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石头新记 > 第九十章 秋尽江南草未凋

红楼之石头新记 第九十章 秋尽江南草未凋

作者:不吃橙子的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31:02 来源:笔趣阁

运河沿岸的风景,对濯清和黛玉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但对丽娅、素花等草原上的女孩来说,就显得非常新奇,一路都用好奇的眼光打量,不时还叽叽喳喳地相互讨论一番。

八月十五,中秋之夜,濯清一行人只能在运河上过节。船上一片欢声笑语。

一个女侍卫弹起了东布尔,一种锡伯弹拨弦鸣乐器。丽娅拉上了濯清,带头跳起了贝伦舞。大家都拍手打起了拍子,欢快的音乐,濯清笨拙的舞姿,连黛玉也忍不住笑着拍着手。

濯清慢慢熟悉了贝伦舞的节奏和步伐后,越跳越从容,香菱等丫头都带头喝起彩来。

随后香菱也为众人表演一段长袖惊鸿舞。晴雯在一边吟唱:“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香菱随歌起舞,仿佛仙女下凡尘,又似乎是洛神从画里走出,翩翩起舞。真是‘舒长袖似舞兮,乃袂何曼’

丽娅对黛玉说:“妹妹身体不宜跳舞,那就写一首中秋诗,来和此情此景,可好?”

黛玉思索一阵,念道:“三五中秋夕,清游拟上元。撒天箕斗灿,匝地管弦繁。几处狂飞盏,谁家不启轩。轻寒风剪剪,良夜景暄暄……”

濯清笑道:“今儿中秋,大家也算动静皆宜,不可无酒,大家举杯畅饮!”

天上一轮明月,倒映在运河中,皓月清波里,船上的点点灯光仿佛天上星,满河光辉。

到达扬州已经是一个多月后,王栋早已经在码头等候。

濯清因为要先去拜访林如海,并没有和王栋多交谈,与他约定明日再议。

因为濯清带的侍卫众多,濯清已经让王栋在林如海官邸附近租了个大院子,把丽娅她们安置妥当,才陪黛玉回家。

林府上下听说林姑娘和准姑爷濯清来了,更是忙碌异常。阖府都是人人笑容满面,脚步飞快。

林如海早几日便已经让人张灯结彩,打扫门庭。今日更是早早就起来,等候女儿回家。

林府刘管家早在府门外等候,见到濯清和黛玉一落轿,连忙上前把两人迎进府。

濯清和黛玉对林如海夫妇行礼后,濯清抬头,发现林如海比前几年头发白了许多,人也更消瘦。贾敏看起来气色也不比当初更好,濯清心里便有了计较。

林如海早已经了解濯清这几年剿匪平叛,战功显著。眼神里就有一种,看着自己孩子成材的喜悦。

贾敏对着濯清只是神情淡淡,显然也知道了濯清的真实情况,虽不见喜悦,倒也没有怒怨等情绪。只是当黛玉起身上前时,才露出慈爱的笑容,伸手搂住了黛玉。贾敏母女泪眼婆娑回房相叙不提。

林如海对濯清说道:“濯清的信,我早已收到。配合朝廷,查办邪教,整治江南盐运原就是分内之事,我会让衙门的盐吏全力配合。”

濯清笑道:“姑父巡盐御史在任也好多年了,这次查办邪教后,太上皇业已同意姑父调去都中,任长安知府。这样姑父姑母也能迁去都中,我与妹妹亦能早日完婚。”

林如海仔细看了看濯清,比起初见时,濯清身高已经长到八尺,面容也更成熟俊朗,不再是那个稍显稚嫩的少年。林如海越看越喜欢,自己挑的女婿果然不错。

林如海点头道:“你姑母早就想去都中,与我那老岳母一家团聚,如今也算如愿以偿。”

濯清又把朝中形势大概情况说了,又谈了对南安郡王南征的看法。

林如海捋须沉吟道:“濯清分析有理,忠顺亲王不可不防,他私下勾联军中将领,在朝堂结党营私,不臣之心昭然若揭。我出任长安知府,也是濯清想遏制其野心的一步?”

濯清笑道:“姑父果然一眼就看出我的想法,长安知府一直都是忠顺亲王的嫡系,再加上五城兵马司,他在都中势力不容小觑,正因如此,太上皇才会答应我的请求。”

林如海点点濯清笑道:“你用不着拍我马屁,那邪教方面你打算如何入手?”

濯清说道:“白莲教也好,弥勒教或者什么罗教也罢,其实消灭他们的武装起义很容易,但是要想根治却很难。”

林如海点头赞同。

濯清继续道:“邪教产生的土壤,就是土地兼并严重,众多农民失去土地。这些人只能在漕运做苦工,或者在小作坊里帮工,还有穷苦农民日子艰苦,缺衣少药。只要别有用心之人给他们治病送粮,很容易就拉帮结伙。再加上这些邪教宣传口号简单易懂,鼓动性强,很容易就从精神上控制他们。到时候宗教不过是个幌子,口号不过是个遮羞布,最终还是这些野心家自己想当皇帝。”

林如海问:“那濯清觉得如何才能标本兼治?”

濯清道:“要遏止土地兼并,必然触及地方豪强的利益,朝廷都没有太多的办法,这个措施只能暂时搁置,等到时机成熟再推行。当下我觉得,江南工商业相对发达,可以先兴建一些大规模的工坊,吸纳失地农民,还要扩大与海外贸易的规模,让这些产品有销路。再兴办新式学堂,把更多的孩子送去学习,如此尽数十年之功,方能长治久安。”

林如海好奇道:“这新式学堂和私塾有什么不同?”

濯清笑道:“新式学堂也教启蒙的千字文、百家姓等,但会加入算筹、物理、化学等学科,甚至可以跟着木匠、铁匠、瓦匠等后面学习技能,让更多的人识字明理,不受邪教蛊惑。”

林如海击掌叫好道:“濯清这是釜底抽薪之计,又可以开启民智。只是知易行难,做起来要耗费很多人力物力。”

濯清笑道:“所以我想请姑父出面,让那些深明大义的盐商出资助学。盐路漕运通畅也有利于他们的生意。可以先在几个邪教比较猖獗的地区试行,如果效果显著,再推行到别的地方。”

林如海哈哈一笑:“你呀,鬼点子真多。行吧,为了江南百姓,我就厚着脸皮当回恶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