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黑科技就该这么用 > 第282章 “深空门户”行不行?

说是要当一把太空游客,但航天员们进来之后还是开始干活了。

木鸢号不仅载了他们俩,还载了一些物资。

不过虽然当了搬运工,但是加了“航天”两个字,那就高端了很多。

因为他们全程是靠飘的。

事实上实用科技内部关于游乐园空间站的运营方桉也商量了很久,最开始他们是想让飞行员兼职服务人员的,但是后来经过反复的商讨,还是决定安排常驻的服务人员。

本来只是短时间飞行的话,航天飞行员可以客串一下服务员,但要是游客们在空间站里待个十天八天,直接把航天员也绑在空间站里十天八天就不好了。

本来航天员跟空间站是绝配,但“游乐园”不是科研型空间站,没有任务给他们做研究,所以把职业航天员绑在“游乐园”空间站里可不是好事。

甚至之后实用科技会把航天员从“太空游驾驶员兼服务员”的事上解放出来,换上懂一些相关技术的太空服务人员,航天员们就可以去其他更重要的事了。

而且还能多创造点新兴的工作岗位。

人数也不用多,毕竟服务人员和游客的数量比例要安排好。

专门的太空服务员,以前可是只能在科幻作品里见到。

一会的功夫,航天员就搬完了物资,当他们再次聚集到空间站大厅的时候,就半讲解半体验的开始了人类真正的首次太空旅馆之行。

作为兼职的空乘人员,虽然不是专业的空间站服务人员,但他们上来之前受了不少训练,一个人扮演服务员,一个人扮演游客,演的还真不错。

真正可以体验的时候,他们已经脱掉了舱内航天服,换上了常服,而且每个人身上还多了一套小巧的太空机动装置。

这个装置有好几个喷口可以喷射压缩气体,能让用户在失重的环境里进行机动,不至于在原地“扑腾”。

当然,它喷射的压缩气体速度很慢,只能让用户缓缓移动,不至于突然飞过去把用户撞伤。

“好了,‘各位’旅客,这里就是游乐园空间站的大厅了,大家可以看到,这里相当的宽敞,所以这里也算是整座空间站最大的公众场合了。”

说完这个,“服务员”把手指向了一道明显没有任何设备遮挡的“道路”,这条路围着舱内壁转了一圈,颜色跟地面公园里的红色塑胶跑道一样,可以说非常扎眼。

“这是一条太空跑道,是用来跑步的。”

“当然,真正要锻炼还是得去太空健身房的专业太空跑步机上,这条路是娱乐性质的,从这里跑步的话,你可以从其他游客的头顶上跑过去,其他游客也能看着你从‘地面’、‘墙壁’和‘房顶’上跑过去。”

“我说了这个大厅很大,那么怎么体验空间上的大呢?答桉是绕着它跑一圈!”

