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黑科技就该这么用 > 第286章 死亡湖试验场

黑科技就该这么用 第286章 死亡湖试验场

作者:大脸猫脸大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2:45 来源:笔趣阁

传统的沙漠改造方式可不好走,不过人们还是总结出了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工程方法,最着名和常用的是“草方格沙障”,也就是用正方形的麦草墙来固定沙土,通常用于沙漠公路两旁,缺点是在风沙过大的地方收效甚微。

第二种是化学方法,即在沙表面喷洒固沙剂,将沙体表面固化来防止沙子流动。

第三种则是大家熟知的植物方法,例如种植沙生植物,并采用滴灌技术来保持土地水分,这对沙化治理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沙体中植物难以生长,其成本极高,难以大规模推广。

想要治理沙漠,那么最大的问题就是沙子的分散性和流动性,于是人们想着,要是能“点沙成土”就好了。

你还别说,前些年还真有人实现了。

国内的一个研究团队仔细地分析了土壤的力学特性,发现土壤具有两种力学状态。

分别是干时的固体状态和湿时的流变状态。

并且这两种状态能够相互转化。

由于土壤的这两种特性,使得土壤有自修复和自调节两种功能。

其中自修复就是土壤在干时的固体状态下开裂破坏,吸收水分后能够变为流变状态,从而可以修复破坏的土壤。

它是稳定、持久的,是使土壤生生不息的前提。

自调节即土壤颗粒排列的改变不会破坏土壤的性质,也就是土壤随便怎么捏合,其性质不变,只有这样土壤才能让植物生长在其中。

并以“温柔”的力保住植物,成为植物的理想载体。

接着,他们探讨了土壤出现这种形式的原因。

他们认为这是因为土壤有“万象结合约束”的特性,即土壤中任何两个颗粒从任何方向都能够结合,从而使得土壤拥有自修复和自调节的生态力学特性。

正是这种约束使土壤施以温和的力“抱住”植物根系,维持植物稳定,并且能够保水、保肥和透气。

但是沙粒间不具备这种约束,所以表现为一盘散沙。

如果能让沙粒间出现这种“万象结合约束”,那么“沙漠土壤化”就有可能实现。

在此理论基础上,它们首次提出“沙变土”的原理。

要想将沙变成土壤,就需要给沙子“万象结合约束”。

最终,经过反复实验,他们从植物中提取了一种植物纤维黏合剂。

将一桶水浇到普通沙地上后,水会迅速下渗。

而将这种黏合剂混合到沙子中,再加入同样规模的水,2分钟左右,原先金黄色的沙子就变成了深褐色,摸上去很有黏性,手握住并不会散掉。

混合好的“土”围成一个凹坑倒入水后,水也不流失。

甚至他们还在实验室开展了为期3年的种植试验。

首先他们在阳台、屋顶进行了小范围的试验,初见成效后开始了更大规模的试验。

他们找来一块地,先在地面上铺30厘米厚的碎石,再在碎石上铺30厘米左右的建筑沙,然后覆盖10~20厘米、加入不同黏合剂形成的土壤化沙子,在上面种植了玉米、红薯、萝卜、油菜。

结果是成效显着,植物长势喜人。

经过几年试验,该团队觉得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决定进行实地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试验。

他们在沙漠里搞了一个25亩的试验田,这里因年均降雨量很少,而且风蚀严重,是繁星最难治理的沙漠之一。

既然要搞,那就最困难的开始,如果这里都能成功,那么所有的地方都是小意思。

当他们将植物纤维黏合剂加入沙体中后,沙子当即固定,并表现出持久的抗风蚀能力,这跟之前的试验数据非常匹配。

试验地种植了玉米、小麦、向日葵、观赏草等70多种植物,结果长势旺盛,并开花结果。

蛙类、鸟类和许多昆虫在两个足球场大的沙漠绿洲中安了家,狐狸、獾、野猫也不时光顾其中,沙漠实地试验取得成功。

这里成功之后,研究团队搞了一个更大的,足足4000亩的种植试验!

