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截教玄龟 > 第十七回 文王得贤相 三妖设毒计

截教玄龟 第十七回 文王得贤相 三妖设毒计

作者:雨花台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20:38:53 来源:笔趣阁

那姬昌在那西岐告知立国,自封为文王之后。未了西岐百姓高兴之极奔走相告已庆这一喜事。

一日入夜文王姬昌就寝之后,时至叁更,正值梦中,忽见东南一只白额猛虎,胁生双翼,向帐中扑来,文王急叫左右,只听台後一声响亮,火光冲霄,文王惊醒,惊得一阵冷汗。文王思量莫非是那自己自立为王之事不妥得到上天警示,不知此梦是非吉兆文王思索连连。

到第二日,朝中大臣齐聚之日,文王便将昨夜之梦告知文武,问此梦是非吉兆。那上大夫散宜生上前言道:“臣下贺喜大王。”

“爱卿,不知喜从何来。”文王疑问道。

散宜生言道:“大王之梦此乃是吉兆,此梦之意就是大王将有高人辅佐已登大宝。昔日那殷商之祖高宗曾有飞熊入梦,得传说於版之间。今主上梦虎生两翼者,乃熊也。去见台後火光,乃火之象。今西方属金,金见火必,寒金,必成大器。此乃兴周之大兆,故此臣特欣贺。”言罢那一众朝臣听道此言之后也是上前一番朝贺,文王大喜便命那众位大臣相访一众隐居贤臣。

却说的姜子牙弃了朝歌,别了马氏,便行土遁之术前往西岐。隐居渭水之旁,闲暇无事便在此钓鱼。姜子牙一意守时候命,不管闲非,日诵黄庭,悟道修真。苦闷时持丝纶倚绿柳而垂钓,时时心上昆仑,刻刻念随师长,难忘道德,朝暮悬悬。

那文王一日与那朝中众臣来到这渭水之畔,与那一众大臣席地而坐观望来往士女纷纭;踏青紫陌,斗草芳丛,或携酒而来溪边,或讴歌而行绿野。忽然闻到有人作歌:凤非乏兮麟非无,但嗟世治有隆污;龙兴云出虎生风,世人漫惜寻贤路。君不见耕莘野夫,心乐尧舜与黎锄;不遇成汤叁使聘,怀抱经纶学左徒。又不见夫傅子,萧萧笠甘寒楚;当年不见高宗梦,霖雨终身藏版土。古来贤达辱而荣,岂特吾人终水浒?且横牧笛歌清昼,漫叱黎牛耕白云。王侯富贵斜晖下,仰天一笑俟明君。

文王与那大臣一听此歌甚是奇异,便问那樵夫是何人所作。那樵夫言道:“与这里十里,地名溪,其中有一老叟,朝暮垂竿,小民等打柴回来,溪少歇,朝夕听唱此歌;众人聚得熟了,故此随口唱出。不知大王驾临,有失回避,乃子民之罪也。”文王一听便对那老叟起了好奇之心便于那朝臣一同前往。

文王带领文武出郭,迳往溪而来。行至叁十五里,早至林下。文王下马,同散宜生步行入得林来;只见子牙背坐溪边,文王悄悄的行至跟前,立於子牙之後,子牙明知驾临。故作歌曰:“西风起兮自云飞,岁已暮兮将焉依?五凤鸣兮真主现,垂钩竿兮知我稀。”文王上前问道:“贤士有礼了。”那姜尚将那渔具放在一旁参拜到:“未知大王驾临还请恕罪。”“无碍。”文王将那将姜尚扶起。坐于溪旁询问那之果之事,那姜尚回答的句句是道令那文王过目相看当即与那请上辇车带回城中。文王聘子牙进了西岐,万民争看,无不悦;子牙至朝门下马,文王升殿,子牙朝贺毕,文王封子牙为右灵生丞相,子牙谢恩。偏殿设宴,百官相贺对饮;其时君臣有辅,龙虎有依。子牙相国有方,安民有法;件件有条,行行有款。却说那姜子牙为丞相之时正逢八十岁。

