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蚁贼 > 第六卷 乾坤杀气正沉沉 8 雄风

蚁贼 第六卷 乾坤杀气正沉沉 8 雄风

作者:赵子曰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5:48 来源:笔趣阁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同一片星空下,益都城内,燕王府里。邓舍中宵披衣,缓步院中。清风徐徐,吹皱一池秋水。月色清朗,庭下如积水空明。垂着厚厚帐幕的室内,隐有红烛的光芒映出,掺和了月光,一并洒在阶前。偶尔闻听有鸣叫声当空而过,稍稍打破了这安静的夜晚,却是夜鸟飞掠。

洪继勋与续继祖、罗李郎随行在后。

洪继勋才从海东远来,城中尚无合适的住所。因此邓舍索性安排他住在了府中。而续继祖与罗李郎两人,一个与王夫人乃兄妹的关系,一个同罗官奴乃父女的关系,而今也算半个家里人。现在又分别管益都的军政。所以邓舍也把他两个专门叫了来,吩咐与洪继勋一块儿,暂时一样住在府中,以方便随时咨询。

邓舍身为主上,半夜不睡觉,出来院子里转。他们不知道的话也就罢了,既然知道,不能不一起陪着出来。

几个人在院子中走了会儿,行至一棵树下。从出来庭中到现在,已经有多半晌了,邓舍倒也古怪,按住腰畔的玉犀带,只管这么转来转去地走,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过。洪继勋几人跟在后边,不免纳闷,猜不透他在琢磨什么。

罗李郎偷眼观瞧,见他面沉若水,看不出半点的波动,但再看他按住犀带的手,时而用力,时而松开,却暴露了其内心中必有所思。只实在不知到底是喜是忧,究竟何种意思。大起胆子,问道:“敢问主公,可是在忧虑济南与泰宁的战事么?”

邓舍摇了摇头,道:“济南两杨,文武双全,虽刘珪稍弱,但是杨万虎有万夫不当之勇,杨行健胆略、智谋皆高,亦足可安抚民心。并且,又内有安辽军的精锐悍卒,外有赵过驰援。纵然王保保十万之众,一时也但可保无虞。我十分放心,并不忧虑。”

续继祖接口问道:“那么,主公所忧者,必为高延世了?”

高延世与李子繁只带了两千人,需要完成的任务却很重。要得以泰山为分界线,把察罕与王保保两军分割断开。尽管有一些新式火器的帮助,并且有泰宁与济南两座城池的呼应,但是难度还是非常大的。

邓舍又摇了摇头,道:“高延世,勇将。其为人争强好胜。有他在泰山,我敢断言,只要他人不战死,泰山防线便定然不会丢失。李子繁虽勇猛不及高延世,然而用兵有方略,比较稳当。他两人配合,有急有缓,天衣无缝。再有潘贤二,好用奇险计,正适合绝地求生。泰山,我也并不忧虑。”

既不担忧济南,又不担忧泰山。罗李郎又道:“这么说,主公定然是在担忧泰安了?”

邓舍默然无言,半晌,却又摇了摇头。说道:“泰安陈将军,说实话,我了解不深。但是我相信续平章的判断。泰安,济南的门户。我相信陈将军必知轻重,能把城池守的很好。”

这就是邓舍的高明之处。拉拢人心在不动声色间。反正他目前捉襟见肘,早已是没有军马可以派去驰援泰安了。既然听天由命,何不干脆顺势送个人情与续继祖?续继祖曾大力保证过,陈猱头不会弃城、也绝对不会投降,会与元军血战到底。如果续继祖对了,是邓舍用人不疑。如果续继祖错了,是续继祖判断错误,邓舍则又大可以或借机夺取兵权,抑或宽大为怀,不以为咎,好言抚慰。两者皆可视形势而定。前者暂且不说,若是后者,试想,续继祖犯下这么大的错,邓舍却还能宽大待之,依旧信为心腹,如此,还不轻而易举就得到了他死心塌地的忠诚么?

罗李郎奇怪了,道:“主公又不为济南担忧,又不为泰山担忧,又不为泰安担忧。然则,主公何故中宵不眠,秉烛夜行呢?”

“洪先生,可知我意否?”

洪继勋一反常态,今夜没抢着说话。夜晚风凉,他掩了掩衣襟。听邓舍问话,“啪”的一声,打开折扇,下意识地想摇两摇,随手又收合起来。沉思片刻,他说道:“主公夜深不眠,披衣行走中庭。所思者,……。”用折扇往城南点了点,问道:“可在南边?”

