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第一太子 > 第一百五十九章 私心论

大宋第一太子 第一百五十九章 私心论

作者:九天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4:10 来源:笔趣阁

read336();

连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都能扯出来,这玩笑是开的有点大,其实这也是他的初衷。

大臣们虽然听着好像哪里有点不对,但是也是没有什么反驳的,你还反驳个什么劲。

没有听到太子说吗,都是为好,为了你自己的身体好,同时也是为了大宋好,都这样说了,你还能怎么着吧。

以前只是没有人来说这个事情,现在有人提出来了自习琢磨一下,也是这个道理。

也没有人再说什么这不是读书人干的事情了,人家太子说了为了身体健康着想你还想反对,那除非你是不想自己健康,你是不想让自己更好的为朝廷效力了。

于是再也没有人在哪里唧唧歪歪的了,都这样了大家接受吧。其实也不是他们接受,是那些应考的士子必须要接受。

至于那些什么要熟悉大宋刑律的这更加的简单了,你不熟悉刑律以后怎样去升堂断案。

现在熟悉了之为了以后更好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已,怎么这也不行吗?

这一点倒是没有费多大的口舌,谁不接受,这是好事,能为自己以后剩下多少的事情,也能更好的出政绩。

剩下的倒是没有什么了,考文采那就是原来就有的,大局观念吗,大家也都知道,这没有大局观念也不能站在这个朝堂上。

这也就彻底的定了下来,科举改为四天的考试了,立刻下旨让大宋境内的士子知道。

同时有一项最为重大的变革就是所有应考士子的花销均有朝廷报销了。

但是并不是说你最好的房间,吃最好的东西也有朝廷给你报销,对于这这种人,你回家凉快去吧。

说的是由朝廷发给你往来的路费和食宿这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对那些贫穷的子弟。

同时随着圣旨颁发下去的还有大宋律法,果然不出赵旭所料,就有那么一些人不接受朝廷的新制度,新的科举。

对此赵旭也没有宽容他们,你不是不接受吗,我不让接受,谁不同意不接受是吧,好那你就不要参加科举了。

不仅你不要参加了,你的后代也不要参加了,只要是你的亲人一律不准参加。

胆敢有违此令着,诛九族,地方官员连带责任永不录用,赵匡胤也没有想到这些会来这么一手。

这也太狠了,你不接受新朝的新科举,我不强求,我也不要求你接受,但是你不接受就是不参加科举了吧。

既然你不参加科举那没有关系,我知道你不想参加忙着很好办,我就让你以后也不准参加。

不准你以后不准再参加了,就是你的子孙后代也不要来了,你都已经上了黑名单了。

你的后人也被排除在科举的大门外,就连你的亲戚也是不要在参加了。

这就是株连,这就是连坐也,只要你这次不参加你的后代你的亲朋好友也不要参加了。

不可谓不毒,虽然没有规定要杀人,但是这比杀人还有恐怖,不让和你有关系的人进入仕途了。

这就是说你和你的家族以后永远是不能成为官吏的,断绝了你们的仕途之路。

为了防止你和你的家族有偷偷应考的情况,一经发现株连九族,这就十分血腥了。

就连地方官也是跟着受牵连,你们只要一出事情,你的父母官也是跟着倒霉。

个革职查办,并且是用不录用,你说他们会不会紧盯着你们,也就说这次只要你应该参加科举的。

而你又是因为不满朝廷的改革科举不去应考的,你就已经没有科举之路可以走了。

不仅是你,就连和你关系近一点的人也是完蛋了,从此与官路无缘了。

这一招太狠了,也太毒了,那些闹事的学子本来以为他们这样一闹朝廷会满足他们要求呢?

没有想到朝廷什么也不说,反而下了这么一个圣旨,一个个难以置信的看着这道旨意。

简直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哪是旨意呀,这就是一把刀,断绝自己仕途的屠刀。

自己寒窗苦读为的是什么,还不是有一日能够参加科举,进入仕途,没成想是这样的。

本来按照他们预想的,只要他们闹上一闹,朝廷也许就会让步,这下可好朝廷非但不让步,反而出台了更为严厉的措施。

自己也许会说我不屈服,但是自己同时也将自己的后代逼上了绝路,自己忍心吗?

