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铁血抗战918 > 第604章强征

铁血抗战918 第604章强征

作者:寒冬三月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9:10 来源:笔趣阁

突入俄军境内的大军全部撤离,这让大胡子摸不着头脑,联系不到朱可夫,让他的心跌入了谷底,但此时他顾不上其他,国家的战争机器开动,他要跟先遣军殊死一战,来界定这场战争的胜负。

大军,在急令中快速行进,向乌拉尔军区、中亚军区汇集。公路两侧人影如织,路上车流不断。铁路,一股股的雾气连接天地,一列列的火车首尾相连。

俄军的动作让周边的国家紧张了起来,大军的调动岂是能够遮掩的?

各国紧张之余,也都嗅到了俄军要有大动作的味道,知道他们跟先遣军要来一次激烈碰撞了。

很多有心人开始各种途径接近先遣军,接近蒙古,试图得知先遣军跟俄军大战的第一手资料。

可这些人现在却进入不了黑龙江和蒙古,这里目前实施军管,任何国家的人员不得进入,可以离开,但拒绝再次进入。

这让很多人已经在境内的,不敢离去,可在境内又无法搜集到信息,他们的行动受限。虽然美哦与被禁足,却不是什么地方都能去的。

于是,这些人在境内,不论是黑龙江还是蒙古,都开始将目光转移到民众身上,挖掘那些可以帮助搜集信息的人。

蒙古经过将近一年的管理,那些想自立为王的王爷,贵族,在先遣军强大压力下,都默认了先遣军控制蒙古的事实。他们,民生和生活都很安逸,在这一年里,他们的牛羊卖的非常好,虽然限定了放牧区域,不让游牧。采用轮牧的政策,可他们定居了,也有有耕地的了,粮食更是从来不愁。

这些对于老百姓来说,不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吃饱,不战乱,局势稳定,这些就足够了,民以食为天,在这一刻充分体现。所以,那些有想法的人越来越少了,除了一些有着信仰的,依旧做着间谍工作。但却无法传递消息出去,让蒙古和黑龙江内的动静,鲜为人知。

董库当然知道信息战,谍战的重要,在境内早就安排了刘海着手安防工作,他除了防空,更多的是培养便衣,隐入民间去搜罗潜伏特务的踪迹。也让黑龙江和蒙古的内部环境极为的稳固。

更为关键的是他将追踪电文的仪器研究方案给了那些电子科学家,已经在几个月前就研制出来。并经过测试改良,已经投入生产和使用。

这样一来,民间那些没有登记备案的电台在很短的时间内,只要发电文,就会被找到地点,也因此抓获了大量的潜伏人员。让各国无端失去跟这些人的联系,但却找不到原因。

再加上生活质量的提升,生活的安定,也让民众有了归属感。尤其是黑龙江,那些原住民饱受ri本人的蹂躏。现如今丰衣足食,让他们对于想破坏这里生活的人,都极为排斥,也因此让那些渗透的家伙很难找到下手的对象和机会。

正因为如此,大胡子此时是一点消息都无,只能是按着制定的计划,闷头安排兵力,做进攻的准备。

他这里联系不上朱可夫,大军紧急调动,坦克大炮在公路上连绵成流,为决战捉着准备的时候,朱可夫虽然宿营了,但先头部队却急行军连夜向布拉茨克挺进,在半夜的时候,抵达了布拉茨克。

先头部队抵达布拉茨克后,得知敌人已经撤走,遂在镇子里找到了电台,骑兵紧急赶路,在黎明前,将电台送到了朱可夫那里。

有了电台,虽然只是十五瓦的小功率电台,但朱可夫已经欣喜若狂,紧急发电,了解情况,希望能够联系上某个电台,将电文转达出去。

他的运气不坏,贝加尔区域不止一个电台留存,也因此让他的得知了那里大军尽没,但敌人撤军的消息。

敌人撤出城市?

