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蚁贼 > 第三卷 英雄无声天地老 63 谋定 Ⅲ

蚁贼 第三卷 英雄无声天地老 63 谋定 Ⅲ

作者:赵子曰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5:48 来源:笔趣阁

历史上的今天:

1269年,至元六年,二月十三日,蒙古新字颁行天下,也称“八思巴字”。

蒙古原无文字,成吉思汗任用维吾尔人塔塔统阿把维吾尔字母拼写蒙古语言,作为蒙古的文字,这对于蒙古文化的提高和国家政令的推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元世祖忽必烈命国师八思巴创制蒙古新字,八思巴等人重新根据藏文字母改制,仿汉字方体,自上而下拼写,称蒙古新字。

——

邓舍没有答应别里虎台,也没有拒绝。他用沙刘二不日或将借道辽左,回去淮泗为借口,建议高家奴再等等。

“高大人一旦回去,沙刘二必有戒备,就不会再自投辽左。听尊使方才话中的意思,左丞大人考虑的是先打潘诚。我有个意见,不太成熟,斗胆,……请尊使回去给左丞大人讲讲,你看行么?”

“甚么意见?”

“我的愚见,不如先哄了沙刘二入辽左,歼灭了他,然后再打潘诚。这样做,有四个好处,其一,沙刘二在辽西为主,来辽左为客,老虎离了山,便没了威风,好打。其二,沙刘二一死,潘诚孤木难支,也好拾掇。”

“其三呢?”

“其三,不瞒尊使,高大人的旧部,大部分都被我解散了。高大人回来,辽左那么大的地方,总得有人驻守吧?辽西没了沙刘二,往盖州的道路变得畅通无阻,左丞大人如果愿意,完全可以派些军马前来,……协助高大人驻守辽左,对么?”

言之有理,辽左好大一块地盘,很富庶,让给高家奴,何如自己来要呢?别里虎台有些意动,问道:“其四呢?”

“其四,沙刘二一走,辽西空下。左丞大人若有兴趣,大可接管。”

辽左加上辽西一部,别里虎台沉吟不语,良久,问道:“沙刘二确定要去辽左?”

“关铎在的时候,他就三番两次要求。尊使不太了解沙刘二此人,这个人,对伪宋主公忠心耿耿,一心要去救驾。我前些日,送了封信给他,答应让道。估摸着,就这两天,会有回信来到。不敢说稳成,九成的把握还是有的。”

“他若借道,会在何时?”

“超不过今冬,至迟明年春天。”

别里虎台瞅了瞅邓舍,等到明年开春?黄花菜也凉了!打的好如意算盘,丢个胡萝卜出来,轻巧巧几句话,见不着半分真格儿的,便想诳了搠思监死心塌地,出苦力帮你压制潘诚么?

他斩钉截铁,不容置疑地道:“左丞来辽东,自七月至今,四个月了。圣上诏书不断,催促得很紧,明年开春万万不行。这么着,本官代左丞大人答应你,给你半个月的时间,沙刘二不来,高大人就得回盖州。”

“大雪刚停,天寒地冻的,路上不好走。”

“二十天。”

“二十天?”邓舍皱着眉,掐算半晌,为难地道,“尊使常在军中,并非寻常纸上谈兵的腐儒可比,肯定知道,几万军队的转移,不是儿戏,总得给他些时间。催促得急了,我怕,会不会引起他的疑心?”

“一个月。”

“尊使,……”

别里虎台怫然不乐,道:“邓将军,不必多讲!最多一个月。”

“好吧。但有一点,沙刘二军卒精悍,我必须全力以赴。辽左这边,一动上手,广宁潘诚哪儿?”

“你放心,一个月内,担保潘诚没空管你。”

一个月的休整时间肯定不够,够的话,别里虎台也不会给他。聊胜于无罢,邓舍不再要求。高家奴实在出乎意料,打乱了他既定的计划。好在他向来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来打辽阳前,备下的有第二条应对。

别里虎台来的隐秘,除了信使、毕千牛等寥寥数人,无人知晓;走的同样隐秘。邓舍挑了两大箱宝物,一箱送他,一箱送搠思监。随意陪着吃了些饭食,别里虎台引了伴当,连夜离开了辽阳。

没空儿接着宴席,邓舍把那信使叫来。

“信物交回来了么?”

