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过关 > 第82章这厢唱罢那厢登场(四)

过关 第82章这厢唱罢那厢登场(四)

作者:飞翔的浪漫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5:54 来源:笔趣阁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一会到了饭店门口,李雪琴就要打手机,这时胡端已经站在门前等着了,门口那停着那辆原来属于刘奋斗现在却归了司法所的车子。

三人到了里面,果然没有其他人,就是林晓全、李曼两个,见了冯喆两人就起身相迎,还非得让冯喆坐主位,几经推让,冯喆坐在了林晓全身边,赵曼笑说:“林所原本想晚上来,可我们大家都急着见你,就选了中午这会,林所这件事上倒是发挥了一次民主风格。”

林晓全皱眉:“这话听着真是别扭,乍一听是夸我,再一听就是离间我和小冯神圣不可动摇的革命情感,我怎么就阻挠民主进程了?你们都急着来,我拖后腿?赵一曼同志要喝酒!”

“你说要晚上来的,怎么不承认?我凭什么喝酒!喝酒要喝,还要和小冯多喝,但也不能不明不白的喝,你说是吧小冯?”

“嘁!拿着糊涂装明白,你以为到了县里还和乡镇一样没人管?下午办公能喝酒吗?不做事了?领导这有考虑的。”

赵曼几个就瞪眼:“还领导!你也就领导我们,小冯就不堪忍受,这不脱离魔掌了!”

林晓全呲牙笑,赵曼又说:“领导!也不早说,这不是让小冯犯错误?”

“他犯了错误也是被你们逼的。”

“那我们怎么办,回去?”

“我不回,要回你们回,我在这等小冯下午下班。”

林晓全说完哈哈大笑,赵曼和李雪琴胡端都笑了,冯喆说:“禁令是禁令,但是政策是活学活用的,红绿灯中间还有一个黄灯的,规矩不是人定的?再说今天老领导和胡哥雪琴姐都来了,我陪你们是应该的,国法不过人情,法律不也是道德规范长久演变形成的规章制度。”

李雪琴看着冯喆说:“还是小冯水平高。”

胡端进来就没怎么说话。听冯喆叫自己胡哥,端酒就和冯喆碰杯,林晓全就喊:“僭越了僭越了啊,本领导还没开始。你急什么?”

“我这不是和我兄弟碰杯嘛,领导能亲过我一家人?”

林晓全笑:“今天全反了,一个个都不听话,想干嘛?得,闲话少叙。咱言归正传,这得从小冯开始走圈。”

林晓全让冯喆先走圈,冯喆不答应,到底还是林晓全开头,就是李雪琴没喝,她要了瓶奶,胡端就说喝啥补啥,是要对自己孩子好点,李雪琴就说那你得喝醋,因为我没跟你跟了别人。你得掉醋坛子里。

“男人多吃醋,做人有觉悟;女人多吃醋,家庭才和睦;领导多吃醋,工作有思路;干部多吃醋,年年有进步。”胡端说完自己笑嘻嘻的,李雪琴想你还喝醋,你也只能喝醋了!赶明让你老婆给你戴个绿帽子才对!让你嘚瑟!

李雪琴眼睛剜了胡端一眼,被冯喆看在眼里,接下来赵曼非让冯喆走圈,说冯喆这会和自己一样都是副主任科员。但是自己前面有一个林所杵着,冯喆在文化市场那说一不二,应该列在前面。

冯喆只是不愿意,赵曼又说:“如今你在县里。我们到了你的地盘,你得一尽地主之宜,你排我前面天经地义。”

冯喆推辞不过,就只能过关,林晓全说:“总喝酒没意思,你下午还上班。百度搜索→愛♂去♀小♪說★網wwW.AiQuXs.cOM我们倒是没什么事,天王老子我说了算,所以呢,咱们意思意思就行,这样,你讲故事,让大伙评论,讲的好听,好笑,有意义,你就不喝酒,你说咋个样?”

冯喆还没说话,李雪琴就说好,赵曼就用胳膊攀住了李雪琴的肩膀,笑吟吟的在李雪琴身边轻声问:“你多长时间没出过货了?”

李雪琴听了怔了一下,用手在赵曼腿上捏。

出货是两人之间的私密话,就是两口子做那事,赵曼轻声说:“怀孕其实不耽搁做那事的,有的人因为怀孕兴趣还增强了,我看你阴阳失调,头昏脑胀了。”

李雪琴不理解,赵曼又说:“你想让小冯少喝点,可是他送关,要是别人都学林所,不是见一个人要说一个故事?他有那么多的故事笑话讲吗?你是为他还是害他?”

李雪琴听了就怔了,心说还真是这样,再一想赵曼说这话什么意思,就装作没有听懂。

这时冯喆已经开始讲了,可是被林晓全打断:“我有个要求,就喜欢你那时说的那个泰山日出的段子,你这次对我,要在比照那个给我说一个。”

“你这是难为人!哪有那么多相同的段子?”李雪琴就喊。

“打抱不平?那你替他喝酒?我这是命题作文你懂不懂?”

冯喆就摆手:“林所,我这倒是真有一个,你看行不行啊。”

“说:李白的老婆姓啥叫啥?他的女儿又叫啥?”

