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重生之八十年代 > 【第661章】情况

重生之八十年代 【第661章】情况

作者:灰色星晴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4:05 来源:笔趣阁

在学校,杜友倩除了打扫卫生,就是伺候女儿吃饭洗衣,平时她也算比较清闲,况且在学校里能有个栖身的地方,他感到非常满足。上午,杜友倩刚领了第一个月份的工资,就盘算着给田牧改善一下生活。一般情况下田家禾四天才回一次家,杜友倩心想越是丈夫不在跟前越不能亏待了女儿。

中午,她到学校餐厅专门打了两份价位较高的饭。在回来的路上,她猛然感到一阵头晕,并顺势靠在了路旁一棵树上,手中的饭菜洒了一地。

这一幕正好让晴晴看到,她先把友倩从地上搀扶起来,又把田牧安排到哥哥秋运家里,随即把友倩护送到家。这天中午,晴晴是专门来请友倩娘俩吃午饭的,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第二天,晴晴专门请了一天假,陪杜友倩到医院做检查。事先晴晴就给她高中时同学丰羽飞打过招呼,他现在是中心医院一名知名的内科主任。早上七点,晴晴就赶到了友倩的家,友倩早已做好了准备,晴晴她们到中心医院后,就径直来到了丰主任的办公室。

丰主任在详细地询问了的病情,对杜友倩进行了认真检查。认为她的病情相当严重,建议她做一次全面的检查。

丰主任签名的病历好象一张通行证,到那个科室都是一路通行,不到上午十点所有的检查项目都进行完了。因检查结果得等到下午三点才能出来,晴晴干脆带着友倩直接去了她家。

王母最近一直住在晴晴的家里,见友倩来了热情地又让坐又递水,让友倩觉得很不自然。晴晴赶紧到厨房给友倩做了一碗饭让她先埑一下,因为友倩早上没有吃饭。

王母看到友倩又黄又瘦的样子,主动和友倩坐在了一起。把她的一支胳膊放在了自己腿上,心痛地问道:“孩子,都看过了?没什么大毛病吧!看你瘦的叫大娘真痛得慌!”

友倩从疲惫的脸上强装出一副轻松的样子说:“看了,没大毛病,您放心吧大娘!”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咱老百姓不图富贵,就图个没病没灾、平平安安!”

晴晴趋母亲陪着友倩说话的工夫,又就起身到厨房准备午餐去了。

下午三点,她俩准时赶到医院。丰主任早已把诊断报告放在了桌子上。晴晴抢先一步拿过报告单看到:低血糖、低血脂、肾虚……

看着看着。晴晴不争气的眼泪早已从眼眶里滴落下来了。

丰主任这时认真地对她俩说:“从检查结果看,她的体质太差了,病的不算轻。要好好休息,抓紧治疗。不能再耽搁、不能再劳累了,否则病情会进一步恶化的。”

友倩从嘴角上挤出了一丝笑容,礼貌地向丰羽飞点点头:“丰大夫,麻烦你了!以后我会注意休息的。”

晴晴直接打的把友倩送回了家,她想替友倩做点家务。帮友倩打扫一下卫生、洗洗衣服一类的,可是她扫视了半天却看到一切都摆放的整整秦秦的。她自觉无事可做,索性陪友倩说了一会话。

临走前友倩紧紧接着晴晴的手,似乎哀求道:“妹子,你是个大好人,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你。但你要保证不要把我的病情告诉家禾,也不要告诉田牧。省得让他们为我分心,影响他们工作、学习。”

晴晴含泪向友倩点了点头。

从友倩家出来后,晴晴乘公交车直接去了一中家属院。正好与哥哥王秋运一前一后进了家门。

见到王秋运,晴晴就像见到了友倩的救星一样,迫不急待地把今天友倩病情诊断结果,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王秋运,她请求哥哥给友倩一个月的长假。

王秋运听到这情况后。脸上立刻布满了一层愁云。他自言自语道:“命运为何老是给家禾一家过不去!”他回头对晴晴说:“这个你放心,我心里有数,正打算给友倩换一个轻松的工作岗位。”

“阿姨你好!”兄妹俩正在说着话,放学后的田牧推门进来了。看见晴晴问了一声好。晴晴下意思地一把把田牧紧紧搂在怀里,用手不停地给她梳理着头发。关切地说“田牧,在你叔叔家生活习惯吗?叔叔阿姨对你好不?小王雪没有欺负你吧!”