自己的亲朋好友还会因此断送自己的一生,这以后还有什么面目去见他们。

所以原本声势浩大的反对声音就这样慢慢的弱了下去,反对的人群也渐渐的散了。

这中间没有一个人去劝说他们,也没有人去想他们讲述什么厉害的关系。

唯一有的是张贴在个个书院赵旭所说的那条规矩,那些学子和士子看到这里乖乖的回去准备了。

赵旭根据此总结出来一个道理,这些个文人根本就不能惯他们,否则他们蹬鼻子上脸的。

像这样多好,我就不说怎么办,我只说你们这样做的后果,我让你们自己去选择,让你们去斟酌。

很快的这场学子闹出来的风波已经平息了,或者说它根本就没有出现一般。

此时的赵旭在哪里呢,他带着自己的太子妃高桂英正在老岳父家里做客呢?

“他凭借自己的才能,极大地拓展了了前几代先王的功业,骑上战马,挥舞着马鞭将其余六国全部灭掉。”

“问鼎大陆皇帝至尊的宝座,结束了几百年的战乱,使人民安居乐业,成就不世的功勋,改国号为大秦帝国,其本人也为万民所景仰。”

“到那时后世的子孙不肖,让帝国出现了****,帝国有重新分类成几个大的国家,这种局面一直延续了好多年。”

“这就是他的最大悲哀,自己打下一个帝国却被不肖的子孙给败坏了,小家伙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原来赵旭是在讲故事,他的身边是一个约摸**岁的孩子,但是身材远比统领的孩子要高大。

“哈哈爹爹给我讲过,这个人是秦始皇,哥哥这难不住我的,哥哥你再说一个吧。”

能叫赵旭哥哥的在高怀德家里也只有他的小舅子高琼了,一阵子不见这个小家伙有长高了。

正在赵旭有准备讲下一个故事的时候,一个人送来一封奏折,说是皇上给他的。

上面没有说什么,就是说各地的学子和士子都是愿意接受大宋朝的新的科举政策。

这些是赵旭早就想到,他知道自己那严厉的措辞一旦发下去,没有谁敢反对的。

哼哼,不给你们的颜色看看,你们还真的不知道自己是几斤几两了,典型的给你三分颜色你就开染坊。

“过来琼儿,不要缠着你大哥了,让他休息会。”高怀德走了出来,看着缠着赵旭的高琼立刻说道。

“岳父没有事的,我也是难得的放松一下,陪着琼儿玩会也是不错的。”

在赵旭的强烈要求下,甚至可以说是下旨了,高怀德才同意在私下的场合里面让赵旭称呼他为岳父。

“太,旭儿。”高怀德骨子里面等级观念也是十分的重,虽然赵旭说他们是一家人,但是他还是放不开。

“听说你针对给地的士子不同意新的科举制度下了一道严旨,言辞十分严厉是不是这样的?”

“这些读书人就是这样,这是朝廷的第一届科举,他们就敢威胁朝廷,说什么不参加了,那好,你们不参加我就成全你们,我倒要看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其实这些个文人就是这个毛病,只要不是顺着自己的意的就不是好的,我最反感这样的,我就是让他们自己选择,结果他们没有让我们失望。”

说着赵旭将刚刚收到的那一份奏折递给了高怀德,高怀德迟疑了一下,打开看了起来。

上面说的是给地士子没有一个不赞成朝廷新的科举的,全部在积极的备战来年的秋考。

看来自己刚才的担心是多余的了,这个太子还真的是算无遗策,自己的问题也句不用问了。

赵旭也看出来了高怀德是有什么问题要问,可是又不知道如何的张口。

“岳父,你是不是有什么问题要问,你尽管问吧,这是自己的家里,又没有外人,也不是在朝堂上,想说您就说吧。”

“我就是想知道你怎么就不怕他们真的不参加科举,而诋毁新朝呢,或者说聚众闹事,那样影响多不好。”

高怀德能有这个问题也是十分的正常的,别说是高怀德了即使是赵旭自己当初也想过。

但是他熟知心理学,好好地推演了一番,自然知道这些人一定会接受的。

为什么,人性都是自私的,这不是说人性本恶,因为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愿望。

愿望或者叫做是私心,他们都达到这个目的,实现自己的私心,所以他们不会放过任何能够实现自己私心的机会。

对于读书人来说,他们唯一的目的是通过科举做官,这就是他们的私心,为了实现这个私心,他们绝对是要通过科举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