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石头新记 > 第二百三十章 座上珠玑昭日月

就在太子胤弘和太子妃在商议,送翡翠白菜给濯清的时候,胤昼也在为自己的兄弟大婚送什么礼发愁。

送金银珠宝,濯清比自己还有钱,也不稀罕。上次胤昼说送美人就当贺礼,那只是玩笑之语。

胤昼的爱妾对濯清印象不错,上次濯清帮她解围,她自然投桃报李:“王爷,上个月平安州节度使不是送来了那幅唐朝韩干的《照夜白图》,不如送给北静王爷,妾上次听晴雯说,她们家二爷绘画是一绝!”

濯清上次提到自己的爱妾晴雯心灵手巧,胤昼的爱妾就要结识晴雯,两人私下经常互相串门。

胤昼自幼学习琴棋书画,虽然他对打仗更有兴趣,收藏古董还是比太子的农家乐审美要强不少。

下面那些封疆大吏,投其所好,经常送一些名帖字画给胤昼。

不拍锦衣卫头头的马屁,那还拍谁的马屁。

胤昼听了爱妾的话,顿时大喜道:“不错,二弟最喜欢丹青!我听说北静王妃喜欢芙蓉,不如就将那幅宋朝的《出水芙蓉图》连同《照夜白图》一起送给二弟。好事成双嘛!”

濯清并不知道四哥、五哥在为自己的婚事送礼而发愁,他现在要去荣国府,为大婚的事情与贾府上下沟通好。

濯清来到宁荣街的时候,发现两边的屋檐下已经挂起了红灯笼,喜庆的气氛已经显现出来了。

六礼中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这些都好说,主要还是重头戏亲迎。

濯清想搞得隆重一些,主要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和黛玉定亲以来,已经好几年过去了,又因为国孝耽误了两年多,有弥补的心理;

二是不辜负自己追求奢华、风流王爷的名号,一个能力超群,德行有亏的王爷,才是皇上和太子放心的“好臣子”。

贾母、贾政、王夫人、王熙凤这些荣国府的“当家人”都到府外迎接濯清。

濯清连忙下轿,让众人不必行礼,都是自家人,不要见外。

贾母等人都是濯清的长辈,让他们给自己磕头,濯清有点过意不去。

贾母对濯清的态度十分的微妙,既有不满又有赞赏。

不满是因为,濯清把自己的外孙女黛玉拐跑了,那可是自己给宝玉内定的“孙媳妇”。

拐跑了外孙女黛玉就算了,自己府里三个如花似玉的“孙女”也被连锅端,没见过这么贪婪的人!还顺手牵羊顺走了自己的大丫鬟鸳鸯,真正可恶。

赞赏是因为,濯清帮荣国府一下补了近百万两银子的窟窿。给儿子贾政谋了好职位,又让凤姐得了好处,补贴了荣国府不少家用。

凤姐挪用了黛玉的几十万两银子的嫁妆,濯清不仅补送来了,还比原来林如海寄存的更多。

不仅如此,探春的儿子竟然姓了贾,自己凭空多了个“孙子”。濯清甚至还给了探春帝国银行的股份,这将来可都是孙子贾的。

此外,元春在宫里时常得到濯清的接济,听说每月送去凤藻宫的吃穿用度的银子,都是以万计。

大家众星捧月一般,把濯清引进三层仪门,进入堂屋中,抬头看到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书着“荣禧堂”三个斗大的字。

宾主在荣禧堂落座后,濯清上次为探春远嫁,来过一次荣禧堂,因为匆忙,没有好好打量。

只见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有一副乌木联牌的对联,镶着錾银的字:

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下面一行小字:“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

穆老王爷早已经过世,其子穆珏在边军中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力,四王八公中也只有北静郡王,依然在权力中心。

贾母开口道:“蕃郡此番来荣国府,不知道有何见教?”

濯清的四份聘礼,早就连同黛玉的嫁妆一起送来荣国府了。

濯清笑道:“外祖母不必客气,叫我清儿或者溶儿就可以了!这次大婚太子和朝中众臣都会出席,我主要是为两府协调的事情来的。”

濯清还带来了自己长史李汉时和管家平儿,负责两府之间的联络对接。

不要濯清的花轿抬到荣国府,这边还没准备好,那不是闹了笑话。

另外虽然说四顶花轿,顺序也很重要,第一顶肯定是黛玉的,而且一切仪式都以此轿为中心,另外三顶都是陪衬。

所以顺序为:主轿黛玉,次轿按年龄排序,迎、探、惜。

虽然探春妃子的名号,比迎春的高,但是安南王妃毕竟不是濯清的妃子,而且迎春年龄更大,这样排序更合乎礼法。

太子还送来了十名宫女和十个小太监,他们都是跟着黛玉的花轿走的,以后就会以服侍亲王王妃的名义留下来。

太子可不是人畜无害的“小白兔”,他从太上皇和皇上那学了不少帝王心术,派宫女和太监来,一是彰显荣耀,二就是未雨绸缪,监控濯清。

另外礼部和鸿胪寺也会派官员,指导和监督整个婚礼。

不过皇上既然下旨封了黛玉亲王王妃的待遇,基本上都是顶格礼仪,礼部、鸿胪寺就是来做做样子的。

贾政开口道:“蒙蕃郡青睐,寒舍蓬荜生辉,荣国府上下必定听从蕃郡调遣!”

濯清以黛玉夫婿身份称呼贾政,说道:“舅舅不必太客套,都是一家人,凡事大家都有商有量,才是最好不过。

婚礼期间人多事杂,安全第一,无论是钱粮礼物,还是阖府上下的人身安全,都是重中之重!”

不能婚礼的时候,荣国府闹出礼品失窃的丑事。特别是皇上、太子、和亲王送来的贺礼,丢了可不仅仅是面子的问题。

如果再出几条人命,那婚礼的喜气就更要大打折扣,濯清可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

荣国府这只要不出乱子就行,婚礼的主要仪式还是在随园举行。

凤姐笑道:“二弟放心,嫂子定把府里上下,都管束的一事一档,保准不误了林妹妹的吉时!”

凤姐善于察言观色,她发现濯清并不喜欢太过客套,把到嘴的“王爷”换成了“二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