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蚁贼 > 第七卷 补天手段略施展 70 出城

蚁贼 第七卷 补天手段略施展 70 出城

作者:赵子曰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5:48 来源:笔趣阁

窗外夜阑人静,室内两人对坐。

邓舍说道:“若细作落实,确有此事,该如何改动我军的方略,我这几天也有思忖。先生既然去了又回,咱们不妨便就讨论一下?”

“愿闻主公高见。”

“该如何改动我军的方略,暂且不说。在改动之前,必须先要有两个前提,三个条件。换而言之,只有满足了这两个前提,三个条件,我军才能够做出改动方略的决定。”

先不说怎么改动,而是要先确定了两个前提,三个条件,然后才能说改动。洪继勋问道:“何为两个前提,又怎么是三个条件?”

“首要的前提,察罕确实是打算先攻打孛罗。其次的前提,他与孛罗这一战,还不是小打,而是大打;又或者,至少是有可能会发展成为大打。”

洪继勋颔首,说道:“是非得有这两个前提不可。”

“三个条件。首先,我军不但要探查清楚察罕的用兵方向,更还得要探查清楚他放在我益都前线的军马虚实。高唐州、济宁路等地,他都驻扎有多少军马,这些地方的存粮又能支几日,及带军将校都是何人。等等。

“其次,还需要探查清楚,短时间来他又可调来多少援军。援军最有可能从哪里来?援军的带军将校又是谁?援军所来之地与高唐州、济宁路等处之间的地形又是如何?短时间内他能调来多少人,长时间内,他又能调来多少人?具体到十天,头一个十天多少人?次一个十天多少人?

“再其次,若是等到我军展开攻势之后,浙西的张士诚会有何反应?需不需要我海东遣一使者去安抚他?我军战事顺利的时候,他可能会坐观。但是如果我军战有不利的时候,他会不会也像我海东一样,因此而产生借机扩其地盘的念头?这些也都需提前做出防范,想好应对之策。”

“也是非得有这三个条件不可。”

“李首生给我送大都密报的时候,说根据情报,他认为我军如果改变方略,最好的攻击目标应为济宁路。我当时对他说,‘事关重大,不可急促。’问他要来了通政司现存的一些有关济宁路、高唐州等地的情报。我看过之后,深感不足。后来,又吩咐他在遣人去大都的同时,也还要遣派能干之人,立即前去济宁、高唐等路,务必要取得更加翔实的情报。”

“不知这些情报,李首生已经取得了没有?”

“时日太短,尚且未能。”

“如此,计主公所提出来的两个前提,三个条件,我海东现在所能满足的,除了头一个前提略有影子之外,其它的竟是一个也没有!”

“正是因此,我虽忧急,却也没有召开军议,议论此事。”

洪继勋很能理解,说道:“朝令不可夕改。我军刚刚才定下防御之策不久,若因为捕风捉影之事就便立刻兴师动众,重议军策,自然不可取。在没有确定情报之前,主公不肯泄露此事,实在是最为正确不过。”

朝令夕改,动摇的是民心、士气。何为“稳重持国”?下命令之前筹思成熟,命令颁发下去之后,便不再更改。令出如山,军民乃服。

洪继勋顿了顿,又道:“主公提出的这几条确实很重要。‘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知己知彼,百战不贻。

“是要先把情报收集齐全,然后才有取胜的把握。但是主公,假设您提出的这两个前提、并及三个条件都已经得到了满足。也就先不说具体的作战方略,首要一条,对我军该要用兵的方向,主公有何想法?”

如果改守为攻,就先不说具体的战术,但是至少在大的战略层次上应该先要有个想法。比如,假设察罕与孛罗的确是会有大战,那么,海东若是想要抓住这良机,来趁势扩大现有的地盘,最好是往哪个方向出击?

邓舍道:“我意尚未定。”他想出了有几个方案,但是还没有最终决定,问洪继勋,说道“先生以为呢?以先生看来,我军该先取何地?”