“知我者,洪公也。”

山东半岛,北有黄河、渤海,西有泰安、济南。此数地,固然天险、坚城,要论齐南要塞,却非穆陵关不可。

穆陵关位处沂水与临朐两县交界处的大岘山上。道径险恶,两侧有长城、书案两岭,群山环护,地势狭窄,仅容一轨可过。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已是举世闻名的雄关。号称“天下雄关我为祖,万里长城独占先”。

察罕用兵老练,如果泰安与济南果然如续继祖与邓舍所料,坚守壁垒,使得他久攻不克,其远来之军,势必不会长久的顿兵城下。旷日持久,徒然沮丧士卒的锐气。他定然别出机杼,转道别处。最大的可能,会改而直接奔袭益都。

走泰安,往益都,路上一马平川,山川阻隔不多。唯一的关卡,便在临朐穆陵关。

东晋北伐南燕,时为晋将的刘裕,走的便是这条路。当时南燕的都城青州,即益都。刘裕过关之后,高兴地指天说道:“吾事济矣!”可见穆陵关之险要。再其后,南朝宋叔孙建攻青州,唐代李道古伐缁青节度使,皆道出于此。

邓舍口中称赞洪继勋善解人意,面上的表情却还是没多大变化。罗李郎倒抽一口冷气,道:“主公的意思是说,察罕很有可能会经由穆陵关,间道奔袭我益都?”

“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山东战事一起,我海东援军随时可到。此事显而易见,察罕岂会不明?宜将剩勇追穷寇,切莫沽名学霸王。察罕,枭雄也。他又怎么会因为区区两座坚城,却反而轻易放掉位处山东首脑之地的益都呢?不管泰安、济南守或守不住,早则两三日,迟则三五天。他定然提军西上。”

既然如此,坚守泰安与济南还有什么意义?有两个意义,首先,至少能暂时地拖住察罕的步伐。其次,只要这两座城池不丢,察罕即便西取益都,最不济,也可以绊住他的一部人马,使其无法后顾无忧地全力来攻。

“那若察罕取道穆陵关西上,主公以为我军可守得住么?”

邓舍没有说话。关卡再险,得看敌手。洪继勋斩钉截铁,道:“益都必有一战!”等于间接地做出了判断,穆陵关守不住。

续继祖熟悉山东地形虚实,也认可洪继勋的判断。他皱了眉头,忧形于色,道:“料来难以守住。守军太少。”关上守军只有一两千人。

“为何不速速增援?”

邓舍并非没有增援,关上的两千守军,有一半都是新才派去的。他也并非不想再多派点援军过去。可如果把军队都派了出去,益都谁来守?要知,察罕若是西上的话,取道穆陵关只是其中的一条路。他还完全可以绕过临朐,经由稍微靠西北方向的淄川,单刀插入。与其防不胜防,不如集中军马,准备决一死战。

罗李郎胆气不足,颜色大变,面容苍白,道:“这,这,这可如何是好?”

月光如水,漫天星辰。深蓝的夜空,沉静无声。众人一时,皆沉默无语。风吹动树梢,沙沙作响。邓舍问洪继勋,道:“海东的援军走到哪里了?”

“刚刚调集完毕,正赶往平壤集合。”

“何时能赶来益都?”

“最快,也还得半个月。”

集结军队是很繁琐的,尤其仓促之下,更急切不来。就不说别的,只运这么多人过海,船只、水手就得需要不少。再则说了,也不能止士卒渡海,粮饷总得预备。益都将临战事,指望粮草全由益都供给,不太现实。何况辽东也面对大敌,有孛罗屯军宜兴州,海东不能视若不见。换而言之,海东不但肩负支援益都的责任,更兼有时刻备援辽东的任务。

林林总总下来,半个月算快的了。

而察罕要从泰安西上,却只需两三天便能抵达益都城下。而且再假设他不放心那如芒刺背的穆陵关,即使决定取道临朐,加上破关的时间,至多也不过三五日。两边的时间一相对比,益都将会要在不久的将来独对强敌,几乎板上钉钉。

院子里的气氛,变得压抑。当察罕还在泰安的时候,似乎很远。忽然一下子,他就要出现眼前。他那如雷贯耳的威名,其部可止小儿啼哭的凶悍,以及所向披靡的胜绩。就仿佛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了罗李郎几个的胸间。

续继祖不安地用手来回摩挲剑柄,不由自主地往旁边走了两步,反应过来,急忙又悄悄归回原位。

邓舍恍若未见。他依旧的神色不变,伸出手来,往旁边的树干上按了两下。树不算大,随着按动,前后摇晃,泛黄的叶子缤纷落下。他仰起头,任树叶落在肩膀、身上,许久,悠然叹息,说道:“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风起青萍之末,止于草莽之间。洪公,天冷了,该要加衣。”

“见一叶落”、“睹瓶中之冰”,语出《淮南子》。“风起青萍之末”则见于宋玉的《风赋》。

邓舍的这两句话说的没头没脑,看似与眼下的危机形势毫无关系。但是洪继勋博学之士,闻弦歌而知雅意,却立刻行起了大礼,撩起前襟,再拜而言,说道:“今当强敌,益都彷徨。独主公不以为意,披襟以当之。则察罕虽狠,何足惧哉?闻主公此言,臣心定矣。闻主公此言,益都定矣!臣为主公贺喜,臣为益都贺喜!”

