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第一太子 > 第二百一十二章 君臣对话

大宋第一太子 第二百一十二章 君臣对话

作者:九天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4:10 来源:笔趣阁

这就是个机会,本来自己正要给自己制造一个机会没有想到现在机会自己居然送上‘门’了。

有很多的人总是羡慕别人,说是别人遇到了好的机会,才能成功,自己没有成功是没有机会。

可是他们不知道机会在他们不知道的时候就已经悄悄的来临,机会就在你的身边,可是你却没有能够抓住。

还是相信那一句话,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时刻要做好准备等待着机会的降临。

即使没有机会自己要也给自己创造一个机会,也要让自己成功,只要这样自己成功的几率才更加的大。

就像现在的赵普人家就在时刻的准备着,等待着一天机会的降临,人家已经准备的是相当的充足了。

还正在准备即使是没有机会也要自己去争取,怪不得以后人家能够成为宋朝的名相呢?

就看看人家的心态你就知道了,人家成功绝非偶然的,你现在总该有所顿悟了吧。

这边找赵普还在阐述着自己观点,自己关于五代以来霍‘乱’的根源,也好为后来的计策服务。

“陛下,这藩镇就是五代的根源,其实藩镇刚开始设置的时候还是有助于朝廷的统治的。”

藩镇大概是出现在唐朝中叶以后,刚开始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的。

刚开始就是保卫地方的意思,可是说都没有想到后来这个藩镇竟然成为了唐朝灭亡的根源。

刚开始的时候藩镇确实起到了稳定地方的作用,大唐也因此稳定了好多年,这个时候节度使还没有这么大的胆子。

后来安史之‘乱’爆发为了平定叛‘乱’,唐中央政fǔ有增加了很多的军镇,也就是藩镇。

为的就是便于指挥军队平定叛‘乱’,这样以来心形成的藩镇就不断的壮大了。

这些节度使慢慢的手握大权,不听中央政fǔ的指挥了,形成一股巨大的地方势力。

当安史之‘乱’被平定之后这些藩镇已经是独立的王国了,唐朝廷也没有办法调动他们了。

于是在藩镇内节度使实际上就是一个皇帝,什么都是他说的算,军事、财政、人事大权谁也干涉不了。

最后唐朝也是被藩镇所灭,可以说唐朝就是毁灭在藩镇的手里,这句话一点也不错。

“当年朱温灭掉了唐朝建立了后梁,开启了藩镇灭亡中央朝廷的先河。”

“自那以后藩镇就一直威胁着中央朝廷,陛下您看看这五代以来那个朝廷是完完整整的征服了,都是始终被藩镇所威胁着。”

“即使是有的藩镇暂时臣服于朝廷可是在背地里还不是‘阴’奉阳违,可就是这样朝廷也是没有办法。”

“到了前朝的后周的时候,由于当时周世宗的强势还有禁军的强悍,藩镇的势力暂时被朝廷压下一头了。”

赵普说的这些赵匡胤都是知道的,因为有些事情都是他亲自参与的。

比如说这裁撤禁军,加强了禁军的实力,这也是赵匡胤以后能够当皇帝的资本。

“赵普你说的这些朕都是知道的,朕心里也是十分的明白的,现在我们大宋也是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都已经说过了,五代以来都是面临着藩镇割据的局面这大宋朝自然也是不例外的。

赵普说的这些赵匡胤怎么会不知道呢,这些他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当然是知道赵普说的那些事情。

“赵普你说说你的想法吧,朕想听听你的高见,朕相信你的心里一定有了对策吧,看你信心满满的,朕就知道你已经‘胸’有成竹。”

赵匡胤立刻给赵普戴了一个高帽子,这让赵普很是‘激’动,连皇帝都夸他了,能不高兴吗?

“陛下谬赞了,高见臣是没有,但是臣确实有一点小小的想法,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还请陛下指正。”

虽然自己有了个成熟的想法,但是总不能说自己比皇帝高明吧,如果比皇帝高明这皇位是不是要让给你坐呀?

