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石头新记 > 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以我血荐轩辕

濯清眯了一会,便起来前往王宫。

由于王宫的宫门多,房间多,在昨天攻占王宫的战斗中,牺牲了不少神机营的士兵。众将士都痛恨那些背后放冷枪的阮军士兵,所以几乎没有俘虏。

整个王宫,只有那数百嫔妃、宫女被俘,她们是还没来得及被阮军杀死的幸存者。

南征军还在一个王宫地牢中,发现了第一次南征被俘的几个将领,他们都已经被杀害,其中包括了卫若兰。

濯清看到年轻的卫若兰,已经瘦得不成人形,哪里还是那个翩翩美少年。

侍卫把清理出来的卫若兰的遗物交给了濯清。那是一只鹿皮扳手,是濯清当日教卫若兰学箭时,赠送给他的。

侍卫还从卫若兰贴身衣物中,发现了一封血书。

卫若兰定然是从看守他的狱卒的谈话中,了解到了濯清来到了安南。

血书是写给濯清的:二哥,见信如面!你来安南,定是为我父子报仇雪恨的!我可含笑九泉矣!

二哥,替我照顾好湘云妹妹,我虽死而无憾!

记得当日射圃学箭,二哥曾教若兰一首小诗: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阮文曾逼我签认罪悔过书。

可笑!若兰无罪无悔!我一直以二哥为榜样,绝不会向敌人投降!

今日便以我血荐轩辕,无愧先祖先父!二哥,我在天之灵,会保佑你旗开得胜,直捣黄龙!

兰弟绝笔!

濯清看罢血书,潸然泪下!秦钟、卫若兰都是濯清最器重的徒弟,两人亦是濯清的好友。

与薛蟠这样的酒肉朋友不同,卫若兰的举止最接近濯清,彼此意趣相投。

濯清本来还希望,卫若兰锻炼成长后,将来任命他为水师提督,经略海洋,如今成了泡影。

濯清一直提醒南安郡王,小心安南人反复无常,也是怕万一战败,自己的好友身陷囹圄。

濯清怕什么就来什么,卫若兰不幸以身殉国,濯清如同被人砍断了左膀右臂,痛心不已。

王宫还在清理,许多士兵异常激动,他们仇恨那些不讲道义的安南人。很多阮军假装投降,乘南征军不注意就放冷箭,打冷枪。

甚至有许多妇女、少年身怀匕首,假装欢迎上**队,乘将士们不注意,刺杀落单的南征军士兵。几乎每个营都曾碰到类似的情况。

南征军将士们都纷纷向濯清请愿,要求血洗黎城,火烧王宫。

濯清把总旗以上的将领都召集起来,濯清对将领们说道:“安南百姓之所以如此仇视南征军,首先是他们不了解我们,南征军是文明之师,威武之师。我们要贴出告示,告诉百姓真相,遵纪守法的百姓必须得到保护。

其次,很多阮军假扮百姓,妄想我们屠杀百姓,引起对立,让无法在黎城立足,你们屠城不正好落入了敌人的圈套?

最后,王宫虽是王权象征,却是老百姓的民脂民膏。你们烧了王宫,以后重建的银粮还是要安南百姓承担!”

众将领听得都惭愧不已,低头不语。

濯清又安抚道:“对于那些顽固分子,露头就打,不要手软!百姓才分男女老幼,敌人不用分。以后士兵出行,必须以小旗为单位,整体出行。另外,汉高祖入关都有约法三章,我们也要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众将领面面相觑,议论纷纷,“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什么东东,没听说过啊。

濯清挥手道:“你们先去贴安民告示,实行宵禁。具体的方案,我会让隋远告诉你们!”

众将领被濯清几句话,就说得没了脾气,纷纷回营,做部下的思想工作去了。

濯清处理完这些事情,也来不及继续悲伤。把香菱叫过来,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歌曲教给她,让她去教那些女侍卫们,然后去各营慰问演出,正好也做一次思想宣传。

香菱一会就学会了,歌声还

很动听:

南征军人个个要牢记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

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第二不拿群众一针线

群众对我拥护又喜欢

第三一切缴获要归公

努力减轻百姓的负担

……

歌曲朗朗上口,很容易推广,濯清还把之前设置的各营副职,喊来学习歌曲,领略濯清的意图,回去要做好士兵安抚教育工作。

南征军的旺盛斗志要保持,但是不能把这怒火转嫁到普通百姓身上。这就是濯清要求副职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濯清可不是圣母,那些敢于挑衅的安南人,无论男女老幼,统统砍了。

濯清措施得当,加上秦关、白岭南率领的数万大军进入黎城。局势终于稳定下来,市集商店都陆续开门营业。

濯清写信给两广总督孔洵,让他安排地方官员,来接管黎城的民生政务,也任命了几位投降的黎朝的官员暂时处理民间事务。

黎城里这次战斗波及范围并不广,濯清让秦关在黎城南门外安营扎寨,士兵若全部驻扎黎城,没有那么多民房可供住宿。

在南门外安营扎寨还有一个好处,可以与黎城互为犄角,防范南部阮军前来偷袭。

黎城以北,已经全部被南征军攻占,陆上和海上补给也都很通畅。

濯清把战况用五百里加急飞报太上皇、皇上,并假公济私了一把,带了一封家书给黛玉。

濯清告诉黛玉战况,让她不用担心自己,另外让她安抚湘云妹妹,并给卫家送信。

战争还没有结束,濯清先与暹罗联络,让其派特使来黎城,商议共同夹击南部阮军。

暹罗有好几处被安南占领的领土,目前还在阮军控制之下,他们也一直在等待黎城的消息。

暹罗听到阮文战死,黎城被南征军占领时,举国欢腾。

暹罗国也是华夏的藩属国,而且一直比较友好,也许与彼此领土不接壤也有关系。当然暹罗也不像安南那样反复无常。

此次濯清又强化了两国的同盟关系,答应战争结束后,归还安南强占暹罗的领土。

并且让安南与暹罗交界的高棉重新立国,成为华夏新的藩属国。

这对暹罗来说无疑是喜事连连,高棉复国会削弱安南国力,在两国增加一个缓冲地带。所以濯清的使者还没有到达暹罗,暹罗已经流传着这位郡王的传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