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石头新记 > 第一百零五章 二十四桥明月夜

乌聪儿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终于被素花的真诚所感动。

素花和王天伦不同,她是真正的草原女子,敢爱敢恨,敢作敢当,这点其实和乌聪儿很像。两人互为知己,结拜成了姐妹。

乌聪儿又说服了自己的姐妹,并把王天伦所做的一切告诉了他们,她们本来就是乌聪儿的师妹或徒弟,根本不了解王天伦,所以都愿意继续跟随乌聪儿。

乌聪儿带着十几个姐妹,做了素花手下的侍卫。

乌聪儿只提了一个要求,就是请求濯清,放了自己的师兄齐大志。

濯清答应了乌聪儿的要求,让齐大志跟着隋远,做了一名斥候,但濯清要求他读书写字,还要学习军规,这可让齐大志为难了。

齐大志对濯清讪笑道:“王爷,你让俺上刀山下火海,俺眉头都不皱一下。这读书写字,俺不中啊!”

濯清笑道:“你以为打仗是街头卖艺呢?还上刀山下火海,你不读书写字,怎么了解军规条令?怎么看懂情报?将来怎么当一名合格的将军?”

齐大志一听来了神:“王爷让俺当将军,可别哄俺玩?”

濯清正色道:“只要你能认识五百个字,我就让你当总旗。将来立功了,当个将军也不是不可能!”

齐大志咬了咬牙:“好!俺从今儿起就和这字较上劲了,王爷您就瞧好吧!”

濯清又一次在扬州过年,林府的年夜饭异常丰盛。

芋头和鱼,是必不可少的两道菜,寓意遇到好兆头和年年有余。

南方不像北方包饺子,主要是包馄饨。

到了正月十五南方是吃汤圆,北方是吃元宵,两者的区别是,汤圆是包出来的,元宵是滚出来的。

汤圆的馅的品种就多了,豆沙、杏仁、黑芝麻糊等等,还有无馅实心的,可以做成咸味的。并且汤圆的汤是清亮的,像米汤可以喝。

所以濯清是旗帜鲜明的“汤圆党”,反对一切异端的“元宵党”。

要说江南过年最热闹的是元宵节,因为孩子们会提着各种各样的花灯,上街游玩,另外,这也是最大规模的男女相亲大会。

濯清特别做了荷花灯,鲤鱼灯送给黛玉和丽娅。晴雯也吵着要一盏,濯清便用筷子给她做了一盏宫灯,让几个女孩子叹为观止。

很多民间竹篾匠手艺很好,只是后世太多的塑料灯,取代了传统纸灯,很多好看又好玩的花灯都难得一见了。

元宵节,濯清带着黛玉、丽娅去瘦西湖看花灯。

元宵节从来都是摩肩擦踵,人头攒动。到处是人从众,濯清的侍卫们只能围着一个圈,把黛玉她们保护着‘蠕动’,你没看错,就是‘蠕动’。

濯清一行人好容易来到瘦西湖边,租了一艘画舫,这才摆脱了人潮的拥挤。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二十四桥是瘦西湖最有名的景点之一,泛舟湖上,看着那单孔拱桥,如玉带飘逸,又似霓虹卧波。

面对此情此景,黛玉微微一笑,对濯清说道:“去年年底繁忙,哥哥答应年后,给我弹奏一曲。今儿元宵佳节,泛舟湖上,我与丽娅姐姐正好洗耳恭听。”

丽娅只听过濯清吹洞箫,听说濯清要弹奏古琴,自然也非常高兴。

濯清让晴雯焚香,静坐一会,进入了片刻冥想状态,然后才开始弹奏。

那琴声不急不缓时,却似乎藏有兵甲。琴声悠远绵长时,则仿佛胸有沟壑。琴声高亢低吟时,就如同万马奔腾。

黛玉还是听出了这曲子,与当初濯清教她的《笑傲江湖》曲,有相似之处,但又更长更完整。

丽娅从来没有听过古琴,草原上乐器的特质,是更悠扬孤独,不像古琴这样典雅,丽娅也似乎从琴声中,听出了萧肃的杀气。

素花、乌聪儿是不通音律的,不过曲子里蕴含的洒脱,两个人都听出来了。

一曲终了,众人都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片刻后,黛玉问道:“哥哥此曲似乎与《笑傲江湖》曲类似,却又有所不同,好像更完整。”

濯清笑道:“妹妹,果然是知音,《笑傲江湖》曲就是根据此曲改编。”

丽娅问道:“那此曲叫什么名字?”

“此曲就是失传已久的《广陵散》,据说是一位世外高人传给嵇康。嵇康被司马昭所杀后,此曲失传。有位名叫管平湖的古琴大师,根据古籍《神奇秘谱》,重新打谱制成。我侥幸学会,才有机会弹奏给妹妹听。”

黛玉惊喜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广陵散》?魏晋风流果然名不虚传,这位管平湖大师在哪?我愿意拜他为师。”

濯清搪塞道:“这世外高人,哪能说见就见,可能到处游山玩水也未可知。”

黛玉还在那叹息,无缘拜高人为师。丽娅好奇问道:“这《广陵散》到底讲的什么故事,我从未听说过。”

濯清说道:“《广陵散》是根据聂政刺韩的故事编写谱曲。这故事有两个版本,一说是聂政为朋友刺杀仇家韩相侠累;另一说是聂政为父报仇刺杀韩王。”

素花说道:“难怪我觉得好像有股杀气。”

濯清摇摇头道:“我觉得比起聂政刺韩的故事,此曲后来的经历,更为人津津乐道。嵇康特立独行,不为权势所容,被害前曾弹奏此曲。他不惧死亡,唯叹息此曲绝矣!此风骨更胜聂政也!”

连乌聪儿都感叹道:“我只以为读书人,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原来也有大无畏的勇士。”

濯清说道:“这才是真正的文人风骨,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也有诗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在座的几个女孩都点头赞同,黛玉不打算就此放过濯清,又对他说道:“哥哥,有曲不可无词。上次扬州众盐商,要求哥哥作秋天词,哥哥才惊四座。今儿我和丽娅姐姐,也请哥哥作上元词,又会是词盖江南。”

濯清让香菱磨墨,一会挥毫写到:

清平乐上元月蚀

瑶华映阙,烘散墀雪。比拟寻常清景别,第一团圆时节。

影蛾忽泛初弦,分辉借与宫莲。七宝修成合璧,重轮岁岁中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