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蚁贼 > 第五卷 汉骑北来拥铁戈 28 陈仓

蚁贼 第五卷 汉骑北来拥铁戈 28 陈仓

作者:赵子曰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5:48 来源:笔趣阁

海东对辽西的进攻,初次尝试了水陆并举。

一方面,李邺等的步军以东边的义州为配合,从惠和发起了主攻。另一方面,刘杨的水师亦从海上向位处辽西腹地的红罗山、瑞州总管府等地展开了攻势。并有一支别动先遣队,尽是小船,经小凌河与渤海的交汇口处,沿河逆流西上骚扰沿边,最远处深入可达百里。

这几路胜兵强卒,彼此应和,互相配衬,给世家宝所在的大宁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形成了泰山压顶之势。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随着海东地盘的节节扩大,世家宝的官职也是跟着水涨船高,现如今他已经坐到了蒙元辽阳行省的左丞相,堂堂的从一品大员,画土分疆,与纳哈出平起平坐了。

其实这也在情理之中。世家宝虽非所谓的养贼自重,可他独自担负着镇守辽西的重任,面对咄咄逼人的海东,地位也就自然随之显得越来越重要,升个官儿毫不奇怪。但是,元廷能做到的也就只是如此了。

早在上次惠和大败之前,世家宝就曾屡次三番地上书元廷,奏请元帝,一要增援,二要武器。然而除了点火炮、火铳,元帝却什么也不能给他。甚至连军饷,都需得他自己筹办。

世家宝虽远在北疆,却也曾有听闻,天下战乱如此,朝中居然依旧党争不休,奇氏、皇太子为了迫使元帝禅让,与太平、老的沙等帝党的争斗已然将近白热化。而地方实力派,如察罕、孛罗辈,骄横跋扈,拥兵自重,何止“听调不听宣”,甚至即便连“调”,也隐约有了点不肯服从的意思。

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眼不见江山难保,欲所图无非苟利。天下将倾,无一人以国为念。寇贼遍布,众朝臣唯利是图。糜烂竟然至此,尚有何话可说?

世家宝纯良忠臣,该做的,反正都已经做了,现在对他来讲,无非十三个字罢了,“尽人事,听天命,临危一死报君王”。

说实话,其实从惠和大败之后,世家宝对大元的江山就差不多失去信心了。李邺以区区一两千人,抗击他数万的大军,小小的一座惠和城,挡住他无法前行一步。城头上林立的旗杆,密密麻麻的人头,这一切,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海东士卒悍不畏死、坚韧善战、凶残如狼的形象不仅摧毁了元军士卒的斗志,也同时摧毁了世家宝的信念。

但凡常人,每遇严重的挫折,或者愈发奋起,又或灰心丧气。世家宝曾经做过前者,而今他选择成为了后者。

严格来讲,他惧怕的并非海东士卒的战斗力,他灰心丧气的是蒙元朝廷的内斗。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不怕神一样的敌人,只怕猪一样的队友。也因此,此次海东的大举进攻,也基本没给他恍如止水的心田造成半分的慌乱。

他十分的平静,即使在接连获悉前线兵败的情况下依然如此,很有点指挥若定的风度。

“红罗山失陷了?噢,我知道了。”

“什么?瑞云山也失陷了?好,你退下吧。”

“兴中州没了?行,叫败卒都退回来吧。带兵将校来向我请罪?不用了,告诉他们,辛苦了,去休息吧。”

“锦州落入了红贼之手?噢,因为红贼水陆夹击,所以抵挡不住,是吧?可以理解。守城主将阵亡?哎呀,真可惜。他阵亡的原因是副将投降、卖了城给红贼?没关系,降就降了吧。”

“李邺兵临城下?算日子他也该到了。咱的援军来了么?噢,还没有。好几天前援军不就到永平路了么?驻军不前,是吧?孛罗军呢?才出了宜兴州?还没到五指山?来人,替我给孛罗大帅写封信,就说大宁将要失守,他的援军请回吧。”

不到八天,李邺、刘杨、义州军三路雄师汇合大宁城下。传说中,得道高僧往往会先自知晓大限将至会在何时。世家宝现在就是这幅模样。他强任他强,清风抚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

号称五万的海东虎贲连营接帜,扎下的营头密密麻麻,成百上千的骑兵成群结队地跃马耀武,扬威城下。世家宝连盔甲都没穿,一袭软衣,慵懒地斜靠胡床,坐在高高的城头,神色安然,观望多时,仰头看天,天高云淡。