王雪是王秋运的儿子,比田牧小一岁,上高中二年级。

田牧睁大着眼睛疑惑不解地看看晴晴,又看看秋运,不知发生了什么。她怯怯地望着晴晴问道:“阿姨你们怎么了?我在这里挺好的。叔叔、阿姨还有王雪都待我可好了!”晴晴立刻换了一副神态笑着对田牧说:“没事就好,阿姨是怕你在这里受委秦。如果他们对你不好,你就到阿姨那里去。”

田牧好象还是不理解晴晴的话,再次问道:“阿姨,我没做错什么事吧!为何你们都不高兴?”晴晴哈哈哈笑出了声,用手点了一下田牧的头说:“小机灵鬼!你在叔叔阿姨眼里永远都是优秀的。刚才我和你王叔叔在谈工作上的事。”

“那好,你们继续谈吧。我走了!”田牧说完就回她房间去了。

王秋运看着田牧离开的背影深有感触地说:“这孩子很懂事,很争气!学习成绩在级部一直名列前矛。不出意外的话明年考北大、清华一定没问题。”

“孩子的前途就拜托给你大校长了,出了差错只能找你试问!”

“这个没问题,我保证让她考上一类大学。不过你得给唐说明一下情况,把家禾抽调回来,这样他和友倩相互好有个照应。”

“我试试吧。唐那边应该没有问题,关键就怕家禾不同意。”一提到田家禾晴晴好象有点难为情,田家禾的倔脾气她早已领教过。

“哎呀呀!我的秋美人怎么有空来了!”王妻沈思进门看见晴晴就笑哈哈地说,“我以为你不是把娘家人忘了,就是生气嫂子照顾不周呢!”

晴晴见嫂子下班回来,礼貌地从沙发上站起来,笑嘻嘻地说:“忘了谁,也忘不了我的漂亮嫂子呀。”

当年沈思结婚过门时,晴晴正是十七、八岁的风华少女,沈思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越看越觉得自己的小姑子长得楚楚动人,所以一开始她就“美女”、“美妹”、“秋美人”地称呼个不停。即使后来晴晴参加了工作、结婚生子后,她也是“美女记者”、“美女主持”地叫个不停,几乎把她的真实名子都给忘记了。

沈思换了一身便装又回到了客厅。马上倒了两杯水放在了茶几上。看着王秋运对晴晴说:“你哥呀,就是这个坏毛病,不管谁来一不让坐、二也不让水,一副官不大僚不小的臭架子!”她又转向晴晴说:“今天你就在这里吃晚饭。中午我买了一只烤鸭还没顾上吃呢。算你今天有口福。”

“谢谢嫂子,改天吧!今晚我还有点别的事。”

“忙忙忙,就忙了你们了!也不知道你们这些蹲办公室的整天忙什么,好象离了你们地球就不转了!”

这时秋运不耐烦地插话说:“她确实有事,就让她走吧。你别再啰嗦一些了!”

沈思伸了伸舌头故作生气地说:“看看。还是你们亲兄妹近,我热情留客倒成了外人啦!”她又笑着转向晴晴问道:“咱妈最近身体可好?”

“咱妈身体很好,请哥嫂放心。就是妍妍不大听话,老是惹她老人家生气!”

“小男孩都是这样,正是调皮的时候,再大两岁就好了。”沈思又往晴晴杯子里冲了一下水,把暖瓶故意放在秋运眼前说:“想喝你自己倒,整天价伺候着你还闲热道冷的!”

晴晴看看表,站起来对哥嫂说:“时间不早了我得走了。趁现在还有公交车。”

“吃完饭让你哥送你去。要不把大台长一块请来,省得你不放心!”沈思一直很喜欢晴晴,恨不得天天能和她在一起说说笑笑,所以她每次回到家就留得很热情。

晴晴也理解嫂子的心情,拉着沈思的手说:“好嫂子。这次我真的有事,下次再来的时候我一定先通知你。”说完转身向门口走去,沈思只好恋恋不舍地把她送到门外。

王母做好饭,与妍妍一起看电视等女儿、女婿回来后一块吃晚饭。老人看天渐渐黑了还不见他们回来。就有些坐不住了,她挣扎站起来想到楼下看看。刚一开门就和秦唐打了个对面。

看到唐一人回来,王母诧异问道:“你没和晴晴一块来?”