续继祖瞠目结舌,不知所云。

罗李郎也读过不少诗书,适才的惊骇过去,微一思索,随即明白了邓舍与洪继勋对谈的深意所在。他喃喃吟诵道:“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缘泰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飘忽淜滂,激飚熛怒,耾耾雷声,回穴错迕。蹶石伐木,梢杀林莽。……,此所谓大王之雄风也。”

“察罕,……。嘿嘿,察罕。”

邓舍轻轻拍打着树干,一手负在身后,仰起头,闭上眼,静静感受沉沉深夜里来的快哉秋风。风从府外来,从遥远的西方来。行经千山万水数百里地,经过了济南,也许还经过了泰安,吹至此地,拂过他的面孔,似犹自带有未曾退去的杀气。又恍惚一股自有的豪气。

风起青萍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

邓舍似看到了济南城头,杨万虎持斧督战。又似看到了泰山脚下,高延世突围冲阵。他侧着耳朵,好像听见了甚么。他以手加额,像是对鏖战泰安城楼的将士们表示致敬。风声掠过,夜鸟惊飞。杀气盘旋益都城,豪气冲霄丞相府。

风起青萍之末,缘泰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

细思这走来一路,辽东杀鞑子,海东杀丽人。南征北战,从一个小小的百户,两年的功夫,坐拥数省之地,麾下十万虎贲。察罕,诚为英雄。但海东邓舍的大名,却也并非虚得!就连杨万虎、高延世、陈猱头此辈,且不畏惧察罕,况且邓舍?两虎相争,毋庸多言,且只看究竟谁胜谁负!

察罕只要敢来,邓舍便敢与之争衡相抗,比较高下。更何况,益都此战,不但关系海东气数,又最是华夏、蛮夷两不立!

察罕的军功,皆从北地红巾上来。说白了,都是从屠杀汉人上来。他维护的蒙元,即为邓舍的仇敌。赞其为枭雄,是英雄重英雄。然而可是,彼之英雄,我之仇雠。赞许并不一定就代表友好。邓舍久处高位,或许很多地方都有些改变了,只有一点,他牢记着他的祖宗血脉。汉人的传承,须臾片刻,丝毫不敢有所忘却。

邓舍半夜不睡觉,还有适才的手握玉带,时紧时松,的确皆因有所思。但他的所思,绝非因察罕之将来,而心存畏惧!他问道:“谁人为我,且唱军歌?”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秦始皇,汉武帝,雄兵百万清胡尘。……。”

此首军歌,乃邓舍专为军队所作。上至秦汉,下至唐宋,其中的华夏英雄多有称颂。续继祖新投不久,还不会唱。洪继勋、罗李郎却都是会的。才起头唱了一段。邓舍打断,道:“且转唐宋段落。”

“隋唐名将千千万,我之盛世万古扬。何止武,单说文。河南洛阳王玄策,单人独骑灭敌国!满堂花醉三千客,盛唐气象夸浑雄。我皇宋,岳武穆,一片丹心报天子,精忠报国世所闻。怒发冲冠凭栏处,愿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本来这一段还该三复咏叹。邓舍手打节拍,直接把咏叹掐掉,又道:“且歌尾段!”

“中华自古有英雄,炎黄血脉传至今。看我北来汉骑三千万,看我祖龙皇气连绵生。”

歌意雄浑,曲调慷慨。几句词儿唱下来,罗李郎苍白的面色也似因此得到了些许的好转。初次听闻的续继祖,也不由精神为之一振。

风起青萍之末,飘忽淜滂,激飚熛怒,耾耾雷声,回穴错迕。蹶石伐木,梢杀林莽。此所谓大王之雄风也。

邓舍有胆谋夺益都,便早就做好了与察罕正面相抗的准备。尽管因察罕来的太快,不及作充足之预备,但从始至终,他压根就从没有过半分的惧意。他此时的胸怀中,风雷起。意气风发,热血沸腾。

彼之英雄,我之仇雠。他说道:“鞑子。……,嘿嘿,鞑子。”收回拍打树干的手,抽出腰间的短剑,反转来,递给洪继勋,道,“以我此剑,传命三军。即日起,秣马厉兵备战!”

“是。”

“并遣侦骑,往去泰安。察罕军倘有异动,立刻来报!”

“是!”

邓舍顾视众人,微然一笑,又问洪继勋,道:“洪先生,还记得昔日关铎问志,我怎么回答的么?”

——

1,穆陵关。

南燕主鲜卑慕容超没有守穆陵关,放了刘裕轻松过关。刘裕入关前,就说道:“我一得入岘,则人无退心,驱必死之众,向怀贰之虏,何忧不克!”既入关,“举手指天”,又欢喜地说道:“吾事济矣!”

察罕与王保保围益都时,安丰曾派有援军过来,之所以没能指上用场,也便是因为被阻在临朐之外。“刘福通以兵援田丰,至火星埠,扩廓帖木儿遣关保邀击,大破之。”火星埠,即在临朐西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