许久,他发出了一声渺不可闻的悠然叹息,一首古诗悄然入了心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左右的元军将校都是没什么学问的老粗,听不懂,面面相觑。世家宝翻来覆去将那诗句吟诵良久,忽有所感,粲然一笑,意味深长地看了看众人,说道:“我看到的不是红贼,我看到的是寂寞。”

然后,他转目西方,数万的蒙元援军,一停永平路,一驻五指山外,皆按兵不动。继而,他又转目东方,一群大雁列成个人字形,穿梭在云层中,振翅高飞。它们时而变幻队形,时而敛翅低掠,飞过了一座座的城池,飞过了一座座的山峦,它们飞过了大凌河,它们飞过了小凌河。

空气由暑热渐渐变得清凉,陆地到了尽头,白花花的水浪拍打岛屿,汹涌澎湃的大海上,东一簇、西一簇,停泊聚拢了无数的艨艟斗舰。

一艘小船,自它们之间穿行而过,灵巧、迅捷,最终在莱州湾中的浮游岛边儿停靠了下来。船上人很少,连带水手只有二十来个。有个仆役侍从打扮的中年人,弯着腰走出乌黑的船篷,手搭凉棚,朝四外照了一照。

浮游岛面积不大,数百米方圆大小。西北两侧悬崖峭壁,东南地势平缓,距离岸边远的地方有四五十里,离最近的刁龙嘴只有十来里。刘杨平倭的时候,顺手曾把此地用为一个补给点。此时在船上远望,蓝天碧水,泛泛烟波中,岛屿便如一点翠螺,碧绿可爱。

浮游岛之所得名,有两个说法,一则因其孤零零浮在海面,故以浮游为名,一则因其状若蜉蝣,故又称之为蜉蝣岛。

那仆役侍从打量了左近周围片刻,扭过头朝船篷里道:“将军,约好接应的人好像还没有到,……。”话音未落,但见岛屿北边的峭壁下,转出三二船只,其中一艘较大的,打着海东水师的旗号。另外两艘则皆为小船快艇,乘风破浪,很快到的近前。

小船的船头上参差站着三四人,三个儒生,一个穿着简单的皮甲。穿皮甲之人双目明亮,灼灼如日,夺采耀人,却不是益都三友之一的鞠胜是谁?他左边一个矮个子的年轻人,面色沉毅,右边一个瘦高中年,弱不禁风。此两人乃三友中其它的两位,年轻人是李溢,瘦高中年为国用安。

他们三人的前边,立着位四旬上下的清瘦文士,海风吹动起衣襟,长袖飘飘,颇有仙气,正是颜之希。

两厢船艇靠拢,颜之希等撩起衣袍,跳上乌篷小船。先前出来的那仆役侍从肃手立在一侧,船舱中又出来一人。年岁不大,短打妆扮,颔下蓄须,一双眼明亮深沉,虽不及鞠胜的耀人,却自有一番沉稳英武的气度,是别人比也比不上的。

颜之希带头拜倒,口中高呼:“见过燕王殿下。”

“诸位先生快快请起。”邓舍跨步上前,笑吟吟扶起众人,他这是初次与益都三友会面,热情而又不显的唐突的打量了三人一下,笑道,“益都三友,梅兰竹,久仰大名,今日一见,得偿夙愿。”

颜之希欲待介绍,邓舍挥手止住,道:“且慢,待我来猜上一猜。”看鞠胜,赞道,“三友名为鞠胜者,字虽以柔,人实英武,目亮如日,咄咄逼人。若我料的不错,这一位,定然鞠以柔先生。”

鞠胜一拱手,道:“燕王英雄盖世,在殿下面前,仆何敢英武二字的评语?惭愧惭愧。”

邓舍哈哈一笑,又指着李溢,道:“利津李溢,惜字如金。饱读诗书,谦谦君子。此一位必为李溢李守谦先生。”李溢叉手作揖,道:“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邓海东。吾也不才,今能有幸见到燕王,与殿下相会海上,幸甚幸甚!”

