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截教玄龟 > 第八回 河灵战弥勒 诸侯拜天子

截教玄龟 第八回 河灵战弥勒 诸侯拜天子

作者:雨花台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20:38:53 来源:笔趣阁

李泰返回岛中,命河灵前往竹室之内。李泰谓语河灵道:“你现在去一趟北海,帮你闻仲师兄早日平叛,让他及早返回朝歌。不得有误。”“弟子遵命。”李泰却是隐去身影回到那密室之中,虽然与那圣人相斗败得很惨但也不是没有收获。李泰回那密室之中就是想好好体悟一番,刚刚的打斗令自己的心中竟然生了一种怨愤,还要将它引出来。

却说河灵在领了李泰法旨之后,便只身来到的北海之上。寻得闻仲大营,便命护营卫士前去通报。那闻仲此时正被如何降伏北海叛乱之事烦恼,忽听有那士兵前来通报,说是碧波岛门下求见。闻仲一想便记起自己师父金灵圣母曾经提起过自己有位师叔在那碧波岛修行,法力高强,道行高深。想来是师叔闻我有难派门下特来相助。那闻仲便亲自己前往迎接,只见那大营之外站有一道人,身着青衫道袍,头戴紫荆玉龙冠,手托一柄拂尘一身道法深不可测。闻仲大喜上前言道:“不知道友是否是碧波岛玄元师叔门下?”那河灵早早的注意到了闻仲,以前从那师傅口中也曾听的威名,竟日一看果真不凡。“贫道河灵见过道友,吾师正是碧波岛玄元真人。此番前来也是奉了家师之命特来相助道友。”闻仲一听果真如此,连番大喜将河灵迎进大帐之中。

到了大帐之中,河灵向那闻仲问道:“道友,请问那敌军之中可有什么让道友踌躇不定之人。”“我正为伤神,本来那袁福通倒也无妨他有多少道行我还是知道的,只是前些时日那对方大营中显出一道金光,出现一异人所施法术端是诡异令贫道束手无策。”“哦,既然如此,那贫道明日就会会这位高手。”“那便多谢道友相助。”“自当如此。”

第二日,闻仲派先锋前去叫阵,那应阵之人正是七十二路诸侯之首袁福通。闻仲骑墨麒麟上前叫道:“逆贼,尔等今日还不束手就擒,更待何时。”那袁福通好似胜券在握对那闻仲的话却是好不放在心上:“老太师,如今我起兵不过是解救北海之民于水火之中,乃是顺应民心之举,你持凶而来,正是自找死路。莫怪福通不讲情面。”闻仲文言大怒,催动胯下墨麒麟手中雌雄双鞭直取袁福通,袁福通举刀相迎,两人一番大战。闻仲乃是截教金灵圣母门下高徒一身武使的出神入化,那袁福通又岂是他的对手。几十回合之后便被闻仲一鞭大众肩头,险些打下马背。只见那对面袁福通军营中亮起阵阵金光,朵朵花瓣缓缓升起花中坐有一人,周身佛像缭绕,手结佛印一道金光将那袁福通罩住带回本阵之中。闻仲见状对着也是不在追赶。

“不知哪位高人,可否相见。”闻仲旁突然现出河灵的身影。只见那金光一闪而过来到大军前,“贫道(佛教是在封神之后立下的,所以现在用道士称呼。)不过是一山野之人,又岂能担的道友如此重称。”如果李泰前来定是认得此人,此人就是准提门下弥勒道人。“道友,你我本不是红尘中人士,为何竟插手时间人得斗争呢?还请道友早些离开红尘返回仙山。”“贫道此番乃是感到闻仲道友前来对那北海乃是一番杀戮,为保北海一片生灵惨遭涂炭所以不得不出山。”倒是说得冠冕堂皇。“道友此言差矣,这人间事还需他们自行解决,我等还是不要再多插手,不若让贫道送道友一程。”不与他最多说废话,毕竟李泰交代之事要及早解决。“道友既然如此,那贫道只好不得出手已救北海一众生灵。”说的倒是面脸的慈悲之色,周身金光佛音将那北海一众大军笼罩,那北海一众城镇百姓无不向那弥勒俯首参拜。