“怎么,晴晴还没进家?”唐一听晴晴还回来有点急道。

老人连忙说:“中午她和友倩一块来的,下午说去拿什么结果就一块走了。”秦唐认为这个时间晴晴早该回来了,怕是出了什么事,他忙拿出电话,正在这时晴晴气喘吁吁地站在了门口。

唐看看晴晴只是摇摇头没有说话,老太太催促道:“都回来了,那就吃饭吧!”

晴晴洗了一把脸回到餐桌却没有一点食欲,看到唐只顾低头吃饭却不正眼看她一眼,知道是因为她回来晚了生气。

“刚才我到学校咱哥那里去了。”晴晴主动对唐说。秦唐只是嗯了两声,没有一点反应。

晴晴拿起筷子又放在了桌子上说:“友倩姐病的很重,需要马上住院治疗。我到学校给她请了20天的假。”晴晴看到丈夫心不在焉样子,猛然拿起筷子敲了一下盘子。

唐抬起头说:“你说,我听着呢!”

老太太看到这个场面怕两个人吵起来,赶忙劝道:“先吃饭,有事你们一会再谈!”说完她自己端着碗来到了客厅,小妍妍看姥姥走了也端着碗从餐厅里跟了出来。

晴晴象征性吃了两口饭又停了下来,她只想把话说完:“我想给你说,能不能再找个人把田家禾从工作组换回来?”

“什么?”秦唐把含在嘴里的半口菜吐了出来,睁大眼睛看着晴晴,“什么意思?”

晴晴习惯性地扬扬头说:“这还不很清楚嘛,他妻子既然病成了这个样子,让他回来照顾一下也是人之常情!你是他的领导,关心下属理所应当!”

秦唐夹了一刀菜先放在了晴晴碗里,又夹了一刀放在了自己嘴里,含混不清地问道:“还有什么?”

“没了,就这些!”晴晴回答地很干脆。

秦唐吃完饭把碗往前一推。异常平静地说:“晴晴,你有爱心、乐意帮助别人,我理解你,也支持你。可是工作上的事你最好别过问,特别是涉及到下派包村工作组的事更不能过问。这是台里集体的决定。”

秦唐站起身向客厅走去。看看晴晴没动又回头道:“你这个脾气以后也得改改,逢事要向深处想想。家禾家里的情况我不比你了解?让他回来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让他脱离本职工作到驻队实际就是对他的照顾。从区到河套村不过100公里的路程,他们每周只需在村里工作三天。还有四天的时间能照顾家庭,这个时间就是在台里正常上班也达不到。”

“可是不管怎么说他的工作岗位在村里,有时候远水解不了近渴。你敢保证他在村里的这三天,他妻子病情不加重!”晴晴总觉得友倩实在太虚弱、太可怜了,进一步争取道。

秦唐从鼻孔里哼出一声:“王晴晴同志。你不觉得对田家禾关心的太多了么?”

“啪!”王晴晴把手中的筷子重重地摔在地上,气得五官都变了型。她一手掐腰,一手指着秦唐吼道:“秦唐,你给我把话说清楚!我和田家禾怎么啦?我和田家禾怎么啦?你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用你的德行去衡量别人!我和田家禾之间最起码是干净的!”

“有话你们不能慢慢地说呀!都从哪里来这么大的火气?”王母见俩人都动了火,忙从客厅赶过来劝道。

秦唐自知说岔了嘴,忙改口说:“我是说田家禾家属的事,用不着你来操心!等春节以后我自有安排。”

“你就凭良心办就行!”晴晴赌气地背过脸去。

村委大院里就特别地清静,田家禾独自一人在院子里散步。在思考着下一步如何与村两委工作对接的问题。

“家禾,你过来一下!”老纪站在办公室门口招呼田家禾道。

田家禾回到办公室,老纪手里拿着他的笔记本晃了晃道:“家禾,我总觉得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这几天我拟了一个工作提纲,你帮我合计合计!”

