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蚁贼 > 15 天算 Ⅲ

蚁贼 15 天算 Ⅲ

作者:赵子曰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5:48 来源:笔趣阁

丽军约定,山口和南营互相之间,早、晚各一报。天亮半日,山口的军报还不见送来,而这边派出去联络的信使、探马,也个个如肉包子砸了狗,有去无回。

联想昨晚红巾渔场等处的异动,金得培不安起来。他隐隐感到不妙,登上望楼,雨势减小,没了压到头顶的乌云遮光,双城的轮廓清楚许多。

从他这个位置,可以看到在绿峦层田的环绕中,斜雨密织,城墙如带。城中有几座细长高耸的突起,料来应是临时搭建的敌楼、高台。几条河流蜿蜒如线,从城边流淌而过,一大片的旷野的西边,群山绵绵。

三年前攻打双城,他曾经随军翻越过这座山脉。适合行军的山道只有一条,宽仅可容一车,道旁深林茂木,白日成昏。出山、入山的山口位置,极其险隘。向外扩展开,成一个半截葫芦形状的谷地,两厢峭壁绝崖,高数十丈,大树横生,遮天蔽日。地上藤萝灌木,茂密如缠。诚为可谓兵家所谓六险中的“天牢”之地。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要想强攻过山,不论是谁,肯定都得付出惨重的代价。幸好,上一次和这一次,他们两次夺取山口都有天意相助。上一次,有李子春内应,布置在山口的都是自己人;这一次,有大风雨掩护,兼且攻其不备。但是尽管如此,山口军报言道,还是伤亡惨重。以两千之众,险些不能全歼二百红巾守军。

也正鉴于此,虽然他表面附和庆千兴有关红巾有可能走山道援助定州的判断,心里不信。他不认为红巾可以轻而易举地夺回山口,即使夺回,也肯定会伤筋动骨,成了残破之军。如此,纵使支援了定州,又有甚么用?

他更倾向红巾会走海道。

昨夜红巾的举动似乎证实了他的判断,可是如果红巾真的是想以港口为突破口的话,山口的守军为什么直到现在也没有军报送来?

一阵凉风吹卷细雨,斜斜洒落望楼,沾染了他一身。小雨滴顺着铁甲滑落,面上、虬髯湿漉漉的,他浑然不觉。潜心猜度敌人心思。

昨夜来攻南营的红巾,显然是疑兵。布置疑兵的目的,无非有二。一则掩护主力行动;二则令对方难辨虚实,拖延时日。假设,红巾之意图在掩护主力行动,那么它的主力在哪里?渔场?山口?城中?

假设,红巾之意,在拖延时日。定州遭困两天了,它还拖延什么时日?它是守方,处在劣势,应该急着反击、急着解围才对。金得培摇了摇头,正要否定这个假设,忽然心中一动。

骚扰南营、派军岸边、阻隔南北通道。莫非,……他越想越觉得有这种可能,急呼亲兵,垂下吊篮。快马加鞭,赶到帅帐。

来不及等亲兵通传,闯了进去。迎面一股热气熏来,却是因为风雨寒凉,地上潮湿,帅帐内沿边儿摆了一圈火盆。

“大帅!”

“什么事?慌慌张张的。”庆千兴本伏在桌案上研究地图,见他急急忙忙的,皱了皱眉头,抬眼问道。心想,文人任将,就是沉不住气。

金得培顾不得解释,三言两语将自己的猜测讲出:“红头贼夜间举动诡异,大帅有没有想过,很可能我军拦而不围的目的已经到达?在我军重压之下,它弃城而逃了?”他面带喜色。

之所以他们筑营城外二十里,只拦路、不围城,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兵马不足;另一方面,也希望红巾会知难而退,自动撤离。能兵不血刃打下双城,当然最好。

这句话来的突兀,庆千兴顿时猜到关键,问道:“派去联络山口的信使,还没有回来?”

“我军派去的不见回,山口的不见来。大帅,通道肯定已经被红贼断掉了!两地消息不通,它就有从中活动的机会。昨夜攻营,末将猜测,它极有可能便是为了拖延时间,掩护主力撤离双城。”

庆千兴站起身,走了两步,道:“红贼渠首初来时,舍近处易攻好取之义州等城不要;偏敢以万人之众,横渡鸭绿,深入不毛,奇袭双城。是有勇有谋、果敢坚毅之将。现在我军虽然占了上风,对他有不利,但是眼下局势,还没把他逼到死地,……”总结过对红巾将领的认识,他断然道,“此人绝不会轻易舍弃双城,不顾定州,退而远遁。”

庆千兴说的有道理,金得培暂且放下自己的判断,问道:“那大帅以为?”

