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石头新记 > 第二百三十二章 北静王妃林黛玉

十一月初七,随园里已经是张灯结彩,丫头嬷嬷都在忙着将荣国府送来的嫁妆整理,收进黛玉和三春各自院里的仓库中。

东宫有太监出来先看方向:何处更衣、燕坐、受礼,又与濯清商议何处开宴,何处退息等。

又有巡察地方总理关防太监等,带了许多小太监出来,在随园外围各处设置关防,挡围。

指示随园人员何处退,何处进膳,何处启事等种种礼仪。

外面还有鸿胪寺官员和五城兵马司的人,在打扫西府前的街道。

老王爷则督率匠人将花灯安置到位,以及指派李汉时等人,负责烟火燃放之类。

濯清对安全尤其重视,随园大部分建筑都是木结构。

婚礼现场的火烛风灯,烟火鞭炮,很容易引起火灾,自己大婚可不想出什么事故。

濯清把随园划分成若干小的责任区,由一个大丫头负责,手下再配上嬷嬷、小丫头、小厮、太监等,在自己区域里进行巡查,消除隐患。

像尤氏、秦可卿、封氏,这些本来就有事权的“管家”,不消说,自然都在忙碌。就连尤氏姐妹,甚至妙玉都来帮忙。

的二十位美女,也被分到各处,细心周到、办事伶俐的还被委以重任,负责一小块区域。

那些园里道路两旁一些植被,由于冬天显得光秃秃的,都用纱绫包裹住,显得格外艳丽。

另外侍卫们也都按区域划分,负责随园外围的警戒。甚至锦衣卫、御林军里,许多曾经的老部下,都主动要求到随园来帮忙。

他们一方面感念濯清的提拔重用,另外都想来沾一沾光,谁不知道北静王爷出了名的大方,这红包还能小的了?

濯清这个“新郎官”,正在熟悉明天的流程、线路,免得到时候弄错了出笑话。

第一次结婚没经验,难免有些紧张。

十一月初八,清晨时分,濯清就自己起床洗漱完毕,由晴雯和鸳鸯负责濯清的穿着打扮。

晴雯手巧,鸳鸯心细,她们两人帮濯清穿戴,梳结发髻让人放心。

由于濯清需要戴郡王的七冠,身穿保和冠服,所以光穿戴就花费将近一个时辰。

濯清只提了一个要求,在绦带下挂上自己和黛玉的订婚时的信物“木牌”。

濯清的礼服乃是青色的,配上濯清白玉似的皮肤,显得格外俊美挺拔。连帮着他梳妆打扮的晴雯和鸳鸯,看到自己家的二爷如此英俊,都有些脸红红的。

谁说只有男人好色,女人也是颜控。

濯清去接黛玉时,骑得是自己刚从西域得到一匹“汗血宝马”,全身金色,几无杂毛。

濯清一共得了汗血宝马和天马各二十几匹,大部分都献给了皇上和太子,还有两匹给了胤昼,自己只留了两匹。

都中百姓也都听说了今日北静王大婚,随园附近由于警戒,生人无法靠近。

所以百姓都在随园去荣国府迎亲的道路两旁,挤得是里三层外三层。

五城兵马司没办法,请了锦衣卫和御林军协助,在道路两边警戒,以保证道路畅通。

甚至道路两边有两三层楼的酒楼旅店,窗户那也都挤满好奇的人。

锦衣卫防止有人刺杀,在一些制高点都安排有弓弩手,监视各处。

不过濯清毕竟只是郡王,安全警戒没有皇上和太子出行那么严格,老百姓还是可以强势围观的。

“那个骑高头大马的就是北静王爷!”

“这么年轻?看着不到二十岁吧?”

“北静王爷长得这么好看?”

“老汉我活了几十年,第一次看到王爷这么大的官!”

“北静王爷后面跟着那两个天仙似的美人,是不是就是王妃?”

“没见识!那是北静王爷的丫头!”

“丫头就这么好看,那王妃得美成啥样?”

……

濯清骑着汗血宝马,带着四顶八抬大轿,前往荣国府。

其中主轿因为是亲王王妃待遇,用的是银顶黄盖红帏。另外三顶是普通的花轿。

濯清感觉有一些紧张,自己也有点纳闷,面对安南军队围攻,还成千上万的叛军和土匪都面不改色,迎娶黛玉咋这么紧张呢。

人们形容人生最得意的时刻,都喜欢用那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濯清的出身决定了自己没有机会金榜题名,只剩下小登科了,那同样是人生最得意的时候。

迎娶黛玉一直是自己多年的心愿,所以才会有些紧张吧。

荣国府外,贾母等有爵者,皆按品服大妆站列。

园内各处,帐舞蟠龙,帘飞彩凤,金银焕彩,珠宝争辉,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长春之蕊。

贾政和贾琏等人,在宁荣街西街门外迎接濯清。

濯清刚到荣国府外,夏守忠便带着赦封圣旨来到贾府。

早有仆人端来案几,焚香之后,众人跪拜,等候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京兆尹长安知府林如海之女,林氏黛玉者,温婉娴静,贤良淑德。特赦封为北静王妃,礼仪待遇以亲王王妃例。钦此!”

夏守忠宣旨完毕,亲自扶起濯清后小声说道:“本来陛下也想来沾沾喜气,后来考虑到太子和王爷交好,这才作罢。皇上特地吩咐老奴,代为贺喜王爷。”

濯清把早就准备好的红包递给了夏守忠,看起来薄薄的,那可是帝国银行的万元支票。

“夏公公和本王就不要客气了,咱们是一条船上的人!公公如有空,不如喝了一杯喜酒再走。”

夏守忠摇头道:“今日老奴当差,皇上那还等着老奴回去听信呢。明天晚上,老奴再去西府讨一杯水酒!”

夏守忠带着手下一众小太监急匆匆来,又急匆匆地回宫了。

贾母等人看夏守忠这样的大太监,皇帝的近臣都对濯清毕恭毕敬,也都脸上有光。

皇帝不仅赦封了黛玉为北静王妃,第二道圣旨则是封迎春、惜春为北静王侧妃。

只是第二道圣旨没有当众宣读,因为是制曰,小范围和当事人知道即可。

探春因为已经封妃,没有额外的赦封圣旨,皇后送了一只玉手镯给探春,连同圣旨一起送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