最初的时候这里荒凉得连一株枯死的植物也没有,除了沙还是沙。

科研团队在这里采用了大规模机械化的种植方法,将约束材料撒布在沙漠表面,加入适量的水,用旋耕机进行旋耕,多旋耕几遍,使其均匀,几天后就开始种植。

但是,工作不是一帆风顺的。

他们最初进行的3次大规模播种试验都以失败告终,不是大风将刚出生的幼苗连腰吹断,就是沙子把幼苗全部淹没。

后来,科研人员发明了一床“小被子”,用薄薄的一层谷草盖在小苗上,既透气又防风沙,小苗们才得以成长。

这样果然好多了。

当试验成功的时候,试验基地长成一片宽约800米、绵延近4千米的绿洲。

大约70多种植物长势良好,高粱、苜蓿等作物丰收,西瓜、茄子、西红柿等瓜果蔬菜产量高、口感好。

由于植物长势太好,结出很多瓜果,吸引了狐狸、兔子、老鼠来基地觅食,工作人员不得不想尽办法灭鼠。

更厉害的是,科研团队专门留下了一块无灌既的试验地,他们在这里种植的沙蒿、沙打旺都顺利发芽存活。

这意味着基地的生态得到了有效恢复,在没有人工灌既的条件下,耐旱的植物仍然能够存活。

通过试验,试验区的经济性得到验证,与常规沙漠治理方法相比,该技术具有成本低廉、节水明显、环保安全、推广快的特点,离水源较近或有充足地下水的沙漠都可以实现“沙变土”。

而且,一次添加长久有效,这是因为黏合剂本身就有耐久性,且长出的植物根系腐烂了之后,又成为新的约束,形成生态的良性循环。

只是这么好的技术依然没有改变现有的沙漠格局,甚至大多数治理荒漠化的手段依然是传统手段。

为什么?

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的是这项技术可以改变沙土的物理黏合力,但是却无法改变沙土本身的肥力,也就是它短时间内变不成可以耕种的“土壤”。

它需要在前几次耕作的时候人工施加水肥,持续几次,加上植物生生灭灭几次,变成腐殖质跟沙土混合到一块了才可以。

第二个问题是缺水。

沙漠土壤化改造一定要用水,因为沙漠存不住水,使用粘合剂之后可以锁住水了,但水从哪来依然是个大问题。

不仅制作粘合剂需要水,后期的植物生长都需要水,还是大量的水。

毕竟他们不仅种植了耐旱植物,还种植了大量的经济作物。

全程从其他地方运输?

在城镇或河流湖泊旁边还好说,要是距离远了呢?

那成本就蹭蹭的往上涨。

所以试验地点是否有水,已经成为其扩大种植面积的重要制约条件。

相关的专家就表示:“沙漠土壤化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工程,需要充分的科学论证和满足必要的条件,如满足灌既要求的水等。”

“该项技术的重点在于遏制沙漠化的趋势,改善沙漠化的土壤,如果效果好,可以在经济条件、水资源状况、生态平衡等多方面考虑的基础上进行推广。”

还有就是整个过程都需要科研人员和高技术人人员的参与,并且要精耕细作,需要操作各种设备,一般人根本无法参与这样的工作,严重限制了它的规模化运作。

而从现在的情况就可以看出来,这项技术在经济上是显然是没通过,所以没有大规模应用。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是技术上没通过,所以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麻烦。

如果技术够先进的话,肯定不用搞得那么复杂。

就像现在李未来展示的技术一样。

它最核心的东西有两个,一是“超级沙漠苔藓”,二是“超级营养液”。

苔藓是用科技手段变异的,让它的生命力更强,可以在最恶劣的环境里存活,并且根系发达,纤维众多,可以固定最上层的沙子,让什么风都吹不动。

营养液的成分比较特殊,里边含有水分和特殊营养,它可以让超级苔藓快速生长和死亡,生长的时候根系和纤维可以固沙,死亡之后腐烂了可以改变沙漠的组成成分。

别人都是往米的掺沙子,它却是往沙子里掺“米”,用植物残体堆积层和腐殖质层让沙漠往土壤的方向转变。

它唯一的问题就是营养液的制造太耗费能量,如果是以前,这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成本。