“已经交给毕将军。”

“送信之事,与外人说过么?”

“不曾。”

“高家奴在鞑子营中,你知道么?”

“回将军,搠思监看管甚严,小人没机会接触外边,委实不知。”那信使跪倒在地,诚惶诚恐,向邓舍请罪,“失职之罪,请将军处罚。”

两次送信的人,都是这个信使。第一封信为手书,与送给奇氏的信一样,洪继勋找人写的,没盖双城总管府的大印;写信之人早已处死。第二封为口信,这个信使口传送达。两次的信物,皆为奇氏的回信。

邓舍看了他良久,森严说道:“没有机会接触外边是理由么?”毕千牛二话不说,拽起信使,拖拉出去,寻处僻静角落,手起刀落,砍了他的脑袋。

毕千牛回来复命,邓舍问道:“关夫人送走了么?”

“下午出的城。”

邓舍沉默了一会儿,道:“战乱才息,路上很不太平。挑几个得力的亲兵,也去送送,务必要太太平平地送到平壤。”他提起手,虚虚向下一斩。毕千牛心领神会,自出门去挑选人选。

他先前不杀关夫人,言道等小明王亲自处置,为的向三军宣示仁义。

如今,高家奴未死,搠思监以盖州为交换条件,一个月后就要摊牌。邓舍不可能让出盖州;他也不可能真的去杀了沙刘二。杀关铎,他可以找到理由;杀沙刘二,他没有借口。辽东军中,谁不知晓,几位平章里,最忠心的就是沙刘二。

他才以平乱护驾为号,杀了关铎,自居忠义。他怎么能杀沙刘二?

但是,不杀沙刘二,不让盖州,搠思监就会放任潘诚。没了搠思监的压力,甚至有可能他还会反过来去推波助澜,以潘诚的性格,会放过辽阳么?辽阳战略之要地,位处辽东腹心,得辽阳者,得辽东。潘诚铁定来犯。

邓舍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来稳定内部。他必须先下手为强,尽可能地提前除掉所有、有可能会引发动乱的人、事、物。

杀信使,为防备搠思监将他诈降当真,宣示给潘诚等人。搠思监不宣示,继续与他虚与委蛇;他若是宣示,那么死无对证,造谣谁不会?送给奇氏的几个人头或许可以做为证据,且不说奇氏会不会给他,即便给他,送来辽东得多长时间?

杀关夫人,则为断某些人的念想。反正他已经表过态,关夫人也送走了,正如他所说的,道路不靖,散兵溃勇处处尽是,做得漂亮些,估计不会有人怀疑。

是夜,总管府饮酒夜半。

次日一早,邓舍升堂议事。

议事的所在,他没选择平章府,便在总管府中。邓舍心思缜密,当此敏感的时刻,尤其需要注重细节,不能叫别人抓着半点把柄。再一个,他既然请了潘诚来辽阳主事,即便做戏,也要做到十分。是以,宫中、平章府都封了门,虚席以待。

大宋辽阳行省的衙门大部分都在辽阳。

元制,行省的丞相、平章政事称宰相,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称执政官,合成宰执。宰执的权力很大,兼领军民,时人称“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以宰执为中心的行政机构又被称为“外廷”,宰执也被视为“外宰相”。

故此,行省的直属机构很多。

宰执之下,有左右司为其幕属,处理行省的文书案牍、日常政务,并协赞行省大政方针的制定。李敦儒,便是左右司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首领官。首领官之下,设有吏员,处理日常事物,与双城总管府吏员的设置相仿,人数极多。

左右司幕府之外,又有检校所、照磨所、架阁库、理问所、都镇抚司等。

检校所主治文书,有误者正之,谬者绳,过者抑之,稽滞者董之,颠倒错乱厘而治之,等等的责任,简而言之,它就是行中书省的御史台。官位品级上也相仿,宪台监察御史为正七品,行省检校为从七品,刚好差了一层。

照磨所管钱谷出纳,营缮料例。架阁库掌省府的籍账案牍,档案之类。理问所为行省的审判机构,职责在理刑狱,它的官员品佚很高,比左右司的最高长官还要高。左右司官轶最高的郎中,从五品;理问所的理问官则轶正四品。