说着“服务员”就飞到了跑道的起点位置,然后启动电磁靴站到了“地面”上。

空间站的内部空间有软包材质,但核心框架还是金属的,所以磁力靴可以站立。

只见“服务员”从跑道的起点两侧抽出两条弹黄带扣在腰部两侧的挂钩上,然后脚下轻轻用力,她就踩着大厅内壁跑了起来。

弹黄扣跟舱壁连接的地方是滑轮,也跟着它一块“跑动”。

这画面,如果忽略这里是空间站,就像他踩着地板、墙壁、天花板转圈跑一样。

当然,别看弹黄带把她的身子固定在了“地板”上,可失重状态还是很难保持平衡的,一圈还没跑完呢,她就一个前倾,再次飘了起来。

因为有弹黄带固定着,才没有乱飘。

毕竟只有两侧各一条弹黄带,而且力量也不强,只是稍稍把身子往舱壁上拉,受力面也比较单一。

站着保持平衡还行,一旦跑起来,那种小心维持的平衡很容易被破坏了。

哪怕穿着电磁靴也不行,因为一旦跑起来,电磁靴的“吸引”面积会减小,吸力也会减小。

甚至“服务员”还演示了一种不固定弹黄带的跑步方法,那就是全凭电磁靴的吸引力跑步,但是这种方式不仅跑步姿势更怪异,也更容易“起飞”。

稍有不注意,两脚的电磁靴就会因为吸引力不足而让用户漂浮起来。

这算展示了“未来游乐园”的一个有趣玩法,以后游客们可以作为一个挑战,可以看看谁单次“脚踏实地”的跑圈次数最多。

再之后,“服务员”把各个地方都介绍到了,也让“游客”进行了体验。

比如在大厅里玩太空排球,因为不好用力,球指不定会飞到哪去。

还在专业的太空健身房里做了训练。

哪怕游客们只是在太空待几天,肌肉和骨骼密度的流失几乎看不见,但是在太空锻炼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还有每名游客都应该喜欢的观光厅,那个大厅有4个边长2.5米的巨大方形观景窗,不仅可以让游客们清晰的看到太空美景,如果换上特殊的照明模式,还能拍出游客悬浮在太空环境里的照片。

如果背景是地球,拍出来更漂亮。

毕竟大窗户的边长有2.5米,人类超过2米的身高都少,这要是贴到窗边拍照,根本就拍不到空间站的机械结构。

另外还有客房,也都做了介绍。

最后,他们离开之前还吃了一顿太空大餐。

来都来了,肯定得吃一顿再走,而且吃太空餐也是一个非常必要的游客体验项目和必须项目。

而且观众们每次看到太空吃播镜头都会很来劲。

不过“未来游乐园”的餐厅虽然更大了一些,可依旧是常规的太空餐厅,也玩不出什么新花样,顶多就是菜品样式更多。

要看新花样,还得等繁星空间站二期的旋转模拟重力舱。

但是就这样,已经让某些人受不了了。

比如自由联邦的“友商”们。

由于他们认定繁星不是自由市场,商业行为肯定有繁星官方的参与,甚至认为这次的参与程度更大,所以这次“友商”会议也有联邦高层的参与,比如大统领的幕僚长。

“繁星空间站的二期扩建计划太过惊人,联邦主导的国际空间站老化严重,加上各个加盟国也不想持续对国际空间站进行投入,那么它的老化速度肯定会越来越快。”

“而商业空间站方面,虽然太空旅馆公司先一步进入了太空,但它还需要装修,并且一些大型设备的安装比较坤能,所以时间还不短,正式运营反而会慢一步。”

“都说说吧,这次我们还能怎么应对?”

听到幕僚长这么问,下边的人也是一阵头大。

他们能怎么应付?

他们已经尽最大的努力了,可技术上的问题,是想应付就能应付的吗?

当初联邦也是靠着先进技术打压全世界,没有人比他们更懂先进技术,那就是全世界没有招架之力。

现在联邦反过来被繁星的先进技术打压了,他们怎么会有招架之力?

哦,对了,当初联邦还靠着超强的军事实力暴力打压,可现在繁星的军事实力也不弱,联邦的军事实力已经不能稳赢了。

不能稳赢,那就没有打的必要,甚至都不能动暴力打压的想法。

因为联邦只是想通过军事暴力来获得利益,而不是真的想互相毁灭。

人没了,世界毁了,那还玩个鸡儿?

不能玩他们最擅长的军事暴力,技术又暂时干不过,那就只能学习以前繁星的做法了——另辟蹊径!

有人琢磨着说道:“空间站……既然我们在地球轨道上没有优势了,那为什么不考虑月球轨道呢?”

“月球轨道的空间站?你是说……深空门户?”

“对!就是这个!”