“你说的不错,昨夜攻营,红贼的确是在拖延时间。但是其目的,绝非逃离,而是为了反击。昨夜探马不是来报,果有一军,约七八百人,从双城出来,增援渔场?如今南北通道又断绝,……”庆千兴哼了一声,招金得培近前观看地图,“你看。红贼要反击,援定州,只有山口、岸边两路可走。增援渔场、断绝山口通道两处,必然一虚一实。”

“何处为虚?何处为实?”

庆千兴沉吟,道:“渔场一路,明为实;断绝山口通道,看起来为虚。本帅以为,红贼这是反其道而用之,真实进攻方向,当在明虚暗实的山口。”

金得培不赞同:“山口险地,……”

庆千兴哈哈一笑,“人人皆以为山口险地,人人皆以为岸边好走。你说,换了你,选哪个?”他并非臆断,有事实根据,接着道,“从表面看,红贼似乎想走海路。它把大队分作小股,不一次性派出,一点点地增援,看似是为了隐秘。既然隐秘,又为何不避我探马耳目?昨夜探知的那路援军也许不假,但前几次探知的,绝然不真。”

他轻蔑嗤笑,道:“贼首也算有谋了。攻我南营、增援渔场,拿两路疑兵,来配合山口作战。”估算昨夜来攻红巾到达的时间,得出结论,“双城红贼主力,定然已于昨夜出城,攻击山口。出城的时间,大约便和来攻我营的疑兵相同,当在戌时。”

他的分析有理有据,金得培要反对,无从驳起。他道:“山口险峻,大帅也知道。州县军实力虽弱,两千人把守,绰绰有余。红贼胆子再大,……”他不好直接反驳,换了种说法,道,“那是天牢绝地。”

庆千兴不和他争论。红巾出城,对他来讲,无异天上掉下来个大馅饼,航水碰上起东风。昨晚先克双城的想法,再度冒出头来。他微微有些兴奋,五千人,攻打一座空城,不在话下。

不过不能急。他确信自己的判断,可想出军,绕不开金得培,没有确实情报为依据,不好说服。

他绕过桌案,在帐内走了几步,叫来亲兵:“速遣得力信使、探马,一往山口,一去渔场。山口有无战事,渔场红贼多少,务必探知清楚。”补充,“山口若不能近,绕双城,探城中军马数量。”

双城军马,连带高丽营,两千出头。

邓舍不嫌人马少。他攻双城时,双城丽军不也才三千多人?一样守了一天一夜。虽然现在他用来守城的人马更少,并且混杂有高丽营;可南面敌军的人数,也不及他当日的多,只有半数。两下加减,他有信心,至少可保三四日没事。

三四天,就足够了。

文华国早上遣来信使,仍在攻打山口中。丽军战斗力不强,地势太险。正面强攻难度太大,罗国器献上一策,拣选军中跳荡儿,绕点路,翻到山口背后,鼓噪夹击,试试有没有用。

在邓舍的计划中,攻克山口、稳守双城,是最关键的两点。这两点,有一个出纰漏,就万事皆休。

他不焦急,那是不可能的。一个上午,出棚子了几回。拨调几架匠营赶制出来,为守城所用的简易投石车,命送去山口,助文华国攻势。

左车儿昨夜攻营,亲自上阵,累得不轻。回来休息了两个时辰,精力恢复,跟在邓舍的身边。见他忧虑,安慰道:“将军用不着担心,小人昨夜攻营,丽军战力寻常。白有了弩车、石砲,不敢出营一步。遣了百十骑兵出来,也只敢绕行远处,拿弓箭反击,没有一点儿冲阵决死的勇气。较之张居敬、世家宝的鞑子兵,相差太远。要不是将军严命,小人真要实打实地去攻,不敢说破营,杀他个乌龟缩头没问题。”

昨夜攻营的经过、敌将的反应、敌人的军器、敌卒的战力和士气,邓舍都问过他。笑了笑,道:“我听罗同知说,高丽西北面戍卒本来多有缺额,高丽王窃据双城,怕鞑子来找他算账,强征诸道的济州人和贱民补充。其心有异,战力不高也正常。”

“将军是担心,丽军会看透虚实,来打双城?”