洪继勋再有才干,也不可能当时就有应对。他细细地想了会儿,引用邓舍的话来回答邓舍,说道:“事关重大,不可仓促。”即站起身来,说道:“臣先请告退。待臣回去,容臣熟思。若有所得,再来回奏主公。”

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十分干脆。他长长一揖,也不多做停留,便就执扇辞去。

送走了洪继勋,邓舍在书房里又待了有小半个时辰。随从两次过来,催请他吃饭。看夜色已晚,他方才停下沉思,草草地吃了些饭食,出来书房。他这几日军政繁忙,甚少回去过后院,常常都在书房吃住。

此时因改变方略之事,一时想不出好办法,觉得有些烦闷,忽然想起了罗官奴。当下,便就趁着月色,迈步缓行,去了后院,来入罗官奴房中。

罗官奴正在房中听颜淑容读书。

罗官奴怀了孩子,邓舍前阵子告诉她,婴孩要从胎里教,没出生就开始教孩子,这样等孩子长大才会有出息。罗官奴向来是邓舍说什么她就听什么,教什么她就信什么。自此之后,便一有时间,或者听琴,又或者请人给她读书。总之,就真如邓舍教她的一样,从现在就开始教起孩子。

她的侍女越娃会弹琴,想听琴,越娃来弹就成。而要想听人读书,后院诸女,学问最高的当然是颜淑容,——她小半个月前已和续阿水两人被邓舍接回府中,正式做了燕王嫔。颜淑容和罗官奴早在平壤时就曾同住一院,她两个人一个知书达礼,另一个没甚心机,关系相处的也还挺好。所以,时不时的,罗官奴就会请颜淑容过来串门,读些诗书与她来听。

邓舍来入房中时,正听到颜淑容在读:“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却是曹操的《短歌行》。看她两人都是一本正经,罗官奴斜依床上,颜淑容坐在床边,一边读书,一边还用手轻抚罗官奴的肚子。邓舍不由哑然失笑,说道:“阿容,你读这些,那小东西能听得懂?”

罗官奴二女见邓舍来到,忙都起身见礼。邓舍止住了,说道:“阿奴已在床上,不必起来了。”

颜淑容款款行礼,福了一福,起身答道:“殿下说教孩子首重胎教,淑容听了,深觉有理。也许,孩子现在还听不懂,但是总会有些印象。待他出生了,等他长大了,也好能令他做一个像殿下一样的英雄豪杰。”

《短歌行》是曹操写来抒发壮志,同时表达招贤纳士渴望的一首诗,是以颜淑容有此一说。邓舍哈哈一笑,说道:“可怜天下父母心。”颜淑容不是孩子的母亲,却还能有这番心思,更是难得。

床边案上点有蜡烛,罗官奴坐在床上,烛光隔着罗帐映入,衬得她两颊红如海棠,而颜淑容立在床边,离烛光较近,则更是被映照得好似明珠生晕,又宛如美玉莹润。也许是刚正在读书的原因,又有一股书卷的清气,温文美雅。邓舍想道:“一个娇艳,一个清丽,都是人间绝色。”

和她俩说了会儿话,自觉烦闷渐去。听外边打响二更鼓声,见罗官奴掩嘴,轻轻打了个哈欠。知道她身子渐重,瞌睡也随着多了起来。便不多打扰,笑了一笑,他说道:“阿奴,我这几天太过劳累,晚上睡觉定然打鼾。今晚,也就不在你房中烦你了。”牵起颜淑容的手,笑道,“走吧?”

虽已与邓舍做了夫妻,当着别人的面,见他做出亲昵的举止,颜淑容也还是不免面上一红。不过,她到底非是寻常女子,也不扭捏,落落大方地随之起身,抽回手来,又向罗官奴福了一福,道:“娘子,淑容告退。”

罗官奴将为人母,心智渐开,不复少女娇憨,看到邓舍和颜淑容的亲昵,虽和颜淑容交好,也是难以抑制,不由心中一酸。但是少女的脾性毕竟还没有脱净,也不以为意,笑道:“恭送殿下。”虽得邓舍阻止,她还是起了身,送出房外。邓舍自携手美人,归去颜淑容的房中不提。

却说洪继勋,自辞去后,连着两天没见人影。

次日下午,邓舍升堂议事,也不见他来。问王宗哲。王宗哲是御史中丞,正管着群臣朝仪事。他回答道:“洪大人请了假,说是有要事需要闭门思考。还说,主公也是知道此事的。”邓舍点了点头,也就不再多问。

