,而且如果德国企图突破封锁,英国便随时准备集中海军主力进行海上决战予以消灭。

英国海军的主要指挥机构为海军部,其最高长官为文职的海军大臣丘吉尔。战争前夕,英国海军中最为强有力的,是直接和德国公海舰队对峙的本土舰队,这个舰队下辖4个战列舰分舰队、2个战列巡洋舰分舰队、4个装甲巡洋舰和轻巡洋舰分舰队,拥有21艘无畏舰、8艘准无畏舰、5艘战列巡洋舰以及多艘轻型舰艇。

法国海军被编为大小两个舰队,地中海舰队又称海军第一集群,司令官由法国海军总司令布韦·德·拉佩雷尔海军中将兼任,他也是协约国海军在地中海方面的最高司令官。法国地中海舰队旗舰为无畏舰“孤拔”号,其主力为2个战列舰分舰队和2个装甲巡洋舰分舰队,此外还有一个以4艘老式战列舰为核心的预备中队,共有21艘战列舰、7艘装甲巡洋舰、8艘防护巡洋舰、43艘驱逐舰或雷击舰以及16艘潜艇等主要舰艇,主要基地为土伦港。

在英国和法国的帮助下,俄国海军主要重建了波罗的海舰队。俄国海军在波罗的海当时主要兵力为4艘前无畏舰、3艘装甲巡洋舰、7艘防护巡洋舰、49艘驱逐舰、21艘雷击舰、6艘布雷舰、11艘潜艇以及6艘炮舰,但是其海军指挥体系却置于陆军第六集团军之下,效率可想而知。

而在在战争前夕,德国海军的实力已经不弱,由公海舰队、东亚分舰队以及一些分驻于海外领地的舰艇构成。其中公海舰队为德国海军最大的联合编队,其目的便是与英国本土大舰队进行对抗,下属5个战列舰分舰队、1个岸防战列舰分舰队、5个巡洋舰分舰队、8个雷击舰大队、2个潜艇分队、1个布雷舰分队和3个扫雷舰大队,主要舰艇有14艘无畏舰、22艘前无畏舰、8艘岸防战列舰、4艘战列巡洋舰、7艘装甲巡洋舰、12艘小型巡洋舰、89艘驱逐舰以及19艘潜艇等。

奥匈帝国舰队都集中在亚得里亚海,拥有2个战列舰分舰队、1个巡洋舰总队,2个驱逐舰队和2个雷击舰队,1个潜艇中队。主力有3艘无畏舰、9艘前无畏舰、9艘巡洋舰、19艘驱逐舰、60艘老式雷击舰以及6艘潜艇,预备队还有3艘岸防装甲舰、5艘旧巡洋舰、7艘驱逐舰以及18艘雷击舰。

土耳其帝国的海军只能用“凄惨”两字来形容:德国在地中海的两艘无畏级战舰“戈本”号以及“布雷斯劳”号,驶入君士坦丁堡宣布送给土耳其,除了德国两舰以外,土耳其海军主要拥有3艘战列舰、2艘防护巡洋舰、2艘布雷巡洋舰、8艘驱逐舰、12艘雷击舰、2艘潜艇以及若干炮舰、布雷舰艇。掌握“戈本”号以及“布雷斯劳”号这两艘无畏级战舰的德国海军少将苏雄,实际上成为了土耳其海军的司令官。但土耳其除了这两艘巡洋舰上为身穿土耳其制服的德国人以外,其他水兵主要是种地的农民出身,海军很多没有受过系统海军训练,加上官兵比例竟然高达8比10,大部分官兵还不习惯航海,缺乏海上经验,弹药燃料以及补给品严重不足,战斗力几乎为零。

总体来看,协约国的海上力量,要强于同盟国。在数量上,英国的主力舰对德国主力舰也有优势:英国海军拥有无畏舰20艘、战列巡洋舰8艘,而德国则分别为14艘和4艘,其兵力对比大约为3:2。在大炮火力方面甚至占更大优势——168门十三英寸半和十五英寸口径的大炮和104门十二英寸口径大炮,对德国的176门十二英寸口径大炮。驱逐舰的对比是80艘对63艘。

除了要打破达达尼尔海峡的封锁,海军大臣丘吉尔还想让英国本土舰队亟早从波特兰开赴北海进入战位,前往控制北海的第一线斯卡帕湾。斯卡帕湾位于不列颠岛东北端奥克尼群岛之中,这个基地的主要泊地为主岛珀莫纳岛、霍伊岛、南罗纳赛岛以及一些小岛包围的内湾。

大海战前,英国第一舰队的主力除了“阿伽门农”号以外,全部离开了波特兰,延绵近30公里长的舰队在一片漆黑中以高速行驶通过狭窄的多佛尔海峡,驶往笼罩这迷雾的北方大海,完成了在斯卡帕湾的战略性集中,布局对德作战的第一线。除了前往斯卡帕湾的主力舰艇以外,英国还有一部分以轻型舰艇为主的舰艇则配置在海峡附近的哈里奇,称为哈里奇舰队,拥有18艘前无畏舰和4艘轻巡洋舰。

因为军舰数量和火力都不占优势,德国公海舰队按照既定战略,尽量避免与英国海军大会战,而是通过潜艇或者水雷,消耗英国舰队的实力,伺兵力达到力量均衡再对英国大舰队进行决战。而英国舰队选择采取了第二种战略,对北海进行深远封锁。

到了1909年晚些时候,大海战已经无法避免,一场史无前例的海上霸权争夺,似乎要从土耳其的达达尼尔海峡开始了!因为翻开世界地图,就会发现,达达尼尔海峡战略地位很重要,这里是位于小亚细亚半岛与巴尔干半岛之间,一直被看作是欧洲和亚洲的分界线,这个海峡把地中海广阔的天地和黑海相连,是黑海通往地中海以及大西洋、印度洋的重要通道!所以这里成了同盟国和协约国的兵家必争之地,德国才不惜白送土耳其两艘无畏级战舰来控制这里的海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