林晓全听了就哈哈笑,问:“李白?我还杜甫呢!哎,你们知道李白的老婆叫啥?话说李白有老婆没有,还是有几个老婆?我哪知道?我又不搞文学又不懂历史的。”

几个人都猜了半天,也没有猜出来,冯喆就说:“其实李白的老婆姓赵,叫香炉,至于他女儿的闺名,就叫紫烟。”

胡端问:“香炉?紫烟?这奇怪的名字。”

冯喆说:“这是有出处的,那个《望庐山瀑布》说得很清楚,‘日照香炉生紫烟’,你们看,日,赵香炉,生,紫烟。”

几个人顿时面面相觑,都忘了笑,林晓全一拍大腿说:“冯喆,我今天才真是服了你,这酒我喝。我心服口服。”

下来该到赵曼,赵曼说:“我也听你讲个故事。”

赵曼说着瞄了李雪琴一眼,冯喆就说:“好,我这真有一个故事憋了很久,想给人说说呢。”

赵曼就笑:“哎呀,这真是有求必应,有舍有得,一个萝卜一个坑,你这要出货,我这里就有人接货,感情好。”

冯喆不知道赵曼说的话里有什么讲究。李雪琴却知道,心说这赵曼今天总是将我和冯喆联系一起干嘛?乱点鸳鸯谱也不是这样点的,我嫁人都身怀有孕了,要放在没结婚。像冯喆这样的我倒是想啊。这都什么跟什么?

冯喆说:“清代有个叫计六奇的人写了一本《明季南略》,这书第十卷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你等会,你先等会,这书你看过?这么绕口。”

胡端一问,李雪琴就笑:“你听不听?他没看过能从书里摘故事给你讲?”

胡端摇头:“光这书名我就知道我不会去看这书。绕口,我倒是知道清代有个吴六奇,反清复明,不过这个吴六奇不会写书,倒是和韦小宝的老婆双儿结伴成了兄妹……”

冯喆说:“其实我也是大学时打发时间没事找事,我看的这本《明季南略》的版本是中华书局八四年版的,我说的这个事写在三百五十六页到三百五十七页上,因为记忆很深,所以连页码都记得。胡哥说的吴六奇历史上真有这人,这人先是在明代永历皇帝那会做了总兵。后来投降了满清,受到顺治皇帝的宠信,康熙的时候才去世,官做的很大。”

“是啊,我就说吴六奇那会碰到了韦小宝嘛,行了,我不打岔,你继续。”

林晓全说:“你还不打岔?你赶紧闭嘴吧你!”

胡端一笑,冯喆说道:“张献忠是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公元一六四四年在成dou建国称帝。国号大西,他有个手下叫刘进忠的,打了败仗跑回来,张献忠就非常恼火。就让伪翰林写诏书批评刘进忠。”

“为什么说是‘伪翰林’呢,因为张献忠最后不是死在清朝的豪格亲王之手吗,所以从满清的观念来看,张献忠的大西国就是叛逆,成王败寇,所以他的政权也是反叛的。因此张献忠的翰林就是‘伪’的,假的。”

“关键是,张献忠这人一个字不认识,他平时要是发诏书给臣子们,一定要自己口述,他怕有人篡改自己的意思,就命令谁要是敢改他口述诏书的一个字,就要杀谁的头,为了保证自己的意思贯彻下去,他还经常的突击检查,将写好的诏书拿过来看……”

“不对,你不是说张献忠不认识字吗?他看什么?”

“胡哥问的是,张献忠他是不认识字,可是他认识数啊,他将写好的诏书一个字一个字的数一遍,要是多一个字,少一个字,他就砍这拟诏翰林的头。”

“我靠!他倒是有自己的法子。”

“对,因为这样呢,不管张献忠说的话有多粗鄙,多难听,多稀奇古怪,哪个拟诏的人敢改动他的一个字一句话啊,这样就经常闹出了笑话。刚才说那个刘进忠打了败仗,部队退缩在遂宁这个地方,忽然大西王朝朝廷的诏书就到了,刘进忠急忙的召集全城官吏乡绅和士民出城三十里,摆上香案,供上献品,又跳舞又歌唱的欢迎送诏书的人,接着让秀才沐浴更衣,登上祭拜的天坛,大声的宣读张献忠的圣旨,于是官吏和百姓就跪在地上听。”

“只听到上面高坛上的秀才大声读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咱老子叫你不要往汉中去,你强要往汉中去,如今果然折了许多兵马,驴毬子,入你妈妈的bi!钦哉。’”

赵曼几个一听,哈哈大笑,胡端说这绝对是冯喆杜撰出来的,哪有这样写圣旨的,赵曼说:“我觉得也有可能,咱们历史几千年,地大物博的,什么人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你没碰到小冯前,你知道这世界上有小冯这人吗?你不知道不能就不存在吧?小冯说是书上看到的,那书还有名有姓的,既然是清代的人写的,我看没错。”

胡端就说:“那我回头找这书查查去。”

赵曼觉得冯喆的故事很新颖,蛮有意思的,就喝酒,冯喆还是陪了她一杯。(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