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石头新记 > 第二百八十一章 寰中自有真龙出

濯清在随园拼命造人的时候,并没有忘记朝堂,他还是时刻关注着那些朝臣们的举动。

朝廷的河道管理一般都是地方长官兼任,这就是怕那些官员不重视水利。

黄河作为华夏北方第一大河,灾害频发,自然就是朝廷最重视的河流。

今年黄河流经的陕州、晋州、豫州、鲁州等地方官员均发现,黄河水变清了。

黄河历史上变清的次数并不多,于是就有了黄河水千年一清,必有圣人出的说法。

由于濯清前段时间又是献瑞兽,又是五星连珠,起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头。

这些官员纷纷上奏折,称赞皇上是千古明君,都请皇上恩准他们进京朝贺。

连郑里庵都在奏折中说:“臣考之典籍,黄河十年一清,至圣之君以为大瑞,然从未有清至一千里,久至一月,如今日之独盛者也!”

为何两江总督也会提到黄河,这是因为自南宋以来黄河改道,夺淮入海,入海口并不在后世的北方,而在两江地区。

等濯清听说黄河变清时,大臣们的贺表已经堆满了皇上的龙案。

开始皇上还是很开心的,后来发现这么多官员拍马屁,皇上反而忧虑了。

这朝中都是阿谀奉承之辈,真正的明君应该是唐太宗那样,有魏征那样的诤臣,怎么能满朝文武都是些吹牛拍马的小人。

皇上生闷气,张承恩自然看在眼里。

张承恩不像夏守忠,那位公公没了主意,就知道去随园找濯清商议。

张承恩郁郁寡欢地回到自己的住处,和张承恩对食的一位宫女淑翠,是皇后身边服侍的老宫女。

淑翠说是老宫女,今年也才四十不到,因为没了家人,就一直就呆在皇后身边,皇上又看不上她,就成了张承恩的老相好。

也正因为一直待在宫中,淑翠对宫里宫外的情况比较了解。

她见张承恩闷闷不乐,便问道:“公公为何沉默不语?难不成有什么为难的事?”

“黄河水变清,朝中大臣都纷纷上表祝贺,开始皇上还挺开心。不知道为何,后来又突然生气起来,我无法替皇上分忧,心中故而郁闷。”

淑翠笑道:“公公真是当局者迷,皇上不开心自然是这些奏折没说到点子上,找一个能说到皇上心坎上的人,上封奏折不就成了!”

淑翠一语惊醒梦中人,张承恩一下抱起淑翠,转了一圈,笑道:“淑翠,你不愧是我的好‘军师’,真是一语中的,我这就去北静王府!”

随园运动会筹备得差不多了,濯清正在吩咐小厮去采买奖品。

这时,李汉时来禀告,张承恩来西府拜见。

张承恩是内务府大太监,濯清不能怠慢,立刻让人把张承恩请到重华院。

张承恩见到濯清,并不客套,赶紧把事情的原委说了一遍。

濯清笑道:“公公勿忧!我昨儿才听说这件事情,正打算上一份奏折。公公来了,正好带回宫呈给皇上。”

濯清的奏折,开头自然是歌功颂德:“寰中自有真龙出,九曲黄河水不黄。”

不过,随即濯清笔锋一转,开始对黄河为什么变清,作出了详细的分析。

在黄土高原的植被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的前提下,河水中黄沙含量变低,这证明今年各地雨水都不充沛。

北方各地虽然没有发生大的旱灾,那只是雨水分布比较均匀。

然而,明年春天过后,极有可能有大洪水,因为大旱过后就是大涝。

同时因为今年黄河水流速较缓,应有不少泥沙沉积,会抬高河床,导致未来决堤的可能性加大。

濯清提出了应对之策,一是乘现在河水浅,加快清淤工作,抢在冬季封冻之前完成;

二是各地加固河堤,防范来年的大洪水;

三是囤积粮食,为防范未来灾害做好赈灾准备。

最后濯清还不忘歌功颂德一番,今年雨水如此稀少,竟然没有发生大的灾害,足以证明陛下是千古明君,治理江山能力超群。

臣能在陛下的领导下,尽绵薄之力,不甚荣幸,待臣康复必然效犬马之劳云云。

濯清把奏折交给了张承恩,他接过奏折一看就明白这事成了。

张承恩能做司礼监秉笔大太监,可不全是靠拍马屁,他可是读过书的人。

濯清的奏折条理清晰,有理有据,去掉一些歌功颂德的套话,就是一篇谏言,而且是可以拿来就用的施政奏折。

这个老太监这才重新认识了濯清,以前他以为濯清就是打仗厉害。

国家治理什么的,只会权谋,今儿跟忠顺亲王斗一斗,明儿和义忠郡王争一争。

这份奏折才看出濯清心怀天下百姓,并不是像群臣那样,一味拍皇上的马屁。

奏折言之有物,既满足了皇上圣明之君的虚荣,又为接济天下苍生做了准备。

张承恩从这一刻起,成了濯清铁杆盟友。

张承恩马不停蹄赶紧回宫,皇上不开心,那就是他做奴才的不称职啊。

皇上听说是濯清的奏折,顿时来了精神,拿起奏折仔细看起来。

一开始皇上眉头紧皱,慢慢舒展开,看到最后,皇上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张承恩一攥拳头,果然成了,皇上一开怀大笑,自己的功劳也小不了。

果然,皇上看了张承恩一眼:“老东西,你自己去北静王府求来的奏折吧?”

“皇上圣明,老奴看皇上眉头紧锁,便上门求教北静王爷。他在病榻之上,让妻妾誊抄的这份奏折。”

皇上明显心情比较好,对张承恩的所谓“细节”并不较真。

“幸亏朕的身边还有个水溶,他能提醒朕没想到的一些事情。这一份奏折,回头让军机处的几位重臣们好好议一议,那些拍马屁的贺表都留中不发了。”

“老奴遵旨!”

“哼!水溶这个小滑头,家里妻妾接连怀孕,还躲在府里不上朝!真当朕的朝廷是菜市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回头拟份圣旨,让他躺也要躺着来上朝!”

张承恩忍不住笑道:“皇上,不如送几份贺礼,恭祝北静王爷妻妾早生贵子,北静王爷自然就知道皇上的意思了!”

“哈哈!好,这事你去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