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第一太子 > 第一百五十六章 配享太庙?

大宋第一太子 第一百五十六章 配享太庙?

作者:九天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6:29 来源:笔趣阁

就这样孔子的后代顺利成章的就被封为世袭的文宣公了,没有任何的意外。

“皇上圣明”这些文臣们说起来,都是孔子的徒子徒孙的,现在他的后代受到了皇帝的敕封,他们也是跟着高兴。

所以都是在这里拍着赵匡胤的马屁,皇帝圣明的叫着,,其实皇帝做的符合他们的心情,他们说圣明,不符合的话,在心里骂你。

这就是这写文臣的‘毛’病,他们就是在这里等着你呢,你有什么办法。

“父皇您这样做是十分正确的,我想孔圣人的后人也会尽心尽力的为我们大宋效力的。”

这都是废话,历朝历代的山东曲阜孔家的人哪一个不是尽心尽力的为朝廷尽忠,不然人家凭什么用你们呢?

“是的,陛下太子殿下说的很对,这是朝廷对孔家的隆恩,是天大的恩赐,他们不会不感恩戴德的。”

大臣们纷纷跳出来支持赵旭,或者说是支持赵旭说的话,他们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文官的团体了。

赵匡胤不在乎他孔家是不是感恩戴德,他要的是天下的读书人,是不是因为这件事情效忠朝廷。

这个时候许久没有‘露’面的赵光义也跳了出来,看来是有话要说的,其实也是老赵安排好的。

“皇上臣弟,也有话要说。”

“原理是光义呀,你有什么话要说,就说吧。”

“是,皇上。臣弟也是对孔圣人十分的推崇,臣弟认听说很多的帝王都把他请进太庙,让他享受祭祀,不知道陛下的意思?我朝是否也要这样做呢?”

将他请进太庙祭祀,实际上就是已经承认了孔子的超然地位,配享太庙。

你要知道太庙里面放的都是谁的灵牌神位,那是皇家的祖先、先人的牌位。

也就是说里面要么是皇家的亲人宗族,也就是那些对国家有十分重大贡献的人,这些人可以被皇帝特旨恩准配享太庙。

不就是一个牌位放在一间祠堂里面吗?有什么好说的,用得着在这里大张旗鼓吗?

这样想你可就错了,而且是打错特错了,错的是没有一点的谱了,别人如果听到你这样说,非‘抽’你丫的不行。

你应该清楚太庙是古代皇帝的宗庙,它的由来已久了,在夏朝的时候她就出现了。

不过那时候她不叫太庙,而是被称为“世室”,后来殷商的时候叫做“重屋”。周仇叫它喂“名堂”。秦汉的时候才开始正式称为“太庙”。

古代的人很重视这个宗庙的祭祀的,就在周武王灭掉商朝的时候,还要封商的王子微子为诸侯,让他延续殷商的祭祀呢!

起初太庙只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后来皇后和功臣在皇帝的特批下也可以把神位放进去了。

这样也就说只要这个国家的社稷存在一天,就不会忘记你们的,只要能够进入太庙,那你的后人也不用愁了。

所以对大臣们来说,死后能够配享太庙绝对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谁人不想呢?

现在赵光义提议让孔子进入了太庙,就是说以后四时祭祀绝对是少不了他的了。

这不是他们考虑的,这是孔家的后人应该考虑的,朝廷的大臣们,特别是那些文臣考虑的是以后朝廷的风向。

做官的就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定要学会看朝廷的动向,就比如说这一件事情吧。

如果皇上真的同意赵光义的提议,让孔子配享太庙,拿不仅仅是放个牌位的事情。

你是说朝廷以后就会重用文臣了,这不是明摆着的吗,你就一个文化人请进太庙是个什么意思呢?

这些人能够站在朝堂是的都是帝国最为聪明又或者说是老‘奸’巨猾的人,他们的头发丝都是空的。

就像一只猎犬嗅到了猎物,个个都是面‘露’喜‘色’,他们觉得这是自己等人的机会。

打天下靠的是武将,可是要说治理天下还不得要我们这些文臣吗,看来陛下是准备收兵权。

范质能几个老家伙,开始在心里琢磨起来了,他们猜得也是**不离十了。

“陛下,赵大人说的对,我们应该将孔圣人请进太庙,为天下读书人做出表率,让他们一心为我而大宋。”

这一次是王溥抢先出班了,他也是一名儒学弟子,自然双手赞成了。

他这一出列后面后面也是跪倒一大片,全部都是一边倒的支持孔子配享太庙的。

不用看了这些全部是文官,他们是孔子的坚定支持者和信仰者,自然是不遗余力的支持。

武将们在一班没有一个人出来赞成,更有甚者,还有反对的,在赵旭的一个眼神的示意下,呼延赞沾边了出来。

“启禀陛下,末将有不同的看法。”

“哦,呼延将军也有看法,恩都平身吧,听听将军有什么高见。”赵匡胤招呼着大家起来。

大家也想看看这个大脑袋的呼延赞能够说出什么道道来,其实大家都是被他这憨厚的外表所欺骗了。

“陛下我只是不明白,我等将领浴血奋战尚不能死后配享太庙,为什么一个死后的一千多年的老头却却能呢?”

