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1879 > 第七十三章 搞垮日本经济

穿越1879 第七十三章 搞垮日本经济

作者:狼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0:37 来源:笔趣阁

1904年,对中国人来说,意义非凡。这一年,中国收回了香港和澳门,攻占印尼,成为一个横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大帝国,领土包括今日的中国,外蒙古库页岛琉球钓鱼岛,还有越南朝鲜韩国菲律宾印尼等殖民地,国土面积超过一千五百万平方公里。美国《纽约时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开头便说:“中国这头东方雄狮,已经觉醒了而李经述总统在中国的威望,已经超过了他的父亲李鸿章。”

1904年国庆节之前,李经述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主要议题是世界新格局以及中国怎么应对世界各国的挑战,可以说,这是一次确定国家总体外交战略的大会。开会前一天,李经述突然把内阁总理盛宣怀陆军总长段祺瑞陆军副总长冯国璋陆军大将曹锟海军总长刘步蟾财政总长席家栋等人请到总统府开吹风会,他们在总统府椭圆形的办公会议室里坐定。李经述和大家寒暄了几句,便进入正题,说:“今天把大家请来,一来是有一个惊人的消息要宣布,二来大家集思广益,看看怎么应对将来世界的新局面。下面请冯国璋给大家讲一下来自日本国的最新消息。”

冯国璋随即站起身,面色严肃,大声开口道:“日本政府现在有钱了,已经提前五年还清了中国和世界各国的赔款,价值两亿两白银。”

最吃惊的是财政总长席家栋,他起身问道:“日本战败后,每年要赔款五千万两白银左右,濒临经济崩溃绝境的日本,从哪里弄来的硬通货支付了战争赔款?”

在座的官员也窃窃私语,不相信这个事实,冯国璋说:“我起初也不相信,但得到情报,日本人找到了传说中的德川幕府藏金。”

李经述站起身,问冯国璋道:“藏金,什么藏金?你说详细一点。”

陆军大将曹锟这时站起来说:“我在日本时期,也听说过这德川幕府藏金的传说。据说那是1860年的事,当时正值德川幕府统治末期,世界的金银兑换率为1:15,而日本国内仅为1:3。导致国内黄金大量外流。为了储备黄金用于军备,德川幕府的最高执政官井伊直弼便以储备军费为名,秘密制定埋藏黄金的计划。德川家族世代聚居地赤城山被选为藏金之地一。井伊弼直被倒幕派武士刺死在东京的樱田门外后,属下林大学头和小栗上野介继续执行埋金计划。不知道冯将军说的可是这藏金??”

冯国璋说:“确实就是如此。”

李经述问:“这批作为军费而埋藏的黄金,总数到底有多少”

冯国璋说:“当时可能从江户运出了860万两黄金;小粟上野介的仆人中岛藏人,在遗言中又说从甲府的御金藏中还运出几十万两黄金,加之其他金制品。估计埋藏总数达1000万两左右。”

李经述问:“你得到的消息可靠吗?这批藏金是怎么找到的?”

“回总统的话,绝对可靠”冯国璋说:“一个叫水野智义的日本人找到了这批藏金这个水野智义,是小粟上野介的仆人中岛藏人的义子,中岛藏人临终前曾告诉他,赤城山藏有德川幕府的黄金,藏宝点与古水井有关。水野智义变卖家产筹款16万日元,开始调查藏宝内幕。他得知1866年1月14日,有30名武士雇了七八百人在津久田原突然出现,运来极其沉重的油樽220个。重物300捆。在此处逗留近1年。他们秘密地分工行动,奇怪的是,不少人是幕府的死囚,完工后即被杀以灭口。水野智义从一口水井北面30米的地下挖出了德川家族的纯金像。又在一座寺庙地基下挖出了埋宝地指示图的3枚金版,日本一个九菊派的风水世家帮着他们解开了这个谜团。发现藏金后水野智义害怕消息泄露引来杀身之祸,没敢向外声张,直到日本军国主义政府战败,民生凋敝,面临巨额赔款和海外债务的双重危机,水野智义就把所有的藏金捐献给了国家,日本明治天皇得知后喜出望外,亲封水野智义为日本的国家英雄。再加上最近五年日本没有国防负担,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政府变得有钱了,所以提前五年偿还完了债务。”

“原来是这么回事”李经述道,他心里有点不爽,暗想:“这小日本,还真是有点走运,元朝时靠神风护佑躲过了十万蒙古铁骑,现在又冒出个幕府藏金。不行,绝对不能让日本人缓过劲来,否则中国人在亚洲会多一个对手。”

