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黑科技就该这么用 > 第228章 点击加速!

黑科技就该这么用 第228章 点击加速!

作者:大脸猫脸大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4-01 11:12:45 来源:笔趣阁

实用科技集团会有智能机器人,这其实不会让人们太过惊讶。

毕竟实用科技的招牌之一就是人工智能。

后来人们也知道了动力外骨骼也是实用科技的产品。

而现在,动力外骨骼已经发展两代了,分成了很多种型号,军用的和民用的都有。

尤其是民用的,那真是百花齐放,现在有的型号都用不着用户去找它,而是它主动过来找用户。

只要用户不是彻底动不了,稍微抬抬脚伸伸手,动力外骨骼自己就装备上了。

只不过动力外骨骼要服务的主体还是人,所以怎么看怎么像是空架子,人们不会以为它就是智能机器人。

但有了这些技术,拿人工智能和动力外骨骼一组合,Duang~的一下,智能机器人就可以出现了。

当然,这就是不懂行的人想的“1 1”做法,实际上把人工智能和动力外骨骼结合造智能机器人没那么简单。

再当然,其实对于李未来来说,确实很简单,只是外人不知道罢了。

不过人们想到实用科技会制造出智能机器人,并且肯定比当前那些其他的“智能”机器人更智能,但从来没想到这些智能机器人第一次出现会是在建筑工地上。

这是要抢普通建筑工人的活?

其实不是,虽然实用科技的工地上出现了智能机器人,但这处“工地”可不是一般的工地,而是航天基地的二期工程。

航天基地,这地方到处都有特殊用处,跟一般的建筑工地完全不一样,要建造的各种标准也不一样。

李未来是嫌弃它的建造进度太慢了,所以才上了智能机器人。

而且不仅仅是这里慢,只要是有他参与的项目,他都觉得慢。

比如就在旁边不远处正在建造中的金属氢制备厂、300公里外正在建造中的第二座氘氚核聚变反应堆和自家公司各种新产品的扩产需求等等。

有他的存在,繁星这边的技术反超了自由联邦。

加上繁星这边的工业基础本来就非常强大,而且自由联邦那边又“闭关锁国”了,正是繁星这边大肆攻占国际市场的时候。

要是因为建造速度和产能问题拖了后腿,那就亏大了。

虽然繁星这边看着占了优势,但自由联邦长期霸榜世界第一的余威犹在。

万一它还有什么黑科技没放出来,或者只是被繁星的第一波攻势打懵了。

要是繁星没有抓住机会赶超,让它缓上几年缓过来了,再想赶超可就费劲了。

可是一般情况下的追赶速度就是那样,哪怕加班加点增加了一些速度,但也不能起飞。

除非开挂!

巧了,李未来就是一个大挂比,所以他直接点了智能机器人技术。

高级技术工种的培养需要时间、需要个人天赋和需要非常大的投入,所以培养非常不容易,那就直接用智能机器代替。

需要哪个方面的技能,直接一键生成。

就算不能完全代替,比如最初的设计阶段是机器人无法胜任的,但到了大规模的生产制造阶段,那可是机器人的强项。

所以哪怕只代替一部分,那也是非常有用的,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这种超级工人,谁用了都说好。

只不过有个问题,那就是智能机器人的产量……也不多。

“……”

对于出现在网络上的视频,实用科技也做了一个解释,那就是这些机器人都是技术验证机,不会对外出售。

对于这个解释,自然引发了民众的大讨论。

“还在验证中?我可是看过视频的,它们干活的动作相当利索,而且数量也相当多,你管这叫技术验证?”

“对呀,技术验证不应该是室内验证,然后设置各种障碍,最后机器人抖的跟帕金森似的慢慢往前走?”

“或许这就是技术不一样吧,实用科技早就有了人工智能技术和动力外骨骼技术,人家就是要研发智能机器人,也不用从最初级的模块开始。”

“我觉得这些机器人已经很完善了,就是不知道出售的时候卖多少钱?”

