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石头新记 > 第五十三章 月上桃花雨歇春

红楼之石头新记 第五十三章 月上桃花雨歇春

作者:不吃橙子的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31:02 来源:笔趣阁

陶渊明《桃花源记》曾记载: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可见桃花林见之忘俗,濯清却觉得桃花下那些女子才是最美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似乎是很美,可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才是神转折。一切都因为有了人才有了美。

十里桃花固然美不胜收,千姿百媚的女孩们才让桃林有了嗅觉,闻见那淡淡的桃花香;有了动感,让画面灵动起来;有了笑声,让人心情愉悦了起来。

姑娘们有的在放风筝,有的在草地上慵懒地晒着太阳,又有在下棋、画画的,或三五成群的叽叽喳喳笑个不停。

黛玉问濯清:“哥哥最喜欢自古以来桃花诗句里那一首?”

濯清笑道:“若说简洁,莫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若说优美,莫如‘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若说情深,莫如‘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若说潇洒,莫如‘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

黛玉说:“桃花诗词众多,纵做了必落套,我作的这首哥哥且看看吧。”

濯清看那笺上写到: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濯清柔声道:“妹妹这首极好,跟其他姐妹的诗句比起来更有古风,只是略有哀音,姑父姑母虽远在扬州,且放宽心些。开心身体就好,身体好了就更开心。”

黛玉心想:素日念他是个知己,他真的就是个知己。

只听濯清又说道:“我让香菱协助你,把昨儿的柳絮词和今天的桃花诗都整理,编成诗集,等桃花社名气大了,还可以和别的诗社交流。要改变社会女子不能做事的风气,也只有先从点滴做起。破旧理学,立新心学,借鉴西洋,制造舆论都需要慢慢来。”

黛玉轻笑道:“我愿意做哥哥破旧立新的马前卒。”

濯清哈哈一笑:“妹妹怎么也是大将军,香菱才是马前卒。”

香菱脸一红,对濯清嗔怪道:“二爷老是拿我打趣。”虽然装做生气的样子,其实心里还是甜丝丝的。

宝钗走过来,笑问道:“小两口还没成亲呢,就如胶似漆了。”

濯清打岔道:“我正好要找宝钗妹妹。晴雯和莺儿,已经把几套我设计的衣裙做出来了。回头让庄园里的小女孩分批来跟着学做衣裙,薛家原来做过成衣铺,就由妹妹牵头做出成品,外面店铺就让薛蟠兄弟去经营出售。姊妹们赚了银子,诗社、香粉、衣物的钱都出来了。”

宝钗双手一摊笑道:“合着我们都在为你忙活,你倒一份都不用出了。”

濯清正色道:“其实姊妹们都是极有才华的,只是没有施展的舞台。探春妹妹就非常精明能干,让她做宝钗妹妹的助手,自然如鱼得水。我还想着以后一起做香水呢,就一个姐妹做一种香味,取名为金陵十二香。”

探春听闻拍手道:“果然还是濯清哥哥有魄力,我早想着做点什么,如今可恰好了。”

很少说话的迎春低声细语说:“可是家里总要让咱们回府的,也不能长久住在随园。”

惜春叹气道:“还幸亏是回西府,若是回东府,那才糟心呢。”

濯清摸摸惜春的头道:“这不用担心,我家老太妃最热情好客,让她出面,还可以多呆一段时间。以后还可以让宫里的大姑娘出面,喊姐妹们下半年再来。”

众人都开心起来,似乎那河水都欢快起来,桃花都更娇艳了。

宝玉更是在姊妹里如龙游深渊,自在快活。

宝玉对濯清笑道:“都听闻二哥琴箫双绝,今儿大好春光,不弹奏一曲以酬知己?”

岫烟今日都只陪大家游玩,这下终于开口道:“我听过濯清哥哥的箫声,还未欣赏过哥哥的琴声呢。”

濯清知道推脱不掉,便喊来纸鸢,用古琴和琵琶合奏一曲。

古琴声音悠远而沉静,缓缓弹起,如一美人在桃林中起舞,又如花瓣从风中飘落。琵琶声轻灵悠扬,逐渐缓缓加入,如山涧溪流,丝丝若滑,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桃林里寂静无声,大家都沉浸在那优美流动的韵律里。

“我都不想回去了,我要在随园呆一辈子。”湘云突然大叫一声。

宝钗微笑回头看着黛玉:“云丫头要一辈子呆在这,要问问这的女主人同意不同意呢?”

黛玉就要来追宝钗,湘云嘻嘻哈哈地抱住宝钗:“我抓住她了,快来呵她的痒。”只有宝玉一人有点郁郁寡欢。

迎春问濯清:“二哥哥这曲子叫什么名字,我从未听过。”

纸鸢抢着说道:“这曲子叫《琵琶语》,二爷在扬州的时候就教了我,一直没机会弹呢。”

天色渐晚,众人才依依不舍散去。

濯清对岫烟说道:“今儿妙玉没来,想是她不喜人多,我们一起把诗稿给她评评。”

两人遂往纳兰寺来拜访妙玉,妙玉见到濯清,面露喜色。

三人吃了素斋,聊了会柳絮词和桃花诗。妙玉听说濯清让黛玉出诗集,也心有所动。

濯清则对妙玉道:“到时候,岫烟妹妹也会拿稿子来找你斧正,请不要推辞。”

妙玉笑道:“难不成就这么空口请人帮忙?你今天弹曲子给她们听,我要听一首更好的。”

濯清哈哈一笑:“我从未在你们面前弹过古筝,今儿就让你听听古筝的不同之处。”

只听那琴声不缓不急,如行云流水,清悦动耳,似有禅意。欲言又忘,才起又落。稍有欣喜,却无悲伤。听之忘忧,恰合着苏轼的那首《定风波》的意境:‘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深夜,春雨来急。

月上桃花,雨歇春寒燕子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