都镇抚司,本归行省枢密院,后来行枢密院罢,都镇抚司保留,移归行省下属。其职责“统摄军政,发号示令”,统领行省内各万户府之兵。都镇抚司官员的任命由枢密院负责,不关中书省事儿。

按道理讲,兵荒马乱的,它应该是最有实权的一个机构。事实恰好相反。辽阳行省各个机构俱全,各负其责;唯独都镇抚司,连个空架子也没有。小明王倒是想派官儿来,隔着千山万水,根本就来不了。

来了也没人听。关铎可以放权民政,军政这一块儿,他怎么可能放手。

诸府司官吏加在一起,数百人。关铎为了笼络辽阳土著的民心,大肆派官,九品以上有官职的,也将近一二百个。这些人中,除了少数死忠分子,大部分投降。连带军中将校,两百出头,总管府议事堂不大,站都站不下。

院子里,人挨着人,头碰着头,摩肩接踵,密密麻麻站满了。

邓舍好有耐心,方补真、李敦儒相陪,一个个见面。不分尊卑,不论高下,许多人他早就听闻过,到底他曾为关铎的部属。他和颜悦色、谈笑风生,官职低的给他行礼,他扶起来;官职高点的给他行礼,名望高的老者,他与之对拜,或者还以一揖。

总而言之,他一点架子没有。慢慢地,消除了众人的紧张与不安。

“我知道诸位在想甚么,也知道诸位在怕甚么。高丽什么地方?号称小中华,实则蛮夷之地。邓舍什么人?一个大老粗,马贼出身的家伙,从山高皇帝远的蛮夷之地而来,……会不会大开杀戒?”

邓舍不进堂中,转到堂前台阶,含笑望着众人,如此说道。

李敦儒陪笑,道:“将军言重了。”

他心中忐忑,犹自记得月余前,邓舍初来辽阳,酒后失态,他老婆李阿关当堂嘲笑。李阿关与关铎有亲戚,仗着关铎的权势,浑没把邓舍放在眼中。虽然后来受了关铎的痛斥,不得已去向邓舍赔罪,她大模大样的,没丝毫的诚恳。

再后来,关铎军议,邓舍为了缓解矛盾,主动找李敦儒说话。关铎淫威之下,李敦儒素来惧内,听了李阿关的枕头风,他回应淡淡的,让邓舍热脸贴了个冷屁股。

又后来,李敦儒听说,便在当夜,潘美宴请邓舍,席上说了他不少的坏话。说他挑拨离间,唆使关铎杀了邓舍。天地作证,他李敦儒从没干这事儿,但他当时不屑去辩解;现在辩解,晚了。

关铎死后至今,他没睡过好觉。

以前从不敢对李阿关说一句重话,菩萨奶奶似的供着的。现在整天琢磨怎么休了她;昨儿晚上,因为一点小事,惹得他前仇今恨一并涌上心头,积累的多年怨气爆发出来,破天荒拿鞭子抽了她一顿。

此时听邓舍如此一说,他双腿发软。

“言重了?哈哈,李郎中说的不对。”

李敦儒站立不稳,一些了解李阿关得罪邓舍内情的人,面现不忍。

“我邓舍,虽然是个粗人,但是忠义二字牢记心头。关平章交通鞑子,是为不忠;无罪杀柳大清,是为不义。如此不忠不义之人,天理难容!我提兵来此,非为私欲,上为主公,下为百姓。”

“将军忠义,天地可鉴。”

“关平章没在乱中,说实话,我很悲痛。我大宋在辽东能有今天的局面,关平章功不可没!奈何他一时走差。人死如灯灭,功名罪过歇。君子扬人之善,我会上书主公,为他争取死后哀荣。”

“将军仁义,关铎之幸。”

“仁义不敢当,是非自在人心。我有一句话,讲给诸位听。”

众人拜倒:“卑职恭听。”

“关平章的错,是他的错。我心中有数,与众位无关。许将军、李将军、方大人、李大人,各位与我有患难之情。你们的难处,我非常清楚;你们对主公的忠诚,我也非常了解。关平章之事,我写好了奏章,不日呈给主公。主公诏书下来前,暂时任命如下。”

二百来人,同时支棱起耳朵。

“李敦儒,原左右司郎中,勤勉敬业,勇于任事,劳苦功高,有目共睹。兹,拔擢参知政事。”行省,参知政事二员,从二品。左右司郎中,从五品,一下子越级拔擢五六级,令人不可置信。

