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石头新记 > 第六章 留得残荷听雨声

红楼之石头新记 第六章 留得残荷听雨声

作者:不吃橙子的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31:02 来源:笔趣阁

濯清安慰黛玉道:“没有的事。只是明年,要抽空去金陵、苏州几个月。还要回来的,就算要回长安自然带妹妹一起去。”

黛玉脸上挂着泪说道:“你莫要哄我,你去了就不回来了。”

接着又伤心起来。

濯清继续安慰道:“我还没跟先生学好呢,现在回长安去,怕不是要交白卷的。再说我家院子可大了,别说你一个人去,你们全家都搬去,也住得下。”

黛玉这才止住了悲声,白了一眼濯清,说道:“你反正皮厚的像熊猫,交白卷自然是不怕的。”

忽的又想起什么,竟破涕为笑了。

濯清见她好了,出去牵来了马,驼着黛玉在园里溜达几圈。

马上颠簸,黛玉一会叫,一会笑。拉着缰绳的濯清,则不时回头看看。

黛玉发现后顿时羞赧,低头不语了。

梅雨季节来临,阴雨连绵。

黛玉在房间里烦闷,便撑了油纸伞,打算去后院草庐找濯清。

雪雁连忙拦住:“姑娘,雨这么大,就莫要出去了。”

黛玉说:“再这么闷着,我都要发霉了,我去看看哥哥在作甚么?”

雪雁只得也撑把伞,领着黛玉往草庐走来。

正看到濯清头上带着大箬笠,身上披着蓑衣出得草庐来。

黛玉不觉笑了:“那里来的渔翁!”

濯清说道:“本来正打算送一套给你去,可巧你来了。”

说完转身又进了草庐。

濯清说道:“我让人做了两套,怕你下雨不方便出门,打伞又不周全,裤袜总会湿。”

一面说,一面摘了笠,脱了蓑衣。

黛玉看濯清脱了蓑衣,里面只穿半旧灰绫短袄,系着灰汗巾子,膝下露出青色绸裤子,底下是绵纱袜子,靸著牛皮短靴。

黛玉问道:“上头怕雨,底下这鞋袜子是不怕雨的?也倒干净。”

濯清笑道:“等到冬天,我穿这身独钓寒江雪去,妹妹就站那看着吹吹北风。”

黛玉啐了他一口。

又看那蓑衣斗笠不是寻常市卖的,十分细致轻巧,因说道:“是什么草编的?怪道穿上不像那刺猬似的。”

濯清道:“这是蓑草编的,做成鱼鳞状的,就很贴身了。惟有这斗笠有趣,竟是活的。冬天下雪,带上帽子,就把竹信子抽了,去下顶子来,只剩了这圈子。下雪时男女都戴得,我送你一顶,冬天下雪戴。”

黛玉笑道:“我不要它。戴上那个,成个画儿上画的和戏上扮的渔婆了。”

及说了出来,方想起话未忖夺,与方才说濯清的话相连,后悔不及,羞的脸飞红,便伏在桌上装咳嗽。

濯清体贴黛玉,并未趁机取笑,装作浑然不觉。

濯清对黛玉说道:“我母亲故乡是海边的,曾教我一首俚歌,叫《渔家姑娘在海边》,我唱给你听。”

濯清哼唱了一遍,又用笛子吹奏一遍,那笛声和着屋外的雨声,飘到很远很远。

黛玉主仆二人都听入迷了。

良久,黛玉才说道:“那今儿我也扮一回渔家姑娘。”

说罢,拿了那箬笠,让雪雁捧着蓑衣回院去了。

……

这日,有老仆人来找,说郑先生有请,先生故交要见濯清,让现在去天宁寺寻他们。

来到天宁寺,只见郑先生对面,一位四十左右的中年人,不修边幅,潇洒不羁的跨坐在石凳上,手里拿一把蒲扇,显得特立独行。

郑里庵笑道:“湘莲,来见过这位瘿瓢子,这位黄名盛,字恭懋,乃我的挚友。”

那中年人哈哈笑道:“只要天天请我喝酒,绝对至交好友。”

濯清笑道:“鸿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间一场醉。我有酒,你有诗吗?”