这时办公室的门突然开了。春福领着一个年青人闯了进来,让田家禾和纪连富吃了一惊。

春福自受到处分后一直闷闷不乐,一直不明白自己究竟错在哪里!他专门给乡里请了病假,村里的一些事务都由村会计和其他几名村应付着。春福索性把自己关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到,谢绝了所人的到访。全村人只有石头是个例外。石头最近一段也没心情外出做生意,除了有人找上门来忙一点生意外,他几乎每天都往春福家里跑,陪着春福说话解纳闷儿。

“这是咱乡委办公室的陶主任,专门来找田主任有事相求!”春福进门介绍道。

老纪和田家禾几乎同时站起来与陶主任一一握了手,并做了自我介绍。

陶主任又紧紧握住田家禾的手说:“今天是秦专门安排我来的,想请田主任到乡里讲课,给我们讲解有关写作方面的基本知识。”

家禾笑了笑说:“我那两刷子一抹就了,不敢妄为老师。”

陶主任一再要求道:“这是秦安排的一项特殊任务,务必要请到田主任给全乡的通讯员、信息员讲解一下写作技巧。”

说到这个份上,家禾没有再推辞,就欣然接受了这个特殊任务。他挑灯夜战一个晚上就完成了《在黄坡乡新闻培训班上的讲稿》。

培训班安排在一个学校的教室里,学员大都来自乡机关、学校和部分企事业单位,他们都是单位的笔杆子。家禾看了一眼台下的20多名学员,大多数比自己年青,但求知的**还是很足的。他想:既然大家这么信任我,我也只能打肿脸充胖子了。

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受乡里领导的委托,给大家讲讲新闻及写作方面的的有关知识。其实我是半路出家,没进过大学,没受过正规、系统的教育,对新闻写作也是一知半解。只能和大家一起共同探讨。

相对在座的各位来说,我从事的是新闻职业,从事新闻工作长,写的新闻稿件多,积累的新闻写作知识多点。对新闻写作感受也多点。下面我就结合我个人的工作实践。重点谈谈对消息类新闻写作的感受,希望与大家共勉。

田家禾离开讲座赶到黑板前,用粉笔写下了一行大字:一、新闻的特点。然后回到自己的讲座上说。

新闻的特点就是新、快、准、实四个字。新,是指事件本身的素材要新。事件发生的时间要新。时过境迁就成了落时的黄花,没人注意、也没人欣赏;快,就是行动要快,具体地说就是采访要快、写作成稿要快、送稿要快、发稿要快,争取第一时间。发稿的快慢取决于编辑。那是另外的原因;准,就是你采写的对象要准确无误,包括时间、地点、事件、人物、数字、单位名称一定准确,千万不能张冠李戴;实,就是反映的事件一定要客观真实,这是新闻的生命。弄虚作假、捏造是非,那不仅不是新闻,也违背了新闻职业道德准则。

其实新闻写作也很简单,只要是把事件或人物交待清楚就可以了。不过也有很多技巧只能通过长期的实践才能较好地掌握。

接着田家禾就一发不可收拾,把他从事新闻工作二十多年经验和体会,一咕脑地吐了个痛快。从要有决心、恒心、信心到要有角度、力度、尺度。最后他还侧重讲到了几个注意事项。注意少点领导、少点助词、少点解释;注意格式、媒体、栏目、策、季节、数字、表现手法。更重要的是积极争取领导支持!

同时他结合一些事例进行了说明,整整一个上午他没有停闲,全场不时地爆出阵阵雷鸣般的掌声。

“青蛇”柳絮提着一篮子鸡蛋。在春福家外门口走走停停来走了几来回,就是没勇气踏进外门一步。

“犹豫什么?要家去就家去,在门外逛悠啥呢!”

一声“闷雷”咋响,吓得柳絮猛地打了一寒噤。她抬头一看是老耿头来到了春福门前。她象见到救星似的喜笑着道:“老耿哥,你也来了!”

“我看看那浑小子病好了不?”老耿头气呼呼唠叨说。“他不是说谁都不‘接见’嘛,我倒是看看我这张老脸还能值几个钱?”说完扭头就向春福门里闯。

“老耿哥!”柳絮欲言又止。

“啥事?”老耿头停住脚步回头问道。

柳絮扬扬手中的篮子恳求道:“您把这篮子鸡蛋捎他家去行吗?”