李敦儒险些以为耳朵坏了,方补真捅了捅他,他才反应过来,喜极而泣,磕头不已,高呼谢恩。

“方补真,原架阁库管勾,刚正不阿,耿直敢言,虽少于文,然重于厚。兹,拔擢检校官。”行省,检校二员,从七品。架阁库管勾正八品,提升了一级。但意义绝不止一级这么简单,架阁库的重要性远比不上检校所。

邓舍有过征求方补真的意见,他意料之中,稳稳当当拜倒,叩头领命。

“胡忠,原辽阳翼元帅府下万户,悉心竭虑,乃心王室。兹,拔擢辽阳翼元帅府总管。”胡忠杀了关铎,邓舍称赞他忠于朝廷,言下之意不言而喻。

胡忠拜倒谢恩。

“许人,原辽阳翼元帅府上万户,老成持重,足智多谋。兹,拔擢辽阳翼元帅府总管。”

许人拜倒:“但有将军令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邓舍此时的军职,也不过总管。总管拔擢两个万户为总管,拔擢一个郎中为参知政事,听起来荒唐,却没人觉得好笑,有兵马有地盘,就是草头王。总管也好,平章也好,虚名罢了。

“李靖,原辽阳翼元帅府上万户,襟怀坦荡,有兼人之勇。兹,调任盖州万户府上千户。”

邓舍得了盖州后,设置有万户府,赵过任的万户。行政建制上,盖州本归辽阳路,归辽阳管辖,但是人人皆知,盖州的万户府其实与辽阳翼元帅府相当。千户,其实便是总管。这叫做明降暗升。

李靖有伤,邓舍免了他谢恩。

其他诸如开城门的宋举等人,无论军官、降官,凡有功的,全部拔擢。无功无过的,留任不动。有小过而异心不明显的,调去闲职,派人暗中严加监视。身居重位却不了解、无法信任的,像对待李敦儒那样,明升暗降,不动声色地架空。空出来的实权位置,统统改由从双城带来的官员担任。

将近午时,官员的任命告一段落。

邓舍留了各府衙的首领官及军中将领共进午饭,其他大小官员,纷纷退散。饭后,商讨了阵修葺城墙、安抚民心诸般要事。时间紧急,邓舍没多闲话,三言两语分配了任务,方补真等人各自忙各自的去了。

庆千兴、河光秀等亲近军官们没走。

庆千兴道:“将军今日任李敦儒为参知政事的决定,实在太好。连得罪过将军的人,关铎的亲戚,将军都可以放过不杀,不但不杀,还拔擢任命。满城文武官员的心,一下子就定住了。”

邓舍一笑,不置可否。其实,他不过重施故技而已,提拔李敦儒与同佟生养结拜,异曲同工。

河光秀等人附和称赞,道:“将军没见,才开始时候,把李敦儒吓得,那叫一个哆哆嗦嗦。”杨万虎啐了口,道:“窝囊废,胆小如鼠。”

“不要这么说,李敦儒身为左右司郎中,协调六曹、处理政务的能力还是有的。冷他些许时日,待时局安稳了,尚得重用。”邓舍缓缓摇头,简单评价了李敦儒,然后问道,“降军改编的怎样了?”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李敦儒这些文官儿,眼下来说,稳住就可以了,有双城亲信参与,民事政务这一块儿,暂时可保无虞。关键的,仍在军事方面。

“遵照将军的命令,去粗存精,两取其一。有胡忠、许人、李靖等人相助,进展顺利。截止昨日,已得精兵三千。其中,六成皆为两年以上的老卒。来自淮泗、河南、河北一带,自主公起兵日起,就已经从了军的也有不少。”

庆千兴、左车儿负责的这项精兵事务,两人由衷赞叹:“不愧经年老卒,选拔出来的,个个精锐。”

辽阳降军四万余,邓舍没打算全留下来,四万多人,一次吃不下。他计划分两步走,第一步,淘汰弱者,去掉兵油子,打乱原有编制,取精悍两万,集中力量改编、操练,尽快地化为己用,纳入正规编制,以之为日后野战、攻坚的主力。