黄名盛眼睛一亮,哈哈一笑:“克柔,你这学生我喜欢,合我胃口。”

郑里庵对濯清笑道:“他乃是家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涯乱树根,画到精神飘没外,更无真相有真魂。”

濯清和黄名盛都赞道,好诗好诗!

黄名盛接着吟到:“人生只爱扬州住,夹岸垂杨春气薰。自摘园花闲打扮,池边绿映水红裙。”

三人互视一笑,赞到妙哉妙哉。

柳濯清和黄名盛脾气性情更接近,甚至超过先生郑里庵。

两个人都是洒脱之人,很快就成了忘年交。

……

七月底,花园里池塘荷花已经开始慢慢枯萎。

草庐里,濯清的两个贴身丫头正在聊天。

纸鸢说:“二爷是极有才的,可起你的名字,香菱两个字,我总觉不通。菱角花开,谁见香来?若是菱角香了,正经那些香花放在哪里?”

香菱道:“不独菱花香,就连荷叶,莲蓬,都是有一股清香的;但它原不是花香可比,若静日静夜,或清早半夜,细领略了去,那一股清香比是花都好闻呢,就连菱角、鸡头、苇叶、芦根,得了风露,那一股清香也是令人心神爽快的。”

纸鸢笑道:“不得了啦,跟着林姑娘后面学了几日诗,我一句你有十句顶着。”

香菱也不生气,说道:“你可知道,二爷字湘莲,有古文说濯清莲而不妖,咱们二爷的名字也是极好听的!”

纸鸢点头道:“嗯,能碰到二爷这样神仙似的人物,咱们也算苦尽甘来了。”

香菱应道:“我只盼能长长久久陪着二爷,就算外面八抬大轿抬我,我也是不去的。”

纸鸢笑道:“小蹄子动春心了,二爷没白疼你。不过二爷倒是要我学好琴筝,将来只要能与二爷合奏一次,传说中的笑傲江湖曲,我就满足了,这姨娘的位置就留给你坐了。”

说罢就哈哈笑着跑出草庐。

香菱追过去,恼羞道:“小蹄子,看我不捏住你的嘴。”

林黛玉和柳濯清正在花园散步。

黛玉问道:“你教我的笑傲江湖古琴曲,似乎并不难,我已经学会了。”

濯清笑道:“这曲子不难,其实,这世上好听的曲子大多不难,难得是你要有一颗英雄心,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遇到强敌,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样才能弹好笑傲江湖。”

黛玉似懂非懂,但看向濯清的目光明亮异常。

濯清说道:“好曲子也要练,我们今天就来合奏一曲笑傲江湖!”

草庐前,黛玉前琴台上放的是濯清的那把古琴,纸鸢琴台前放着古筝。

濯清先匀了匀气息,嘴唇轻轻碰到笛子吹孔,那笛声由弱到强,突然又一个起伏。

古筝一阵拨动琴弦,如流水划过荷叶。

然后是笛子小段花舌,悠扬的旋律流动而出。

古琴进入主歌,古朴又清亮的琴声,厚重了整个旋律。

古筝一直在和弦,笛声则是不断提升着,渐次加强。

香菱感觉眼前似乎有很多的侠客,在飞来飞去。可实际周围只有竹影摇动,残荷半弯。

渐渐旋律弱下去,最后余音渺渺,久久不散。

突然,濯清眼睛一眯,摇头唱道:“江山笑,烟雨遥,淘浪淘尽红尘俗世几多娇。。。”

黛玉几个都被他滑稽的样子逗笑了。

可是柳独秀同志还不够,他走到墙边,摘下一朵蔷薇,手指一拈,邪魅地笑道:“戏说江湖醒人世,拈花一笑万山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