“你去,他们能把你吃了不成!”老耿头瞟了一眼柳絮道,“自古以来‘官儿不打送礼的’。走,你跟着我就行!”

柳絮理理头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壮着胆子就跟着老耿头进了春福家大门。

“周大的病有好转了吗?”老耿头对着房门就大喊道。

水蛇腰听到是老耿叔的声音,连忙从屋里跑了出来,满脸堆笑地说:“老耿叔,您老怎么来了!”

“我来看看咱村的父母官大人!”老耿头连讽带剌地挖苦道。

水蛇腰一听就知道老耿头是来找茬的,她不敢怠慢,连忙把老耿头请进了屋里。转身看到后面的柳絮她立刻换了一副面孔:“你来干什么?”

面对水蛇腰很不友好的凶样,柳絮早已做好了思想准备,她没有作声,只是悄悄地把鸡蛋放在一个墙角里。

老耿头直接坐在上手椅子上,掏出他的旱烟袋“叭嗒叭嗒”地悠然地吸着。

“怎么不见周大?”

水蛇腰连忙把目光从柳絮身上转向老耿头,笑嘻嘻地说:“老耿叔,刚才只顾说话,忘了给您说了。他和石头刚出门,说是到坡里转转。我这就给他打电话让他马上回来见您!”

老耿头用力在桌子棱上磕磕烟袋窝,随手往腰间一别忽地站起来,气呼呼地道:“不用了!回来给他说,能干就干,不能干混蛋!这点小事就成了债了!”

老耿头倒背着手径直走出了屋门,柳絮看了一水蛇腰,一句话没说也跟着出了门。

“老耿叔你慢走,不送啦!”水蛇腰朝着老耿头背影高声喊道。接着她压低声对柳絮说:“二婶。你一等!”柳絮听到水蛇腰叫她,先是犹豫了一下,但还是不由自主地停住了脚步。

“这个你拿去,俺那口子用不着!”水蛇腰从屋里提出那篮子鸡蛋,朝柳絮面前一放。气势汹汹地说。

平时性格开朗、能说会道的“青蛇”柳絮。不知为什么一到水蛇腰面前就嫣了。人们在私下地议论说,这叫一物降一物,白蛇的武艺本身就比青蛇的武艺技高一筹。她俩相斗,青蛇显然不是白蛇的对手!

柳絮抬起头泪眼汪汪地看着水蛇腰恳求道:“侄媳妇。这是我和你二叔的一点心意,你就留下吧!”

柳絮的这种怯怯的媚态,更激起了水蛇腰的无名之火:“俺家不稀罕!你拿回去给你那口子扛腰去吧,省得管不够你那个浪b!

柳絮的脸色由红色变白再由白变青,牙咬得咯崩崩地响。她一改刚才那副可怜兮兮的样子。指着水蛇腰就恶狠狠地骂道:“水蛇腰,你别给脸不要脸!我浪,你不浪呵?你不浪,你的孩子是从哪里来的?”

“我再浪也没到处勾引人家的男人!”水蛇腰也不示弱。

柳絮听出水蛇腰话里有话,顿时火冒三丈:“水蛇腰,你这个不要脸的**!你没本事拴住自己的男人,让自己的男人到处找野食吃,反过来还想把屎盆子扣在别人头上!”柳絮看到水蛇腰不给自己留面子,也完全撕开了脸。干脆就和水蛇腰对着干了。

水蛇腰心想:你“青蛇”在她家里还敢这么猖狂,再联想到个人的丈夫,整天被眼前的这个骚娘们勾引地六神无主,不由地怒火中烧。她大骂一声:“我今天非把你这条‘青蛇’剁成两掰、非撕烂你这个**不可!”她冲上去抓住了柳絮的头发就打!

柳絮毕竟要比水蛇腰年青十多岁,她也上去抓住了水蛇腰的头发不放。俩人边骂边撕打起来。

“你俩这是干什么?都给我住手!”石头一个箭步冲上去,挡在了两人中间,春福也冲了过来双手拦住了水蛇的腰。

水蛇腰没占到什么便宜,气得浑身哆嗦。她指着柳絮破口骂道:“这个**太不要脸。浪都浪到家里来了!”说罢,她随手提起那篮子鸡蛋向柳絮扔去。柳絮本能地头一歪。鸡蛋篮子不偏不斜,正好砸在刚迈进大门的老耿头的头上。

破碎的鸡蛋汁液顺着老耿头的头向下流,气得老耿头吹胡子瞪眼又跺脚:“你们这是干什么!没事都给我滚家去!”

