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重生之八十年代 > 【第453章】盘算

重生之八十年代 【第453章】盘算

作者:灰色星晴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4:05 来源:笔趣阁

盘算

为此,经常受到外公的夸赞,说还是红升好,乖巧等之类的话。“哪里像敏子,整天介像皮猴子似的,很是讨人烦啊!”外公时常这样说道。

其实,受到这种不公平的对待的,也不但但是秦唐,母亲作为外公的亲生女儿,更是如此。不过,话又说回来,相对而言,外公倒也还是算是公平一些的,而最不公平的,最为势利眼的,却是外婆。对于这一点,母亲是感觉最深的了。所以,当她也当了外婆的时候,她便时常说:“唉,我可不像你姥姥那要,光看见那些有钱的了,当年的时候,我可是受够了!我可是想着了!所以,对于我的两个女儿,无论是穷,还是富,我都会一律对待!而且,对于那些穷一些的,我还会对待她要更好一些。”母亲不但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秦唐后来也时常在想,当时自己在外婆家,被人家看不起的时候,母亲的心里,究竟会是多么地痛心啊?自己被娘家的人看不起,那倒也罢了,可是,可是自己的孩子却被别人冷眼相看!母亲的心里在不停地发抖,可是,她没有钱,她很穷,她又没有一个好的丈夫,她只是有着一群还没有长大成人的孩子!两个女儿,四个儿子!而这些孩子,便都是她的希望,是她一生的希望所在啊!

不过,母亲也知道,其实自己的父亲对自己应该也是不错的,真的是不错的,特别是在自己刚刚成家的那些年里,父亲对自己,对于自己的那一个小家的关心和帮助,都会一辈子铭刻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永远,永远。

母亲不会忘记,在那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正是自己的父亲,从娘家背着母亲(秦唐的外婆),背着几十斤粮食,跑了十多里路来接济她的那一个小家。那是亲情所独有的力量,那是亲情所开出来的最为美丽的花朵。而每每说起这一些事情的时候,母亲的眼里总会含着泪水。而秦唐在听了母亲的那些话之后,对于外公的一些埋怨,便也减少了很多,很多。

秦唐听母亲说过,当时外公一听到自己女儿的家里穷得那个样子,不由得心疼得直掉眼泪。光大人怎么也好说啊,可是,还有那些嗷嗷待哺的孩子们啊!而自己的女儿,当年还没有出嫁的时候,也曾经为家里干了那么多的活儿,现在,她的小家里遭受了苦难,作为女儿的父亲,作为女儿娘家的靠山,他怎么能够袖手旁观呢?所以,外公便时常偷偷的,从他的家里背着外婆,给母亲接济一些东西,以让母亲能够养家。拳拳父母之心啊,天底下最为真挚的那种感情啊!

只是,有一点时常让秦唐感到奇怪,感到不解,那就是,都是亲生的父母,可是,为什么外婆就不如外公呢?听母亲的意思,外婆对她并不怎么样,却对二女儿,也就是秦唐的二姨特别的好,一见了面便总是和颜悦色,满面春风。可是外婆一见了母亲,却总是冷若冰霜,脸总是拉得老长,老长。是母亲的脾气和性格不好吗?当然不是,母亲的性格和脾气,在村子里那可是一等一的,没有一个人能够说出什么来的!而至于原因,却只有一个,那就是母亲家里穷,而二姨的家里则稍微富有一些,因为二姨夫是一个当的,毕竟是吃公家饭的人啊!可是,这能怨母亲吗?即使母亲再会持家,可是,他没有一个好丈夫,那即使她再能干,再会过日子,再勤俭节约,又能够怎么样呢?女人是筐,男人是耙子。耙子弄不了东西回来,筐里怎么也不会有什么东西的。

而到了后来,当外公和外婆去世的时候,秦唐已经上了小学二年级了。当时外婆家里的人报来丧事之后,秦唐也并没有看到母亲有多么地悲伤——最起码来说,从表面上还没有看出来。秦唐当时还问母亲,他是不是也要跟着一起去。母亲沉重地说道:“算了,还是我一个人去吧!”