李经述琢磨着,再找个什么借口,挑日本人点毛病,再痛扁他们一顿。他扫视了在座的人一圈,问道:“虽然日本的工业化没了中国的市场,缺乏资金,但是也不能让日本人专心搞经济。各位有什么好办法,打击一下小日本的经济?说说看。什么办法都行。”

这时,内阁总理盛宣怀笑着站起身来说:“我倒是有一个主意,大家看看怎么样。”

“快说”李经述知道盛宣怀懂得经济,足智多谋,赶忙催促他说。

盛宣怀有条不紊给李经述他们讲了一件日本人制造的“伪钞案”:一个月前,一个日本人来到汇丰银行兑换现银,结果银行发现其手持的四千元通商银行钞票全部都是伪钞。数额如此巨大,立刻引起了汇丰银行的注意,当这个日本人离开后,汇丰银行就派人跟踪了他,摸清了他的住址,然后将这个情况汇报给巡捕房。不久,中国巡警就将此人逮捕。经过审讯得知,这个日本人叫中井义之助,他认为中国人根本不懂什么是伪钞,更不用说拥有造假的技术,和几个日本浪人打起了造假的主意。他们在大阪郊区的一处民房里秘密仿制中国通商银行的钞票,有十元和五元两种,共计三十万元。假钞印好后,由日本的九州分批偷运到上海,放在中井义之助的家里。中井义之助再通过在上海的日本商社等途径流入市场。在中国驻日使馆的要求下,日本警察冲进他们的造假地点,将中井的同犯一一抓获,同时销毁了所有的机器和假钞。由日本人制造的这一伪钞案,给中国通商银行行款损失巨大,还引发挤兑风潮,在短短几天时间内,各方回笼的通商银行假钞达30万元。

“印假钞扰乱日本经济?”李经述说:“好,那我们就以牙还牙不过我们不印日本假钞,我们印日本真钞”他对冯国璋说:“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冯国璋哈哈大笑,说:“我明白抢几台日本的印钞机就行。我一回日本,马上行动这样我也不愁军费了,可以给兄弟们大把大把的钞票,买大批大批的艺妓。”

席家栋点点头:“这办法我看行,不管日本人有多少藏金,我们都能将日本掏空”

商定了对付日本人的策略后,李经述把议题确定为1904年后中国的外交战略。李经述说:“众所周知,愚昧的清廷,在它覆亡之前,始终顽固地拒绝融入国际社会,导致了一连串国家灾难。而且中国一直被泰西列强认定为非国际社会成员,无适用国际法的资格。我们共和国,从李鸿章总统开始,就懂得睁眼看世界,大胆任命一批欧美留学熟知国际法律的年轻人担纲外交事务,正是这批职业外交人才的努力,最近几年,中国外交迅速扭转清廷妥协外交颓势,转变为强硬的国权平等外交。它使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得到应有的地位,尤其是亚洲大国的地位,彰显无余。下面请司法总长梁启超和国家外交学院院长梁士诒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当前的世界大势,我们商量今后中国的外交战略。”

司法总长梁启超站起来,清了清嗓子说:“我和外交学院梁士诒院长访问欧美各国回来后,就奉总统之命,这两年一直组织国内外专家在潜心研究列强工业化和外交的历史。中国如想称霸宇内主盟地球,这两点非常重要。工业化那一块,总统先生和盛总理席财长已经制定了计划,我就主要讲一下外交战略。”

李经述点点头,“梁总长给我们分析一下当今的世界大势。”

梁启超研究了苦心孤诣研究了两年,查阅了大量资料,此时成竹在胸,喝了一口茶,娓娓道来:“现在世界之强国大国,除了中国之外,主要有英吉利法兰西德意志沙皇俄国奥匈帝国美利坚六国,关系复杂。最强之国,自然是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吉利。不仅海军雄冠全球,其工业也极其发达,殖民地也最多。不过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法国提供50亿法郎约合7亿多两白银的赔款,让德意志的迅速崛起。这笔巨款在4年中流入了新生的德意志帝国,让德意志货币迅速进入金本位时代,稳定的马克促进了德意志工业的飞速发展,德意志在欧洲如巨人般崛起,所以,德意志现在可以算得上第二强国。”

盛宣怀说:“那法国人还不恨死德意志人了?法国对德意志的赔款什么时候还完的?他们两国的关系一直不好呀。”

