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疯王 > 067 年老疯聩

大明疯王 067 年老疯聩

作者:星辰玖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07:20 来源:笔趣阁

建州卫指挥使龙虎将军努尔哈赤擅自立国,扬言报父祖之仇,誓要征讨大明。

辽东军兵备松弛,不堪一战,只能躲在各处城池之中战战兢兢,坐等朝廷调兵遣将,前来支援。

一场关乎大明的国运之战即将打响,派谁去辽东主持大局,征讨建奴呢?

万历也不知道啊!

他荒废朝政三十余年,大部分时间都窝在深宫跟群臣赌气呢,哪里还知道大明谁人能打,谁人不能打。

无奈之下,他只能发出圣谕,复问群臣,命群臣商议,推举主帅人选。

群臣若上下一心,只为大明,只想打赢辽东这场国运之战倒还罢了。

可惜,以浙党为首的“贪官污吏”已与朝中清流势同水火,哪里会团结一心,他们,又为辽东主帅一事,争起来了!

浙党举荐的是的原辽东巡抚杨镐。

举荐的理由,很充分,因为杨镐曾任山东参议,辽海道兵备副使,山东参政,右佥都御史,辽东巡抚等职,对辽东军情相当之熟悉,而且,又参与指挥过朝鲜与东瀛的大战,经验丰富。

清流针锋相对,举荐都督同知四川总兵刘綎。

举荐的理由,同样很充分,因为刘綎曾率军抗击东胡,平定罗雄之乱,在两次朝鲜与东瀛大战中皆战功赫赫,平定播州杨应龙之乱更是战功第一,此等沙场老将,必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他们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得不亦乐乎。

那么,到底谁有理呢?

客观来说,清流有理,因为,他们说的都是真的,刘綎的确战功赫赫,勇猛无匹。

刘綎,真的很厉害,说他是当世第一名将都不为过!

俞大猷、戚继光、李成梁,还有他爹刘显,这些万历朝前期和中期赫赫有名的名将都过世之后,论指挥作战能力,论战功,他的确当世第一。

至于浙党举荐的杨镐,一句话,水分太大!

这家伙简直就是个水做的人儿,全身上下都是水,脑子里面也全是水!

杨镐何许人也,那是浙党创始人沈一贯的得意门生,浙党专门培养起来掌控兵权的。

他在山东有任职经历不假,但是,那纯粹就是沈一贯送他去混资历的,去镀金的。

他从山东参议升辽海道兵备副使再升山东参政,唯一拿得出手的功绩就是跟随辽东军统帅,左都督董一元,去了趟鞑靼炒花部。

董一元率军英勇作战,大败鞑靼炒花部,没有获得什么嘉奖,倒是跟着去混的杨镐被炒得飞起,炒得天花乱坠!

可以说,这一战,他是兵器都没摸一下,屁都没放一个,结果却因此连连晋升!

这么一个混混,浙党创始人,内阁首辅沈一贯为什么会如此看重呢?

很简单,一个字,他会混啊,说到指挥作战,他是一窍不通,说到溜须拍马,纸上谈兵,他那是本事齐天!

他跑辽东,球事没干,却是把个辽东最为有名的二世祖李如梅拍得舒爽至极,拍的跟他称兄道弟。

后面,杨镐兴许是脑子进水太严重,以为自己真有本事了,竟然带着李如梅这个二世祖领兵出塞,想去找个鞑靼小部落欺负一下,混点真正的功绩。

结果,这两兄弟都是一样的饭桶,遇着个鞑靼部落,不但没混到什么功绩,还被人打的屁滚尿流,损失了部将十员,精兵一百六十余名!

这在当时已经算是鲜有的大败了,按律,砍了他们两个混蛋都不为过。

可惜,李如梅是辽东名将,太傅宁远伯李成梁的宝贝儿子,杀不得,杨镐是浙党大佬,内阁首辅沈一贯的得意门生,那更不会有事。

沈一贯甚至借此吹嘘他为国立功心切,举荐他为右佥都御史,去经略属国朝鲜与东瀛的大战!

万历不知是没睡醒还是脑子也进了水,竟然同意了。

这一下,足足害死两万明军精锐!

蔚山之战,是杨镐跑去朝鲜指挥的第一场大战,也是他在朝鲜指挥的最后一场大战。

当时,明军以优势兵力将倭寇加藤清正所部一万余人团团围困在岛山,猛将陈寅率军猛攻,连破倭寇两道防线,眼看就要攻下最后一道防线,攻入岛山,主帅杨镐却突然鸣金收兵!

因为,他的好兄弟,二世祖李如梅还没率军赶到,他不想让陈寅立这破敌之功!

后面,李如梅是拖拖拉拉的率军赶来了,但是,天气也变了,冷得要死,倭寇随便在防线四周泼点水,一晚上就变成了坚冰,人走在上面便变成了滚地葫芦,还怎么进攻?

结果,久攻不下,倭寇援军先至,杨镐吓得,竟然丢下四万明军精锐不管,直接跑了!

他不跑,还没事,四万明军精锐还是能顶住六万多倭寇援军的,如果指挥得当,甚至还能将倭寇援军击溃。

但是,他偏偏就跑了,不管不顾,打马就逃。

主帅都跑了,四万多明军自然跟着跑。

明军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溃败了,被倭寇咬着尾巴一顿追杀,足足损失了一半精锐,要不是戚家军拼死断后,这一路四万明军精锐恐怕会全军覆没了,要知道,那时候援助属国朝鲜的明军总共还不到十万!

这一战也是东瀛一直吹嘘他们没输的资本,因为两次大战中也只有这一场,明军是真的败了,而且,败得很惨,主帅带头跑路,四万明军溃败,被干掉一半!

按理来说,如此无耻的主帅丢下手下大军带头逃跑,砍十次都不为过,但是,杨镐还是没事,大败之后,他竟然还拿着沈一贯的嘉奖手书得意洋洋的气那些责备他的明军将领!

最后,还是朝中清流疯狂弹劾,沈一贯才不得不同意把他撤下来,但是,也就仅仅是撤职而已,都没查办。

等这事情风头一过,杨镐又在浙党的鼎力支持下复起,出任辽东巡抚。

正是在他出任辽东巡抚期间,对努尔哈赤的崛起视而不见,不闻不问,以致努尔哈赤在毫无外界阻力的情况下统一了建州诸部。

那么,这段时间,他在辽东干嘛呢?

当然是在跟他的好兄弟,二世祖李如梅疯玩,玩得不亦乐乎。

结果,他又被清流弹劾,去职了。

就这么个酒囊饭袋,常败将军,努尔哈赤崛起的罪魁祸首,浙党竟然又要举荐出来害人!

朝中清流自然不会同意。

于是乎,双方又吵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

万历此时已然是年老疯聩,根本就分不清谁是谁非。

这么重要的事,他也不敢听信一面之词,妄下决断。

那么,怎么办呢?

最后,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召集两帮人,来乾清宫前吵,当着他的面来吵,美其名曰,朝议。

他的想法很简单。

你们谁吵赢了,朕就听谁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