河灵见此脸色有变想不到此人竟有这般修为,不敢怠慢谓语闻仲让他讲大军向后退去千里。手中一闪显出一枪正是李泰赐予的元辰,朦胧星光连带点点星术。身上上清之气勃然涌动,周身衣角无风自动。只见那金光与那上清之气在两人中间不断的博弈,要是比那功力深厚明显是河灵稍逊一筹。‘哼’冷哼一声河灵倒是倒退几步,脸上不由得一阵红一阵白。见功力无法匹敌河灵将枪一挑,率先发动攻击。枪影犹如暴雨梨花般夹带着无数迷幻星辰之气击向弥勒,不得不说这西方还真是贫瘠,身为准提弟子既然无那厉害的法宝。不过西方却是另辟捷径将那防守之道融入真言中,手中不断地变换一个万字佛印化作一道气墙将河灵的攻击挡住,更是高喝一声那后世传至已久的‘狮子吼’便脱口而出。那河灵被那狮子吼震得一阵晕眩,弥勒见之大喜从那腰中摘下一物,正是后天灵宝人种袋对这那河灵就是当头罩下。待河灵反应过来时道袍中一阵星光飘出直冲九天之上,布成七星之位牢牢地将人种袋抵在身外。弥勒看去那阵星光之中乃是一面小旗,竟能引得周天之上的北斗七星之力。弥勒不由得一声感叹,那人种袋对于他来说已是不错的灵宝,可是在这东土之上竟随便一个比自己修为低的道人就能拥有比自己好的法宝,实在是没有办法可比,无怪老师一心想要东行。

那河灵将弥勒的法宝挡在身外,心中难免一阵后怕,却是不想自己第一次出战竟然落得是这般。河灵平日在那岛中并无战斗经验,与那师弟袁弘相斗也不过是点到为止。如今这般争斗还真是第一次,虽然此时占据下风不过内心中还是有些期待。

闻仲见河灵将那弥勒牵引住,哪里能放得过如此大好时机。带领着大军绕过两人从那右方袭向袁福通大营。那袁福通手中大军虽然彪悍,但是远远比不上闻仲手下大军,而且闻仲统帅大军已有几十年时间,南征北战岂是儿戏。把那大军打得连连败退受擒只不过早晚的事,那弥勒在一旁看的也是揪心不已,无奈虽然河灵比自己修为略低但胜在有法宝制胜。无限星光挥挥洒洒连带着北斗七星大阵夺天地造化将那弥勒死死的缠住,弥勒手中虽然真印不断地施法挡住却无分身乏术。此时弥勒心中一直谨记老师交代,要将这闻仲死死的拖在北海不让其返回朝歌以免坏了老师大事,如果此时没了那袁福通那又有什么事牵制闻仲。弥勒想到此不由得周身之中真力涌动破体而出,金光佛气将那星光震开,又是无上妙言真印幻化金色巨手对着七星大阵一阵拍打震得大阵一阵晃动,河灵连忙运转法力将那大阵定住,周天之上的北斗七星星力如那洪水一般降下。弥勒道了一声‘无量寿佛’一颗斗大的舍利子从泥丸之中飞出,乳白的佛光直冲九天将那北斗七星光华遮盖。朵朵白莲从那舍利子飞出落于那七星幡上,没了北斗七星补助大阵慢慢的被白莲撞破。河灵虽然全力抵挡无奈法力悬殊还是被那佛光舍利将那大阵冲破,河灵被那巨力震得飞退那七星幡化为一道星光飞回河灵体内。那弥勒没有再管河灵而是飞回两军交战之地,大袖一转将那袁福通和那大军卷起带回了大营中。闻仲见此也是无法,只得班师回营。

大营中,河灵运行周天之后已然恢复,那闻仲上前询问:“道友伤势可好?”“谢过道友,无碍。只是贫道有负道友所托未能将那人擒获。”“道友不必如此,想不到那叛军之中竟然有如此高人,看来我大军实在是止步于此了,我实在是有负大王重托。”闻仲的一番话,到让河灵想起李泰交代的一番话。“道友如今这平叛之事也非一时可成,不如道友先返回朝歌,此处就先交予我不知可否?”闻仲听了河灵话却是说道:“并非我不相信道友,而是此事乃是大王交代于我,如今大事未成我岂能置之不理,有负大王所托对不起先王知遇之恩啊!”河灵还要在劝说却被闻仲打断。“道友不必再多说,贫道此意已决还请道友见谅。”见闻仲如此将君臣之事看重,也就不再多说如今之计当是将那平叛之事早日解决。

自那纣王在那女娲宫中见过女娲娘娘真容之后,便色心大动对那女娲娘娘之貌久久不能忘怀,再看自己的三宫六院都已不再具以前温情。最后就连朝事也是放不在心上,朝暮思想,寒暑尽忘,寝食俱废,郁郁寡欢。见那纣王如此群臣之中倒是有那有心之人,在那朝中有那上大夫费仲、尤浑二人,此二人乃是奸诈、善谄媚之人,在那朝中朝蛊惑圣聪,谗言献媚,纣王无有不从。这也是国之将亡,必有奸逆。那费仲见自从纣王在那女娲宫见得女娲娘娘真容之后便思欲成积,便上前言道:“不知陛下苦恼何事?可否告知下臣?”那费仲也是那纣王心腹之人,便于费仲言道:“孤王在那女娲宫中见得女娲娘娘真容,真是倾城倾国绝世佳人,再看孤王三宫六院都是庸脂俗粉,孤王为此夜夜不能寐。卿乃是朕的心腹,不知有什么好办法说与孤王。”那费仲等的就是这句话。“陛下如今乃是真龙之体,万金之躯。占据四海,统领天下。德行可比三皇,功盖四海。天下乃个不为陛下所有,既然陛下有需,天下之间岂不献于大王。”纣王心中大为满意:“卿之言甚得朕心,不愧是朕的心腹重臣。明日便在朝堂之上将此旨意传下。”