国家外交学院院长梁士诒说:“是的。普法战争摧毁了法国人长期以来的民族自豪感,使其从欧洲的超一流大国沦为普通大国。在德意志首相俾斯麦1871年后的外交目标中,最为关键的利用法国政府不稳定的特点,彻底孤立法国。他们认为,复仇的法国,将会永远是德意志的噩梦。俾斯麦试图用巨额赔款要求使德军长期占领法国北部,然而,法国拥有超过本土20倍面积的庞大殖民地,法国背后的金融势力也很强大,迅速筹得赔款。1873年使德军撤出法国。随即,法国开始建立庞大的常备军。德意志人便和奥匈帝国结盟压制法国。”

李经述说:“崛起的德意志对英国和法国的殖民地是很大的威胁。我知道俾斯麦时期,德意志很少参与殖民地的争夺,1881年,俾斯麦就曾干脆利落的告诉那些不安分的人:只要我当一天宰相,德意志就不会有殖民地政策。”

财政总长席家栋说:“我曾关注过德意志的工业化。俾斯麦当时那么说,是因为他主政时期,德意志出口总额中销往殖民地的只有千分之一,而进口总额中来自殖民地的也只有千分之二,面对在英法已经瓜分世界上最好的殖民地时。德意志人觉得对这些平时倒贴钱,战时守不住的鸡肋,还不如弃掉以为帝国减少些麻烦,尤其在为了维护殖民地需要花钱建立一支强大海军会刺激到英国人。”

李经述哈哈大笑,“可惜俾斯麦1890年就下野了。现在德皇威廉二世完全破坏了俾斯麦给德意志打下的外交基础,德意志海军部一直以大英帝国海军舰队为追赶目标,推出大海军计划,这完全激怒了英国人。德意志大力发展海军,是顶在大英帝国心口的一把致命的匕首。”

梁士诒对李经述的话表示认同,说:“英国想遏制德意志海军,对中国来说,也是个机会。这样一来,英国人不得不和中国美国坐到谈判桌前分享海权。”

李经述说:“现在确实是我们和英国结盟的好时机。英国在非洲和亚洲的扩张,使法国和俄国与之产生了相当大的矛盾,在19世纪90年代,英国人既要面对法国人在北非的挑战,又要在阿富汗和俄国人斗争。在南非还要对付荷兰裔叛乱,战线过长使英国领导层认为过去的光荣孤立已经行不通了,开始寻找同盟,新兴的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共和国,尤其是中国,对英国来说,很重要。不过,这种结盟都是暂时的。”

这时,段祺瑞问:“德意志和俄国的关系怎么样?自从中国在远东击败俄国,收回库页岛尼布楚等地,中俄关系就降到了冰点。随时都有再次爆发战争的可能。德意志和俄国都是君主制国家。要是德意志和俄国联手,中国就被动了。”

李经述说:“对俄国人,我们不能有任何幻想。除了继续支持沙俄国内的革命,搞乱俄国,西北军区也要做好再次作战的准备。毕竟中俄在西北边境边防线太长。铁路方面,差不多到1905年可以覆盖大西北。”

梁启超说:“沙俄现在的处境并不妙。被中国击败后,沙俄的泛斯拉夫主义和沙文主义泛滥,涌现的泛斯拉夫主义运动使其领导层极度渴望扩大在巴尔干的影响,以解放斯拉夫人,而混杂着对东正教俄罗斯传统的维护,这也导致了英国反俄情绪激化。有火药桶之称的巴尔干半岛不平静。自克里米亚战争后,英国和奥匈帝国一贯支持土耳其人对抗俄国,故而不会束手旁观。俄奥战争随时可能爆发。一旦俄奥开战,无论谁是进攻方,德意志都别无选择,只能加入奥匈帝国一方。”

李经述点点头,说:“现在欧洲不太平,在不久的将来,一次世界大战将不可避免,所以我们中国才要未雨绸缪。处理好与欧洲列强的关系。”竟然美国现在基本上处于中立的状态,我们可以大力发展与美国的贸易。中国现在最大的敌人是沙俄,所以我们可以和英国结盟,对付沙俄。至于德国和法国,我想中国将是他们拉拢的对象,只要他们不对付中国,我们就保持中立。”

外交总长伍廷芳说:“我看行。至于北美南美一些国家,我们也可以发展友好关系,以此适度钳制美国。”

在这次吹风会上,李经述盛宣怀伍廷芳等人达成了一致意见,决定中国还是大力发展与英国美国的关系,联合抗俄,在德国和法国之间,保持中立,压制日本。不久,英国正式与中国结盟以对抗俄国,但也同时关闭了德意志的亲英路线。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