这个消息让朱可夫同样困惑,他不知道这是为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敌人,全线撤离了境内,除了新西伯利亚那里,和萨彦岭沿线。

电文辗转,他联系上了木斯克,虽然是转发的电文,但他已经看出大胡子对他动了杀念。

大胡子措词非常婉转,让他抓紧收拢部队,集结向贝吉尔胡沿线,做好准备大战,但却没有说明如何战斗,有什么方案,这绝对的不正常,毕竟他是统军的大将,即便是转的电文,也不应该只字不提,最起码要告诉他他该怎么办,就算基于保密考虑。

而说明也不说,无疑是让自己说明也不了解,到临近进攻的一刻,自己只要听令进攻即可,不进攻,必死无疑,进攻,也难逃一死。这就是朱可夫的感觉。

但他别无选择,几十万的大军,无数的辎重,都在自己手里损失掉了,却是节节败退,屡战屡败,毫无建树。

他捏着电文,长长的吐出了口浊气下令传令兵骑着马赶奔布拉斯克,带着jing锐的护卫团,到那周围的几个村镇征粮。他必须为大军准备粮食,否则,他们全要饿死在这茫茫的大雪里。

待传令兵离开,征粮队伍开拔,他郁闷的心情也在此时得以缓解。

原因无他,昨天返回收拢部队的回来了,带回来一万多人,而且还有不少的弹药和粮食。他们在敌人离开了战场后,大胆的返回战场,沿途在雪地里找到了些丢弃的粮食和弹药。数量虽然不多,可也聊胜于无了。

“传令,向贝尔加斯克进发!”

朱可夫大声的喊着。

随着他的命令,一个个在雪地上冻了一晚上的士兵,手脚僵硬,浑身冰凉的佝偻着身子,向贝尔加斯克开拔。

朱可夫的行进速度非常慢,在天黑的时候才赶到图伦,距离最近的城镇还要有百十公里。

士兵们,一个个饥寒交迫,他们仅有的粮食也被告知,每顿仅能吃一半。剩余的全部集中,统一分配。

肚子里没有货,天寒地冻的大雪里跋涉,士兵们那里还能走的动?他们并不知道其他地方已经被先遣军攻打,并洗劫一空,否则。恐慌会控制不住的。

老毛子的坚韧在这一刻也算充分的体现。那些士兵虽然很饿,但在寒冷中,却没有倒下,只是行军的速度一天不过五六十公里而已。

朱可夫非常担心这种情况出现,一旦恐慌出现,大军,立时就会崩溃,再也控制不住。

他召集党员,让党员带头。少吃,自己也以身作则,走在队伍中间,吃住都跟着士兵,避免不满的情绪出现。

但这也避免不了又有怨言的,好在苏俄部队的管理已经走入正轨,只是小声,小范围的议论。而没有导致大的喧哗。

他在宿营的一刻,心知肚明。今晚吃完晚餐,明天仅仅够一天的粮食了。可还有百公里,也就是说,他必须在吗,明天晚上,将粮食准备好。

他叫来知根底的中校。杜列夫斯基,让他带领两个团连夜出发,急行军赶往切列姆霍沃,提前征集粮食,返回迎接大军。

他们身后征集的粮食在明天晚上能够赶上大军就不错了。而且还不知道有多少,所以,他必须做好准备。

杜列夫司机带着特拨的粮食,带着两个团,没有宿营,先一步离开了大军,赶往了目的地。

此时,布拉茨克那里正乱着套。征集粮食的部队并没有钱,虽然经过这里原有的管理者帮助,说国家需要粮食,部队需要粮食,大家交的粮食明年可以抵税或者开chun可以领救济,领钱的承诺,并没有让并不富裕的民众买账,他们也要过冬,还有漫长的四五个月的冬天,还要度过chun荒,前后半年多,让他们一点储备没有,不是擎等着饿死吗?