左车儿知根知底,心腹之人,不必隐瞒;邓舍也实在想找个人说说话,减轻压力,但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君不密,失其臣;臣不密,则**;机事不密,则害成。左车儿的级别,尚且不足以知晓机事。

他避重就轻地道:“山口不失,丽军就不会来攻。”

“那将军是忧虑丽军会援助山口?”

左车儿提任亲兵队长前,担任过的最高职务才是十夫长,战略眼光委实不怎么样。邓舍没有不耐烦,耐心解释:“有我双城在此,丽军也不会贸然援救山口。丽军布下的这个是长蛇阵,而我军一出山口、一在渔场,加上双城,三点连成一线,同样也是一个长蛇阵。

“丽军的优势在得了地势的险要;先下手为强,掌握着战场主动权。我军的优势在有双城这座屏障,拦在山口、南营间。他要是来击双城,文将军营大可以一部防驻山口,其余回驰,逼迫他野战。

“他要是去攻山口,必得分出军马防我双城出救,双城不比山口,要想彻底防住,需要军马太多,他兵力不足,无法办到;他也可以不管我双城,倾力救援山口,那我就可以从后击之,无论哪一种选择,和他们来击双城一样,都是可以逼他野战。

“一旦野战,尽管他们人数略多,但军心不齐,战力弱,骑兵少,以彼之短,击我之长,他们不会那么愚蠢。”

“那么,丽军的长处在哪里?”左车儿感激邓三救命之恩,自知不足,常恨不能为邓舍分忧。今时不比往日,他也看的出来,只要发展好了,早晚有一天,他也会和文、陈等人一样,成为独带一军的大将军;所以,平时借常随邓舍身边的机会,每有不懂,立刻发问,来充实提高自己。

邓舍虽比他小得多,几次大战中表现出来的本领能力,他心服口服。

“丽军长处,一则地理熟悉,又是本土作战,军饷粮草筹集运输便利,士卒补充增援随时可以;二来石砲、弓弩,攻城器械俱全;三者南营、定州、山口连成一线,两两互为犄角,人多势众。”

第一点,没办法改变;第二点,可以想办法改变,比如迫其野战;而最重要、最需要重视的,当数第三点。棋从断处生,只有截断丽军的呼应,双城才有生路。

他在城楼上站了会儿,遥遥望见十几骑丽军探马想从西边通过,陆千十二部的骑兵奔驰迎截。互相射了几箭,红巾骑兵毫发未伤,高丽人连连坠马,剩下的仓皇退走。

因没林木、房舍阻隔,邓舍看得清清楚楚。丽军的战斗力的确不行。这叫他稍微地放了一点心。

将近中午,吴鹤年、罗李郎组织的壮丁沿着马道,拉来了成车成车的瓦块、砖石、锅盖、门板。邓舍集合各军百户,勉励、鼓舞一番,吩咐按照垛口,平均分配瓦、石。瓦做一堆,砖石做一堆,备用守城。城上盾牌不够,没有的,用锅盖、门板等物代替。

有风雨,火把蜡烛无法点燃。赶制了些灯笼,分发下去,夜晚照明。

吴鹤年奉命又从总管府及李成桂府等大户人家中,撬来了几块假山、巨石。一半送上城墙;一半放在城脚,万一城门守不住,可以堆积其后做为障碍。其他几座城门,文华国部出城后就堆好了。

邓舍攻双城时,城门后也有巨石。不过他那会儿已经昏迷,不知道。后来听陈虎汇报入城经过时说,为此费的力气着实不小。

一番忙碌,直到暮色来临。渔场赵过遣信使来报:“两个时辰前,丽军南营出动一千军马,合海边伏军,攻我渔场。遵将军命,小人稍作抵挡,即刻撤出,佯做溃逃。黄副万户带来的五百高丽老弱,故作不及约束,任其四散。”

“赵将军现在哪里?所部有无收拢?丽军有无追击?”

“赵将军佯败东撤三十余里,小人来时,军卒大多已经收拢,散入林中隐蔽。丽军追赶了一程,因我军早有准备,不及而还。”

“甚好。”对弈到现在,算是中盘了。乐观来看,勉强扳平了开局的劣势。邓舍轻轻摸了摸腰上马刀,高丽人究竟会不会按照他的想法来动呢?肩上的重压,悄然转化,他的心中有期待,有担忧。

“逢林莫入、遇事莫慌”。默默念了两句邓三的教导。他霍然转身,对左车儿道:“今夜,还得辛苦你一趟。给你三百人马,三攻丽营。这一遭,不用厮杀。丽军出营,你后退;他回撤,你前进,敲锣打鼓,骚扰得他不得安歇,你就是大功一件。”

