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石头新记 > 第一百零七章 汇通天下辐八方

林府上下都在打点行礼,做好出行准备。因为三月就要启程去都中长安。

濯清利用这个空档期,拼命讨好贾敏,准丈母娘这关着实不好过啊。

贾敏对濯清的态度,并没有明显的转变。其实她也知道,濯清确实是个非常理想的女婿。只是想到以后,还要和柳慧那个可恶的女人打交道,就气不打一处来。

濯清正在为准丈母娘的态度头疼的时候,扬州八大盐商联合起来,请扬州知府出面宴请濯清。

盐商们还请来了金陵秦淮名妓来作陪,扬州四海楼更是张灯结彩,布置得富丽堂皇。

盐商们建的工坊很多已经开始盈利,兴办学堂又大幅提升了美誉度。名利双收的盐商们请濯清,一方面是为了感谢濯清,另一方面是想了解朝廷的态度。

众人行礼落座后,扬州知府起身说道:“今天大家伙请王爷来品尝江鲜,一是庆祝王爷平定邪教,二来也是为王爷饯行。”

濯清起身笑道:“劳烦知府大人了,此次剿灭邪教,在座的义商都功不可没。兴办工坊和学堂,利己利人,造福扬州百姓,我敬诸位一杯。”

濯清起身时,众人都纷纷起身陪着。

濯清一杯下肚,大家都举杯一饮而尽。

黄筠对濯清说道:“王爷文可安邦,武可定国。此次邪教如此大规模的造反,短短两三日,就被王爷平定,此乃扬州百姓之福。”众人都纷纷附和。

濯清微微一笑道:“太上皇、皇上,对诸位协助平定邪教,大为赞赏。已经建好的工坊和学堂,还可以继续办下去。至于今后,我有一桩买卖要和诸位谈。”

江晓春带头询问道:“不知道王爷有什么好生意,让我等有幸分一杯羹?”

濯清说道:“相信在座很多人都知道,我与王子腾大人的侄女,荣国府的链二奶奶合股的钱庄,在金陵和扬州都开张了。”

江晓春等人都频频点头,濯清继续说道:“我想和诸位盐商的钱庄合作,成立联合票号,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实现异地汇兑,最终实现汇通天下。”

江晓春、黄筠等人面面相觑,既惊讶又感兴趣,黄筠忍不住问道:“王爷,这异地汇兑是什么意思,什么又是汇通天下?我听说晋商有几家票号,但是也没听说过汇兑。”

濯清解释道:“比如黄先生想去大同购买皮毛,若沿途带着现银,一来运输不便;二来路上为未必安全;三来损耗严重。如果黄先生将银两,存到扬州的票号,你只要携带票据,支付很少的利息,就可以去大同的票号取出银两,或者直接将银两存入对方户头,见面交易时只要交付票据即可!这就是汇兑!“

众盐商都一阵骚动,濯清继续道:“现在只是金陵、扬州、长安几个城,将来北到恰克图、库伦,南到濠镜澳、广州,西到准葛尔都有了我们的票号,就能实现汇通天下。”

这下盐商们更是热烈地讨论起来,有的说这真是创举,有的在说难点,如何防止票据伪造,如何实现银两转运,防止挤兑等等。一时间酒楼里人声鼎沸,热情高涨。

黄筠还是比较理智的,他问道:“王爷,如何才能让其他那些商人,相信我们的票号,把银子存进来?”

濯清答道:“我与诸位合作也是为了这个,票号生存的根本在信誉。在座的盐商们就是金字招牌,但这还不够,除了我们钱庄、票号的本金,要充足之外,还有盐引作为资质抵押。票号和钱庄合一后,既可以借贷银两,又可以实现汇兑,必然成为行业的巨头。”

江晓春是个目光敏锐的人,他立刻就觉察到,这是个巨大的商机。

他毫不犹豫地对濯清说道:“王爷果然是才智过人,鄙人唯王爷马首是瞻。”

黄筠等人也不甘示弱,纷纷表示愿意入股。

扬州知府是个老谋深算之人,他问道:“王爷,这事情是好事,就不知道太上皇、皇上是什么意思?”

濯清笑道:“太上皇、皇上也正在为银荒的事情头疼,眼下南边还在打仗,百姓的银两都存放家中,流通的银两严重不足。目前国库空虚,内帑也在消减用度。我曾对太上皇说过钱庄票号之事,他老人家意思,先摸着石头过河。鲁迅先生不是曾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鲁迅先生是谁?”

“鲁班的弟弟吗?”

濯清对这样的问题,当然是置若罔闻。

江晓春一拍大腿:“好一个世上本没有路,王爷才是有大气魄之人,我们就是要走出自己的一条新路!”

黄筠也跟着说道:“王爷果然雄才伟略!这钱庄票号合一后,叫个什么名号?”

“中华帝国银行!”

众人又是一阵骚动,“好名字!”“好有气魄的名号!”

“啥叫银行?”

“就是赚银子的行当。”

众人都哄堂大笑,濯清也忍不住笑道:“对!说到底就是一个资金流。物品的流通叫物流,资金的流通叫资金流。我们就是要消除阻碍,让它们顺利流通起来,从中赚取一定的利息。”

江晓春恍然大悟:“这汇通天下,最后不仅仅是物流通天下,资金也可以通天下。”

黄筠补充道:“将来还可以到番邦、西洋诸国建银行,这样可以把生意做到海外去了。”

濯清说道:“这次我去金陵督造舰船后,会建议皇上,在松江重建市舶司。把咱们的丝绸、棉布、茶叶、瓷器卖到世界各地去。将来还要去华夏的藩属国,开设特区,专门销售咱们的货物,购买大家喜欢宝石、香料等,不断拓展咱们海外的利益。有了海贸利润做保障,百姓会更相信咱们的银行。”

盐商们都对前景充满了憧憬,喝酒的气氛更加浓烈。

这时候,一个马姓盐商问濯清:“王爷,我听说王爷的钱庄掌柜和伙计都可以顶身股,这样我们投本金的东家不是亏了?”

一时间大厅声音都消停下来,大家都想听濯清怎么解释。

“首先只有合格的掌柜和伙计,才能顶身股。其次只有这样,这些掌柜和伙计才能把银行的买卖,当成自己的买卖,尽心尽责,任劳任怨。最后这样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不要看伙计拿了多少分红,要看他为我赚了多少银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