每户都拿出极少的一部分,并不敢将不多的存粮全部上缴。

一天的时间,在布拉茨克那里,征粮的队伍连三千斤粮食都未能筹集到。这点粮食放在几十万的大军里,毛毛雨一样,喝粥都困难。

有党员,有政斧的公职人员,他们家里不种田,存粮更少,虽然没有被先遣军搜走,可显然过冬不易了。于是,他们将住户还有存粮,还有成袋土豆的事情告诉了征粮的,要饿一起挨饿。

这些当兵的一挺不干了。他们在前线拼死拼活,不就是保家卫国吗?有谁是为自己利益的?在大军有困难的时候,老百姓居然还有私心,这让他们如何受得了?

矛盾,起先还被部队的当官压制,没有引起太大的sāo动。随着天快黑了,征集的粮食寥寥无几,这种情绪就越来越控制不住。

“又不是不给他们钱,政斧给钱免税,他们还藏着掖着,让我们饿着肚皮保卫他们吗?”。

“难道我们饿死了,敌人来了,他们的粮食就能保住了吗?!”

这种情绪迅速蔓延,征集粮食的那名上尉也觉得这事老百姓做的不对。你们挨饿,你们还可以在家附近寻找吃的,他们可是要上战场拼命的,哪里去找吃的?

但他还是控制着,加来地方的官员,协商后,最终定下了打白条的方案,挨家挨户的强征,留下白条,将粮食带走大部分,仅留下少量,让他们度过寒冬。

于是乎,村镇里鸡飞狗跳,士兵们开始挨家挨户的强征,地方的官员不断的解释,说为了国家,部队不能饿着肚子打仗,让他们在家享受安宁的同时,想办法解决吃的问题,总不能让部队放下枪,去冰下刨鱼,山里打猎。

老百姓理解,但接受却困难。毕竟关乎到自己是否能够活到开chun,能不能挺过漫长的冬季。但没有人过激的反抗,任由当兵的将家里的土豆,粮食,还有酒,都翻了出来,留下很少的一点,剩余的登记造册,打下了白条。

争吵肯定会有,但大多选择了相信白条会兑现,他们也无力反抗,只可能是逆来顺受。

其他几个村镇也是同样,在通讯兵将强征的命令传达后,各个村镇开始了强征。好在有地方官员在,老百姓怨言是免不了的,但也无可奈何。好歹还有白条不是?

更有官员拿出自己家的积蓄,为征粮付款,让老百姓也没什么好说的,知道部队困难,也就忍下了这口气,纷纷在心里咒骂着,寻思着过冬的途径。

布拉茨克附近本来就仅有那么几个大点的村镇,倒是让部队征集到了七八吨的粮食,和数量不少的土豆和酒,当然,盐也在内。

征集粮食的部队没有多停留,连夜拉着爬犁,赶着马爬犁,追赶大军。他们都属于嫡系,知道大军没有粮食,明天一天半饱能熬到天黑就不错了。所以,他们不敢停留,紧急赶路。

他们的离去,留下了满村镇的一片怨言,任由那些官员如何解释,虽然没有失控,可也是情绪激动。

朱可夫并不知道这种情况,实际上他就算知道了,他也会默许。

大军,没有粮食那是开玩笑,怎么能够打仗?不用敌人进攻,自己就饿死了。

但他能够预见征集中的麻烦,他派出的都是嫡系,而没有让地方官员先一步征集粮食,也是担心一有风吹,平民再将粮食藏匿,那大军真的就无法坚持到开战,或者说无力战斗了。

好在现如今的通讯并不发达,电话线还被先遣军剪断,这些被强征粮食,愁云满布的村镇才没有消息传出,否则,漫山遍野的藏粮食将会成为时下最紧要的事情。

而此时,这些村镇附近的山林里,一双双眼睛正盯着那些行进的粮食大军,盯着那些马爬犁。

电文,随之飞出,飞向了夜空。

恰尔兰,狗蛋看完电文笑呵呵的说道:“邢远该高兴了。”

董库接过电文看了眼也笑了,随手将电文递给左伯阳说道:“要抢吗?”。

“当然抢了!”

左伯阳没有一点的愧疚和不安,他微笑着说道:“时间不多,我们估计最多还有三天的时间,所以,俄军的征集在明天会达到最多,那支连夜出发的队伍就应该是打前站征集粮食的,我们要帮他们尽快入戏!”(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