打渔场红巾的决定,是金得培在得到游骑回报之后,为避免后患,请求庆千兴做出的。没了夜色的遮掩,渔场附近又缺少遮蔽,红巾难以敛藏,虚实尽被丽人看透。按照庆千兴本意,几百人,懒得理会。转念一想,击溃驱走了也好,省的将来碍手碍脚。前番已经烧了一次船,又恐怕渔民有隐藏船只的,下令再搜集渔场、渔村船只,务必尽数焚毁。既然做,就做的彻底点。

他踞坐帅帐,听金得培讲毕战果,慢悠悠地道:“本帅有一件大功,要送给将军。不知,将军愿不愿接?”

金得培愕然:“大功?”

“渔场救的老弱不是言称,双城红贼军马俱出,都去了山口,此时空城一座,守卒不足两千?你我起大军,往攻之,一日之内,大功可成。”

“这,这,……”金得培大吃一惊,道,“大帅,我王的旨意,你我职责在配合李帅。先下定州,再克双城。”

庆千兴一拍桌案:“先下定州?今日定州的军报,你不是没看!昨夜该攻不攻,反差点被红贼袭营。上午攻城,又折两员别将。指望他?凯旋遥遥无期!”他放缓声音,“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朝中财政捉襟见肘,能支持多久?你比本帅清楚,你说!”

这话不错。南边倭患严重;久顿城下的确不成。

庆千兴细细分析:“双城红巾不过五六千人,攻打山口、援助定州,没四五千人,办不到。如此,他城中留守,顶天了,一千多人。和渔场救出的老弱所说人数刚好相符。我军众器利,急攻猛打,何愁城池不破?”顿了顿,又道,“探马报知,远远望见,双城城楼等处残缺,红贼没来得及修葺。我方的胜算,岂不是又多一成?既下双城,擒得贼首;定州势孤,外无强援,内无强助,是为死城。再破之,轻而易举。”

“大帅所说甚是,但,红贼岂会想不到这一点?”

庆千兴轻视地道:“红贼这是见我南营军马不及他当时攻双城时多,寄以侥幸;却没想到彼时和此时形势不同。他是客军,我是地主。王师一到,城内丽人,翘足相待。他内不稳,怎么守?”

上午,庆千兴关于红巾主攻方向的论断,得到了证实。金得培犹犹豫豫,也许,这一次,他的判断也会得到证实?毕竟不放心,问道:“大帅就保证红贼主力去了山口?若是他潜伏城外,佯装空城,诱我去攻,好逼我野战呢?”

双城周围,大片的旷野,几座小山丘,没有可藏数千兵马的地方。庆千兴嘿然一笑,道:“红贼藏军,城外只有一处地方。”手指在地图上一指,金得培凑前,念出地名:“山口!”

“不错。两千府县军,远不及我部精锐,本帅谅他拦不住红贼倾力一击。乌合贱民,死不足惜。”庆千兴狞笑一声,“唯有一点,却须得防红贼攻破山口之后,假援定州,作势翻山,其实不曾远走。待我一攻城,他折个回马枪,两厢夹击。”

金得培惊出一身冷汗:“该怎么应对?”

“待其入山口之后,我军先遣军马探查,山口在红贼之手,我退。山口不在红贼之手,我占。本帅不信,红贼有能耐接连两夺山口。然后,方可大举攻城。”

庆千兴的计策面面俱到,金得培下了决心,问道,“何时攻城?”

——

诸道。

高丽的地方最高行政单位。初分十道,后定为五道二界。五道是民政机构,分为:庆尚道、全罗道、杨广道、西海道、交州道;二界是军政机构,分为:北界、东界。

双城属东界。

另外将归王京直接管辖的州县,划为京畿(都城五百里内称之为畿,这个称呼从唐朝而来)。

又有三京:王京开城(又称松都、松京、开京,是高丽太祖的出生地),西京平壤(又称西都,高句丽故都,为高丽太祖的发家之地),南京汉阳(今汉城,1010年,契丹入侵高丽,高丽显宗逃到汉阳,升为南京)。

起初,还设立了一个东京庆州(又称东都;原名金州,为新罗故都),在设立南京之前,与平壤同为东、西两陪都;设立南京后,加上西京,号称“小三京”。1012年,取消了京号。

这个陪都体制,是仿照中国建立的。所谓称“小”,也许是和王京比较而言。

2,济州。

即高丽南面的济州岛,属全罗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