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石头新记 > 第二百四十二章 聪明伶俐黄莺儿

水家祠堂在随园正北,而柳家祠堂则在水家祠堂西侧。

濯清小时候曾有段时间过继给柳家,跟着柳明生活过几年,也正是那段时间,入了东宫做世子伴读。

或许是因为受了柳明的影响,濯清比起老王爷和水浮,做事更有条理性。

但又因为时间不长,所以老王爷身上那种任性妄为的影子还在。

濯清对柳家的感情还是非常深的,不然也不会顶着柳濯清的名字,在外面闯荡。

濯清有时候甚至觉得老王爷是大智若愚,他装傻充楞,一副纨绔子弟做派,恰好躲过了几个皇子夺嫡之争。

几个皇子都觉得北静老郡王没什么本事,只会花天酒地,因此没人在意他。

而濯清恰巧示警太上皇,得到太上皇的赏识,让北静王府彻底摆脱了被皇上清算的危机。

柳家对太上皇有功,皇上顺势给了濯清一个郡王王妃的诰命,反正这种惠而不实的虚衔,对皇上来说是最愿意给的。

又不要从内帑掏钱,只要一道圣旨就好了,濯清还要感恩戴德。

赦封诰命对于皇上是小事一桩,对宝钗可是天大的事,她几年前选秀落选,就把愿望改成了做北静郡王妃。

如今可以说如愿以偿,可是有了黛玉的亲王王妃在前,这喜悦之情就大打折扣。

正一品和从一品听起来只差一个字,那几乎就是天堑。濯清立了这么多功劳,还不过只是正二品。

正一品的官员都是内阁首辅,亲王这样的人,以此类推,正一品的亲王王妃,整个帝国也没有几个。

而郡王王妃那就太多了,不讲别的,四王中其他三王的正妃,亲王的儿媳妇,庶出的皇子的正妃都是郡王王妃。更别提还有别的像宝钗、湘云这样被破格赦封的。

一切都是因为有了黛玉,宝钗才低了一级,她心里当然不痛快。

宝钗应对之策无非就是两个:一是与自己的堂妹宝琴结盟,宝琴虽年幼,天姿国色,相貌在随园也是数一数二的。

濯清又非常溺爱她,据说还答应她什么离经叛道的“西式婚礼”,可见有多喜欢这个妹妹。

二是早日生下麒麟儿,自己要先生下长子,黛玉身体不好,必然很晚才会有子嗣,而且未必生得就是儿子。到时候王爵还是由自己的儿子来继承。只要比湘云更早即可,到时候母凭子贵,随园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濯清、宝钗夫妻对拜后,由莺儿搀扶宝钗入了洞房。

濯清则去宴席上敬亲朋好友的喜酒。

因为有李鸿远帮忙应酬,濯清才少喝了不少酒,不然那些故交哪里肯放过他。

前几天因为太子和胤昼在,大家不敢太放肆,今天“老虎”们都不在,还不抓紧机会多灌濯清几杯。

东安郡王穆珏比濯清大不了几岁,两人算是同辈。

西宁郡王年龄太大,由老王爷陪着,南安郡王太小,被老太妃和南安太妃接到内宅去用膳了。

只有东安郡王吵着要闹洞房,本来东安郡王应该叫东平郡王,因为前朝有个“平郡王”,为了避讳,也怕有人借此闹出什么“复国”之争,故后改称东安郡王。

濯清娶黛玉时,没有外人闹新房,那是濯清特意交待的,太子也同意了。

毕竟黛玉敏感,心思细腻,闹出事来就不好了。

今天看来是逃不了啦,不过濯清想宝钗毕竟年龄大一点,心理更成熟,应该问题不大,便答应了。

当然了,大家都是贵族,搞得太庸俗,也怕濯清面子上过不去,不可能太折腾新娘子。

东安郡王提出选三个年轻后生,加上濯清四人,让盖着盖头的新娘摸手,猜哪一个是新郎官,猜错一次,濯清要喝三杯,若是三次全错,得喝九杯还再加罚三杯。

这其实已经是很文雅的“闹新房”了,当然在男女授受不亲的年代,摸手已经是很破格的举动了。

不过也正因为平时礼教甚严,这“闹新房”法不责众,趁机揩油闹事的人很多,以至于后来成了“陋习”。

东安郡王从参加酒宴的人中选了三个和濯清身高相似,年龄相仿之人,蒙上面,大家伙一起去新房看热闹。

不过真的能进洞房的还是那些权贵子弟,都是和濯清关系密切的年轻一代。

莺儿早就得知了“闹新房”细节,心里暗自着急,怕宝钗认错,王爷本来就喝了不少酒,再喝十几杯,怕是真醉了,到时候怎么入洞房。

莺儿有心提醒自家姑娘,发现进来之人都是蒙着面,不过莺儿对濯清很了解,一下就从露出的四双眼睛中分辨出了濯清。

莺儿乘别人不注意,在宝钗背后右侧轻轻划了两下。

宝钗冰雪聪明,一下就知道了濯清在从右侧数第二个。

古人习惯一般都是从右到左,这样就是第二个便是濯清。

果然,宝钗摸到第二只手时,发现那只手有老茧,濯清平时经常练双剑,左右手都有老茧。

而别的勋贵子弟的手不是肥厚油腻,就是光滑清瘦,和濯清的手差别很大。

宝钗毫不犹豫,指认第二个为新郎。

东安郡王觉得不可思议,觉得定是濯清作弊,或者有人提示。

宝钗盖着盖头,声音不大,说道:“妾自幼与北静郡王一起长大,郡王时常舞剑,手掌有茧,故而知晓!”

众人恍然,东安郡王懊恼不已,对濯清说道:“我怎么把你们从小一起在随园生活给忘了,让你逃脱了!”

濯清笑道:“那是世兄心疼二弟!世兄尽兴即可,何必计较输赢!”

东安郡王听濯清如此说,也只能作罢,众人尽兴而归。

濯清虽然没醉,但是比起与黛玉新婚那一晚,多喝的酒双倍不止。

莺儿赶紧捧来“醒酒汤”,让濯清喝下。

濯清对今天莺儿的机灵大为赞赏。濯清从莺儿的眼神中,就看出了她认出了自己,而且她隐秘的提醒,别人不注意,还能瞒得了濯清的眼睛?

濯清握住莺儿的手道:“莺儿,你果然聪明,不愧是你家姑娘的左膀右臂。”然后偷偷把那串玛瑙手串套到莺儿手腕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