“至少一百万起步吧。”

“这么贵?好家伙,我还打算买一台呢,看来还是算了。”

“其实现在的工业机器人价格就不便宜,这玩意是看长期的,长期下来非常划算。”

“咳咳,我也不想买了,不是没钱昂,主要是它还在技术验证中,不卖。”

“我估计实用科技确实没想卖,最起码短时间内不会卖,毕竟它在声明里完全没有提及售价的事。”

“嗯,也没提及这些机器人的具体作用场景,虽然视频拍到的是在工地‘搬砖’,但我感觉它的作用肯定不局限于此。”

“那当然了,只局限于工地的话,实用科技怎么可能把它们设计成社会通用性这么好的人形,而且身高比例都那么合适,直接搞各种建筑机器人不好吗……”

这里就要说网友们的强大了,并且各个领域的人都有,视频里出现的各种设备他们一眼就认出了。

不仅能认出型号,连各种尺寸数据都是张口就来。

所以他们直接根据视频把机器人的各个尺寸数据摸了一个大概。

“根据现场砖头和车辆的尺寸来看,这些机器人的身高应该是163~168厘米。”

“还没一米七?好矮啊。”

“163~168的话,那机器人的身高大概率就是165厘米了。”

“那确实好矮的,建筑机器人身高应该更高点才对,越大的机器人越厉害。”

“机器人这东西不看这个吧,机器人的力量应该来自马达和液压管。”

“其实个头小点也有优势,那就是可以通过更多的地方,在一些狭窄的地方更有优势。”

“这个身高的话,我觉得实用科技肯定不会把它局限于工地上,后期肯定会用到社会上。”

“确实,其实165这个身高已经不高不矮了,如果智能机器人进入社会,太高的话容易对人类造成压迫感,容易被人类抵触,如果太矮的话,一些成年人才能使用的设备可能就够不着了。”

“妙啊,这个身高确实可以使用绝大部分的社会器械了,毕竟整个社会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哪怕有宠物使用的设备,同样有人类操作的界面。”

“是啊,我身高只有一米七,要是从我旁边走过去一台两米高的机器人,哪怕知道它不会伤害我,但我心里也会忐忑,可一个一米六五的‘小个子’从我旁边走过去,我丝毫不担心的,甚至会好奇的看看它。”

“这个视频还是太模糊,根本看不清机器人的具体形象,实用科技也没说,感觉方方正正的,颜值不出众的样子。”

“哎呀,机器人的外形是最容易解决的,只要核心没问题,外形不是随意定制嘛,小意思。”

“所以说,接受特殊定制需求吗,我想要一个那种……那种的。”

“别说了,我已经在等着它发售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发售?”

“不知道什么价格……”

咳咳,网友嘛,思想都比较天马行空。

不过也有说的差不多的,那就是核心搞定了,外形真的可以随意定制。

就是手机壳一样。

介绍的再厉害,用的材料再奢华、再牛批,它只是一个手机壳,不是手机的核心技术。

顶多就是塑料壳和金属壳的散热能力不一样。

而机器人,只要搞定了核心技术,外壳都不用实用科技做,大量第三方厂商就能做,保证花里胡哨的。

就连那种,对,就是那种,也能做。

说不定那种公司看到这个视频的时候已经狂喜了,并且立刻把想了很久却因为技术原因无法实现的研发项目加进了计划里。

不过实用科技现在没有哪方面的想法,而且制造这些智能机器人的初衷就是为了加快项目进度。

对外出售,还是定制版的对外出售,短时间内确实没有计划。

当然,至于国家方面想用它干点什么,那就不管了,毕竟实用科技只是一个卖产品的。

而且做测试嘛,肯定得方方面面都做一下测试,反正双方现在的合作关系非常紧密。

机器人的事,因为实用科技没有过多的透露,所以即使网友们讨论的热情很高,但可供讨论的东西依然有限,更何况还有大事在持续占据热门新闻。

相对于实用科技不怎么说的智能机器人,木鸢号的信息可就多了,毕竟它要在6月份实施4次试飞试验。

一个月4次,基本上就是每星期都要打一个来回,去要占一天的新闻,回来肯定也要占一天的新闻,对接空间站之后的互动也要占一天新闻,所以就是三天两头上新闻。

另外这个月对于繁星航天局和自由联邦宇航局都很重要,因为下个月两边都会进行第二次超重型火箭的发射。

超重型火箭可不是“小巧玲珑”的木鸢号空天飞机,它们不管是转移场地还是发射准备,动静都非常大,根本无法隐藏。

而且这种给自己涨士气的东西,两边怎么可能会隐藏?