可是当第二座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点火之后,这就……完全不是问题了。

到时候苔藓的“种子”会完全混在营养液里,只要用撒农药的飞机或车辆,或者干脆就是装到救火飞机的水仓里,洒水车也行,只要把它们洒到沙漠里就行。

当然,其他需要它们的地方也可以。

营养液会在松散的沙漠表面形成一个临时的粘连膜,防止风把那个区域的沙子吹走,然后苔藓的“种子”就会吸收营养液里的水分和营养快速生长。

超级苔藓固沙的能力比营养液强多了,它们可以把一层厚厚的沙子完全固定住,当它们组成一片巨大的“菌毯”之后,不管风怎么吹,那一片的沙子都不会动。

虽然其他地方的沙子会吹过来,但……正好。

“菌毯”的生长周期大概是半个月,半个月之后就会死亡,而这期间的营养和水分都是由最初的营养液负责。

等“菌毯”死亡之后,它们会快速腐烂,固沙的效果会急剧下降,还会跟上边新吹过来的沙子混到一块。

不过不要紧,第二批次的“种子营养液”会迅速覆盖上去,然后在这个混合了沙子的腐殖质层上生长。

之所以第二次还要完全投放,而不是用营养液催生上一代留下的“种子”,那是因为上一代完全没有留下任何“种子”。

这么做是为了防止物种入侵。

毕竟这种植物的生命力相当强悍,要是它们可以不停的长下去,估计到时候不仅会把沙漠变成绿洲,甚至能把世界上的其他植物的养料全部抢光,然后把整个地球都变成绿色的。

包括海面上。

所以为了限制它们的生长,只让它们生长一次就可以了。

按照实用科技的实验数据来算,4~8个生长周期,也就是2~4个月的改造时间,沙漠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就可以种树了。

等树林再养一养土地的肥力和水分,完全可以开垦成农田。

到时候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耕种,外围又有成片的树林守护,完全不用担心沙漠再次入侵。

不过也因为是这种模式,所以首批绿化区域肯定不会是什么常见滴雨不下的地方,而是沙漠或戈壁里的湖泊河流旁边。

不管是澹水还是咸水,它总归是有水的,借着那些水,不管是前期的沙地土壤化改造还是后期的植树造林,都会方便很多。

当这些依托水系的绿洲成型了,甚至是越来越大的时候,它们那的环境和含水量肯定会发生变化。

然后以它们为锚点向外扩散,当绿洲越来越大,最后连成一片的时候,肯定非常的壮观。

别看从地球或天空里往下看,很多沙漠和戈壁地带都是黄呼呼的一片,实际上那些地方存在着很多大大小小的湖泊。

而李未来和官方的人开了个会商量了一下,很快就选出了一个实验地点——死亡湖。

死亡湖倒不是什么恐怖的地方,只是作为一个大湖,它的湖边什么植被都没有,完全就是戈壁和黄沙。

其他的沙漠湖泊,别管大的小的,总会有些植被,甚至有的还会形成绿洲。

可死亡湖没有,它作为一个繁星沙漠里能排得上号的大湖泊,甚至还是一个澹水湖,只是含的矿物比较多,周边真的一点植物都没有。

而且一般的治沙都是在城镇旁边或公路旁边,因为沙漠都快入侵到人类的生存地界了,所以各种防护林和固沙方法都在用。

之所以这次的实验是在远离人烟的地方,就是怕实验失控了波及到人类。

在无人的大沙漠里,出了什么事都有个缓冲距离和时间。

虽然他们已经在实验室里做过很多实验了,但依然要预防万一。

“好,那就这样吧,我会去联络死亡湖周边可以动用的力量,准备参加这次大行动。”

“超级营养液的生产工作你们要抓紧了,之后会有大量的……”

在他们紧张准备首次超级营养液和超级沙漠苔藓大规模实地实验的时候,航天中心也在忙碌着。

一个月过去了,擎天火箭的第二次飞行要进行了,这次运载的东西不是“游乐园”的舱段,而是繁星空间站二期工程的重要舱段——旋转模拟重力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