而当时,秦唐根本并不知道这其中的内情。可是,多年以后,秦唐再回想起这件事情来之后,才恍然明白:母亲当时之所以不让他们这些孩子们跟着去,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母亲生怕他的那些孩子们跟着去了之后,再受到自己娘家人的冷遇。

而秦唐对于外婆家的那些印象,也无非就是如此而已。说实在的,秦唐对于外婆家的感情是很淡漠的,而这其中的一个最要重要的原因,也就是外婆家对于秦唐家的那种看不起。实际上,有些时候,也无怪于外婆家的人会那样看待秦唐家,因为父亲实在是不争气得很,他的脾气也实在是差得很。秦唐后来多次听母亲说过一件事情。外婆长年卧病在床,终于在一年的冬季即将到来的时候,外婆死去了。而后来,外婆家里便只剩下外公一个人过活了,而秦唐的舅舅,却又非常地没有本事,对于舅母十分害怕,家里的事情是一点儿也做不了主,所以,在外婆死后,外公的处境也便可见一斑了。于是,到了后来,外公一个人实在是不能过活了,而舅舅又不能做主,因此,没有办法,便只好由三个女儿来赡养了。

而当外公刚刚来到秦唐家里的时候,秦唐的父亲是非常地反感的,本来,他的脾气就不好——甚至满可以说,他的那种脾气是十分的差。家里又穷,孩子们又多,自己又不能干,各种因素都累加到了一起,便形成了父亲的那种越来越差的,越来越坏的性格和脾气。而外公来到了秦唐的家里之后,几乎是一天到晚,都得看父亲的脸色。而如果喝了酒之后,父亲则更是变本加历地闹着,根本就不顾及母亲的感受。ishu.时常,父亲还会借着酒劲,对着外公指桑骂槐:“你头顶着我的,脚踩着我的,还对他这么不客气,这天下还有没有天理啊?……”而且,往往是越骂越难听,越骂越离谱,很多的时候,外公都只好忍气吞声,知吁短叹。母亲见状,自然心里十分难过,便把父亲拉到了一个背静的地方,对父亲说道:“不管怎么样,也不是也得看我的面上吗?我跟着你这么多的了,可是从来都没有求过你什么啊,而且,这么多年来,我跟着你可是受穷受苦受累啊,容易吗?我跟着你可是一天福都没有享啊,这一些,我也都不怨,这都是我的命啊!而且,我为你生了七个孩子,三个女儿,四个儿子,光凭这一点,你也不应该这样对待我啊!再怎么说,他也是我爹!人可都是父母生养的啊,谁又没有个老啊?而且,我又是怎么侍侯你的老人的啊?这一点,难道你一点数也没有吗?我可是尽心尽力啊,在这一点上,我这当儿媳妇的,比起你这个当儿子的来,可是强多了!就算是单凭着我在你的这个家里这么辛苦持家,为你生养儿女的份上,你也不应该这么待见俺爹啊!”

母亲冲着父亲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着,最终,终于还是把父亲给说动了。毕竟,父亲他再怎么着,也只是脾气不好面而已,而不是心地甚恶。最后,父亲长叹了一声,对母亲说道:“都是我不好啊!都是我不好!唉,我的脾气也不知道是怎么着了,竟然是一天坏的一天了!”

就这样,外公总算是在秦唐家里住了十多天,后来,便又被二姨接到了她家里去了。

若论起性格和脾气,二姨夫那可是没的说啊,又是干的,人口也是有口皆碑的。本来,所有的人都会认为,外公从秦唐的家里搬出去之后,特别是般到了二姨家去之后,那么,应该比着在东江的秦唐家里要强多了。可是,事实上,却并不是这个样子。或许,在冥冥之中,这女儿便是不养老的!

后来,秦唐在一个适当的机会里,也曾经思考过这个问题。女儿和儿子,其实从血缘关系上是一样的近远的,可是,为什么这儿子养老就是天经地义的,而女儿养老就是不应该的呢?若是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只能这样去认为:这都是几千年的父系社会所养成的传统和习惯而已!

可是,自然外公到了二姨家里之后,从后来所传来的消息里得知,外公在二姨家里,竟然比着在秦唐的家里时候,还觉得憋屈。虽然说二姨夫是出了名的好脾气,人品又好,可是,时间长了,却也是感觉十分地不舒服,总觉得自己的家里突然间多了这么一口人,心里相当地别扭,相当的不舒服,仿佛一切的生活都脱离了原有的轨道,都变得不再正常起来。仿佛每天都在作战,都在受罪一样。而后来外公到了三姨家之后,同样也是这个样子。于是,母亲便大发感慨地说:“唉,都说闺女不养老,起初的时候我还并不相信,现在看来,这话说的真是一点假都没有啊!我可是校徽经历过的啊!”