这话一出,现场的人就露出了深思的表情。

作为实用科技航天公司的“友商”,他们必然来自航天领域,也自然知道“深空门户”是什么。

这个所谓的“深空门户”就是一个新设计的月球轨道空间站,有人把这个空间站叫做“深空之门”,也有的称为“深空门户”,或者直接叫“门户”的。

一些人会觉得这个高大上的“门户”会很大很壮观,实际上这个“门户”很小,不但远没有国际空间站大,甚至还没有繁星空间站的一期工程大。

“门户”内部空间比较狭窄,最多只能容纳4位宇航员,平时人更少,且他们只能共享一些生活设施。

毕竟距离地球太远了,运输困难,价格昂贵。

当然,这只是刚开始的模样,随着后续建设,这个门户空间站可能会对接越来越多的舱室,因此也会变得越来越大。

在深空门户空间站建设中,联邦采取了类似国际空间站的合作建造模式,也就是不同的加盟国家承担不同的建设任务分工。

一旦建成,“门户”的影响力将会非常大。

而且“门户”与国际空间站不同。

国际空间站只是在地球轨道约400km高空的一座实验室,研究的项目主要是有关地球与附近空间的课题。

而“门户”则远离地球轨道,运行在地月轨道上,是距离地球更远,研究课题为更深空间的项目。

“门户”的运行轨道在距离地球30多万km处,也就是月球的轨道上。

这个轨道的近月点为1500km,远月点为70000km的轨道上,人们把这个轨道称为晕轨道,是地月连线的平动点附近。

也就是在地月引力平衡的拉格朗日点之间运行。

之前的载人登月都是直接由飞船直接送达,飞船自带登陆器,然后释放登陆器登陆月球,再接回宇航员,进入飞船,抛弃登月舱后飞回地球。

而有了“门户”后的登月模式就变了。

先是用飞船将宇航员送到“门户”,再用穿梭机从门户接宇航员和货物下降到月球,完成任务,又用穿梭机将人员或货物接回到“门户”,再用飞船将将人员接回地球。

宇航员在“门户”工作活动,象征着人类迈出了家门口,向更深层次空间迈进。

人类能否适应在远离地球的太空长期活动,宇航员可以在“门户”驻留1年以上,以检验“门户”的防护能力以及人类的适应能力。

因此,“门户”就是未来太空的一个“船坞”和跳板,甚至以后走向深空的宇宙飞船都是在这里组装出发。

而远方回来的地球人类,到了这里就算到家了,歇歇脚,然后搭乘“公交”回家。

哪怕是以后遇到了火星人或外星人来地球访问,这里就是海关,“它们”也将在这里“下船”,接受检查后才能“入关”。

以后从地球上接送宇航员到“门户”的飞船是联邦宇航局开发的猎户座,一次可以运送6名宇航员。

而承接从“门户”到月表穿梭任务的是埃玛隆的月球星舰,这是一次可运载100名乘客或100多吨货物的庞然大物。

甚至比“门户”空间站都大得多。

毕竟“门户”空间站连繁星的一期工程都比不上,更别说拥有900多立方米加压空间的国际空间站。

而月球星舰的加压空间同样超过1000立方米。

这怎么比?

只不过飞船就是飞船,月球星舰的结构和防护能力不适合在月球环境长期驻留,更别说长期驻人了。

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如果“门户”空间站不能按时完成,不能承担对接任务,那么月球星舰将会与猎户座飞船直接对接。

按照正常的任务进度来说,这些模块的制造都在进行中。

“门户”的动力舱将采用电推模式,那样只需要携带很少的燃料就可以在月球轨道上做机动和变轨了。

格鲁曼公司的居住舱采用已有的“天鹅座”货运飞船改建,洛马公司的居住舱采用航天飞机货柜舱改建,因此都很快。

这两个居住舱前者较小,只能供宇航员居住30-60天,后者可供宇航员居住好几个月。

本来这些设计的都是挺好的,直到繁星跟实用科技合作之后直接有了月球基地,然后“门户”的很多功能都跟它重合了。

不过重合了又怎么样?

各个大国都在地球上拥有很多科研基地,为什么还要在地球轨道上建设科研空间站,还不是为了不一样的环境嘛。

月球那边也是同理,有了月球基地,就不用月球空间站了吗?

显然不能。

而且繁星在地球轨道建设船坞和跳板,那它自由联邦就在月球轨道上建设船坞和跳板。

哪怕前期没有繁星空间站二期工程大,但那个地方得先占了。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当初说好了几个国家一块努力,可现在的情况是……那些国家连国际空间站都不想一块玩了,还会和联邦一块搞月球轨道的“深空门户”吗?

要知道现在的繁星……可不是以前的繁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