呼延赞用手挠了挠头,一副天真的样子,惹得大家想笑而不敢笑,呼延赞说完又有几个将领在赵旭的示意下走了出来。

无非就是说一件事情,还是说孔子配享太庙的事情,快演变成文武大战了。

“好众位爱卿都不要吵了,朕就给你们解释一下。这个孔圣人,建立了儒学,也立下了三纲五常的规矩……”

赵匡胤刚才还让范质给他讲孔子,现在说的比谁都好,这不是扯淡吗?

“所以光义说这样就让他配享太庙是十分合乎规矩的,你们还有什么意见吗?”

这些大老粗哪里知道接下来该说什么,他们都是在赵旭的示意下才出来的。

现在皇帝问起,他们也是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只能求助的看向赵旭。

看来又该赵旭出马了,其实他内心里是十分的不希望孔子能够配享太庙的。

太庙是我家的宗祠,凭什么我们每天都要拜你,这可能吗,我一定要阻止。

赵匡胤却盯着他在看,好像是在说:

“昨天不是商议好的吗,现在你小子怎么变卦了,你小子一定要给我一个‘交’代。”

“启禀父皇,我认为赵大人说的不错,孔圣人确实是受到了历代帝王的尊重,我也同意。”

赵光义现在还没有被封王,赵旭可以在‘私’下里称呼他为二叔,但是却不能在这里成为他为王叔。

只能称呼他为赵大人,这是体制的问题,赵旭也渐渐的习惯了这样的规矩。

听到赵旭这个太子也是支持,文臣们个个是喜笑颜开,当今的第一把手和二把手都是同意了,就没有什么变故了。

“但是我朝新立国,还没有统一,有功的臣子尚不能进入太庙,现在就把孔圣人请进太庙,我把寒了功臣们的心。”

赵旭又将一颗重磅炸弹投了下去,我个人比较同意,但是我也要考虑一下这个大局。

很多时候不是我一个人能够做主的了,总不能一意孤行吧,那样我们的江山也快完了。

还没有等赵匡胤和大臣们有所反应,他就趁热打铁继续说道:

“不过既然孔圣人是圣人我们还是要尊敬的吗,我们可以建立孔庙祭祀吗!”

孔庙那是有的在山东曲阜那不是孔庙吗,还要费力建个什么劲,文臣们在心里犯嘀咕。

“也许众位大臣会说,不是在山东有孔庙吗,哪里有最大的孔庙我们还再建什么?”

赵旭岂会不知道他们心里想的是什么,一言就道破他们的小心思。

“呵呵众位大人你们忽略了一点,既然是要尊崇孔圣人,我们一定要有个拜祭的地方,以后皇上也会拜祭他。”

“但是皇上不可能经常去曲阜吧,所以我们要新建一座孔庙,将圣人的牌位放到里面去,这样也可以方便我们时时的拜祭吗!”

废话谁没有事情的时候总是跑到山东去祭拜孔子,这样哪里还有时间去处理政务。

那些文成们还是强烈的反对,但是赵匡胤不鸟你,自己的儿子说了,我的功臣还没有资格配享太庙,你也不行。

所以赵匡胤一锤定音了,在和皇城一墙之隔的地方建立孔庙,用于事实祭祀孔圣人。

不过这一次赵旭有出来捣蛋了了,他说以前的那个国子监要修葺了,要不在孔庙的旁边重建一个国子监。

他的理由很充分,国子监是朝廷的官学,自然要重视起来,再者说了,和孔庙在一起能够时时的起到督导作用。

既然理由这么充分,没有一个人反对,就这样办吧,孔子最终没有配享太庙。

只能去他的孔庙去安家了,赵旭没有想到这次的事件,赵光义居然是最大的受益者。

就是因为他提出了让孔子配享太庙。虽然没有成功,但是他却是赢得了满朝大臣们的好感。

这也是赵匡胤父子他们后悔不已的事情,但是现在他们还没有知道这件事情的多么的严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