此日,纣王便在朝堂之上将颁布圣旨:“即传朕旨意,颁行四镇诸侯,与朕每一镇地方,拣选良家美女百名,不论富贵贫贱,只以容貌端庄,性情和婉,礼度闲淑,举大方,以充後宫役使。”那两班朝臣之中对于纣王旨意大为不满,由于右臣之首的首相商荣上前道:“老臣商荣启禀大王,君王之道,止则万民乐业,不令而从。况且现在大王后宫之中已有美女三千,美人之上有那御嫔百人,妃子数十。后宫之中十分充裕,这纳妃之事还是暂且搁置的好。”“首相此言差矣,如今陛下想要招纳后宫乃是陛下私事,更关系的我商朝传承乃是天下之幸事。首相不该阻拦。”那费仲上前言道。“尔等小人岂可在此谗言献媚,还不与我退下。”那商荣乃是群臣之首,位列朝班三公之首又岂是费仲一个小小上大夫可比。商荣有那先王御赐金牌,上可打骂昏君下可斩杀奸臣,与那闻仲御赐金鞭一般震慑朝臣数十年就是纣王也不敢怠慢。

商荣呵斥费仲之后向那纣王言道:“陛下恕臣失礼,如今那黄河之畔旱灾连连,民情疾苦,陛下不体谅民之疾苦却在此时思那儿女之事,实在是令天下百姓心寒。古之圣人言道:‘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故尧舜与民偕乐,以仁德化天下,不事干戈,不行杀伐。景星耀天,甘露下降,凤凰止於庭,芝草生於野,民丰物阜,行人让路,犬无吠声,夜雨昼晴,稻生双穗,此乃有道兴隆之象也。今陛下若取近时之乐,则目眩邪色,耳听淫声,沉湎酒色,连於苑囿,猎於山林,此乃无道败亡之象也。臣身负先皇所托位列朝纲,侍君叁世,不得言明陛下!臣愿陛下进贤退不肖,修行仁义,通达道德,则和气贯於天下,自然民富财丰,天下太平,四海雍熙,与民共享无穷之福。况今北海干戈未息,正宜修其德,爱其民,惜其财费,重其政令,虽尧舜不过如是,又何必区区选侍,然後为乐哉?臣愚不识忌讳,望祈容纳!”

纣王但思商荣之事虽然心中对那商荣大为不满,但毕竟是三朝老臣自己的皇叔又受先皇所托不敢得罪。“皇叔言之有理,朕侯教了,此行就免了。”言罢,群臣退朝,纣王移驾还宫不题。

纣王八年,大年初朝贺,天下四大诸侯,八百朝臣携礼前来相贺。四大诸侯分别是东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此时那太师闻仲在外带军不在都城,朝中虽有商荣、比干等一班忠臣只因性格刚烈忠直不得纣王待见,那上大夫费仲、尤浑却是深得纣王宠信,把持朝政作威作福。群侯不敢怠慢,进都之日便已备好厚礼登门贿之。两人也是来之不惧将那厚礼接下,待两人查看诸侯厚礼时却见那诸侯之中,那冀州侯姓苏名护并没有朝显厚礼。苏护此人费仲倒是认得乃是妻子胞妹之夫,与那费仲也是连襟。不过费仲知道苏护生得性如烈火,刚方正直,又岂会向他们二人献媚。不过此事却被费仲记在心中。

到了朝贺之日,四大诸侯携群臣皆在午门外朝贺,听候圣旨差遣。纣王问首相商容:“此事该怎样?”容曰:“陛下只可宣四镇首领面君,采问民风土俗,淳庞浇竞,国治邦安;其馀诸侯,俱在午门外朝贺。”纣王闻言不由得大为高兴:“卿言极善。”纣王谓语手下随侍:“宣四诸侯觐见。”四诸侯领命,整齐朝服,轻摇玉佩,进午门行过九龙,至丹墀,山呼朝拜毕,俯伏不起。纣王见此不由得大为高兴:“尔等起身回话。”见东伯侯不由得言道:“国丈不知近来可好,是否见过皇后?”这东伯侯姜桓楚乃是皇后之父,也是纣王岳父掌管一方诸侯势力不可小窥。东伯侯上前言道:“谢过陛下劳心,臣身体还算健朗。只是那后宫之地外臣不便进入,臣与皇后并未一见。”“国丈乃是皇后之父,父女相见乃是人之常情,稍候,孤王命皇后前来于偏殿之中在于国丈相聚。”“谢过陛下之恩。”

纣王倒是还想在说些什么,可是却是脑中一闪想到一事,便命商荣和比干在那显庆殿治宴相待。自己进入内殿中命随侍着那费仲、尤浑觐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