赵普这么聪明的一个人怎么可以犯这样的错误呢,只是说自己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

这样不仅能让自己顺利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在皇帝的心中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陛下您也知道藩镇的实力太大,就会造成君弱臣强是朝廷根本就没有办法能够制衡他们。”

“为什么这些藩镇有如此强大的实力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是兵权。”

这一点算是切中了问题的要点,就像大蛇打七寸,掐住了这条蛇的七寸。

你想想这些藩镇节度使的手中有了家伙,有了人,你朝廷算老几呀。

不服气的话我们出来干一仗,看看谁的实力强大,这和当时的东周末年真的是没有什么区别了。

“所以陛下我们要想解决藩镇问题首先就要解决他们手中的兵权。,这些人的手中没有兵权这些藩镇的威胁就去掉了一大半。”

正所谓:“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这些话揭示了唐末五代以来,在政治局面变换中,兵权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如果真的没有了兵权那些结对是根本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几天了。

赵匡胤听到这里立刻就想到了前几次赵旭给自己说的收回兵权的问题。

现在自己有个更深的一步了解,或者有了贴身的体会了,又或者说是身临其境。

想一想自己正是从小兵,先当的是帅府小校,最后受到了柴荣的赏识。慢慢的成为都虞侯。

最后一跃成为殿前都点检成为禁军的最高统帅,自己当时也会笼络人心。

加上自己确实当时威望十分的高,士兵和军官都愿意为自己卖命,对自己的命令也是不打折扣的执行。

所以当自己殿前都点检跃上皇帝宝座的时候,禁军没有一个人反对,相反的十分拥护。

所以说赵匡胤是最懂得这兵权的重要‘性’,如果当时自己没有掌握住兵权恐怕皇帝的宝座距离自己有十万八千里之遥吧。

所以他当上皇帝之后,这个禁军的控制他是一点都没有放松,现在的殿前都点检就是他的把兄弟慕容延钊。

其他的人根本就别想染指这禁军,况且禁军里面很多的下层军官,好多都是赵旭那个禁军军校出来的,这一点赵匡胤很是放心。

这也是他一直不急将那些把兄弟节度使的兵权给收回来,他觉得禁军是一直掌握在他的手里的。

“朕也想将这些兵权收回来,可是你也知道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朕的兄弟,朕相信他们不会背叛朕的。”

也不知道赵匡胤这句话说的是真心还是什么,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清楚了。

“臣也不担心他们会背叛陛下,但是如果他们的部下贪图富贵,万一有作孽之人拥戴他们,他们能够自主吗?”

说完这些话之后赵普,扑腾的一声跪在了地上,就是因为他刚才说的那一句话。

这些话实际上是提醒赵匡胤,要他记住陈桥兵变的事件,避免类似的事件重演。

虽然他知道陈桥兵变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因为他自己也有参与其中,但是他却不能说出来。

所以在他提醒完赵匡胤不要忘了陈桥兵变之后,立刻就跪下请罪了。

赵匡胤的脸‘色’‘阴’晴不定,是呀他们是这样对自己忠心,可是万一有人将黄袍披在他们的身上,他们也是没有选择的。

这赵普是提醒自己要不要忘记黄袍加身的事情,也会死提醒自己兵权的重要‘性’。

“赵普你起来吧,朕知道你的意思,平身接着说吧。”

“谢皇上!”赵普心里想着这一次自己又赌对了。

“陛下解决了兵权以后,将他们的‘精’兵强将收归朝廷到时候,朝廷就没有了兵权的威胁了。”

“但是陛下将兵权收回朝廷之后并不是高枕无忧了,还有一件事情是必须要做的。”

“嗯?还有其他的事情?”赵匡胤也是明白将兵权收回朝廷的好处,这一点不用赵普说他也是明白的。

“是的,陛下兵权只是其中的一项,要知道藩镇之所以能够形成气候并不是只有兵权这一项能够做到的。”

“兵权只是藩镇割据形成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但是另外一个原因也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赋税的权力。”

每一个藩镇都是可以自行征税的,也就是说他们的财政是独立的,只要自己控制多大的地方,这些地方的是他们‘私’有的。

收取这些地方的赋税可以保证他们充足的军费,这本来应该是朝廷做的事情,现在让藩镇给代替了,你朝廷能够有多少税收。

“那赵普你的主意是什么,能够不让地方势力掌握这些财富,这样他们也没有了做大的本钱。”

身为皇帝的赵匡胤岂能不知道这其中的厉害,他也在一直考虑这个问题,可是都没有好的主意。

现在闻听赵普有好的主意,赵匡胤真是想迫不及待的知道,这是什么样的事情。

同时自己心里也是十分的高兴,自己今天晚上是来对了,也得到了自己意想不到的东西。

这样看来的话,提拔这个赵普代替范质的位置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