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石头新记 > 第二百七十五章 杀人者人必杀之

濯清入宫的时候,夏守忠已经剿灭了从东华门杀进来的黑衣人,为首的蒙面人也被擒获。

夏守忠得知濯清来了,他虽然能力一般,求生欲强啊。

他想到这事的后果严重,就怕皇上到时候清算到自己头上,赶紧先来见濯清。

濯清当然知道夏守忠来找自己的目的,两人一直是同盟,濯清不能见死不救。

濯清说道:“夏公公现在就去皇上身边守着,皇上怎么骂你都别还口,只说自己无能,让皇上受惊了,别的都不要说。可能的话,就一直哭。”

夏守忠此时好不容易抓到救命稻草,自然对濯清的话深信不疑。

夏守忠低声说道:“王爷几次三番救了老奴的命,这次若侥幸活命,唯王爷是从!”

濯清丝毫不怀疑夏守忠现在的誓言,现在说的肯定是肺腑之言。只是环境变了,到时候这誓言可不可靠就要打一个问号了。

濯清一面命人审讯蒙面人,一面继续搜查漏网的“刺客”。

有黑衣人点燃了御厨房,想乘乱逃跑,濯清知道御厨房和尚膳监不和其他宫殿相邻,所以并不急着派人灭火,而是直接搜寻残敌。

不到午时,就已经把黑衣人全部剿灭,为首的法王、刘太监都被活捉,东华门带路的太监张公公在混战中被杀。

濯清这时候才让人去救火,医治受伤的太监和侍卫。

濯清很快就弄清楚了这伙人的来历,那为首的几个人全部招供了,甚至连大刑都没用得上。

这伙黑衣蒙面人,都是一个叫天理教的教徒,为首的人叫林青,这人是个无赖流氓,对外宣称是“白莲教”王天伦的徒弟。

林青创办了天理教,自认为“飘高老祖”,宣扬要杀了北静郡王,为“白莲教”的教徒们报仇,纠结了一批白莲教的余孽。

另外加入天理教的教徒,每人需要缴纳两百文“根基钱”。

同时宣称:“凡有送给钱文、粮食者,事成之后,给与地亩、官职,每钱百文,许地一顷。粮食数石,许给官职,填写号簿,并开写合同纸片,交与本人做据。”

天理教在陕州一带慢慢聚集了数百人,忠顺亲王听说有一支邪教要找北静郡王报仇,于是派人与林青勾连上,帮助这几百人混进了都中。

忠顺亲王感受到了皇帝对他的不信任,他打算同时在皇宫和随园动手,让自己的侍卫和天理教教徒配合行动。

他打的如意算盘是,只要杀了皇上、太子和濯清,到时候天下就是他忠顺亲王的了。

没想到五城兵马司在巡逻中抓到了天理教教徒智明,天理教怕智明泄露情报,当即杀人灭口。

更没想到这样一来反而弄巧成拙,被濯清发现了破绽。

再加上林青野心膨胀,根本没等忠顺亲王的侍卫接应,直接就想攻进皇宫杀了皇上,自己当皇帝,那样就没有忠顺亲王什么事了。

濯清觉得忠顺亲王和林青,都把刺杀皇帝这事想得太简单了,即便真的杀了皇上就能成事吗?

且不说都中五城兵马司的兵权,还在太子的岳父李荣手上,九边统制兼长安节度使是自己的姑父李鸿远。

而且皇上驾崩,推出来的新皇帝必然是皇上的亲儿子,谋反的忠顺亲王,军方肯定不会支持,其他的皇子必然是多方妥协的结果,连濯清都不可能继承大统,何况别人。

再说就这两三百号人,突袭一下,想杀死皇上,那是痴人说梦。

也就是龙禁尉太孱弱,换一支兵马,都不可能让这群乌合之众杀进皇宫。

这些人即便有忠顺亲王提供的弓箭,都是没怎么经过训练的农民和流氓无产者,和正规军一交手,就土崩瓦解了。

濯清掌控了皇宫的局势后,派人联系了胤昼,让他带神机营包围忠顺亲王府。

胤昼作为锦衣卫的指挥使,没有觉察到邪教混进都中,肯定是失职的,现在让他去也算将功赎罪。

次日,皇上并没有召开大朝会,都中实行宵禁。

第三天,皇上下旨:

太子事发后调兵镇压,派人保护皇帝和母后,又手刃两名“刺客”,算得上英明神武,指挥得当,应对沉着。赏皇世子玉带一根。

夏守忠虽然识人不明,用人不当,但是护驾有功,免去司礼监大太监之职,又重新做回了他的六宫都大太监。

张承恩因为护驾劝诫有功,做回了司礼监大太监之位。

濯清虽然入宫救驾有功,但邪教滋生未能迅速查明,又无圣旨带兵入宫,功过相抵,不赏不罚。

胤昼同样是功过相抵,不赏不罚。

至于忠顺亲王,先软禁在忠顺亲王府,待查明案情后再做定夺。

濯清根本不在意赏赐不赏赐,只要元春和胤晨没事就好。

入宫当天搜查刺客的时候,濯清假公济私去陪了元春母子一会。

元春确实被外面的喊杀声吓着了,见到濯清后才放下心来。

胤晨还小,根本不懂外面发生了什么事,只在抱琴的照应下玩着濯清送给他的陀螺。

人多眼杂,濯清也不好多说太多,只叮嘱元春小心身体。元春当然知道“小情人”的意思,可也只好依依不舍看着濯清带兵离开。

由于这个刺杀皇帝的突发事件,朝堂上突然就失去了平衡,原来很多忠顺亲王的一派官员,大批被贬,核心成员许多都被关进了诏狱,包括了左都御史武襄。

礼部尚书孙淦虽然没有被贬,但是军机大臣的头衔被剥夺,还被罚俸三年。

至此,忠顺亲王“月”派几乎全军覆没,以濯清为首太子党一派独大,牢牢把持住了朝堂上的局势。

在陕州,因为刺杀皇帝,那些教徒的亲属,牵连被杀的人多达数千人。

濯清牢记“老婆”黛玉的叮嘱,以身体生病为由,向皇帝请假,躲在随园“养病”。

濯清可不想成为“刽子手”,杀人者人必杀之。杀那些无辜的人,也没啥成就感。

濯清觉得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这句话真是不假,能躲就躲吧,再说还有美女等着自己安慰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