秦唐母亲共姊妹三个,母亲是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妹妹。于是,秦唐便也有了两个姨妈。而对于这两个姨妈,秦唐却是觉得两个人是性情是截然不同的,脾气也是丝毫都不一样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因素,秦唐对于二姨的感情,自然便也比着对于三姨的感情人深得多。当然了,这里面也含有着一定的地理空间距离远近的原因。二姨由于是孙家村的,而秦唐是东江村的,而两个村子又是紧紧地靠着的,也就是只有一里地的路而已。这种空间距离上的贴近,自然便使得她们姊妹之间的来往更加地密切一些了。

由于孙家村自从在集体的时候,便很富有。那个时候,人们如果能够在队里分粮食的时候,能够多分上一些的话,那便是人们所最期望的事情。而至于别的事情,比如现金啦,比如其他的一些物品啦,却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了。在秦唐的记忆里,他们东江村里所分的那些东西之中,除了几乎还不够吃的那些粮食之外,便是牲口肉了。平时的时候,人们手里根本没有多少钱来买猪肉吃,不过在集体的那个时候,队里所养的牲口很多,虽然平时的时候,队里也总是很少杀一头牲口吃——队里也自有队里的说法,养那些牲口可不是为了吃肉的,而是为了让它们干活的,怎么能随随便便地说杀就杀呢?可是,有的时候,特别是那些牲口生病而死之后,队里便再也无话可说了,与其把它们给埋掉了,还不如让大家吃了!于是,除了分粮食,在秦唐他们的那个村子里,再就是分牲口肉了,而且,还是那种病死掉的牲口肉。就算是这样,人们也还是都十分高兴的,毕竟一年到头,又有几家有钱买肉吃的啊?因此,一遇到这样的有牲口死去的事情,队里所有的社员们,便都兴高采烈起来,那情形,简直比过年过节的时候还要高兴。也确实,就算是在过年或者是在过节的时候,人们也不会吃到什么肉的。因此,在秦唐还只有五、六岁的时候,他便记得,时常会接到队里的通知,让每家每户,都到队里的那一块大场院里去分牛肉或者是马肉,嘿嘿,反正就是没有猪肉。

不过,也有吃到没有病死的牲口肉的时候。而那种情况的出现,却是一种极为特殊的情况。那回,秦唐他们所在的小队的队长,叫照各的一个家伙,生性豪猛,而且什么人,什么事情他都不服输。可是那一回,他却被队里一头牛给差一点就治服了。

事情是这样的。队里有一头犍牛,一直以来都不很听话,而且性情极拗,致使大多数的车把式,都不愿意用那头犍牛。时间长了,那头犍牛更是不得了了,因为社员们都不愿意使用它的缘故,所以它倒是也乐得自在。别的牲口们都拼力地被驱赶着干这干那的,一天下来被累得几乎都不能吃草料了。可是这头犍牛呢?因为别的人都不愿意,也不敢用它,所以,它却是养尊处优,被养得膘壮身肥的。由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没有什么活儿可干,所以,它便更觉得神气——没有什么事情可干的时候,不但是人,牲口更是这样,便开始喜欢滋生一些事端了。

所以,到了后来,那头犍牛便更加地变本加厉地祸害社员了,除了那一位掌握着它的吃饭大事的饲养员,别人根本休想靠近它。如果谁要是不服气的话,胆敢向它靠近过去,它的那一双牛眼便开始瞪得溜圆,楞大,像铜铃似的,而且,鼻孔里不停地喷着粗气,咯吱咯吱的,呼哧呼哧的,眼睛泛着血丝,脑袋低低地垂着,将自己的那两要又长又尖的牛角,示威似的在想要靠近它的那个人的眼前直晃。

因此,很多的后生们,本来还不信邪的,可是等到真的靠近了那一头犍牛之后,看到它那可怕的样子,这才不由不相信,别人的那些关于这家伙不好惹的话,看来还是真的!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都不敢靠近那一头犍牛了,而那一头犍牛,此时也因为有着越来越多的人害怕它,而觉得自己更加了不起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队长照各那天喝了不少的酒,竟然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了那一头犍牛的近旁了!那一头犍牛,一见竟然又有人胆敢向它靠近了,便又开始发它的牛威了:它的那一双牛眼便开始瞪得溜圆,楞大,像铜铃似的,而且,鼻孔里不停地喷着粗气,咯吱咯吱的,呼哧呼哧的,眼睛泛着血丝,脑袋低低地垂着,将自己的那两要又长又尖的牛角,示威似的在想要靠近它的那个小队长照各的眼前直晃。

可是,这一回,那一头犍牛,却算盘错了,它总是以为,所有的人都不敢对它怎么样。而这一回,它就要倒霉了!

“哞~~~”一声吼声之后,那一头叫做“黑风”的犍牛,便开始做出了发动攻击的姿势。而本来的时候,这位叫照各的小队长,就是借着酒劲来收拾这一头犍牛的。而如果,如果这头犍牛还算识相的话,它可是再也不会去惹这位小队长的。要知道,别人之所以为敢惹它,除了它的性子刚烈,很难以驯服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便是,这毕竟是生产队里的集体财产,即使是在干活的时候被累死,也是要负责任的。更何况,如果是那种非正常死亡的话,那事情的性质自然便是更不一样了。所以,虽然也有不少的后生,从早就看着那一头犍牛不顺眼,可是,却也不敢对它下狠手,就是怕自己会担上责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