下午议事,又是直到入夜。

这一晚,邓舍却是没去后院,而便待在书房,对着地图研究了半宿。睡不足两个时辰,又该早起。召来了李首生,问大都情形。李首生答道:“尚无回报。”再问济宁、高唐州等处情形,李首生答道:“正在打探。”

有些事情,是急也急不来的。

邓舍按下心思,也只有嘱咐他全力以赴、加紧办事而已。下午,才吃过饭,吴鹤年就来了。却原来是早就说好,邓舍要在这天下午,出城体察民情。叫来时三千,只带了三四十骑,一行人轻衣快马,自出城而来。

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出得城外,沿途看去,见三月下旬的麦苗已然长得不低。放目往去,远远近近,农田星罗棋布,皆为青葱之色。间有农人劳作。路两边柳树低垂,渐已有荫。诸人行得一程,吴鹤年说道:“虽是三月,日头已甚毒辣。主公,出城已有挺远,咱们不如就在树下,寻个凉荫,歇息一会儿?”

邓舍此次体察民情,谁也没通知,只说给吴鹤年知道了。出来城外,也不去县里,只管往乡村里行。村间道路,都是土路,天气又干燥,已经连着有多日未曾下雨,数十骑踩踏经过,尘土飞扬。邓舍瞧了吴鹤年一眼,见他灰头土面,说道:“行还不及三十里,龟龄,你就吃不消了?”

吴鹤年讪笑,说道:“倒也不是吃不消。主要怕主公累着。”

边儿上一人撇嘴,说道:“吴大人这话,俺可不乐意听。主公是什么人?上马杀敌,下马安民,英明神武。这点子路,会累着?想当年在辽东,主公引着咱等小人,从永平一路杀到双城。道路何止千里!轻轻松松。”

说话此人,公鸭嗓子。提到“主公”两字,嗓音顿时高出八倍;说到“咱等小人”四字,嗓音又顿时落下八倍。或可谓:抑扬顿挫,即为此也。正是河光秀。却是邓舍出府前,正好碰见了他来回事,因也便带了随行。

邓舍一笑,说道:“龟龄是我海东的财神爷,累着谁,也不能累着财神。罢了,咱们就下马歇会儿。”翻身下马。河光秀本在与吴鹤年说话,见邓舍下马,不敢落后,忙收了声,滚落下鞍,没站稳,险些跌倒。

还是一个侍卫眼明手快,将他扶住。

邓舍走过去,踢了他一脚,说道:“‘主公引着咱等小人,从永平一路杀到双城。道路何止千里!轻轻松松。’吹的好大牛皮!老河,你也是上过阵、杀过敌的人,这才多久?就连马都不会下了?还轻轻松松!”

河光秀道:“嘿嘿。俺们小人,怎敢与主公相比?再说了,不也是正有了小人下马姿势的难看,才能更好衬托出主公下马姿势的英明神武?”

“他娘的,下个马也是英明神武?你能换个词儿么?”

河光秀绞尽脑汁,道:“威风凛凛!”

他压根儿就不识字,能知道什么词儿?

邓舍也不和他一样见识,笑骂几句。早有侍卫收拾出了片干净地方,诸人坐下。时三千取出水囊,请邓舍喝水。虽然邓舍身份今非昔比,但他一向俭约,凡有出行,并不带太多东西,还是和往常在军中一样。

他接住水囊,喝了几口,随手放在身边,一阵清风吹来,顿觉爽快,远望麦田起伏,不由感叹,说道:“民以食为天。龟龄,我刚才说你是我海东的财神爷,其实说的也还不对。你如今是益都知府,那就是益都百姓的衣食父母了。自古为官,古人常有感慨,说为庙堂显,为地方难。要说,治理地方是你的老本行了。来益都也有段日子,你有何心得?”

“山东民风淳朴厚重。臣自来益都,便深觉与辽东不同。辽东的百姓虽然也很朴实,但是究竟关外之地,民风剽悍。山东不然,圣人故里,学风浓厚。前任知府颜之希,治理地方赏罚得益,轻重分明。说实话,臣接任以来,一来还不太熟悉地方,二来,颜公之策甚好,无非萧规曹随。”

邓舍点了点头,说道:“年前因为察罕来犯,致使我益都地方残破。其实要说地方,没有难治之民,只有不称职的官儿。你和颜之希都还做得不错,很称职。就看看眼前此景,谁能想得到,便在几个月前,这一带地方还是满目疮痍?如今前线又起战事,待应付过去,必对你们有赏!”