那西岐正在屯兵实力,收罗贤臣壮大之时再看那殷商。比干向那纣王言道:“姬昌礼聘姜尚为相,其志不小,东伯侯反於东鲁之乡,南伯侯屯兵叁山之地;西伯姬昌若有变乱,此时正是刀兵四起,百姓思乱。况水旱不时,共贫军乏,库藏空虚;而闻太师远征北地,胜败未分,真国事多艰,君臣交省之时,愿陛下圣意上裁,请旨定夺。”那纣王闻言却是道:“不过疯子与那妖道在一起,能成什么大气。皇叔过滤了,此事就交予你办吧。”比干还要上言,却闻得那随侍来报说那北伯侯在殿外侯旨。纣王宣那北伯侯觐见,北伯侯却是言道:那鹿台却是费时两年四个月完工等候大王检阅。纣王闻之大喜便邀那妲己众臣一同前往。

纣王与妲己同坐七香车,宫人随驾;侍女纷纷,到得鹿台,果然华丽。君后下车,两边扶持上台;真是瑶池紫府,玉阙珠楼,说甚麽蓬壶方丈,团团俱是白石砌就,周围俱是玛瑙妆成;楼阁重重,雕檐碧瓦,亭台叠叠,兽马金鸾。殿当中嵌几样明珠,夜放光华,空中照耀;左右铺设,俱是美玉良金,辉煌闪灼。台高插汉,树耸凌云;九曲栏杆,饰玉雕金。光彩彩,千层楼阁;朝星映,月影溶溶。怪草奇花,香馥四时不卸;珍禽异兽声扬十里传闻。游宴者恣情欢乐,供力者劳瘁艰辛;涂壁脂泥,俱是万民之膏血;花堂采色,尽收百姓之精神。绮罗锦绣,空尽纤女机杼;丝竹管弦,变作野夫啼哭。真是以天下奉一人,预信独夫残万姓!比干随行在台观看,台上不知费几许钱粮,无限宝玩。可怜民膏民脂,弃之无用之地。想台中间不知陷害了多少冤魂屈鬼。又见纣王携妲己入内廷,比干看罢鹿台,不胜嗟叹。

纣王与那妲己在那露台之上宴请群臣,那妲己心中一动对着那纣王言道:“陛下,陛下见此仙境楼阁却是飘渺神似,不过却是少了一物。”

纣王大奇问道:“爱妃有何不妥,这鹿台倒是少了什么。”

妲己言道:“倒是少了一众仙人,只有仙人才能配得起与陛下一同在这仙境之中饮宴。”

“爱妃言重了,只是那仙人又岂能落于鹿台之中。”

“臣妾到有一法可请的诸罗神仙前来助兴,只是那神仙仙子乃清虚有道德之士;须待月色圆满,光华皎洁,碧天无翳,方肯至此。”妲己娇笑道。

“这容易,今乃初十日,料定十四五夜,月华圆满,必定光辉,使朕会一会神仙仙子何如?”妲己一口答应下来。此时纣王在台上贪欢取乐,淫佚无休;从来有福者福德自生,无福者妖孽广积。奢侈淫佚,乃丧身之乐。纣王日夜纵淫,全无忌惮。且说妲己自纣王要见神仙仙子,着实挂心,日夜不安,其日乃是九月十三日,三更时分,妲己见纣王睡熟,将原形出窍,化作一阵风声,来至朝歌南门外,离城三十五里轩辕坟内。

那轩辕坟下乃是九尾狐狸精的洞府,里面居住着九尾狐狸精的子孙与那九头雉鸡精和玉石琵琶精。原来那鹿台便是九尾狐与那九头雉鸡精、玉石琵琶精想出来的招数,原来在那九尾狐狸精进的宫中之后感到那宫廷之中豪华奢侈动了凡人之心,九头雉鸡精与那玉石琵琶精见到那九尾狐有这般奇遇之后便也想进的宫中享受人间至贵至福。便于那九尾狐想出了这一法让她二人借仙人之名入得宫中享受人间富贵。