肯定要大肆宣传!

去年的时候,自由联邦是6月完成的SLS超重型火箭首飞,繁星是10月完成的长征九号超重型火箭的首飞。

结果两家今年就凑到一块执行第二次发射了。

第一次的时候,双方执行的都是远航载人飞船的绕月任务,不同的是繁星还成功降落了一座前哨站。

那次已经让自由联邦陷入被动了。

没想到上次发射晚了几个月的繁星,这次竟然跟它凑到了同一个月。

自由联邦SLS火箭的第二次发射是7月8日,繁星的长征九号火箭第二次发射是7月12日,就差了几天。

这让自由联邦缓缓降下去的压力又骤然升高。

上次差了几个月,这次直接凑这么近,要按照两边的规律进行计算,是不是繁星明年执行载人登月任务的时候就比自由联邦早一步了?

这可不行!

虽说自由联邦已经在几十年前把第一次给占了,但这次的“第一”自由联邦依然要拿下,要不然繁星前哨站试验舱的事不好交代。

自由联邦只有再次拿个第一才能平衡一下影响。

而这次的第二次发射,自由联邦那边也要往月球上扔点东西,比如一个登月舱。

按照计划,SLS火箭的第二次发射会搭载猎户座载人飞船和“国家队”登月舱,并且载人飞船会搭载3名宇航员。

对了,“国家队”登月舱已经获得了正式名字,叫“进取号”。

这是一个相当经典的名字。

到时候3名宇航员会乘坐载人飞船和登月舱进行绕月,原计划是让宇航员进入登月舱,然后登月舱与载人飞船分离,宇航员乘坐登月舱进行登月彩排。

登月彩排就是让宇航员乘坐登月舱进行降轨,一是检测登月舱的性能,二是“近距离”观察选定的登月地点。

历史上的类似任务就是阿波罗10号,它进行了登月全过程的演练飞行,绕月飞行31圈,两名宇航员乘登月舱下降到了离月面15.2公里的高度。

这次的任务也差不多,不过他们计划下降到更低的高度。

之后登月舱会抛弃到下降段,让上升段模拟宇航员从月球上重新起飞的节奏,直至重新跟载人飞船对接。

最后宇航员重新进入载人飞船,载人飞船会抛掉对接的上升段带着宇航员返回地球。

不过见识了长征九号首飞的操作之后,联邦宇航局就在大统领的指示下更改了任务。

那就是不用搞“彩排”了,直接让进取号登月舱降落到月球上!

当然,是不载人的。

虽然很着急,但他们还是不敢搞得那么激进。

不过现在的科技确实跟几十年前不一样了,就算不用宇航员操作,登月舱照样可以执行任务。

甚至宇航员的操作反而会加大风险。

这样一来,只要登月舱顺利降落到月球上,那自由联邦也就拥有一座“前哨站”了。

而且这座“前哨站”比繁星的前哨站试验舱要高,达到了12米的高度。

虽然“进取号”实际是一座登月舱,并且宇航员的活动空间也只是最顶端的小型舱罐,但它确实高啊!

等它顺利降落了,它将是“月球第一高”的人造设备!

嗯,这个称号确实不错。

反正自由联邦那边憋着劲要在月球上搞一个新的第一。

而这个“第一高”的名头,还会带上蓝源航天公司贝佐斯的名号。

这让贝佐斯相当的兴奋,感觉自己的光头都更亮了。

本来他都在之前的登月舱投标里失败了,败给了埃玛隆的超级火箭登月飞船,没想到因为繁星和实用科技航天公司的骚操作,他的项目竟然起死回生了,并且会先一步登上月球。

想想这几年的遭遇,贝佐斯总想感叹:“一个项目的命运,既要有自我奋斗,也要顺应历史的进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