“不求有赏,只求对主公有助,对我海东有益,臣便满足。”

这边邓舍与吴鹤年谈话,那边时三千指派侍卫们散出警戒,布置毕,按刀立在邓舍身后。他们或者在说话,或者有事做,只有河光秀既插不上嘴,又没事儿办,在树下站了会儿,看见邓舍的衣服上稍有灰尘,忙陪着笑脸过去,嘿嘿两声,先对着邓舍拜了一拜,然后轻手轻脚帮他打去。

邓舍与吴鹤年说的正是入港,也没理会他,忽然想起一事,提了出来,与吴鹤年说道:“月前,莱州知府李兰给我上了一份条陈。说莱州港口里边,往来商船甚多。其中有一部分,并不是来我益都买卖的,而是停一停,便就又扬帆往西,直去直沽。又从直沽转道大都等腹里各地。腹里人烟,远胜我海东。他提议,不如我益都分省也索性组织个商队,扮作民商,也夹在这些船只之中,一并前去腹里买卖。你对此有何看法?”

“李知府这是因眼见商船之利,故此起意效仿。不瞒主公,臣其实也早就有这个想法,只是一直没有向主公说起。”

“为何不说?”

“今我益都的形势,与昔日海东不同。主公昔日在海东,可以与浙西等地做买卖,有利府库充盈。但是现今益都才经战乱,民不聊生。重点不该在通商,而应在务农。否则,百姓们还食不果腹,地方上偏偏就分别重商,追逐钱利。不就是舍本求末了?敦本抑工商,均业省兼并。民以食为天,管好了肚子,再做其他,也还不晚。是以,臣未曾与主公说起。”

邓舍微微颔首,说道:“龟龄之见,与我正同。想那李兰,在洪先生的府中时,我也曾有多次闻其名。人皆道此人是个奇才。我在任他为莱州知府前,特地召见他一次,与他也有过一番对谈。果然是能言善辩,机巧伶俐,看似干练。谁知,却竟然是徒有其表。‘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在邓舍说到洪继勋的时候,吴鹤年眉头跳了一跳。待邓舍说完,他不动声色,说道:“臣来益都,先到的莱州。倒也是见过这位李大人的。八面玲珑。接人待物,办事面面俱到、滴水不漏。确是个迎来送往的人才。”

“迎来送往的人才?”

吴鹤年此话乍听之下,好像只是个评价,但是稍微琢磨,便觉大有深意。邓舍看了他一眼,意味深长地笑了一笑。

吴鹤年低眉顺眼,却似乎毫无所觉,恭谨地说道:“臣与李大人只是匆匆一面,并没有深谈。也许,臣看的不准,评价错了,也是有的。”

邓舍道:“哈哈!”忽觉有人在揉他的肩膀,转过头,见是河光秀。却是他呆立无事,索性帮邓舍揉肩,一脸谄媚,说道:“可是小人用的力气大了么?”收起三分力气,不但揉,还捏,再捶一捶,越发体贴周到。

邓舍笑道:“我还没老到这份儿上。罢了。你别折腾了,过来坐下歇会儿,咱们便接着访问。”

河光秀接令,因吴鹤年在邓舍面前坐着,他没位置,又不愿坐在边儿上,便扭到吴鹤年的身后,叉开腿坐下。正对住时三千。时三千拿眼往他两腿间瞅了眼,又朝他唇上浓密的胡须看了眼,转了一下身,抬头望天。

若此时有人从一侧去看,邓舍、时三千、吴鹤年、河光秀的位置就很有趣。时三千站在邓舍身后,吴鹤年面对邓舍,河光秀又坐在吴鹤年身后。四个人连成一条线。更有趣的是,河光秀还叉着腿,把吴鹤年包在中间。

邓舍不留意,还没觉得怎样。吴鹤年很别扭,往左边看,是河光秀的左腿,往右边看,是河光秀的右腿,好生不自在。他挪了挪屁股,伸了伸脖子,咳嗽一声,徐徐说道:“主公,天色已然不早,咱们接着寻访吧。”

邓舍点头同意。

诸人起身,分别上马,又往前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