第二日纣王便问那妲己明日便是十五月圆当空不知道那仙人是否能来?妲己言道:“陛下放心,明日有那百位仙家将来赴宴,还请陛下在那鹿台之上设下晚宴到时自有仙人降临。”

“爱妃真是孤王的知心人。”纣王大喜。

“不敢,明日还需一陪酒之人,酒量越大越好。”

“皇叔比干能饮百斗酒而不醉,可做陪酒官。”

月圆十五纣王与那妲己登上鹿台,比干在那大殿之中等候诸位仙人降临。未至一更时分只听得四下风声大起,四方云动。这些在轩辕坟内狐狸,采天地之灵气,受日月之精华;或一二百年者,或叁五百年者。今并此作仙子仙姬神仙体象而来,那些妖气,霎时间把一轮明月雾了,风声大作,犹如虎吼一般。只听得台上飘飘的落下人来,那月光渐渐的现出。妲己言道:“仙子来了,陛下与我前来,我有两位姐妹也曾修的真仙,还要与陛下引荐。”纣王大喜命那陪宴官比干与那一众仙人陪酒,自己与那妲己进的内堂见那雉鸡精与琵琶精暂且不提。

比干不过一凡人在那月光之下乍看果然如此;个个有仙风道骨,人人像不老长生。自思此事实难解也!人像两真,我比干不得不向前行礼。无怪虽然化作人形但是本性并没有变,狐狸的骚味变不得。比干一闻之下心中想道:“神仙乃六根清净之体,为何气秽冲人?”心中虽是大奇,但并未多事。只是那狐狸化作的仙人将奶酒中之物一杯接一杯的引用,宫中御酒岂可比那俗堂室门之酒,狐狸量大者,还招架得住,量小的招架不住,都醉了,把尾把都拖下来。待引至第三回时,正是月光照下把那宫中景象照的清清楚楚,比干一看不由得脸上通红大怒,当今天子无道,妖生怪出,为国不祥。我比干竟然与那妖精叩头。此时那妲己从那内门之中出来传旨陪宴官暂下台去,不必奉酒,任从众仙各归洞府。

比干领旨下了鹿台,直寻那武成王黄飞虎,将那事告知。黄飞虎一听大惊,便命黄明、周纪、龙环、吴谦四人各带二十名健卒,散在东南西北地方,若那些道人出那一门,务踪其巢穴,定要真实回报。午夜时分那一众妖精皆是痴醉的浑浑噩噩,架不得妖云步行出了南门,那周纪倒是看得清明一路跟随见到了三十五里的轩辕坟中那一众神仙变化身形爬了进去之后,便命一众士兵在此看侯,自己便返回禀报。黄飞虎一听便命人将比干请来一起前去,听士兵报那一众仙人进入之后并未出去。比干便于那黄飞虎言道:“此等妖孽,放火将他们烧死便可。”于是那黄飞虎便命一众士兵燃起大火放在洞口将一众喝的昏嘴的狐狸精就这般烧死。比干命士兵将那一众狐狸拖出来,寻那皮毛完好的拨皮制成大衣献于纣王。

却说当日纣王与那妲己后殿前去相见雉鸡精与那玉石琵琶精,只是一见便被不下于妲己的美貌所迷惑,而那雉鸡精与那玉石琵琶也是千年修行的妖媚女子。那纣王不过的一凡夫俗子岂可逃得过两人魅惑。当夜便夜宿那鹿台之上纳那雉鸡精、琵琶精为后妃。

第二日起身上殿,那比干便将那狐皮白裘献上,纣王大喜将之赐予了妲己。妲己一见不觉一时间刀剜肺腑,火烧肝肠,顿时昏了过去,待醒来之后秀目怒瞪高呼:“比干你敢杀我子孙,我定要食你心肉,喝其心血。”待妲己平静下来便谓语身后宫女将那雉鸡精与那琵琶精请来。那二妖前来见此光景也是气愤异常,妲己谓语二妖要将让那比干血债血还可有好办法。那雉鸡精喜媚顿时一计涌上心头附耳告知那妲己,妲己一听言道:“就这么办,定要那比干老儿知道我等厉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