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部众能够避开太史慈水军,也是于岸上一直关注着太史慈船队的结果,毕竟之前太史慈阻击颜良一路大军时,造成的声势可谓是不小。
在那一战当中,太史慈所统领的大船船队,取得了接击沉颜良所在船只,并使其受伤不轻的战果,若不是颜良的部属士卒反应及时,手忙脚乱地将其拉上了岸,颜良的结局恐怕不会太好。
自那之后,太史慈水军舰队的动向便被袁绍部众留意上了,在黄河北岸甚至专门有探哨留意着太史慈船队。
虽然黄河放大了百度的宽度极大的影响了其观察,不过在青州地段多山的区域内,总有一些黄河段是相对较窄的,处于北岸高处还是能够发现太史慈水军动向的。
这也是袁绍本部兵马能够避开太史慈水军渡河的原因。
“侯汶,汝可有甚话可说?”
长安城皇宫长乐宫内,刘协指着面前的两盆粥,向面前一人沉声问道。
此人便是刘协口中所提及的侍御史侯汶,虽然论官职而言在御史大夫之下也算是一个不小的官了,不过却也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罢了。
在其背后所站的其实便是车骑将军李傕、后将军郭汜二人,只不过此时两人都无暇他顾,照顾不上侯汶了而已。
事情的起因还要从一直未有改善的大旱说起。由于三辅大旱,谷价腾贵,粮食的价格猛涨,长安城中甚至发生了人吃人的事件,小皇帝刘协便命令眼前的侍御史侯汶出太仓米豆煮粥救济百姓。
但是侯汶却是托辞粮食不够为由,中饱私囊。大发横财的同时却是一点都没有缓解灾情。
刘协得知侯汶没有如实用全部粮食赈济灾民,而是趁机侵占公粮,于是派人取米、豆各五升,在自己面前当面熬粥实验,最后煮出了两大盆热腾腾的粥出来,直观地证明了侯汶虚报的事实。
“来人!拖出去。赐廷杖五十!”
此时的刘协已经十四五岁,正好有志要拿回汉室的权威,于是便趁着侯文犯错的机会立威了一把,责打了侯汶五十廷杖。
要说刘协能够有如此胆量,也正是前面所说到的,此时把控实权的李傕、郭汜其实都不在长安城内!
原来就在不久之前,马腾、韩遂联合关中部分士大夫,发兵50万直扑秦川县城,意图共攻李傕、郭汜。抢夺雍州以及长安的控制权,可谓是来势汹汹。
李傕、郭汜二人得知情况之后,便立即与樊稠以及李傕侄子李利同样发兵40余万,前往秦川新城阻击,此时自然是不在长安城内的。
马腾、韩遂攻击雍州秦川新城的举动,与【徐州之争】大型剧情几乎就在先后之间,也正因此中西部地域的诸侯此时其实也并不平稳,同样牵动甚广。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 …”
侯汶大声求饶道。50廷杖可不是个小数目,一不小心便会直接要了他的小命!
以前汉灵帝在的时候。就经常会用到廷杖之刑,莫说是50廷杖这么多,真要是打结实了,最多二三十廷杖便能够要了人的命。
碰上宫女、太监、文弱书生之类的,估计只需要几下便能够结果了一条小命,侯汶怎么能够不害怕呢。
不过刘协却是丝毫没有听见他的求饶一般。一直等到侍卫将侯汶拖出去之后,刘协都没有再更改命令的意思。
作为自由聪明伶俐的一个小皇帝,刘协曾经想过各种方法想要拿回汉室的权利,在此过程当中他也渐渐意识到了依靠诸侯基本是徒劳的,因而这才利用李傕、郭汜等人应对马腾、韩遂之际。想要借机把控一些权势回来,至少也树立一下威信。
“砰!砰!砰… …”
“啊!啊!啊… …”
“… …”
殿堂之外传来一阵敲打和哀嚎的声音,刘协虽然无法听到,不过自然了解外面的情况,在其少年的双眸之中是浓浓的决绝。
此时的秦川新城之内,治书御史刘诞、谏议大夫种劭、左中郎将刘范、侍中马宇四名朝臣,也在内城的一处书房之内秘密商议着一些事情。
四名朝臣是主动相应李傕、郭汜,共同前来应对马腾、郭汜大军的,不过若是清楚此时四人所议之事,相信李傕、郭汜可能就不会轻易让其随军而来了。
“… …届时吾等便如此这般… …谁?!”
谏议大夫种劭正在对着桌上铺开的一张地图投入讲解的时候,突然就闻得窗外的一些异动,四人赶紧将地图一收,再去开门查看的时候,却是发现并未有任何异常。
种劭、马宇、刘诞、刘范四人也是颇为疑惑,四人当中唯有种劭的个人实力是最高的,当他发现异常的时候,其他三人都还未曾有所反应,因而此时他们也不清楚是种劭知觉出了偏差,还是刚才真的有其他人了… …
其实种劭四人敢于作为马腾、韩遂的内应,并不仅仅是孤注一掷的行为,此时益州靠近雍州的子午道上,正有20万大军急速赶往葭萌关,其实便是四人的后手之一。
四人当中刘范便是益州牧刘焉的长子,因而趁此机会益州有所举动也是十分正常的。
而唯一有些遗憾的是,此时的刘焉其实身子骨已经差得恨了,感觉随时都有可能亡故的样子,若非如此的话,相信刘焉派出的兵马也就不止20万了。
益州的地形虽然十分利于防守,不过近邻荆州刘表也一直虎视眈眈,因而在刘焉病重之际,也要留一大部分兵力防着刘表,这是益州出兵数量受到限制的第二个原因。
至此,随着【徐州之争】大型系统剧情的发生,整个三国文明区域范围之内,各地大小势力很多都受到了影响,虽然不全是直接与剧情相关,不过却或多或少、或主动或被动地都被牵扯在了其中。
整个三国文明区域范围之内,诸侯、各色势力之间可谓是一触即发。(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