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第一太子 > 第四十七章 退守正阳桥

大宋第一太子 第四十七章 退守正阳桥

作者:九天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6:29 来源:笔趣阁

read336();

这次大周首先要夺取的是南唐的重镇——寿州。寿州是位于淮河流域上的一个城池,位置极其重要。

寿州在历史上也是大有来头的。

开皇年间隋文帝杨坚为伐陈军事需要,于开皇八年(588年),在寿春置淮南行台省。

第二年,南陈被平定,于是杨坚下令撤去淮南行省,设置寿州总管府,治理治寿春。

唐武德三年改为寿州,州治所设在寿春,初辖寿春、安丰两县,后增辖霍邱、霍山、盛唐(今六安)三县。属淮南道。

五代十国时,吴国以寿县为忠正军,南唐以寿州为清淮军,此次大周的军队直接围住了寿州。

此时驻守寿州的是南唐名将刘仁赡,他正是清淮军的节度使,率部驻守寿州,

刘仁赡字守惠,彭城人,五代时期南唐著名的大将。在南唐,曾经多次升官至武昌节度使。

后来改任为清淮军节度使,镇守寿州。

李谷自从被任命为淮南行军行营都部署后,就积极的领军出征,命人在淮河上面搭上浮桥。

使大周的军队顺利的从正阳河度过了淮河,直接围攻了寿州城,大有瓮中捉鳖的意思。

当日寿州就有几千的唐军出城来,攻打周军,可是反而被忠武军节度使王彦超给击败了,同时斩杀和俘虏南唐士兵两千余人。

没有过几天先锋军都指挥使白延遇在山口镇有一次击败了南唐几千人的部队。

也不知道是南唐的是实力太弱,还是大周的实力太强了,一时间柴荣受到的都是好消息。

柴荣坐不住了,南唐如此不堪一击,看来朕一定要御驾亲征了,好尽快把南唐的江北十四州都给拿回来。

这时候已经养伤差不多的赵旭向柴荣进言要训练水军,柴荣没有同意。

现在大周的军势,是正旺盛的时候,哪里还用的着水军,看我大周是如何破南唐的。

赵旭柴荣根本没有心思听进他的话,于是就要求跟着柴荣一起去,这个柴荣倒是答应了。

后周显德三年的二月十九日,柴荣下诏正是亲征淮南,想要一举拿下唐国的江北十四州。

亲征不是说去就去的,自己大本营一定要稳固,不然后方不稳柴荣一定要稳定。

于是柴荣任命宣徽南院使、镇安节度使向训担任东京留守,并让端明殿学士王朴辅助向训工作。

向训在伐秦凤四州的时候,立下大功身手皇帝柴荣的信任,这次没有想到被任命为东京汴梁的留守了。

既然政事有了安排,军事上也要好好的安排一下,柴荣的亲信韩通权担任点检侍卫司,负责大梁城内外的巡视和检查。

同时他还命令命令侍卫都指挥使、归德节度使李重进现行率军奔赴正阳。

河阳节度使白重赞率领三千兵马在颍上驻扎。

李谷听说柴荣要亲征,正向寿州这里赶来,他就想在迟蓉感到这里的时候,一定要拿下寿州,这样他子啊皇帝面前也可以露露脸。

他没有想到无论如何他也没有想到无论他怎么样的叫战,刘仁赡就是高挂免战牌。

气的李谷老血几乎能吐三升,这时候来了一个更让他吃惊的消息,南唐的援军来了。

南唐的援军来就来呗,打仗还能没有个援军,可是南唐的援军却是直奔正阳去了。

这下子李谷可真的慌了,正阳有大周搭的浮桥呀,万一被南唐的给拆掉,柴荣过不来,自己等人也是回不去,这真的成了孤军了。怎么办呢。

其实南唐的将领、神武统军刘彦贞在被任任命为北面行营都部署之后,就立刻率军增援寿州了。

当他到达寿州城外二百里外一个叫做来远镇的时候,他就没有在命令士兵再次向直接向寿州前进。

他是让手下的人换了几百艘大的战船,直接奔正阳,他要来个围魏救赵。

果然他这一招还是很奏效的,李谷在听说了刘彦贞带兵赶去了正阳,也是非常的恐慌。

于是他连忙着急部将商议对策,那可是自己的退路呀,一旦被截断之后,自己等人在寿州可就是真的孤立无援了。

其实这也不能怪他,看一下地图就知道了,寿州位于淮河流域,在他的东北有涂山,东南有滁州。

这个城池都是南唐的,而且驻军还不少并且南唐的援军也正在不断的涌来。

也就是说现在的形势是大周的军队包围着寿州,而南唐的援军开始渐渐的涌上来,对大周实行合围。

也就是说大周的军队现在处于两面夹击的状态下,前提是寿州的守军如果出城的话。

李谷他也不敢冒这个险,所以他就格外的重视他的后方,如果真是被包围他们可以退回去,再作打算。

在他和众将商议的时候,认为大周的士兵不善水战,不能够抵挡住南唐的的百艘战舰。

如果浮桥真的被截断就有可能腹背受敌,就是他决定率军返回,亲自防守浮桥。

他的提议得到了众将的一阵赞同,废话,大家也是看出来了,留在这里有可能就要被南唐包围,到时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现在自己的主将说要返回正阳固守浮桥,还有谁不愿意的吗,谁不愿意谁是傻子。

大周的军队是十分的英勇,但是也不乏有贪生怕死之徒,这是人之常情吗,谁人不怕死呢?

于是很顺利的全体通过退回正阳,大家都是举得双手赞成,没有谁反对。

李谷下令大军回守正阳,其实李谷出发点是好的,守住正阳的浮桥,可是柴荣允许他这样做吗?

柴荣一心想拿下淮南之地,为他统一中国做准备,现在你居然撤退了,他绝对是不会同意的。

柴荣此时带领着大队的人马已经赶到了圉镇,也得到了情报说是刘彦贞率领战舰赶往正阳了。

但是柴荣是一个马上的皇帝他会惧怕战争吗?答案是否定的,所以他一点都没有把刘彦贞放在眼里。

这时候和他一起的赵旭就提醒他:

“陛下,我担心的是,李大人会因为我大周的水军不如南唐,而退守正阳的浮桥呀,那时候我们的前期的努力可就整的是白费了呀。”

柴荣经过这么一提醒也是明白过来了,立刻派出一名信使去阻止李谷。

还不容易才围困寿州,怎么就这样轻易的就撤退呢。

可是那个信使终究还是晚了一步,李谷已经率军赶回了正阳,看来李谷还没有正在明白柴荣的意图。

柴荣是气愤不已呀,于是他再次下令急行军,终于在二月二十六日赶到了陈州。

于此同时他立刻派遣李重进率军直陈淮河边上。李谷也是知道柴荣对自己撤军回守不满,于是上书辩解。

奏章被柴荣扔的老远。但是柴荣也看到了周军水军的不足,于是命令训练水军。

负责相关事宜的正是后蜀的降将王环,同时心里也想着把李谷给换下来,李谷政事上还可以,但是军事上却没有多大的远见。

这对统一的大业不利,还是派些有军事头脑的人来顶替他的职务吧。

柴荣立刻派人赶去正阳桥,哪里更加的不容有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