“益都国氏,世宦书香。累有清名,美誉共传。这位老先生,肯定就是国用安国邦杰先生了。”

国用安惶恐不已,二度跪拜,道:“燕王威名,遍于宇内。天下士子,交口称颂。海内豪杰,奔走归之。用安,益都布衣,今能得见殿下,已属望外之求,‘清名美誉’,实不敢当。惶恐惶恐。”

“哈哈。老先生太也多礼,快快请起来罢。诸位,海上风大,且随我入舱内一叙。”

临入船舱,邓舍瞅了眼停在不远处的水师大船,微微皱了眉头,低声吩咐侍从两句。那侍从自去传命,叫那船只开的远点,莫要停靠左近。那船只太过显眼,若叫有心人看见,说不得会走漏了风声。

一点儿不错,邓舍此次前来益都沿海,本微服出行。辽西那边的战事,尽管竖起的有邓字帅旗,实则不过是个幌子。正所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者是也。邓舍这叫做醉翁之意不在酒。舞起辽西之剑,其意方好落在益都。

诸人入得船舱,分别落座。

相比鞠胜几个,颜之希与邓舍算是熟人了。他首先开口,说道:“殿下白龙鱼服,不吝危险,亲又泛舟远来,胆气之豪迈,着实令在下钦佩。”

渤海海峡如今全是邓舍水师的天下,他泛舟而来,又有何险?不过话说回来,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为了图谋益都,邓舍加上这回,先后两次亲身入鲁,若论胆气之壮,颜之希夸的也不为错。

邓舍微微一笑,心想:“干大事怎能惜身?”他这个想法,却与鞠胜曾经对颜之希讲过的话,一模一样。侍从们奉上茶水,邓舍殷勤劝茶,寒暄过后,言归正题,他问道:“从我上次走,至今已有半月。益都地方的情形怎样?可有没有什么变化不同?”

“殿下的雄师,在辽西捷报频传。应田丰的催促与殿下的谕令,王士诚已然于五日前召集诸将,点齐三军,并于两日前,派遣出了先锋部队,开往河间府方向。这个消息,殿下应该已经知晓。”

邓舍点了点头。他之所以在这个时候二度重来益都,原因之所在,正因王士诚已然开始出军。

“此次出军,王士诚本想以续继祖为帅,因了姬宗周等幕僚大臣的劝说,改而决定亲自出马。”

姬宗周劝王士诚亲征的说辞是:北伐大都,实为数年中难得一见的盛举。如果胜利,带兵的主帅定然誉满四方,若用续继祖为帅,怕有日后功高震主之危。退一万步讲,就算失败,此次出军并非益都一方,北地三王皆有其份,且首倡者亦非益都,乃是海东,因而也无需担忧名誉受损。是胜则有利,负则无损,何如亲征?

王士诚从善如流,闻言之下,自然蟒容大喜,当即拍板决定留续继祖镇守益都,他亲率三军,征伐前线。

“除了留下续继祖镇守益都外,王士诚并且把田家烈也留了下来。又有高延世为益都军马巡城千户,调陈猱头充任续继祖副手。”

田家烈为王士诚的谋主,王士诚不带他去前线打仗,反而留下来与续继祖一道坐镇益都,大约不外乎益都乃他的根本之地,续继祖无谋,只留其一人镇守,王士诚不能放心,所以也留下了田家烈,以为辅佐。

当然了,要说这辅佐之任,姬宗周等其实也足可充任的。那么,为什么他偏偏留下田家烈呢?细究起来,其中或许也有他对田家烈起了厌烦之意,故此干脆丢下他不带走,眼不见心不烦的意思在内。

不管他的意思怎样,留下田家烈在益都,却是给邓舍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不怕人勇,就怕人智。续继祖、陈猱头、高延世诸将勇则勇矣,皆无智谋,邓舍要取益都,他们绝非对手。如今多了一个田家烈,就有些棘手。邓舍沉吟,问道:“王士诚主力何日出城,可曾定下了么?城中留下的军马又有多少,你们可知晓么?”

这些都是军机密事,鞠胜等人自然不知。颜之希知道。从他的家眷送去海东日起,邓舍对他就算是彻底放心了。前不久,李首生已经奉命与颜之希连上了线,他此次前来面见邓舍,带的也有李首生的密报。

“根据线报,王士诚主力出城的日子定在了三天后,那一天是个黄道吉日,利征战、拔营。他留下益都的军马不少,大约一万多人。”

坚城、勇将、谋主、万余驻军。此皆为王士诚主场之利,邓舍客军的身份,远来海上,至今没在沿海占取半座的城池,他会如何施展计策,在辛辛苦苦终将王士诚调虎离山之后,奇兵取胜呢?

这个疑问不止盘旋在颜之希的心头,益都三友也全都百思不得其解。

要知,邓舍尽管给颜之希说过一套智取益都的整体方案计划,但实则那套方案是早已废弃不用,早就被淘汰掉的。而且,后来邓舍也明言相告了他们,因时局的变化,方案也随之改变。改变后的方案,又会是什么?

海鸟高飞,波浪翻涌。随着波浪,小船微微荡漾。阵阵海风扑入舱内,卷起帘幕,飒飒作响。舱内多人哑口无言,静待邓舍分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