老耿头变成了一个鸡蛋葫芦,水蛇腰和柳絮先后忍俊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老耿头抹了一把脸骂道:“你们这些该死的混蛋黄子!都是吃饱了撑的!”说完带着一身鸡蛋清悻悻地走了。柳絮一看正是时候,也趁机也溜出去,水蛇腰还想拦住她不放,被春福拦腰抱起放在屋内。

春福早已气红了眼:“你她奶奶个蛋的,还嫌不够乱吗?你是不是把我逼到绝路上才满意!”

这天,老耿头想到春福迟迟在家养病不上班,气就不打一处来。他本想找他好好克个,没想到春福却不在家,有火没能发作出来。回到家里他越想越堵得慌,一气之下就下地寻找春福去了。老耿头刚出村迎面就碰上的春福和石头,接着就把他俩“押”回了家。万万没想到两个女人吵架,却让他赚了一身湿。

老耿头回家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直接去了村委大院。老耿头见到纪副台长,第一句话就是:要求工作组织召开大会,撤销周春福村职务!

纪连富把最近村里的情况和春福的情绪,通过电话如实地向秦台长作了汇报。按照秦台长的指示,他决定和田家禾亲自到春福家去一趟。

“叫上小方吧!”田家禾提示道。

“他最近心情一直不好,可能正与他的对象闹别扭呢。唉,现在的年青人!让老邢陪他解闷吧。”他俩一前一后向春福家走去。

“周在家吗?”走进院门纪副台长就朝着屋门喊道。

石头听见院子里有动静忙从屋里跑出来,见是纪台长和田主任忙热情地招呼道:“哟!纪台长你们来了。春福哥还没起呢!”纪副台长和田家禾跟着石头请进了屋。

“他呀这几天睡巅倒了。晚上睡不着,白天睡不醒!”春福女人从里间出来道,“纪台长,田主任你们坐,我这就去给你们沏茶去。”

田家禾忙阻止春福女人说:“嫂子。不用忙活。我们刚吃完,不渴。”

春福听到是纪台长他们,赶忙穿着拖鞋来到了客厅。他有点歉意地笑了笑说:“不好意思。这几天睡馋了,就是不想起。”接着他招呼大家一起坐下。

春福嫂涮完杯子为每人沏了一杯茶,端到每个人的面前。这时田家禾才注意到她的眼球肿得像红核桃。脸色阴阴的。头发也很乱,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春福嫂习惯地擦擦桌子,转身去了院子里忙自己的事去了。

纪连富看着春福想说几句宽慰他的话,可连续张了几次嘴也没吐出一个字。田家禾接过来说:“听说你最近身体还没恢复好。我们来看看。明天就是周末了,我们想回去汇报一下工作。”纪连富这才猛然想起秦台长安排他事,接着说:“台长说,这个周末专门邀请你和石头到我们那里去,也好散散心。要不。今天下午我们一块走!”

春福抬起头看看石头,好象在征求他的意见。石头只是低头不语,一点反应也没有。自从河套村发生这一连串的事后,石头好象变了另一个人似的,从不在众人面前狂言张语,特别是在春福面前。

春福沉思了半晌,最后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才从嘴里崩出了几个字“好吧,我去!”

下午三点左右,工作组专用的那辆客货两用车停在了春福家门口。春福招呼着石头往车上装东西,这是纪台长他们始料不到的。他赶紧上前制止:“你们这是干什么?赶快缷下来!”

“这是我和春福哥个人的一点意思,和集体没关系。”石头解释说。

“这样做绝对不行!”

一方坚持要装,一方坚持不要。双方就这事发生了争执打起了理论战,也引来了部分围观的群众。

“咱明人不说暗话。守着在座的老百姓我打保票:这都是我和石头家地里生产的,不是集体的,也不会让村里出一分钱。目的就是想让你们城里的人偿偿我们山里的土特产,没有别的意思!”春福急着解释道。“如果这点面子也不给,你们就是看不起我和石头。也看不起我们河套村老百姓。从此以后我们就别在共事了!”