这部分精锐,又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留在辽阳;一部分调去盖州,与赵过快要带过来的平壤援军调换。平壤援军数千,陈虎带来一万来人,邓舍自带三万来人,合计四万余人。这么一来,辽阳城中降军的比重,就无足轻重了。

第二步,淘汰下来的两万人,不解散,编为屯田军,也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给盖州,一部分给平壤。这两个地方地广人稀,正缺劳力。尤其平壤,汉人少,派过去常年驻扎,加强了地方防戍能力,关键时刻用得上;同时也有利提高汉人比例,加快同化高丽人的速度,可谓一举三得。

“趁着雪晴,抓紧点。我给你们五天时间,必须挑选好。”

庆千兴等人虽不知搠思监与邓舍的秘密交易,不知邓舍只有一个月的缓冲时间,却也看的出辽阳局势的险峻。庆千兴、左车儿严肃接令,道:“请将军放心,五天之内,必能完成。”

“甚好。”

军中无戏言,他两人下了军令状,邓舍宽心许多。他问起另一件事,道:“城中粮草、辎重,数量检查出来了么?”

负责这事儿的,佟生养与毕千牛。佟生养是邓舍的义弟,毕千牛不与他争,退后一步,请他回话。自做了邓舍的义弟,诸将对待佟生养,何止毕千牛,上到陈虎,下到普通千户,无不尊敬有礼。

佟生养与有荣焉,道:“好叫哥哥知晓。关铎为了过冬,从纳哈出围城前起,就接连派出征粮队,搜括周边州县粮食极多,足可保证五万人马三个月的需用。至于辎重,许多毁在前后两次的守城中,末将已经吩咐过左右司,命其征调工匠,看看能不能修复一批。”

“坚甲利兵。只有军卒的精锐,没有器械的精良,称不上虎贲。辎重方面,需得下大力气。不仅修复,也要制造。我记得关平章搜检了许多的工匠,叫左右司征些民夫,连同工匠们,按日给粮钱,一日三班,日夜不停,赶造军械。”

“是。”

邓舍拍了拍佟生养的手臂,笑道:“这几天累坏了吧?昨夜宴席,又没睡好,你这眼圈可都黑了。李敦儒他们送了我不少的东西,人参补品也有,一会儿你拿走点,每日喝上一碗,大有帮助。”

佟生养感激,道:“多谢哥哥赐予。”

“自家人,不说两家话。”邓舍顿了顿,道,“攻城时,女真营出力不少,你报来的功劳簿我看了,就按你报的,赏。有几个特别骁勇的,加倍赏赐。”佟生养头回带军,全按他报的,不抹他面子,笼络了他。格外赏赐骁勇的,叫女真军知道,真正掌握他们生杀大权的是谁,立了主帅的威信。

佟生养年纪稍大,带兵经验不足邓舍。邓舍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他们,可都是你的袍泽,空闲时候,多交流,恩威并重,才得军心。”一席话娓娓道来,真如兄长提点弟弟也似,佟生养很是感动,连连称是。

“你们几个,也要如此。庆将军,宿将也,带兵打仗的本事,比你们强得太多。平时可多去庆将军营中,好好学学,不懂的地方,多多请教。”

庆千兴连连谦让,杨万虎、河光秀等人恭敬应命。邓舍说的不错,杨万虎,冲锋陷阵一把好手,要论行军布阵、安营扎寨,远不及庆千兴。换句话说,给杨万虎五千千人,他带的起来;一万人,他也行。再多了,他就勉强。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并非人人皆为韩信。

絮絮拉了会儿家常,说了会儿贴己话。邓舍神色一正,道:“打高丽,屠了双城,抢了平壤。屠双城,陈将军代我下的命令;抢平壤,我的命令。今入辽阳,我也有一条军令,诸位请听了。”

庆千兴诸人,拜倒听命。

“乱入民宅,强抢民女,掳掠民财者,无论军职,斩。”

众人凛然接令。

“千牛我兄,给诸位将军各自取些人参补品,回去罢。”

——

1,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元代“内立中书省一,以领腹里诸路;外立行中书省十,以领天下诸路”,在全国范围内重新划分大的行政区,把吐蕃、畏吾儿以外的统治区域,划为中书省直辖地腹里和十个行中书省进行统治。

这种大行政区的划分是元代的一项创举。后来因尚书省之设置行中书省有过改称行尚书省,尚书省罢后,又恢复为行中书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