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石头新记 > 第二十八章 知行合一致良知

红楼之石头新记 第二十八章 知行合一致良知

作者:不吃橙子的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31:02 来源:笔趣阁

濯清在锦香苑并未呆多久,便借口有事离开了。

次日,濯清再次来到贾府,终于见到贾政,贾政四十来岁的样子,脸清瘦美须眉,品貌端正。

贾政见到濯清,就要参拜说道:“累蒙郡驾下临寒宅,荫生辈何以克当。”

濯清赶紧扶住说道:“世交之谊,何出此言。再者与舅之外甥女已有婚约,一家人无须见外。”

濯清十分谦逊地问贾政道:“哪一位是衔玉而生者?几次要见一见,都为凡务所阻。我今日来贵府,何不请来一会。”

贾政听说,忙命人领贾宝玉前来。

那宝玉素日就曾听得父兄、薛蟠、黛玉等说闲话时,赞水溶是个贤王,且生得才貌双全,风流潇洒。

每思相会,只是父亲拘束严密,无由得会,今见反来叫他,自是欢喜。一面走,一面早瞥见那濯清坐在椅子上。

宝玉举目见濯清头上戴着洁白簪缨银翅王帽,穿着江牙海水五爪坐龙白蟒袍,系着碧玉红衣带。

宝玉忙抢上来参见,濯清连忙伸出手来挽住。

只见宝玉戴着束发银冠,勒着双龙出海抹额,穿着白蟒箭袖,围着攒珠银带,面若春花,目如点漆。

濯清笑道:“名不虚传,果然如‘宝’似‘玉’。”

濯清又向贾政笑道:“令郎真乃眉目如画,前途不可限量。”

贾政忙陪笑道:“犬子岂敢谬承金奖。赖蕃郡余祯,果如是言,亦荫生辈之幸矣。”

濯清又道:“只是一件,令郎如是资质,想老太夫人,夫人辈自然钟爱极矣。但吾辈后生,甚不宜钟溺,钟溺则未免荒失学业。若令郎在家难以用功,常到寒第。小王虽不才,令郎常去谈会谈会,则学问可以日进矣。”

贾政忙躬身答应。

濯清笑道:“黛玉妹妹,她体弱多病,一别多日未见,甚为挂念,就让宝玉带我去探望。”

贾政忙点头吩咐宝玉:“好生伺候郡驾,若有差池,仔细了你的皮。”

宝玉说道:“刚才来时,林妹妹正好去了宝姐姐的梨香院。我带郡驾前去。”

濯清说道:“都是自家人,刚才你父亲在不好造次。如今就不要客套,你叫我二哥,濯清都可以。”

宝玉笑道:“只听林妹妹常说到你,怎么样的风流俊逸。如今见了二哥哥,才知道这世上确有如神仙之人。”

濯清笑道:“我当日还和林妹妹说,要找几个志同道合之人,结个诗社,到时候宝兄弟可要参加。”

宝玉高兴道:“我就知道二哥哥见识,不同一般凡夫俗子,果真如此。”

说笑间,两人来到梨香院。

果然黛玉、宝钗、宝琴都在,几人相见更是欣喜十分。

黛玉今天穿的是白底红花长褙子,白色褙子上印的红色玉兰,内衬红裙上印的黑色玉兰,彼此对应。

宝钗穿粉色圆领襦裙,领口绣着牡丹花,戴着一个金项圈下吊着一个金锁。

宝琴穿的大红对襟袄裙,裙边衬着白绒,显得稚嫩可爱。

黛玉见到濯清,眼圈微微一红,两人只对视一会,便已知心意,黛玉果然就不动声色了。

宝钗则说道:“还没恭喜濯清哥哥,承袭王爵呢。”

宝琴也说道:“没想到几月不见,濯清哥哥又长高了,还承了爵位,可喜可贺。”

濯清说道:“也没啥可贺喜的,我家老王爷可是被削了爵。”

宝钗转头对宝玉说道:“宝兄弟看濯清哥哥,仕途经济都游刃有余,你也该多读读书,多在仕途经济上下些功夫。”

宝玉冷笑道:“林妹妹就不会说这样的话。原我这样的人不配和姐姐说话的。”

黛玉心想:我只关心濯清哥哥,怎会在意你的想法?何况仕途经济他都擅长,何须我操心。

宝钗见宝玉如此说,便越发觉得无趣来。

濯清说道:“圣贤王阳明先生创立心学,提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个立心绝学。”

黛玉捂嘴笑道:“你又来杜撰了,只听说过理学,何曾听过心学?”

濯清说道:“世人都推崇理学,不知道心学罢了。何况八股取士考的是理学。”

濯清继续说道:“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有理,心即理也。《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致到世间万物,磨砺锻炼自己保持知行合一。“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

宝琴说道:“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濯清说道:“我们每个人都有良知,这是与身俱来。只是你心受到了干扰,那心就不是真知。举个例子,宝玉内心和行为都不喜欢读经史子集,似乎表现得像知行合一,其实不是。他内心隐约知道,自己是家族的继承人,有责任消除家族隐患。但他逃避内心的想法,表现就不是知行合一。知而不能者,非真知也。”

宝钗问道:“知之匪艰,行之惟艰,又该如何解释?”

濯清说道:“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只是不能致那良知,便是‘知之匪艰,行之惟艰’。”朱熹先生说‘格物致知’,只适合一种事物的理只能叫道理或规律。适合世间万物的才叫真理或公理。用阳明先生话说叫‘随物而格’。”

黛玉笑道:“知道做不到就是不知道。”

濯清笑道:“对,我们就是要做到心不受干扰,保持真心,用行动去保持知行合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濯清拍拍宝玉肩膀说道:“未必就要学经史子集。道理处处都有,能把学到的,体会到的,用到实际的事情上,才是大道。”

宝玉阿呀一声,深躬道:“听二哥哥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宝琴笑道:“濯清哥哥若早这么说,我也就听懂了。”

濯清笑道:“交朋友也是真心换真心。只要你细细体会,若对方不是真心,你就会发现,因为心所想,行有异,这也是知行合一。”

宝钗听完,若有所思。

黛玉听完,眼神发亮。

濯清一生没有佩服几个人,太祖、王阳明、周丞相。

一生伏首拜阳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