在一旁围观的村民也帮着春福说话,都说这是山里人的规矩。他们对待贵客和恩人自古以来都是这样,如果客人不接受就是看不起他们。

说到这个程度家禾心想再坚持下去,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就劝纪台长说:“既然周他们有这个心意,我们就代表全台人员收下吧,至于怎么处理,回到单位再说!”就这样一会的工夫,六大编织袋土特产顺顺当当地装上了工作组的汽车。

因为是要出远门,春福又向秦唐请三天假。秦唐笑了笑说:“出去散散心也好,省得在家生闷气!”同时要求他安排好村里的各项工作,随时保持联系。

汽车直接开进了岸江电视台,秦唐和台里的其他几位台长早早等候在了门厅外。

春福和石头一下车,秦唐就主动迎了过去。他紧紧握住春福那双布满老茧的手连声说:“欢迎!欢迎!欢迎你们来台里指导工作!”

“不敢,不敢,我们是来参观学习的。给你们添麻烦了!”春福也客气道。

接着秦唐把他和石头向各位台长一一作了介绍。

接待室里特意摆满的水果,春福他俩已享受到招待级领导的标准。整洁气派的沙发、明净的茶几、红色的地毯,处处都闪烁着耀眼的光。

春福一进门有点象秦姥姥进大观园似的,既好奇又不适应,不知怎么样是好,傻傻地东啾啾西瞧瞧。石头用手拉了他一把,提醒他稳重一点,不要显得太土气,让人笑话。

石头常年走南闯北是见过大世面的人,这个场合早已司空见惯,可春福除了能有机会参加县里的农村经济工作会议外,还真没见过这么豪华的地方。

秦台长拉着春福坐在中间的位置。接着向春福和石头详细介绍了单位的基本情况,并对村里为工作组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提供帮助表示了感谢。

春福也介绍了河套村最近的一些情况,以及将来的的工作打算。还着重感谢工作组为村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同时提出了今后继续给予支持的要求。

见面会结束后,秦唐带着春福他们参观了播出室、制作室等重要科室,让生长在山沟沟里的春福和石头大饱一次眼神福。

招待春福和石头的晚宴专门安排在了红星大酒店,席间秦唐没有更多的客套,只是让他俩吃好、喝好,并特意安排好了两人的住宿和这几天的行程,并指派方向明全程当向导。晚宴后,秦唐没有直接回家,而是与春福他们一起去了旅店。

“春福哥,今天让你们过来主要是让你宽宽心,没有其他的意思,”秦唐说,“最近我也知道你吃了不少的苦头,受了不少的委秦。在这里你什么也别想,就踏踏实实地在这里玩几天,好好看看这里的一些景色。”

石头扭扭头,抱怨道:“都是春福哥心眼太好,却没有人领情。是好心不得好报!”

“石头,你总是说我心太软,也不对!是你没处在我这个位置上。”春福争辩道,“古人说得好,能将千军不领一夫!领夫的人就是指的我这样的村官。”

秦唐接着深有感触道:“以前我也是只知道工作最难,但不知道难到什么程度。现在通过你村里发生这几件事,才明白了一点事理,农村真不好当!”

“要我说呀,这个村官咱还不干了!就是出去打工出憨力,一天也能挣个七十、八十的。比当你这个有气生、没钱挣的村官强多了。”石头的情绪提了上来。

唐接过话茬道:“石头,不能这样说,农村工作也得有人做呀,村再小也得有个头吧。关键是处事的方式和方法的问题。”

春福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声,只是摊开双手无耐地摇了摇头。

秦唐拍了拍春福的肩膀,又重重地握了一下手:“你们早点休息吧,有事明天咱再聊!”

临走时秦唐给春福留下了一封信:

春福哥:

这次邀你们过来,不完全是我的意思,很大程度上是乡里秦的授意。我只想给你说遇事要冷静思考不能感情用事。俗话说得好“宰相肚里能撑船”。你在村里大小作为一个领导,不能和一般群众般见识。

就这事而言实在是太平常了,老百姓不就是想多得到点补偿吗?村里不就是没有钱进行补偿吗?原因是我们村集体经济太薄弱,集体积累太少,没有钱给群众补偿。现在我们花大力气招商引资,不就是为了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嘛,不就是为了能有钱给老百姓办更多更好的事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